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济南的冬天》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在朱自清的《春》中欣赏了一幅幅优美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说起冬天,你们会有什么感受?会想到什么呢?
生:大风、冷、大雪
师:冬天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寒风刺骨,那么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是不是跟这些感觉一样呢?现在就让我们亲自去感受一下。
师:首先来看一下作者简介,填三个空:
老舍(1899~1966),现代__著名作家,原名_舒庆春___,字__舍予_,满族人,生于北京。老舍作品甚多,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师:了解了作者,接下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朗读)
1,听课文录音理清文章的结构。
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3,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师:学习目标首先就要求我们要理清文章的结构,现在就让我们整体感知课文,听课文录音,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师:好,听完了课文录音,现在就来看第一个问题,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先告诉我从第几段可以找到答案?
生:第一段。
师:把关键词找出来。
生:无风声、响晴、温晴
师:那么作者是不是一开始就写济南的天气呢?有没写到其他地方的冬天天气情况呢?
生:有,还写了北平的、伦敦的和热带地区的
师:它们的天气分别是怎样的?
生:北平的冬天多风
师:那么这时写了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
生:没有风声
师:接下来写了什么地方的怎样的天气?
生:伦敦的冬天无日光
师:此时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
生:响晴
师:接下来写了什么地方的怎样的天气?
生:热带的冬天有毒日
师:所以相对性济南的冬天是无毒日的。
师:这一段写济南的冬天的特征时,作者不是单刀直入地进行描写,而是通过北平、伦敦、热带三个地方与济南不同的天气进行比较以突出济南与众不同的特点,那么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呢?
生:对比
师: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无风声、响晴、无毒日,那么有没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三个特点呢?
生:温晴
师: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问题,本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生:山,雪,水
师:这些景物在第几自然段写到的呢?
生:2---5段
师:文中2---5段分别描绘了4幅图画,首先看第二段是“小山摇篮图”,写出了小山怎样的特点?
生:可爱
师:那“雪后小山图”是第几段?特点是什么呢?
生:第3段,秀气
师:“玲珑水晶图”是第几段?特点是什么呢?
生:第五段,绿、清、亮
师:“山村卧雪图”是第几段?特点是什么呢?
生:第四段,像水墨画,给人的感觉是淡雅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感受到老舍真是一位丹青高手,他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幅完整的图画,现在让我们走进老舍笔下温晴的冬景图进行赏景。
师: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找你认为优美的句子进行赏析。
师:首先来看第一幅图:小山摇篮图
生:“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生:“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小山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山的可爱。
师:第一幅图分析得不错,接下来第二幅图“雪后小山图”
生:“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运用比喻的修辞,把雪比作花衣,写出了雪的美丽。
师:那么这段还有用到其他的修辞手法吗?
生:有,拟人。“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像少女一样,写出了白雪娇美的情态。
师:好,这段分析得非常精彩,我们继续看第三幅图“山村卧雪图”
生: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写出了村庄和雪的动作。
师:这一段很短,就一句话。我们就来看刚好这位同学提出的这一小句,找出关键词是什么?
生:卧
师:想一下,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卧着?感觉怎样?
生:睡觉的时候,看书、看电视的时候,感觉很舒服
师:所以这里用“卧”来写村庄,写雪,传神地写出了它们舒适安然的睡姿和灵性。
师:好,我们来欣赏最后一幅图“玲珑水晶图”
生:“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
师:好,刚才我们大家一起对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了赏析,是从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等角度展开的,写出了济南山清水秀的特点,并且文章以“这就是济南的冬天”结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既点题又与开头“济南真的算个宝地”相呼应。
师:现在我们来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进行一个总结。
文章紧紧围绕“ 温晴 ”这一济南总体特点,描绘济南的山、水,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热爱 之情。
师:济南的冬天是美丽的,老舍先生笔下的冬天更美。现在请以“我说济南之美,美在……”的形式来写一句话,体现济南的美景给你带来的享受,我先给一个范例:我说济南之美,美在澄清的河水,它又绿又清,像一面镜子。
生:我说济南之美,美在那些小山,它们像小女孩,又害羞,又秀气。
生:我说济南之美,美在济南的天,它清亮空灵,像一块蓝水晶。
师:好,刚才同学们都写得不错,最后我们来看一下作业:写导游词
请同学做小导游,追随老舍的足迹,向游客介绍冬天的济南。(提示: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以“济南的冬天”一文为参照,介绍济南冬季的美景。可模仿2---4段中的某段景物介绍来展开写,并且可以妙用文章的语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2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2张PPT)
21世纪教育网精品教学课件
老舍
老舍(1899~1966),现代______家,原名______,字______,满族人,生于北京。老舍作品甚多,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著名作
舒庆春
舍予
1,听课文录音理清文章的结构。
