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龙湾区2020-2021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判断题。(本题有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2020三上·龙湾期中)水和水蒸气、冰尽管形态不同,但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2.(2020三上·龙湾期中)测量水温时,要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
3.(2020三上·龙湾期中)在比较食盐和小苏打溶解能力的实验过程中,放小苏打的烧杯里的水倒掉一些,没关系,继续实验。
4.(2020三上·龙湾期中)水能溶解味精、红糖和食用油。
5.(2020三上·龙湾期中)水结冰是因为受热了。
6.(2020三上·龙湾期中)水里也有空气,所以小鱼能在水里生活。
7.(2020三上·龙湾期中)空气的气味有时是淡淡的,有时是香的,有时是臭的。
8.(2020三上·龙湾期中)同一个气球可以变成各种形状,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无固定形状的特征。
9.空气是白色的。
10.(2020三上·龙湾期中)将一个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我们会观察到乒乓球鼓起来。
二、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2020三上·龙湾期中)在“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中,一份一份地加入食盐,有利于( )。
A.比较准确地计算出食盐的溶解能力
B.保持实验的趣味性
C.加快溶解速度
12.(2020三上·龙湾期中)判断食盐或小苏打不能再溶解的依据是( )。
A.搅拌两次后,看到杯中还有食盐或小苏打
B.杯中的水完全变白了
C.不管怎么搅拌,杯子中都有剩余的食盐或小苏打
13.(2020三上·龙湾期中)常温下,比较小苏打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样强 B.小苏打强 C.食盐强
14.(2020三上·龙湾期中)如图,试管里的冰完全融化成水后,水位会(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15.(2020三上·龙湾期中)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的融化速度的是( )。
A.晒太阳
B.用手捂
C.放在0℃以下的冰柜里
16.(2021三上·龙湾期末)下面不是水蒸气特点的是( )。
A.看不见 B.有固定形状 C.没有固定体积
17.(2020三上·龙湾期中)在冰里加入一些盐会使得冰的温度( )。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18.(2020三上·广元期中)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形态从( )。
A.固态转化成液态 B.气态转化成液态 C.液态转化成固态
19.(2020三上·龙湾期中)我们观察时发现,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最接近于( )。
A.0℃ B.10℃ C.-10℃
20.(2020三上·龙湾期中)如图,用透明保鲜膜密封玻璃杯杯口,一段时间后,会看到保鲜膜内侧出现( )。
A.灰尘 B.水蒸气 C.小水珠
21.(2020三上·龙湾期中)美术课上,小明用纸剪出了很多可爱的小动物,经过这些改变,纸( )。
A.还是原来的物质
B.已经不是原来的物质了
C.有部分还是原来的物质,有部分已经不是原来的物质了
22.(2020三上·龙湾期中)小明想要装一些山里清新的空气回家,最好是用( )。
A.竹篮 B.密封袋 C.碗
23.(2020三上·龙湾期中)如图,将塑料袋扎破,原来平衡的天平会( )
A.右边翘起来 B.左边翘起来 C.保持平衡
24.(2020三上·龙湾期中)上题的现象说明( )。
A.空气是一种气体 B.空气是有质量的 C.空气能占据空间
25.(2020三上·龙湾期中)下列方法中,能够让我们感知空气存在的是( )。
A.看一看 B.闻一闻 C.扇一扇
26.(2020三上·龙湾期中)下列物品中,运用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
A.瓶子 B.风扇 C.篮球
27.(2020三上·龙湾期中)如图慢慢用力向下压活塞,然后松手,我们发现( )。
A.活塞不动 B.活塞会往回弹 C.活塞会继续向下压
28.压缩空气与压缩水相比,比较容易的是( )。
A.压缩空气 B.压缩水 C.两者一样
29.(2020三上·龙湾期中)如图,小明稍稍用力,就可以把充满气的气球向上抛起,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的哪个特征?( )。
A.很轻 B.能流动 C.无固定形状
30.(2020三上·龙湾期中)小明将一只气球套在了塑料瓶内,如图所示,他能将气球( )。
A.吹大到整个瓶子
B.只能吹大到一定程度
C.不能吹大
三、组合题(本题有4小题,共40分。)
31.(2020三上·龙湾期中)水沸腾了:
(1)下列关于水沸腾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面有少量气泡
B.水面上开始冒出“白雾
C.杯底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
(2)我们通常利用酒精灯火焰的( )给物体加热。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3)烧杯里的水沸腾时,水的温度接近( )。
A.37℃ B.60℃ C.100℃
(4)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方法是( )
(5)如图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观察袋子的变化。( )
A.袋子变大了 B.袋子变小了 C.袋子没有变化
32.(2020三上·龙湾期中)小金不小心将沙子混入了食盐,她想将食盐和沙子分开,得到干净的食盐,你可以帮助她吗?
