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9 满井游记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难字、难词和一词多义。
2.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掌握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难字、难词和一词多义。
2.掌握比喻的运用。
【预习形成】
1、字音
燕地 花朝节 飞沙走砾 廿二日 鹄 波色乍明 倩女 靧面 髻鬟 浅鬣 茗 罍 蹇 浃 曝 呷 堕事 恶能无纪
2、多音字
燕 数
二、字形
鹄
鹅 瀑 廿 髻
鸡 曝
鸣 爆 甘 鬓
三、词义
1、重点词
作: 廿:
偕: 鹄:
膏: 悠然:
适: 潇然:
晶晶然:
2、通假字 恶能无纪
3、一词多义
乍:① 波色乍明
②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得:①欲出不得
②悠然自得
鳞:①鳞浪层层
②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泉而茗者
罍而歌者
红装而蹇者
(2)名词作状语
鳞浪层层
(3)动词使动用法
作则飞沙走砾石
5、文言虚词
而:①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②而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③泉而茗者、罍而歌者
之:①脱笼之鹄
②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6、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译文:
(2)省略句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译文:
局促一室之内。 译文:
(3)倒装句 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文: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译文:
(4)被动句 山峦为晴雪所洗 译文:
7、古今异义
①局促一室之内 古义: 今义:
②柔梢披风 古义: 今义:
8、相关成语
①汗流浃背: ②局促不安:
③悠然自得: ④飞沙走砾:
【合作展示】
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
2.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 第l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第2自然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
4.第3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5.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以物比物。试举例说明。
6.课文最后一段,是写游满井后的感受和写此文的目的,可否删去?
7.本文是写景的小品。小品是散文的一种,特点是:在说理上深入浅出,在记叙上简明生动。明清两代这种体裁最为盛行。这篇游记短文,在写景状物上的特点:
30 诗五首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学习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预习形成】
1.字音
金樽 投箸 悫 庇 岑参 瀚海 掣 坳 阑干 衾 琵琶 裘
2、多音字
还 塞 着 薄
二、字形
遵 箸 矫 裘
撙 署 衾
樽 暑 娇 袭
三、词义
1、重点词
喧: 偏:
车马: 真意:
忘言: 安:
呜呼: 心远:
2、通假字
玉盘珍羞直万钱
3、词类活用
秋天漠漠向昏黑
风雨不动安如山
4、文言虚词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5、相关成语 乘风破浪:
四、文学常识
1了解作者的有关常识
陶渊明
李白
杜甫
岑参
龚自珍
2、篇中名句
【合作展示】
1.《饮酒》中 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2. 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3. 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4.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5.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6. 名句品味
读《行路难》思考
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 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3. 美味佳肴难以下咽,还有哪个内容也能体现诗人的苦闷、抑郁?
4. 品味本诗中最强音“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说说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 这首诗中描绘了几幅画面,传达出了一种什么情怀?
2. 为了表达这种情怀,诗中采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揭示出中心主旨,请赏析。
3名句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4. 找出文章中你最欣赏的诗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①赏析生动传神的字。②品位意蕴深远的词语。③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 赏析“咏雪”部分内容,你喜欢哪些诗句,并说明原因。
⒉赏析“送别”部分内容,找出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3.“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5. 体味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写作手法。
读<己亥杂诗》
1. 体会夲诗大意。
2.分析理解,赏析全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