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3,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听课文录音,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济南的冬天的总体特点:
温晴
北平的冬天多风
无风声
伦敦的冬天无日光
响晴
热带的冬天有毒日
无毒日
对
比
(2)-----
(3)-----
(5)-----
(4)-----
小山摇篮图
雪后小山图
山村卧雪图
玲珑水晶图
分写
课文的结构:
总---分
济南冬天的景物:
小山摇篮图
雪后小山图
山村卧雪图
玲珑水晶图
温馨提示:赏析的方法
赏析句子:
方法:①找修辞
②找形容词、副词、动词、
叠词(轻轻缓缓、红红绿绿……)
答题格式: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词语,
生动形象地写出xx物的____的特点,
表达了___情感。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到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含笑”“着落”“依靠”表现了济南人对“慈善”的冬天的真切留恋,也洋溢着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像少女一样,写出了白雪娇美的情态。
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传神地写出了它们舒适安然的睡姿和灵性。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
写作手法:
文章紧紧围绕“ ”这一济南总体特点,描绘济南的山、水,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 之情。
温晴
热爱
情景交融
用“我说济南之美,美在……”的形式来写一句话,体现济南的某一处美景给你带来的享受。
示例:我说济南之美,美在澄清的河水,它又绿又清,像一面镜子。
我说济南之美,美在那些小山,它们像小女孩,又害羞,又秀气。
我说济南之美,美在济南的天,它清亮空灵,像一块蓝水晶。
写导游词:
请同学做小导游,追随老舍的足迹,向游客介绍冬天的济南。
(提示: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以“济南的冬天”一文为参照,介绍济南冬季的美景。
可模仿2---4段中的某段景物介绍来展开写,并且可以妙用文章的语句)
游客们,大家好!你们了解济南吗?你们了解济南的冬天吗?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走进济南之冬,感受济南之冬的独特魅力。 请大家站在这个位置来欣赏济南的全景。
看,那层层叠叠的小山把济南围成了一个圈儿,只有北边留着点缺口儿。这一圈儿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一边摇一边说着:“放心吧,这里保准暖和。”
以《济南的冬天》为范本,以“沙中的冬天(秋天)”为主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沙中”冬天(秋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可选择某处或者某种景物进行描写,200字左右。
6,阅读第三段:
(1)全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2)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写了哪些景物?
矮松、山尖、草色、阳光等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城里 城外
移步换景
7.思考第三、四段文字的写景顺序
由高到低
由里到外
(写景顺序)
有层次地写出了雪光、雪色、雪态
思考:《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
(1)两篇散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特征。
(2)《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五幅画面,体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点。
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画图,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
写导游词:
请同学做小导游,追随老舍的足迹,向游客介绍冬天的济南。
(提示: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以“济南的冬天”一文为参照,介绍济南冬季的美景。设计行程,应先介绍济南的历史、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游览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介绍冬景。)
游客们,大家好!你们了解济南吗?你们了解济南的冬天吗?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走进济南之冬,感受济南之冬的独特魅力。 请大家站在这个位置来欣赏济南的全景。
看,那层层叠叠的小山把济南围成了一个圈儿,只有北边留着点缺口儿。这一圈儿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一边摇一边说着:“放心吧,这里保准暖和。”
你们很幸运,正赶上济南在下雪,看那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雪花,像不像日本看护妇?山坡上,一道雪厚些,一道雪薄些,像给小山穿上一件带黄白水纹的花衣。
游客们,想必你们已了解到了济南冬天那独特的魅力了吧!济南欢迎您下次再来游玩。祝你们旅途愉快!
请同学做小导游,追随老舍的足迹,
向游客介绍冬天的济南。
老舍是北京人,他去过很多地方,如英国的伦敦,
地处热带的新加坡,山东的济南。他曾先后在济南住过
七年,虽然仅仅是七年,但时短情长,他对济南产生了
深厚的感情,把济南称作他的“第二故乡”。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由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北中国的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出乎人们的意料:不落笔于“寒”,而着眼于“温”;不渲染其“壮”,而描绘其“秀”;不见肃杀之气,反而显示了绿的精神。这一切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准确把握济南冬天特征的艺术功力,另一方面,也流露了作者热爱济南、热爱祖国风光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文本中,我采取了朗读法和合作探究法的教学方法,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教学目标】
(1)听课文录音理清文章的结构。
(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3)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重难点】
(1)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方法】
采取朗读法和合作探究法的教学方法,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教学步骤】
1, 导入:同学们,我们在朱自清的《春》中欣赏了一幅幅优美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说起冬天,你们会有什么感受?会想到什么呢?