(1)将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倒入水中,充分搅拌后,我们发现( )溶解在水中。
A.食盐 B.沙子 C.食盐和沙子
(2)将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用滤纸过滤,我们发现( )。
A.滤纸上留下了食盐
B.滤纸上留下了沙子
C.过滤后的液体很浑浊了
(3)分离食盐和水时,小金的哪些做法是不对的。( )
A.边加热边搅拌
B.当蒸发皿里出现白色颗粒时熄灭酒精灯
C.为节约时间,停止加热后马上用手拿着蒸发皿进行观察
(4)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嘴吹灭
B.用书本扇灭
C.用灯帽盖两次熄灭
(5)加热时,能使蒸发皿均匀受热的实验器材是( )。
A.温度计
B.三脚架
C.石棉网
(6)小金经过蒸发得到的食盐颗粒与原来的食盐相比( )。
A.颗粒更大 B.颗粒更小 C.保持不变
(7)分离后的水去哪里了?我认为:
33.(2020三上·龙湾期中)如图是小明在做“纸团遇水是否变湿”的实验时遇到的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他。
(1)杯子应该怎样放入水中,纸团才不会湿呢?( )
A.倾斜倒扣
B.竖直倒扣
C.上面两种方法都可以
(2)上述实验中,纸没有湿,说明( )。
A.空气是一种气体 B.空气是有质量的 C.空气能占据空间
(3)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继续实验,我们观察到( ) 。
A.纸还是没湿
B.纸湿了
C.无法确定纸会不会湿
(4)如图所示,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我们发现( ) 。
A.杯子里的水面上升
B.杯子里的水面下降
C.杯子里的水面没有变化
(5)上题实验中,为了方便观察水位的变化,我们可以在装水的水槽里撒一些( )。
A.沙 B.塑料泡沫 C.回形针
34.(2020三上·龙湾期中)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探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时,下列做法哪些是正确的?正确的请在括号时画“√”,错误的,在括号里画“×”。
①两份食盐的质量相同。( )
②一杯水温度高,一杯水温度低。( )
③一杯水中搅拌,另一杯水不搅拌。( )
④两份水的体积相等。( )
(2)要想让食盐更快溶解在水中,( )的方法比较好。
A.放在温水中、不搅拌
B.放在冷水中,搅拌
C.放在温水中,搅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正确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水蒸气和冰是同一种物质,只是水的不同形态。
2.【答案】(1)正确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温度计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测量时需要下端进入到被测液体。
3.【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在比较溶解能力实验时需要保证严格的控制变量,只改变物质的种类,其他不变。
4.【答案】(1)错误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味精和红糖可以在水中溶解,但是食用油不可以在水中溶解。
5.【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零摄氏度以下结冰,需要放出热量。
6.【答案】(1)正确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空气也会在水中溶解一部分。
7.【答案】(1)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8.【答案】(1)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虽然占据空间,但是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9.【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解答】空气是无色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具有流动性。
10.【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乒乓球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可以使乒乓球鼓起来。
11.【答案】A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一分一分的加食盐可以比较准确地看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2.【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溶解是需要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当杯中有剩余时说明已经饱和。
13.【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100mL水中可以大约溶解食盐36g,小苏打9.6g.
