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03 第3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国历史八(上)期末精品复习单元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课件03 第3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国历史八(上)期末精品复习单元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3 11:3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
第三单元期末复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
中华民国的建立
期末复习课件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半殖民地:国家有政府,但没有完全主权
半封建:仍然是封建社会和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受到西方工业生产的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和发展。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
复习导入
中国近代化
中国 西方
政治
经济
思想
社会形态
思想:儒家正统思想——科学化、大众化
政治: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民主化、法治化
经济:自然经济——工业化
近代化
(现代化)
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向工业化国家转变
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并达到顶峰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
儒家思想、八股取士、“文字狱”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封建传统农业社会
近代工业社会
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复习目标(近代史第三单元)
A、识记 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
B、理解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复习目标
1894
1905
1911
1912
1916
军阀割据
北洋军阀统治
(革命未成功)
为革命准备条件
兴中会
同盟会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复辟帝制
1928
推翻帝制
民主共和
中国近代史第三单元时间轴
时空线索
知识点1、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1)组织兴中会
(2)建立中国同盟会
◆革命纲领:
◆ 机关报:
◆革命指导思想:
1894年 檀香山
1905年 东京
《民报》
三民主义
名称 时间 地点 人物 结果 意义
萍浏醴起义 1906年冬 萍乡、浏阳、醴陵 刘道一、蔡绍南 失败 同盟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使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安庆、绍兴起义 1907年夏 安庆、绍兴 徐锡麟、秋瑾 失败
广西起义 1907年 广西镇南关 孙中山、黄兴 失败
黄花岗起义 1911.4 广州 孙中山、黄兴、赵声等 失败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3)早期的革命实践
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建人 纲领 性质
兴中会 1894年 檀香山 孙中山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中国同盟会 1905年 日本东京 孙中山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核心
推翻清政府统治
废除君主制建立资
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改革土地制度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武昌起义 1911.10.10 武昌 主力: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成功
占领了武昌城、汉口、汉阳
(武汉三镇)
知识点2、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清政府土崩瓦解
辛亥革命的含义: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时间:
总统:
国都:
国都:
纪元: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五色旗
南 京
中华民国纪年
陇西人祁萌甲担任孙中山临时大总统留后处秘书。安定县成立国民党及共和党机构。成立临时县议会。选省议会议员。11月,国民党甘肃支部在兰州成立。
中华民国的成立(辛亥革命的高潮)
1894年,兴中会(檀香山)
1905年,
同盟会
(日本东京)
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
南京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孙中山
武昌起义
(未在国内)
重要成果 中华民国成立 时间
概况
地位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
性质
意义
结果 性质 辛亥革命重要成果
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换算
公元纪年-1911=民国纪年
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步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戊戌变法-君主立宪-学日本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学美国
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的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革命派:
希望中国走民主共和制
资产阶级共和国
意义:
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终结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
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思想解放,进步潮流。
巨变(政治、质变)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经济: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短暂的春天”原因之一 )
社会生活:使社会习俗发生了很大变化
(剪辫、易服、改称谓)
知识点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反封建
第一次资产阶级领导
不同点 运动名称 领导阶级 学习层面 思想主张 目的 性质 特点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李鸿章)
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有为)
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
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陈独秀)
器物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自强
求富
变法图强
三民主义
民主
科学
维护清朝统治
建立君主立宪制
追求民主共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追求民主和科学
改造国民性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是一次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从技术到制度到思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辛亥革命-延伸:四次探索运动比较
相同点 运动名称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背景 目的 方法 影响 艰难原因 启示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救亡图存,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国家富强
学习西方
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对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独立、富强起到一定作用。
资产阶级改良或革命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上行不通
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国家走向复兴
清政府的腐败、封建制度的落后
列强的侵略
辛亥革命-延伸:四次探索运动比较
知识点4、袁世凯独裁和复辟帝制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宋教仁案
1913年
二次革命
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5年
护国战争
1916年
取消帝制
军阀割据
焦点:
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
实质: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
目的:巩固地盘、争权夺利
手段:依附帝国主义,割据混战
军阀割据混战
孙中山
成立兴中会
成立中国同盟会
提出“三民主义”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辛亥革命
领 导
前期准备:
高潮:
结果:
成果: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推翻清王朝反动统治,
结束封建帝制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实行独裁统治
复辟帝制
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
领导、号召
失 败
成 功
指导思想
失败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小结
1、(2020年湖南衡阳)“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废除丞相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D
2.(2019·江苏无锡)某学者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下列哪选项最符合上述材料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民主科学 D.三民主义
C
真题演练
3、2019 年“两会”的期间 ,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谁?
A .李鸿章 B .孙中山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4、下列刊物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国闻报》 B.《时务报》 C.《民报》 D.《新青年》
B
C
5、(2020年四川内江)如图墓地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反帝反封建作出的巨大牺牲,体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对这一斗争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镇守长江门户吴淞的老将陈化成参加的鸦片战争
B.它是率舰冲向“吉野号”的邓世昌参加的黄海海战
C.它是天津保卫战中聂士成参加的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它是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而举行的广州黄花岗起义
6、(2020年甘肃天水)2020年1月,为防止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武汉毅然决定封城”。钟南山院士说:“武汉本来就是个英雄的城市",以下事件可以证明这观点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广州起义
C.武昌起义 D.金田起义
A
C
7、(2020年江苏苏州)“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在孙中山这篇《讨袁檄文》号召下,1915年底,蔡锷在云南宣告独立,起兵北上讨袁,史称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A
8.(2019·湖北恩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历史事件与孙中山有直接关系的是
①成立兴中会 ②参与创办机关刊物《民报》 ③任武昌起义总指挥 ④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C
9、(2019·山东烟台)近年来,民意信息逐步进入政府决策咨询程序,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民主进程。下列事件不利于民主进程的是
A.三民主义的提出 B.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统治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颁布
B
10.(2019·江苏南通)“左图右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图3可以用来研究
A.武昌起义 B.护国战争
C.北伐战争 D.转战陕北
B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周恩来
材料2:“辛亥革命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它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广大人民中传播了民主共和国思想的种子,促进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新发展”。 ——何香凝
材料3: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
小组讨论: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
同意这种说法。
说它成功的原因:
性质:是一次伟大的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说它失败原因: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最大功绩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