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学习目标
1.梳理本篇通讯的主要内容及内在思路,思考中国为什么能经受住这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
2.探究并归纳本文的写作特色,并借鉴运用;
3.体会伟大的抗疫精神内涵,感受不同历史时期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钟华论”是由新华社领导直接指挥、集中全社评论骨干力量打造的重要政论栏目,于2019年创办。“钟华论”聚焦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重磅评论,彰显新华社评论的影响力。
“作者”简介
合作探究一
1.快速浏览全文,圈画每一小节的关键词句,概括各节内容,并给每一节拟一个小标题;(2min)
2.本文语言特色鲜明,结合学习提示,探究本文的语言特色(修辞、句式等),勾画出相关句子并分析;
(参考学习提示,小组合作,6min)
写作特色
1.多角度多层次地论述,呈现出全面性和立体感
2.将回顾与总结、记事与思考融为一体,呈现出厚重感和深刻性
3.善用名言、诗句、格言式句子,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并深入阐释了伟大抗疫精神,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合作探究二
体会伟大的抗疫精神内涵,探讨新时代伟大抗疫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在内涵上是怎样一脉相承的?
举国同心
生命至上
舍生忘死
尊重科学
命运与共
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
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
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
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
能力提升
小练笔:以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为话题,仿写第三部分第5段。
材料: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 李贺《南园十三首》)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从坚守岗位的大学生志愿者身上,人们看到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责任担当。
从钟院士面带忧容车中小憩的照片中,人们看到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无私忘我。
从穿梭于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沉着刚毅。
从大街上马路边的祝福声与鼓励声里,人们看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自信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