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学习目标】
1.自主探究课文内容与深意,提升自学能力,训练说话能力。
2.树立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
【学习重难点】
1.培养探究性阅读能力,说话能力。
2.探究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
【 预习形成】
一、基础积累
1、根据汉字写拼音。
萧瑟 ( ) 和煦( ) 干涸( ) 吞噬( ) 裸露( )鹭鸶( )
栖息( ) 濒临( ) 戈壁( ) 无垠( ) 罗布泊( )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盲目增加耕地①水、盲目修建水库②水、盲目掘堤③水、盲目建泵站④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⑤干了。A抽 B.用 c.截 D.引①处填____ ②处填____ ③处填____④处填____ ⑤处填_____
3、解释词语:
沧海桑田:
近在咫尺:
浑然一体:
4、本文是一篇( ),它兼有( )和( )两种特点。新闻的特点要求( ),文学的特点则要求( ),讲究( )、( )。作者正是在调查研究、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注重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悲愤心情。
二、看题猜文感知文意
1、文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2、快速阅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
(1)罗布泊的今天和昨天分别是什么样子?罗布泊为什么被称为“仙湖”?
(2)这“仙湖”是什么时候消逝的?为什么会消逝?
(3)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
三 跳读、思考
1、消逝的仅仅是“仙湖”吗?
2、作者说:“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我问自己”,这句话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你的看法呢
四、细读,动脑动手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2、查找并搜集有关“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等的资料。(可制作课件)
3、查找有关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环境被污染的事例。(图片、书籍、相关报道均可)
【合作展示】
1、课文按顺序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主要采用了哪些手法?
2、罗布泊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你有什么个性见解?
3、文章内容尽管很简单,但却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请细读课文,找出最让你震撼的地方分析一下。
(提示: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有的是引用数据,有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有的是直抒胸臆,注意体会它们各自的作用。)
4 、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濒临干涸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能否用上列数字、作比较、拟人等等手法说一说?
5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承受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强的发展压力。我们只有一条黄河,毁掉了不会再来,我们只有一个家园,失去了不会再有。
读了本文,你有何感想?
(1)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
么
(2)千年不死的胡杨在干渴中枯死,假设自己就是胡杨中的某一动物,你会说些什么呢
(3)作为中学生,面对环保问题,我们现在或将来能做些什么?
针对我们身边母亲河的污染问题,请你给有关部门写一封信,提出你的治理意见。
请你为西部大开发建设工程提一些建议
请你拟一条有关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语,向人类发出忠告。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