14.【答案】B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相同质量冰的体积大于水,因为水分子之间空隙大。
15.【答案】C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冰融化需要在0℃以上,加热可以加快冰的融化。
16.【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水蒸气是气体,看不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17.【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加盐可以加快冰的融化。
18.【答案】A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冰融化成水,由固体变成液体。
19.【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在0℃,在0℃以下时开始结冰。
20.【答案】C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无时无刻不在蒸发,蒸发变成水蒸气,汇集在一起凝结成小水珠。
21.【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纸只改变了形状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2.【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会流动,所以用密封袋盛装不漏气。
23.【答案】B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有质量,当塑料袋扎破,塑料袋的空气会减少,则左边变轻,会翘起来。
24.【答案】B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有质量的,但是很轻。
25.【答案】C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是扇动时可以使空气流动,可以感受到空气。
26.【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篮球在充气后具有了弹性。
27.【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被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可以使活塞弹回来。
28.【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气体具有流动性,没有确定的体积,比较容易被压缩。
29.【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虽然有质量但是很轻。
30.【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也可以被压缩,当气球被瓶子困住,只能将气球吹到瓶子的大小。
31.【答案】(1)C
(2)A
(3)C
(4)C
(5)A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水加热沸腾的现象。
(1)水在加热过程中,开始在底部形成小气泡后来随着温度越来越高,气泡变多变大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说明此时水沸腾。
(2)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3)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4)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视。俯视会使读数偏高,仰视会使读数偏低。
(5)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所以袋子膨胀起来。
32.【答案】(1)A
(2)B
(3)C
(4)C
(5)C
(6)B
(7)变成水蒸气了
【知识点】溶解;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物质的混合和分离。
(1)食盐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稳定的溶液,沙子则不可以溶解。
(2)溶解在水中的食盐是滤液,留在滤纸上的是颗粒大的沙子。
(3)当停止加热后,蒸发皿依旧温度很高,如果此时用手去碰时会烫伤。
(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了氧气,盖两次是改变压强,防止盖子过紧。
(5)是物体受热均匀的是石棉网,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器,三脚架是固定的仪器。
(6)蒸发后的食盐颗粒更小,颗粒更细。
(7)水加热,加快了水的蒸发,变成水蒸气弥漫在空气中。
33.【答案】(1)B
(2)C
(3)B
(4)B
(5)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此题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的秘密。
(1)当杯子竖直进入的时候,杯子内的空气不会被水挤进去。
(2)空气占据了杯内的空间。
(3)当在杯底有小孔时,空气流动,会跑出,水会进入。
(4)空气会占据水的空间,此时水位会下降。
(5)塑料泡沫是浮在水面上的,方便观察水位的变化。
34.【答案】(1)√;×;√;√
(2)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加快溶解的方法。
(1)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是否搅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2)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加热、搅拌。
1 / 1浙江温州龙湾区2020-2021学年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判断题。(本题有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2020三上·龙湾期中)水和水蒸气、冰尽管形态不同,但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答案】(1)正确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水蒸气和冰是同一种物质,只是水的不同形态。
2.(2020三上·龙湾期中)测量水温时,要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温度计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测量时需要下端进入到被测液体。
3.(2020三上·龙湾期中)在比较食盐和小苏打溶解能力的实验过程中,放小苏打的烧杯里的水倒掉一些,没关系,继续实验。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在比较溶解能力实验时需要保证严格的控制变量,只改变物质的种类,其他不变。
4.(2020三上·龙湾期中)水能溶解味精、红糖和食用油。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味精和红糖可以在水中溶解,但是食用油不可以在水中溶解。
5.(2020三上·龙湾期中)水结冰是因为受热了。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零摄氏度以下结冰,需要放出热量。
6.(2020三上·龙湾期中)水里也有空气,所以小鱼能在水里生活。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空气也会在水中溶解一部分。
7.(2020三上·龙湾期中)空气的气味有时是淡淡的,有时是香的,有时是臭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8.(2020三上·龙湾期中)同一个气球可以变成各种形状,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无固定形状的特征。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虽然占据空间,但是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9.空气是白色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解答】空气是无色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具有流动性。
10.(2020三上·龙湾期中)将一个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我们会观察到乒乓球鼓起来。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乒乓球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可以使乒乓球鼓起来。
二、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2020三上·龙湾期中)在“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中,一份一份地加入食盐,有利于( )。
A.比较准确地计算出食盐的溶解能力
B.保持实验的趣味性
C.加快溶解速度
【答案】A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一分一分的加食盐可以比较准确地看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2.(2020三上·龙湾期中)判断食盐或小苏打不能再溶解的依据是( )。
A.搅拌两次后,看到杯中还有食盐或小苏打
B.杯中的水完全变白了
C.不管怎么搅拌,杯子中都有剩余的食盐或小苏打
【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溶解是需要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当杯中有剩余时说明已经饱和。
13.(2020三上·龙湾期中)常温下,比较小苏打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样强 B.小苏打强 C.食盐强
【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100mL水中可以大约溶解食盐36g,小苏打9.6g.
