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0-12 20:1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觉猜想——实验探索——合作交流——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践运用”的发现问题和总结规律的探索过程,学生发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2、培养同学们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情景:在炎热的夏季里,同学们一定很喜欢吃冰淇淋吧!(出示课件),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到动物园,那里的风景可真美,就是天气有点热,他们决定买冰淇淋。大头儿子来到冷饮店,看见两种冰淇淋。一种圆柱形的,4元一支;一种圆锥形的2元一支。大头儿子摸摸脑袋,不知买哪一种既经济又实惠的冰淇淋,同学们,你们能帮帮他吗?
2、师设疑: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先解决哪些问题?你有什么困难吗?
3、复习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师板书公式)。
以此引导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解决等底等高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的大小问题,从而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二)猜想验证、探究问题
1.引导猜想:
谈话: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圆锥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师: 圆锥的体积可能和什么图形的体积有关,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将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联系起来。)
2.实验验证:
①分组实验,验证猜想:
谈话:下面,请同学们利用准备好的实验材料分组操作,自己找一找手中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关系。
学生拿出各自准备的学具,每4人为一小组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实验材料:水、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各一个;另外5个小组的实验材料:水、既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各一个)
②学生做完实验后,进行交流汇报:
通过实验,你们发现圆柱的体积和圆锥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你们的小组是怎样进行实验的?
汇报交流,展示不同的结论。(学生回答,师板书)
3、质疑结论,强调等底等高。
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间都有这样的关系呢?
请刚才实验中用的是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的小组中的学生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4、推导圆锥的体积
①教师课件演示,并作补充讲解。
师:根据实验,你们有办法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吗?
(教师板书)
②师生共同归纳公式: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即V=1/3sh(板书公式)多媒体突出显示:“等底等高”。
③回归课前问题: 买哪种冰淇淋比较合算呢?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出示圆锥和圆柱雪糕教具,让学生检查一下,是不是等底等高。(同时板书:等底等高)
(三)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1、练一练:书上第34页“做一做”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的同时,课件演示解答过程。
2、填空;指名回答。
3、根据左图体积写出右图体积;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4、书上第35页第4题: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5、谁的医术最高明?(书上第35页第4题):指名回答,并讲明理由。
6、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书上第34页“做一做”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的同时,课件演示解答过程。
四、全课总结,回馈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板书设计
圆锥的体积
等 圆锥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 × 高


高 ==Sh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