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单元检测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单元检测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3 07:1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下面这幅图片反映的原始人类很可能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 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④种植水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我国科学家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炭屑、小块烧骨。这证明元谋人已经知道
①制造工具②缝制衣服③使用火④人工取火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火的使用是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迈向文明的第一步,是人类从动物界最终分化出来的标志之一。下列远古人类中,最早懂得管理火种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5.如果让你拍摄北京人生活的电视剧,你会在你的电视剧中展现的场景是
①北京人使用火烧烤食物②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③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④北京人种植粟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④
6.广东和海南文物普查队在今三亚市荔枝沟良坑坡落笔峰的岩洞中,发现了距今一万年前的古人类原始化石,这是海南迄今已知的最早居民,他们被称为( )
A.三亚人 B.落笔洞人 C.元谋人 D.文昌人
7.据考古发现,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在其居住的“上室”地面中间发现一堆灰烬,底部的石钟乳层面和洞壁的一部分被烧炙。这说明他们( )
A.使用粗糙打制石器 B.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C.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D.政治上实行禅让制
8.距今约六千年,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 )
A.北京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黄帝
9.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原始农业的出现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10.决定原始农耕时代形成农作物种植。南稻北粟”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 B.生产工具 C.劳动技术 D.生活习惯
11.某班级在历史课上以“河姆渡人的一天”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下列素材可以为其提供依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促使原始人类定居下来生活的重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野果和野兽充足 C.原始农业的发展 D.学会了建造房屋
13.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传承中华美食文化,引发广泛关注。下图是发现于长江流域我国远古时期的陶制炊具,该炊具属于下列哪一原始居民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14.中华文明以农耕文明为基础,最能体现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A.种植粟 B.磨制石器 C.种植水稻 D.烧制陶器
15.“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这是郭沫若为原始农耕时代的哪一居民所写的诗歌
A.北京人 B.元谋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16.“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此时主要的生产工具是( )
A.石器 B.耒耜 C.铁器 D.青铜农具
17.桂林的虞山公园有一座石山,相传远古时代舜帝(史称虞舜)曾南巡到此,故名虞山,后人在此立庙纪念,今天的虞山公园就是由此得名。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
A.世袭制 B.武力夺取 C.禅让制 D.民主选举制
18.阪泉之战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次著名战役。下面是小明同学画的关于这次战役的四个示意图,请你判断一下,哪一个是正确的( )
A. B.
C. D.
19.一年一度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使炎黄子孙汇聚在天地之中,黄帝拜祖大典已经发展成为炎黄子孙寻根团聚的盛大节日。那么,炎帝和黄帝传说是古代下列哪一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闽江流域
20.中国被称为“丝国”。请你选出传说中教人养蚕缫丝的先人
A.神农 B.伶伦 C.仓颉 D.嫘祖
二、综合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籽等。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哪一远古人类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22.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
古为今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
材料一:距今(2019年)六七千年前,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材料二:黄河流域一带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门斗,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可用于炊煮和取暖。
材料三: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分上下两层,特点是提高房屋的底板,以利用下部空间,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和堆放杂物。
材料四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水稻和粟分别是由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种植的?
(2)从材料二及所学可知,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图片几反映了该住房的结构特点?
(3)从材料三及所学可知,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图片几反映了该住房的结构特点?
(4)由材料可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居民所居住的房屋结构明显不同,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5)结合材料,说一说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神农氏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 五帝本纪》
(1)材料一中的“轩辕”“神农氏”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2)材料一中的“平定蚩尤乱”的战役是什么 这一战役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3)材料二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
参考答案
1--10BACBC ACCAA 11--20BCDCD ACBAD
21.(1)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2)说明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3)学会人工取火;山顶洞人
22.(1)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
(2)半地穴式房屋,图片一
(3)干栏式房屋;图片二
(4)长江流域气候潮湿多雨,黄河流域气候干燥寒冷。
(5)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23.
(1)人文初祖
(2)涿鹿之战。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3)禅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