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现象》测试卷2021—2022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光现象》测试卷2021—2022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13 07:5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光现象》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红外线拍出的“热谱图”,有助于对疾病做出诊断
B. 在步枪的瞄准器上安装夜视仪,在夜间能捕捉到敌人
C. 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可以看到用红外灯来灭菌
D. 红外线可以用来对仪器设备进行遥控
2.小军在河边玩时看到:树叶在水面荡漾,鱼儿在白云中穿梭,青山在水中摇曳.小军看到的景物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树叶
B. 鱼儿
C. 白云
D. 青山
3.下列现象中,对关于紫外线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民币的防伪利用了紫外线的荧光作用
B. 适当照射太阳光可以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
C. 经常在太阳光下晒晒衣物,可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D. 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4.要使人的眼睛能看到某物体,必要条件是( )
A. 一个光源
B. 必须在白天看
C. 物体和眼睛在同一直线上
D. 物体反射的光线或发出的光线进入人眼
5.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池水变浅形成的原因不相同的是( )
A.水中“折”笔
B.手影
C.露珠下的叶脉看起来变粗了
D.大海中的“城市”
6.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A. 红光
B. 紫光
C. 黄光
D. 绿光
7.太阳的热主要通过某种光传播到地球上,这种光是( )
A. 白光
B. 红光
C. 红外线
D. 紫外线
8.如图所示是一个魔术箱,魔术箱顶部的中央有一条窄缝.使激光笔产生的激光束从左侧的小孔射入,从右侧小孔射出.将一块遮光板从顶部的窄缝插入箱中,可见遮光板并没有挡住激光束的传播.若魔术箱内部只由若干平面镜组成,根据这一奇怪的现象,小明对魔术箱内部的结构进行了猜想,下列猜测合理的是( )
A. 内部有一块平面镜即可
B. 内部有二块平面镜即可
C. 内部至少有三块平面镜
D. 内部至少有四块平面镜
9.关于虚像和实像,正确判断的依据是( )
A.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
B. 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实像则相反
C. 平面镜成的一定是虚像,凸透镜一定成实像
D. 由光的反射而成的像是虚像,由于光的折射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10.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玻璃缸B处有雨花石.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射到雨花石上,则激光应向哪一点射出?
A. B点
B. B点上方
C. B点下方
D. B点左方或右方
11.电视机遥控器能够控制电视的开机、关机、选台等,利用的是( )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超声波
D. 可见光
12.过量的太阳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发皮肤癌,这是因为太阳光中含有哪种光所造成的( )
A. 红外线
B. X光线
C. 紫外线
D. γ光线
13.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②在 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 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 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14.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红外线是一种可见光
B. 红外线是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
C. 红外线不能被我们看见,所以它不能像可见光那样传递能量
D. 红外线在空气中很难被传递
15.如图所示,将一支铅笔放入水中,看起来铅笔发生了弯折.这是因为( )
A. 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B. 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漫反射
C.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变
D. 光从水射入空气中,传播方向改变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舞台上某演员穿白上衣蓝裤子,当只有黄色的灯光照到该演员的身上时,该演员的上衣呈____________色,裤子呈____________色.
17.在“汶川大地震”中,救援人员用雷达式、热红外等多种生命探测仪搜救被困的同胞.其中热红外生命探测仪是利用线工作的,在黑暗中(选填“能”或“不能”)发现目标.
18.汽车驾驶室的外面都装有观察镜,这种镜是 ______ 镜,它对光有 ______ 作用,这样做可以 ______ ,该镜中所成的像是 ______ .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9.如图所示是我们做过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其中使用可绕ON转动的纸板的目的是① ______ ;② ______ .实验过程中,纸板与平面镜必须 ______ 放置.当光线沿NO方向入射平面镜时,反射角为 ______ 度.
20.有三个同学在家里用实验探究纸片、塑料薄膜、棉布对电视机遥控器遥控信号的阻挡能力.他们的探究过程分别是:
甲同学在自己家中,将纸片放在遥控器与电视机之间,手指按遥控器控制键如果遥控器能对电视机起控制作用,则增加纸片的数量.如此重复实验,逐渐增加纸片的层数,直到遥控器不能控制电视机为止,记下纸片的层数.
乙同学在自己家中用塑料薄膜按照与甲同学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记下塑料薄膜的层数.
丙同学在自己家中用棉布按照与甲同学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记下棉布的层数.
他们的实验结果已经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分析]:
从三位同学的记录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评估]:
(1)你是否觉得三位同学的探究过程存在一些问题,你能指出来吗?
(2)请从指出的问题选出1个问题说明如何改进.
21.图甲,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______ 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______ .
(2)选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______ 关系;
(3)该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比较像与物 ______ 关系;
(4)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上 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这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_ 像(填“虚”或“实”);
(5)如果使蜡烛A离玻璃板远一些,则它所成像的大小 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 ______ 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选填“M”或“N”)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2.激光是测量距离最精确的“尺子”,它的射程非常远,利用它可以从地球射向月球,再从月球反射回地球.从发射激光到接收到它返回的信号,共用时2s,已知光速为3×108m/s,求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多少
23.一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投射到和它垂直的平面镜上,平面镜与地面距离为3米,如果把平面镜绕水平轴转过30°角,则地面上所成光点离光源多远?
24.百米赛跑时,假如终点记时员在听见起跑的枪声后才开始记时,他记录下来的成绩是11s,这种记录对运动员的成绩会造成什么后果 以看到发令枪烟雾计时成绩应该是多少?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所以医院用紫外线来杀菌.C选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柳树、白云、青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来自水底鱼的光线由水进入空气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实际看到的是鱼的虚像.
