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
A. 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
B. 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 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
D. 在天然气燃气罩下方安装报警器
2.用湿抹布扑盖实验桌上燃烧的酒精,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
A. 清楚可燃物
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隔绝空气
D. 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
B. 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
C. 该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
D. 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其返回舱的表层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特殊物质.返回舱返回时,与大气剧烈摩擦,会在舱表面产生数千度的高温,此时,烧蚀层汽化燃烧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由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属于物理变化
B. 返回舱返回时,烧蚀层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
C. 烧蚀层在汽化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
D. 烧蚀层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
5.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 图书室内文字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D. 如果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6.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氮等。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石油是可燃物
B.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
C. 石油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D. 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7.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 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B. 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 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D. 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8.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船,纸船竟然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 )
A. 水能分解
B. 纸不是可燃物
C. 没有和氧气接触
D. 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
9.下列用化学知识解释“火上浇油”的说法合理的是( )
A. 增加易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B. 增大氧气浓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
D. 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10.能源和环保是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风能属于“绿色能源”
B. 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污染环境
C. 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会污染水
D. 大量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11.如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B. 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例68%
C. 应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
D. 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
12.2015年8月,天津一集装箱码头发生危化品大爆炸,再次提醒了人们对易燃易爆品的安全常识要有足够的认识,下列安全标志中,可用于危化品的是( )
A. 当心火灾一氧化物
B. 禁止燃放鞭炮
C. 禁止烟火
D. 禁止放易燃物
13.“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要减少能量消耗,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 大量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B. 汽车使用乙醇等清洁燃料
C. 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 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
14.下图表示广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
B. 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C. 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D.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15.甘肃电网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达1415.29万千瓦,跃居全国首位。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 煤
B. 风能
C. 太阳能
D. 地热能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搞好节能减排,全面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是岳阳市创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的工作重点之一。各县、市、区正在进行家用燃气管道工程建设,在天然气输送到千家万户之前,先要在天然气管道中充满氮气,请回答下面问题:
(1)先充满氮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____________、天然气,我们常称它们为化石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
(3)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天然气替代煤等固体燃料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17.近年,我国不少城市和地区雾霾天气增多,雾是水蒸气,本身无污染,“霾”由细小颗粒物组成,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以及地面灰尘等。它侵蚀着人们的健康,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出行。
下面治理雾霾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压减化石燃料 ②控制车辆使用 ③减少户外活动④加强城市绿化 ⑤关闭厂矿企业 ⑥调整能源结构.
18.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植物在光照条件和叶绿素催化作用下发生的光合作用可产生比较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氢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源”,其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除了以燃烧释放热能这种转化方式外,它还能以图中所示的原理装置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这种能量转换效率高,该“氢氧燃料电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A.氢气具有可燃性,因此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正确;
B.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可以避免呼吸到烟尘和有毒的气体,正确;
C.加油站中的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所以加油站要严谨烟火,正确;
D.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泄漏后向上扩散,天然气报警器要安在灶台的上方,故错误。
故选D。
2.【答案】C.
【解析】A.用湿抹布扑盖实验桌上燃烧的酒精,其主要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而不是清除可燃物,故选项错误。
B.用湿抹布扑盖实验桌上燃烧的酒精,其主要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错误。
C.用湿抹布扑盖实验桌上燃烧的酒精,其主要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故选项正确。
D.用湿抹布扑盖实验桌上燃烧的酒精,其主要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而不是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选项错误。
3.【答案】D
【解析】A.对比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红磷没燃烧,可证明虽然与氧气充分接触,但达不到着火点仍不能燃烧,即燃烧也需要温度,故错误;B.该实验使用红磷和白磷不同的可燃物,故错误;C.由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着火点高,实验现象为白磷燃烧产生白烟,而红磷不燃烧.故错误;D.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是因为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并且热水的温度使其达到着火点;红磷的着火点高,虽然与氧气充分接触,但达不到着火点仍不能燃烧;所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4.【答案】D
【解析】A、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B、烧蚀层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正确;
C、“烧蚀层“的物质在遇到高温时会发生熔化和汽化现象,在熔化和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以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太高,正确;
D、物质的着火点一般是不能改变的,烧蚀层不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故错误。
5.【答案】B
【解析】A.根据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知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利用隔绝氧气或空气方法进行灭火,故做法正确;
B.根据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泡沫灭火器可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一般火灾;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一般火灾,还可用于扑灭油、气等引起的火灾;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可知图书文字材料起火,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做法错误;
C.根据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要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故做法正确;
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做法正确。
6.【答案】D
【解析】物质的着火点是固有属性,是不会降低的,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石油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7.【答案】D
【解析】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浇水,汽油也会在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
8.【答案】D
【解析】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船,纸船没有燃烧,安然无恙,说明纸船没有完全具备燃烧的条件,纸船是可燃物,又与空气接触,没有燃烧只能是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水吸收热量,使纸船达不到它的着火点。
9.【答案】A
【解析】A.“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合理;
B.氧气的浓度能够促进燃烧,但是与“浇油”无关,不合理;
C.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不合理;
D.清除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但是与“火上浇油”的说法相反,不合理。
10.【答案】A
【解析】A.风能属于绿色能源,故A正确;B.化石燃料的使用会造成空气污染,故B错误;C.施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故C错误;D.大量使用天然气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符合低碳理念,故D错误。
11.【答案】D
【解析】A.煤、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能源,A错误;B.由图可知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例90%,B错误;C.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空气污染,应减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提高新能源的使用,C错误;D.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D正确。
12.【答案】C
【解析】可以根据图标表示的意思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C是禁止吸烟。
13.【答案】C
【解析】根据“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要减少能量消耗,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A选项大量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是低碳生活;B选项汽车使用乙醇等清洁燃料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低碳生活;C选项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与低碳生活无关;D选项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低碳生活,故答案选择C。
14.【答案】A
【解析】煤主要含有C 元素,还含有少量的H、S 等元素,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等污染性气体,造成酸雨。故而煤不属于清洁燃料。
15.【答案】A
【解析】煤属于化石能源,不可再生。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都是新能源。
16.【答案】(1)防止爆炸;(2)石油;(3)CH4+2O2CO2+2H2O;
(4)清洁、方便(或污染少,经济等)
【解析】(1)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天然气管道中充满氮气是防止爆炸;
(2)三大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天然气;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据此信息可写出化学方程式;
(4)天然气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污染是清洁能源,优点很多。故答案:清洁、方便(或污染少,经济等)
17.【答案】①②④⑥
【解析】雾霾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以及地面灰尘等,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有直接的关系。治理雾霾,是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加强城市绿化来净化空气,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来减少烟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18.【答案】6H2O+6CO2C6H12O6+6O2;化学;电;2H2+O22H2O
【解析】依据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完整书写化学方程式
6H2O+6CO2CC6H12O6+6O2;氢氧燃料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服务人类;反应方程式为氢气和氧气生成水:2H2+O2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