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2 19:3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四单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蔡元培在一位历史人物去世后写了以下挽联,这位历史人物是 ( )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A.洪秀全 B.康有为 C.孙中山 D.袁世凯
2.“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这里纪念的革命烈士
是 ( )
A.陈天华 B.徐锡麟
C.邹容 D.秋瑾
3.孙中山在1904年写道:“……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这体现了孙中山正在形成的革命思想是 ( )
A.实业救国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联俄联共
4.1905年夏,孙中山曾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这表明孙中山 ( )
A.认识到清朝的覆亡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B.认识到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的迫切性
C.已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公认的领袖
D.看到了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
5.下列是中国近代不同政治派别的主张,他们的共同诉求是 ( )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下诏鼓天下之气, 迁都定天下之本, 练兵强天下之势, 变法成天下之治 我中国欲独立, 不可不革命
A.反对专制统治,实行民主政治 B.反对外来侵略,抵制西方文化
C.发展资本主义,振兴民族经济 D.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
6.找出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与“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三个关键词相关的事件是 ( )
A.近代开端 B.走向共和 C.军阀割据 D.国家统一
7.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历史事件与孙中山有直接关系的是 ( )
①成立兴中会 ②成立中国同盟会 ③任武昌起义总指挥 ④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1941年,林伯渠感慨地写道:“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 ( )
A.宣传君主立宪的主张 B.批判改良思想的漏洞
C.肯定辛亥革命的功绩 D.推动国共合作的实现
9.有学者指出,帝制的覆灭意味着对儒学三纲之首和传统等级制的彻底否定,意味着芸芸众生那些整天忙于磕头的脑袋和应酬跪拜的双脚同时得到解放,让它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和走路。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 )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根除了社会陋习
C.废除了封建制度 D.推动了思想解放
10.1912年被确定为民国元年。杂志《革命》的发行时间是中华民国十四年十二月,如果换算为公元纪年,应是 ( )
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
11.右面年代尺中能体现中华民族为救亡图存而进行探索的事件有( )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④⑥
12.小明搜集了一张孙中山主持第一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会议的照片,小刚搜集了一张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各国使节的合影。关于这两幅照片反映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②袁世凯在列强的支持下窃取了革命果实
③袁世凯能够窃取革命果实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④中华民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下表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部分重大事件,这说明 ( )
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3年,宋教仁遇刺身亡
1913年7月,孙中山和黄兴等发动二次革命
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5年5月,袁世凯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
1915年底,护国战争爆发
①北洋军阀实行专制独裁 ②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在继续
③民主共和思想得到普及 ④中国实现了真正的民主政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下列史实反映的主题是 ( )
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
A.救亡图存 B.走向共和
C.军阀割据 D.军队建设
15.与下列三幅图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北大红楼 《青年杂志》封面 陈独秀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百日维新 D.北伐战争
16.某同学为研究新文化运动寻找到下列相关人物的老照片,表格中横线上应填写 ( )
胡适: 蔡元培:北京大学 校长 陈独秀:《青年杂 志》的创办者 鲁迅:《狂人日记》 的作者
A.《文学改良刍议》的作者 B.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者
C.君主立宪政体的鼓吹者 D.专制主义思想的支持者
17.某班同学计划去位于北京市五四大街29号的新文化运动纪念馆进行研学活动。此次研学活动的主题可以确定为 ( )
A.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引领时代
C.中共一大,开天辟地 D.遵义会议,生死攸关
18.下列史实和结论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1894年,兴中会成立 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C 1895年,公车上书 标志着变法维新运动达到高潮
D 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
19.某组同学进行关于五四运动的研究学习,检索以下资料,其中具有史料价值的是 ( )
①照片:1919年拍摄,照片中学生手持标语“废除二十一条”
②刊物:2019年发行的“传承五四精神”纪念特刊,刊登了面向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征文
③回忆录:《顾维钧回忆录》第二卷,记录了顾维钧1912—1922年担任中国外交官的经历
④油画:1996年绘制的油画《还我青岛》,画中的学生手持标语“还我青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0.《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通过这段叙述可以了解五四运动
的 ( )
A.原因与发生 B.经过与结果
C.结果和影响 D.评价和意义
21.1919年5月5日,教育部训令:“(昨日)学生……齐集天安门,对于青岛问题,开会演讲。继复游行街市……实属狂热过度……本部为维持秩序,严整学风起见……切实通令各校,对于学生,当严尽管理之责。其有不遵约束者,应即立予开除……”据此判断,教育部的态度是( )
A.鼓励学生“外争主权” B.主张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C.支持中国代表拒签“和约” D.阻止学生运动的发展
22.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一组中国近代历史上重大运动的口号。下列关于这场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废除二十一条”
①它是一场文学革命
②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③它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④它抨击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1919年左右,“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国家失去了信任,并且发觉很难将西方同时看成导师和压迫者”。此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转向( )
A.救亡图存,宣传维新变法 B.推崇民主,批判传统文化
C.以俄为师,宣传马克思主义 D.武装暴动,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24.1921年3月,李大钊在河南郑州给工人讲课。当时参加学习的工人姜海世后来回忆道:“李大钊很幽默地说,‘工’字下边加个‘人’字,连起来就是‘天’,工人阶级前途远大。全中国四万万同胞团结起来,将来要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好的中国。工人们听了都很高兴。”这段回忆说明( )
A.李大钊建立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B.李大钊向工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
C.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D.李大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25.纪录片《百年中国》解说词提道: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虽然不是一个世纪的起点,但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新时代的开始”指的是 ( )