2,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__著名作家,原名_舒庆春___,字__舍予_,满族人,生于北京。老舍作品甚多,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3, 学习目标:
1,听课文录音理清文章的结构。
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3,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4, 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分析:
济南冬天的特点:无风声,响晴,无毒日 温晴
济南冬天的景物:
小山摇篮图(2):可爱
雪后小山图(3):秀气
山村卧雪图(4):淡雅
玲珑水晶图(5):绿、清、亮
5, 赏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小山摇篮图: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雪后小山图:
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像少女一样,写出了白雪娇美的情态。
山村卧雪图: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传神地写出了它们舒适安然的睡姿和灵性。
玲珑水晶图: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
6, 小结:
文章紧紧围绕“ 温晴 ”这一济南总体特点,描绘济南的山、水,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热爱 之情。
写作手法:情景交融
七,拓展:仿写
用“我说济南之美,美在……”的形式来写一句话,体现济南的某一处美景给你带来的享受。
示例:我说济南之美,美在澄清的河水,它又绿又清,像一面镜子。
我说济南之美,美在那些小山,它们像小女孩,又害羞,又秀气。
我说济南之美,美在济南的天,它清亮空灵,像一块蓝水晶。
8, 作业:写导游词
请同学做小导游,追随老舍的足迹,向游客介绍冬天的济南。
(提示: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以“济南的冬天”一文为参照,介绍济南冬季的美景。可模仿2---4段中的某段景物介绍来展开写,并且可以妙用文章的语句)
【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小山摇篮图 :可爱
雪后小山图 :秀气
温晴(总) 山村卧雪图 :淡雅
玲珑水晶图 :绿、清、亮
热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济南的冬天》预习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镶上( ) 响晴( ) 水藻( ) 贮蓄( )
澄清( ) 暖和( ) 髻( )
2,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满族, 北京人,现代_______家和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三,写作背景介绍:
老舍是北京人,他去过很多地方,如英国的伦敦,地处热带的新加坡,山东的济南。他曾先后在济南住过七年,虽然仅仅是七年,但时短情长,他对济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把济南称作他的“第二故乡”。
4, 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总体结构:
(选择:总--分---总,总---分,分----总)
1,从第一段找出描写济南冬天的总体特征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老舍是一位丹青高手,整篇文章无论从立意,还是从构图色彩看,都是一幅完整的图画。从细部看,这幅图画又是由多个画面组成,而每个画面都充满着温情和希望。
根据给出的四幅图画名字,找出相应的段落(从2----5段找),并从文中找出它们相应的特点:
示例: 小山摇篮图(---阳光下的小山)( 第2段 )( 可爱 )
雪后小山图 ( )( )
玲珑水晶图 ( )( )
5, 山村卧雪图 ( )( )
6, 阅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赏析(按照赏析方法进行赏析)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资料:济南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济南冬天的特点。
在济南的南面,距中心五里是著名的千佛山。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它东接佛懋山,西连南马鞍山、四里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正是这特殊的地形特点,使得济南的冬天“暖和安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济南的冬天》同步练习
1.下列词语中黑体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轻盈(yíng) 朦胧(méng) 伦敦(dūn) 旋律(xuán)
B.水藻(zh o) 贮蓄(zhù) 均匀(yún) 抚摩(fǔ)
C.斑驳(bó) 镶嵌(xuāng) 着急(zhuó) 温润(wēn)
D.稀疏(sū) 澄清(chéng) 惊诧(chà) 玫瑰(guī)
2.下列黑体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响晴的天气 响晴:晴朗高爽
B.慈善的冬天 慈善:美好
C.设若单单是有阳光 设若:假如 D.煞是好看 煞:很
3.细读下面几句话,揣摩句中黑体的词,回答问题。
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三带的北方,日光永远是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而有点叫人害怕。
①“响晴”中“响”的意思是( )
A.声音 B.发出声音 C.响亮 D.很,十分
②“毒”的意思是( )
A.毒辣 B.强烈 C.危害 D.凶狠
③“响亮”的意思是( )
A.十分明亮 B.声音洪大C.有声响,有光亮 D.晴朗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名手画的吧。
④句中两处用了“卧”字,为什么?
4.选词填空。
备选答案:A.狭窄 B.狭隘
①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 )民族主义和( )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②这里山路( )崎岖,极难行走。
③他十分热爱自己的集体,只是有时显得眼界比较( )。
④长期生活在山沟里,他的见闻很( )。
5.分析体会下面句子的含义。
(1)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土,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2)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阅读课内文段,回答问题。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6.第②句的“顶”为什么用得好?
