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一《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一《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12 20:3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逻辑是思维理性的艺术,当我们需要作出判断的时候,理性会帮助我们决策,它往往会提供更加可靠的建议和帮助。在生活与学习中,我们一直在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运用逻辑来解决我们遇到的各种问题,由此可以辨识信息,把握事实的真相。
什么是逻辑?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逻辑有这样几个基本含义:
一是规律、事理。如“生物界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逻辑”。
二是道理、理论。如“我很难相信平行宇宙那一套逻辑”。
三是思维的规律。如“他说的这番话完全不合逻辑”。
四是推理和论证的本领。如“福尔摩斯精通逻辑”。
五是指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研究推理和论证的科学——逻辑学。如“逻辑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大家都要学一点。
一、何为“概念”
心理学上认为,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二、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这里要谈的概念间的关系,不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在事理上、空间上、时间上等方面的关系,而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在外延上的关系。
根据概念在外延上是否有重合,可以把概念间的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逻辑的相关知识
(一)相容关系
概念间的相容关系是指外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根据外延重合情况的不同,相容关系又分为四种情况。
①全同关系 ②真包含关系
③真包含于关系 ④交叉关系
(二)不相容关系
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是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又叫全异关系。
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不相容关系时,则所有的a都不是b。例如,“植物”和“动物”、“科学”和“迷信”、“红色”和“蓝色”等。这种关系如下图所示:
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又分为两种情况:
①矛盾关系 ②反对关系
三、逻辑的基本规律
我们体会了逻辑无处不在的力量,逻辑作为思维的规律,具有这四个基本规律——“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①“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具有确定性,始终保持如一。也就是概念间的关系应为“全同关系”。
②“不矛盾律”要求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真。
③“排中律”要求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必有一真。使用这两个规律时,概念间的关系应为“矛盾关系”,互为“矛盾关系”的两个概念不能同真但必有一真,也就是一定是一真一假。
④“充足理由律”要求一个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具备充足的理由。一个概念是另一个概念的原因,但结果的出现一定要有充足的理由。
同一律:
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具有确定性,始终保持如一。也就是概念间的关系应为“全同关系”。
同一律,顾名思义,就是要保持事物的同一性,逻辑上表示为,A是A,其中A表示某个事物。同一律是指,在思维过程中,每一个概念或者命题都应该有它本身的含义,并且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改变。像逻辑学中“偷换概念”或者“转移论题”等逻辑错误,都是违反了同一律。
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
1.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
在使用概念做出判断,或者运用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中,如果违反同一律,把不同的概念当成同一个概念来使用,所犯的逻辑错误叫混淆概念,或者偷换概念。
例1:
这幅画中的蒙娜丽莎是人,而人是会动的, 所以这幅画中的蒙娜丽莎是会动的。
混淆概念是无意识违反同一律要求的行为。偷换概念是有意违反同一律要求的行为。
2.转移论题或偷换议题
在论证中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没有使论题保持始终如一,这样 的逻辑错误,叫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
例2:
学习要讲究方法。方法对头,才能事半功倍。比如我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习题做得多,学习成绩就比较好;而对英语,我没有兴趣,怕读怕背,成绩就比较差。
转移论题指无意识地违反同一律的要求,使论证偏离论题。表现为文不对题。
偷换论题则是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用另一个论题代替原本的论题。
例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惠子问的是“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是问原因,庄子回答“是在濠上这个地方知道的”,是答地点,答非所问,违反了“同一律”。
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鲁迅的作品”和“《孔乙己》”是“包含关系”,不是“全同关系”,违反“同一律”。
不矛盾律:也叫矛盾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用公式表示为:
A不是非A,或:A不能既是B又不是B。
不矛盾律的逻辑要求是:对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不能同时肯定,必须否定其中的一个。 
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自相矛盾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违反矛盾律的要求,认为一个概念是这样,又不是这样,或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判定为同真,这种逻辑错误叫“自相矛盾”。正确思维是不容许自相矛盾的。
例5:一个青年人很想到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去搞科研。经过努力,他终于见到了他所敬仰的爱迪生,很高兴地说:“我想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世上的一切物品。”爱迪生听后很惊 奇地反问:“那么你想用什么容器来装这种液体呢?你不是说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青年人一时语塞。
例6:“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之能陷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学习任务书教学指导 不可同世而立。” ——《韩非子》
在 这个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中: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作了两个断定:
第一,我的矛能刺穿天下所有的盾;  
第二,我的盾天下所有的矛都刺不穿.
从这两个断定中,可同时推出两个互相矛盾的结论:
第一,我的矛能刺穿我的盾(因为我的矛能刺穿天下所有的盾);  
第二,我的矛不能刺穿我的盾(因为我的盾天下所有的矛都刺不穿).
因此,违反不矛盾律.
排中律
排中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用公式表示为A或者非A 。
排中律的作用就在于保证思想具有明确性,即一个思想,或者真实,或者虚假。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予以否定,必须肯定其中一个,否则就会犯“两不可”的错 误。例11:
问:听说你们厂今年的生产指标没有完成?
答:谁说我们没完成?
问:这么说,是完成了?
答:我可没说。
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
例:古时候,一位孝子为父母算寿命。算命先生只给了一句话“父在母先亡。”
这个命题是什么意思呢?