14.(2020三上·龙湾期中)如图,试管里的冰完全融化成水后,水位会(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答案】B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相同质量冰的体积大于水,因为水分子之间空隙大。
15.(2020三上·龙湾期中)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的融化速度的是( )。
A.晒太阳
B.用手捂
C.放在0℃以下的冰柜里
【答案】C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冰融化需要在0℃以上,加热可以加快冰的融化。
16.(2021三上·龙湾期末)下面不是水蒸气特点的是( )。
A.看不见 B.有固定形状 C.没有固定体积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水蒸气是气体,看不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17.(2020三上·龙湾期中)在冰里加入一些盐会使得冰的温度( )。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加盐可以加快冰的融化。
18.(2020三上·广元期中)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形态从( )。
A.固态转化成液态 B.气态转化成液态 C.液态转化成固态
【答案】A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冰融化成水,由固体变成液体。
19.(2020三上·龙湾期中)我们观察时发现,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最接近于( )。
A.0℃ B.10℃ C.-10℃
【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在0℃,在0℃以下时开始结冰。
20.(2020三上·龙湾期中)如图,用透明保鲜膜密封玻璃杯杯口,一段时间后,会看到保鲜膜内侧出现( )。
A.灰尘 B.水蒸气 C.小水珠
【答案】C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无时无刻不在蒸发,蒸发变成水蒸气,汇集在一起凝结成小水珠。
21.(2020三上·龙湾期中)美术课上,小明用纸剪出了很多可爱的小动物,经过这些改变,纸( )。
A.还是原来的物质
B.已经不是原来的物质了
C.有部分还是原来的物质,有部分已经不是原来的物质了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纸只改变了形状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2.(2020三上·龙湾期中)小明想要装一些山里清新的空气回家,最好是用( )。
A.竹篮 B.密封袋 C.碗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会流动,所以用密封袋盛装不漏气。
23.(2020三上·龙湾期中)如图,将塑料袋扎破,原来平衡的天平会( )
A.右边翘起来 B.左边翘起来 C.保持平衡
【答案】B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有质量,当塑料袋扎破,塑料袋的空气会减少,则左边变轻,会翘起来。
24.(2020三上·龙湾期中)上题的现象说明( )。
A.空气是一种气体 B.空气是有质量的 C.空气能占据空间
【答案】B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有质量的,但是很轻。
25.(2020三上·龙湾期中)下列方法中,能够让我们感知空气存在的是( )。
A.看一看 B.闻一闻 C.扇一扇
【答案】C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是扇动时可以使空气流动,可以感受到空气。
26.(2020三上·龙湾期中)下列物品中,运用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
A.瓶子 B.风扇 C.篮球
【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篮球在充气后具有了弹性。
27.(2020三上·龙湾期中)如图慢慢用力向下压活塞,然后松手,我们发现( )。
A.活塞不动 B.活塞会往回弹 C.活塞会继续向下压
【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被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可以使活塞弹回来。
28.压缩空气与压缩水相比,比较容易的是( )。
A.压缩空气 B.压缩水 C.两者一样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气体具有流动性,没有确定的体积,比较容易被压缩。
29.(2020三上·龙湾期中)如图,小明稍稍用力,就可以把充满气的气球向上抛起,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的哪个特征?( )。
A.很轻 B.能流动 C.无固定形状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虽然有质量但是很轻。
30.(2020三上·龙湾期中)小明将一只气球套在了塑料瓶内,如图所示,他能将气球( )。
A.吹大到整个瓶子
B.只能吹大到一定程度
C.不能吹大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也可以被压缩,当气球被瓶子困住,只能将气球吹到瓶子的大小。
三、组合题(本题有4小题,共40分。)
31.(2020三上·龙湾期中)水沸腾了:
(1)下列关于水沸腾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面有少量气泡
B.水面上开始冒出“白雾
C.杯底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
(2)我们通常利用酒精灯火焰的( )给物体加热。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3)烧杯里的水沸腾时,水的温度接近( )。
A.37℃ B.60℃ C.100℃
(4)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方法是( )
(5)如图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观察袋子的变化。( )
A.袋子变大了 B.袋子变小了 C.袋子没有变化
【答案】(1)C
(2)A
(3)C
(4)C
(5)A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水加热沸腾的现象。
(1)水在加热过程中,开始在底部形成小气泡后来随着温度越来越高,气泡变多变大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说明此时水沸腾。
(2)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3)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4)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视。俯视会使读数偏高,仰视会使读数偏低。
(5)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所以袋子膨胀起来。
32.(2020三上·龙湾期中)小金不小心将沙子混入了食盐,她想将食盐和沙子分开,得到干净的食盐,你可以帮助她吗?