7.第④句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用文中的话解释“带水纹的花衣”:__________________怎样理解“叫你希望看见更美的山的肌肤”?
8.这段文字描写景物的顺序是(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9.在文中找出具体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
10.划分层次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⑧④⑤/⑥
11.这段文字主要描绘( )
A.山上秀美的景色 B.冬天小雪的秀美 C.雪后山景的秀美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后面问题。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1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答:
13.找出文中的三组对比
① ②
③
14.指出三组对比在文中的作用。
答:
参考答案
1.A
2.B
3.①D ②B ③A ④本文写济南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而安适地睡着,是个理想的境界。因而写济南的景物,就处处和这种境界相谐调,把山坡上的小村庄和房顶上的雪都说“卧”着,恰当地表达出一种安适而宁静的氛围。
4.①B B ②A ③A ④B
5.①把水写得脉脉含情,要用自己的身体助长“绿的精神”(蓬勃生机),容光焕发。垂柳像人一样有爱美的愿望。
②与老天商量的语气,是一种赞许的口吻,流露出对济南小山的爱怜之情。
6.答案:准确写出小雪落在矮松上的样子
7.比喻、拟人 这样,一道白,一道暗黄 希望看到更美的山色,表现出对春天的憧憬和希望
8.答案:B
9.答案: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10.答案:C
11.答案:C
12~14解析: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温晴”特点。选段中的问题也是围绕这点设计的。第12题,选段紧紧抓住天气特点,描绘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第13题,在课文分析中已经讲过,这段四句话,三个对比:①北平刮风与济南没有风声作比。②伦敦雾天与济南响晴作比。③热带日光与济南温晴作比。第14题的设计是从全文角度考虑的,这里的三组对比引出对“济南是个宝地”的描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以“品美点”为突破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不是面面俱到;以自主阅读、全班交流为主,体现教学民主,学生主体,而不是教师独霸课堂。课堂上主要是让学生在读中品,在品中说,在说中想,在想中悟,在美的享受中,培养感悟能力、积累能力、研读能力,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达到这样的领悟水平,这就要具体学生进行具体的分析。因此,老师要进行充分的备课,在学生没办法正确品味语言的时候给予正确的引导,比如我在上《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时,也是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谈到“卧”字的作用的时候就说不到点子上,都是只能看出是拟人手法,这时,我就问了“你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卧着?这时有什么感觉?”学生马上就说了“看电视的时候,吃零食的时候,睡觉的时候等等,感觉是非常舒服的”。我立刻就接下:“所以文中用‘卧’来形容小村庄和雪,就写出了它们舒服的睡姿。”学生就很清楚深刻地体会到这个字的韵味了。
通过课文的学习,来教会学生对美的追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善于从语言入手,通过对关键词语的把握,对文章中美的诸多因素,能够直接地把握和领悟。
最后“写导游词”环节的设计,不但丰富了课堂的内容,而且引导学生走出文本,关注自然和文化,以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2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济南的冬天》随堂练习
一、给下列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济南( )A.jì B.jǐ
2.贮藏( )A.chǔ B.zhù
3.水藻( )A.zǎo B.zào
4.镶边( )A.xiāng B.ráng
5.澄清( )A.dèng B.chéng
6.着落( )A.zhuó B.zháo
二、依照课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 (狭窄、狭小),城外又那么 (宽广、宽敞),山坡上 (建着、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 (冒着、卧着)点雪,对,这是张水墨画 (也许、大概)是唐代名手画的吧。
三、找出与其它三句修辞手法不的一项( )
A.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B.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C. ……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详地睡着,只等着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D.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四、选择题
1.下面对文章写作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抓住“温晴”这一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
B.文章侧重写人的活动,从而突出“温晴”的特点。
C.文章重点写了阳光、小山、白雪、绿水等景物。
D.文章在描写济南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做到情景交融。
2.对“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济南人在冬日逗人喜欢的容颜
B.说明济南人在冬日的和善面貌
C.表现济南人在冬日安适舒畅的情态。
3. 描写景物由于观察时的立足点不同,往往采用不同的描写角度。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详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从上面看下面)
B.“古老的济南……这是张水墨画”(不断改变立足点描写所见景物)
C.“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地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从下面仰视上面)
D.写小雪后的山景,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一一写来。(从下面仰视上面,然后又由上而下,层层铺写)
参考答案:
一、1.B 2.B 3.A 4.A 5.B 6.A
二、狭窄 宽敞 卧着 卧着 也许
三、B
四、1.B 2.C 3.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