若母亲先亡,他就解释为:“父在,母先亡。”
若父亲先亡,他又解释为:“父在母先,亡。”
实际上,这位相命先生玩弄了模棱两可的诡辩,或父先亡或母先亡,只有一真,另一个一定是假的。
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
“读”和“不读”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不能同为假,违反了“排中律”。
充足理由律是指,一个判断被断定为真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如果没有充足理由,则该判断不能被断定为真。
用公式表达为: A真,是因为B真,并且由B能推出A 。
充足理由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逻辑规律。具体而言人们在推理时,要想推出正确的结论,就必须前提真实和推理形式有效;在论证时,要确定某一论题为真,必须论据真实并且能依据真实的论据推出论题成立。
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是论证和反驳的逻辑基础。是否符合充足理由律,充足理由律的作用是决定论证与反驳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充足理由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论证的充分性和严密性。
例如:
昆剧《十五贯》中知县断案时:“看她如桃李,岂能无人勾引?年正青春,怎会冷若冰霜?她与奸夫情投意合自然要生比翼双飞之意。父亲阻拦,因之杀其父盗其财,此乃人之常情。这案就是不问,也已明白了。”
把一些未得到证实且没有实质联系的假定,作为判案的依据。凭想当然推论,自然违反充足理由律,是虚拟根据的诡辩。
四 故意违反逻辑的语言艺术
以下是几则故意违反逻辑的语言艺术案例,它们违反了什么逻辑规律 又为什么称得上是语言艺术
1、齐高帝尝与王僧虔赌书毕,帝曰:“谁为第一 ”僧虔对曰:“臣书人臣中第一,陛下书帝中第一”。
齐高帝的意思是所有人放在一起比谁是第一,王僧虔故意曲解,把人分成两类,让高帝和自己都“得了第一”,既保全了高帝的颜面,又保留了自己的尊严,还没有违背自己眼中的事实。不因为对方高高在上就阿谀奉承,也没有为了无关体统的事就冒上犯颜,体现了较高的语言艺术。
2、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恩来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话一出,语惊四座。周恩来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一个西方记者问周恩来:“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 ”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吗 有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低头走路”“抬头走路”的“路”是现实生活中的路, “上坡路”“下坡路”的“路”是 国家的发展之路,这两个“路”全然不是一个概念。18元8角8分显然也不可能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总数。周恩来的回答违反了同一律,却堪称语言艺术。 上坡下坡”有力反击了对方的挑 畔,“18元8角8分”则既保守了秘密,又避免了“无可奉告”节带来的尴尬。
3、一个德军军官指着毕加索描绘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遭德军轰炸后惨状的画作《格尔尼卡》,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 ”“不,这是你们的杰作!”毕加索气愤地说。
毕加索转移对方发起的话题,违反了同一律。他并非不知对方所说的“然作”是作品本身,却故意把它换成作品所反映的事件,不失时机地表达了愤怒和讽刺。这是一种以正义作后盾、机智为手段、谴责为目的的语言艺术。
考试中,对于这类语言艺术的语句,要结合具体情境,具体说明理由。
五、练习
1、 “服务员同志,请当心,你的手指浸到我的汤里去了。”
“没有关系,汤不烫,我不痛。”
分析:
顾客想表达的是提醒甚至抗议,关注的是他的饭菜的卫生问题;服务员却把问题转移成自己有没有被烫的问题。应该说服务员的答话颇为狡黠,但考虑到其做法确实有损顾客的权益,而又有逃避责任的意思,可以认定其答话是典型的“偷换论题”的谬误,同样违反了同一律。
2、“我是答应您昨天来修门铃没错。可我来了三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
分析:
一般来说,需要修门铃就是因为门铃坏了,又怎么能指望“每次按门铃”就“有人来开门”呢 说话人或是真的未意识到其中的问题,或是为自己的不守信而开脱,总之都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违反了不矛盾律。
3、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国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 ”耍戏法的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
分析:
“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被保留下来则意味着拿破仑死于童年。而要戏法的用拿破仑的名号来招揽观众,显然指的是活到成年后叱咤风云的拿破仑。这个有名的拿破仑1821年5月5日(52岁)病逝于南大西洋圣赫勒拿岛,又何来“小时候的头骨” “拿破仑死于童年”和“拿破仑死于成年之后”两者必有一假,耍戏法的违反了不矛盾律。
4、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
分析:
薄厚之间存在着中间状态,白黑之间还有灰。说话人屏蔽了中间状态,只呈现出两利极端的情形、让人在两个极端之间作出判断或选择。这其实是在并非矛盾(有第三种可能存在的情形下使用排中律,属于排中律使用不当。
5、《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分析:
鲁迅的《祝福》中,鲁四老爷的这句话存在两个错误捆绑:一是把祥林嫂的死和祝福捆绑,二是把死和“谬种”捆绑。祥林嫂的死与年关的祝福活动,只是时间上接近的两件事,无因果关系--不是祥林嫂自主选择或命中注定。明明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因为发生的时间近等表面联系,就把它们看成是因果事件,叫作强加因果,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6、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 请回答“是”或者“不是”!
分析:
“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这个问题,隐藏着一个前提:对方此前一直在毁评说话人。对方的回答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意味着承认这个前提。而这个前提很可能是虚假的。可以把这种错误叫作“不当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