(1)将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倒入水中,充分搅拌后,我们发现( )溶解在水中。
A.食盐 B.沙子 C.食盐和沙子
(2)将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用滤纸过滤,我们发现( )。
A.滤纸上留下了食盐
B.滤纸上留下了沙子
C.过滤后的液体很浑浊了
(3)分离食盐和水时,小金的哪些做法是不对的。( )
A.边加热边搅拌
B.当蒸发皿里出现白色颗粒时熄灭酒精灯
C.为节约时间,停止加热后马上用手拿着蒸发皿进行观察
(4)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嘴吹灭
B.用书本扇灭
C.用灯帽盖两次熄灭
(5)加热时,能使蒸发皿均匀受热的实验器材是( )。
A.温度计
B.三脚架
C.石棉网
(6)小金经过蒸发得到的食盐颗粒与原来的食盐相比( )。
A.颗粒更大 B.颗粒更小 C.保持不变
(7)分离后的水去哪里了?我认为:
【答案】(1)A
(2)B
(3)C
(4)C
(5)C
(6)B
(7)变成水蒸气了
【知识点】溶解;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物质的混合和分离。
(1)食盐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稳定的溶液,沙子则不可以溶解。
(2)溶解在水中的食盐是滤液,留在滤纸上的是颗粒大的沙子。
(3)当停止加热后,蒸发皿依旧温度很高,如果此时用手去碰时会烫伤。
(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了氧气,盖两次是改变压强,防止盖子过紧。
(5)是物体受热均匀的是石棉网,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器,三脚架是固定的仪器。
(6)蒸发后的食盐颗粒更小,颗粒更细。
(7)水加热,加快了水的蒸发,变成水蒸气弥漫在空气中。
33.(2020三上·龙湾期中)如图是小明在做“纸团遇水是否变湿”的实验时遇到的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他。
(1)杯子应该怎样放入水中,纸团才不会湿呢?( )
A.倾斜倒扣
B.竖直倒扣
C.上面两种方法都可以
(2)上述实验中,纸没有湿,说明( )。
A.空气是一种气体 B.空气是有质量的 C.空气能占据空间
(3)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继续实验,我们观察到( ) 。
A.纸还是没湿
B.纸湿了
C.无法确定纸会不会湿
(4)如图所示,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我们发现( ) 。
A.杯子里的水面上升
B.杯子里的水面下降
C.杯子里的水面没有变化
(5)上题实验中,为了方便观察水位的变化,我们可以在装水的水槽里撒一些( )。
A.沙 B.塑料泡沫 C.回形针
【答案】(1)B
(2)C
(3)B
(4)B
(5)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此题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的秘密。
(1)当杯子竖直进入的时候,杯子内的空气不会被水挤进去。
(2)空气占据了杯内的空间。
(3)当在杯底有小孔时,空气流动,会跑出,水会进入。
(4)空气会占据水的空间,此时水位会下降。
(5)塑料泡沫是浮在水面上的,方便观察水位的变化。
34.(2020三上·龙湾期中)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探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时,下列做法哪些是正确的?正确的请在括号时画“√”,错误的,在括号里画“×”。
①两份食盐的质量相同。( )
②一杯水温度高,一杯水温度低。( )
③一杯水中搅拌,另一杯水不搅拌。( )
④两份水的体积相等。( )
(2)要想让食盐更快溶解在水中,( )的方法比较好。
A.放在温水中、不搅拌
B.放在冷水中,搅拌
C.放在温水中,搅拌
【答案】(1)√;×;√;√
(2)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加快溶解的方法。
(1)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是否搅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2)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加热、搅拌。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