A.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中国开启了思想文化的新时代
C.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二、材料分析题(共50分)
26.(16分)《历史的放大镜——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展》以新的视角揭示了古老帝国在艰难的现代化转型中的蹒跚步履。
材料一
(1)展览用近百幅漫画主要从四个方面展现了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请把下列事件填入材料一中A、B、C三处的相应位置。(写序号即可,3分)
①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②武昌起义 ③推行鞠躬、握手礼
材料二
展品中有一幅《时局图》,谢缵泰绘于1898年。 1903年12月25日由蔡元培等人主编的《俄事警闻》在上海创刊,《时局图》被刊登在其创刊号上:“因为这一张图,我们中国人知道的虽然不少,还有一大半是不知道的,所以特地登在第一天警闻上头,请我们四万万的中国人都开着眼看看,扪着心想想,恐怕不知不觉要赶紧去想法子了。”
(2)依据材料二,说说《时局图》在当时起到的作用。(2分)
材料三
(3)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三中两幅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6分)
材料四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谈谈你是否同意该报的评论,并说明理由。(3分)
(5)漫画被称为历史的放大镜。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2分)
27.(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是五四运动的20周年纪念日……“五四”至今已有20年,今年才在全国定为青年节……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卖国政府,是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政府,是压迫人民的政府……五四运动正是做了反对卖国政府的工作,所以它是革命的运动。全中国的青年,应该这样去认识五四运动。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1)依据材料一判断,五四青年节设立于哪一年 结合具体史实,说明五四运动是怎样反对当时的卖国政府的。五四青年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8分)
材料二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中共一大的真正召开时间却是1921年7月23日。认定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为7月23日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当时,历史研究人员通过中共一大代表及家属的回忆录初步确定会议召开时间为7月下旬,又从共产国际在苏联关于一大的档案中查阅一大代表陈潭秋的回忆及共产国际代表的报告都明确记载中共一大召开时间是7月23日。研究人员发现在上海开会的最后一天,中共一大代表陈公博下榻的旅馆曾发生命案,经查阅《申报》等报纸认定此命案的发生时间为7月31日凌晨,而且当事人一致确认会议在上海开了八天后转移到嘉兴南湖游船上。综合以上信息,研究人员最后认定会议日期为1921年7月23日。
(2)依据材料二分析,历史研究人员是借助哪些途径认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日的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 (5分)
28.(21分)某校开展“找寻‘活着’的历史”的实践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第一组:探寻名人故居】
近代史上的许多风云人物都在北京城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也留下了可供后人缅怀、凭吊的故居。下列图片分别为谭嗣同、梁启超、康有为在北京的故居。
(1)请你选择上述名人故居中的一个或多个,设计一个考察活动计划。(要求:总文字数50~150字。6分)
北京历史名人故居考察活动计划 考察对象: 考察主要内容: 考察具体方法或步骤:
【第二组:拜谒中山陵】
中山陵(右图)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主体建筑为祭堂。祭堂有三座拱门,门楣上分刻“ A ”“ B ”“ C ”字样。祭堂中央供奉孙中山坐像,底座镌刻六幅浮雕,是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写照。可以说“一座中山陵,半部民国史”。
(2)材料中A、B、C三处最适合填写的内容是:A. ,B. ,C. 。(6分)
(3)同学们在瞻仰过程中对孙中山产生了无限的敬仰之情。请从以下图片内容中挑选其中一幅,介绍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提示:可以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经过、结果、影响几个方面介绍。5分)
①图片一:成立同盟会
②图片二:就任临时大总统
③图片三: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三组:辛亥革命文物】
每一件文物都是“活着”的历史,都在讲述着过去不为人知的往事。
(4)观察下列一组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文物图片。请你借助这些文物并结合所学,谈谈辛亥革命的影响。(4分)
答案
1.C 2.D 3.B 4.B
5.D [解析] 材料分别反映了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政治主张。根据所学可知,这三大政治主张分别是三个派别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提出的,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洋务派不反对专制统治,故A项错误;三个派别都主张学习西方,B项错误;洋务派不主张发展资本主义,C项错误。故答案为D项。
6.B 7.A
8.C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被过低估计”“没有看到……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可以判断出,林伯渠是在肯定辛亥革命的功绩。故选C。
9.D
10.B [解析] 本题考查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十四年是1912+14-1=1925,故选B。
11.D
12.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排除含有④的选项。故选A。
13.A
14.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其他各省也被大大小小的军阀所控制。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故选C。
15.B 16.A 17.B 18.D 19.B 20.A 21.D
22.C [解析] 依据该运动提出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运动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由此可知②③符合史实,故选C。
23.C
24.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他们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结合题干材料可知,这段回忆说明李大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故选D。
25.C
26.(1)A.② B.① C.③
(2)形象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态势,起到了唤醒国人的作用。
(3)联系:图一反映了清政府对帝国主义卑躬屈膝,对老百姓残酷剥削;图二反映了清帝退位。清政府的腐败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国内反清情绪日益高涨,武昌起义后,清王朝大势已去,清帝被迫退位。
(4)不同意。袁世凯虽然剪去了辫子,但仍实行独裁专制统治和复辟帝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仍未改变。
(5)漫画用鲜明的态度、讽刺性的夸张反映了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因此它就像一面放大镜,让我们看到更多真实的历史细节。(言之有理即可)
27.(1)1939年。举行示威游行;开展罢课活动;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2)途径:当事人及家属的回忆;档案材料;报纸信息;逻辑推断。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8.(1)考察对象: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故居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符合要求即可。
考察主要内容:与考察对象贴合,说清考察的具体方面,如:了解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变法活动。
考察具体方法或步骤:方法恰当,有具体实施步骤等内容。
(2)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3)图片一: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图片二:1912年,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图片三: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有人身、居住等自由和权利;等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4)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国经济、文化与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必拘泥于答案,写出任意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