3.【答案】D
【解析】紫外线的用途:能使荧光物质发光;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消毒作用,所以ABC正确,不符合题意;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的是红外线不是紫外线,所以不正确的说法是D.
4.【答案】D
【解析】人眼能够看到发光的物体即光源,是因为它发出的光进入人的眼中,引起视觉;人眼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反射光源的光进入眼中,引起视觉.
A.我们平时看到的物体,大都不是光源,它们不能发光,但可以反光,故A错误;
B.在夜晚灯光下也可看到物体,故B错误;
C.用潜望镜看物体,物体与眼睛不在同一直线上,故C错误;
D.要使人的眼睛能看到某物体,必须是物体反射的光线或发出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故D正确.
5.【答案】B
【解析】池底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
A、水面“折”笔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手影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所以露珠下的叶脉看起来变粗,此时的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所以是利用光的折射的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
D、大海中的“城市”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6.【答案】D
【解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绿色植物因为反射绿光,看到是绿色的,其它颜色的光都被绿色植物吸收了.从这个角度来讲绿色植物是不喜欢绿色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绿光.
7.【答案】C
【解析】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其热效应很强,我们感受的太阳的热主要是由于太阳光中的红外线的作用造成的.
8.【答案】C
【解析】由激光束从左侧的小孔射入,从右侧小孔射出时光线的方向没有发生改变,
其实就是三块平面镜的反射,如下图所示:
9.【答案】A
【解析】A.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能成在光屏上;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成在光屏上,所以A正确;
B.我们能看到虚像和实像,一定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不是幻觉,所以B错误;
C.凸透镜在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的像是实像,但是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虚像,属于光的折射成的像,所以C错误;
D.凸透镜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虚像,属于光的折射成的像,所以D错误.
10.【答案】A
【解析】人看到雨花石的虚像,是因为雨花石反射的光由水中进入空气,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顺着折射光线的延长线看到雨花石的虚像.所以,可以根据雨花石的位置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再根据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来解答此题.连接AB,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虽然人看到的B点是雨花石的虚像,雨花石的实际位置在B点的正下方,因为激光在进入水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所以照着B点,激光也就刚好落在雨花石上了.如图所示.
11.【答案】A
【解析】A、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电视机遥控器能够控制电视是利用了红外线,符合题意;
B、紫外线常用来杀毒、验钞、合成VD等,不能用在遥控器上,不合题意;
CD、超声波和可见光在使用时有一定局限性,一般不会被用在遥控器上,不合题意.
12.【答案】C
【解析】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适当照射紫外线能促使维生素D的合成,促使钙的吸收.过度照射紫外线会使皮肤粗糙,甚至会引起疾病.
13.【答案】D
【解析】从①中我们发现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而②中的光线不再沿直线传播,溶液不同于①的特点是介质不再均匀;③现象中的光线又沿直线传播,是由于经搅拌后,介质又变得均匀.故可以得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A.光在真空中(无介质)传播速度最快,故A错;B.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B错;C.如果海波溶液是均匀的,光将沿直线传播,故C错;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故D正确.
14.【答案】B
【解析】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穿透能力强且具有热效应强的特点,可以传递能量.
15.【答案】D
【解析】A、B、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镜面反射,但不是铅笔看起来发生了弯折的原因,故A、B错误;
C、D、插入水中的铅笔,由于铅笔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看到铅笔在水中的部分是向上弯折.此时看到的像是铅笔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16.【答案】黄;黑
【解析】白上衣反射所有色光,蓝色裤子只反射蓝光,吸收其它色光.当只有黄色的灯光照到该演员的身上时,该演员的上衣呈黄色,裤子呈黑色.
17.【答案】红外;能
【解析】人体温度比周围环境温度高,辐射红外线的本领比较强,生命探测仪能利用红外线热效应强作用,探寻生命的存在.
18.【答案】凸面;发散;扩大视野;虚像
【解析】汽车车窗外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利用了对光反射时的发散的作用,可以扩大视野,从而更好地注意到后方车辆的情况,所看到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实际并不存在,因此成的像是虚像.
19.【答案】①呈现反射光线;②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垂直;0.
【解析】(1)可绕ON转动的纸板的主要作用是:①呈现反射光线,②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法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并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必垂直;
(3)入射光沿NO方向入射,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0°,入射角为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为0°;
20.【答案】棉布能比纸片和塑料薄膜更有效地阻挡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控制信号;(1)没有选择同一台电视机(同一遥控器)进行实验;遮挡材料所放的位置不一致,遥控器与电视机的距离不一致;遮挡材料的厚度不一致;(2)选择同一遥控器,且同一种材料进行实验.
【解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棉布相比较纸片与塑料薄膜用的层数最少,所以棉布能比纸片和塑料薄膜更有效地阻挡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控制信号;
[评估]:(1)没有选择同一台电视机(同一遥控器)进行实验;
遮挡材料所放的位置不一致,遥控器与电视机的距离不一致;遮挡材料的厚度不一致
(2)选择同一遥控器,且同一种材料进行实验.
21.【答案】(1)较黑暗;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大小;(3)到平面镜的距离;(4)不能;虚;(5)不变;(6)M.
【解析】(1)①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②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2)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
(3)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
(4)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光屏不能接收到的烛焰的像,所以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5)如果使蜡烛A离玻璃板远一些,物体不变,物体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不变.
(6)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观察蜡烛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应在M侧透过玻璃板观察.
22.【答案】解:光从月球到地球时间:,
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
答: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
【解析】从发射激光到接收到它返回的信号,共用时2s,
所以光从月球到地球一趟的时间是:,
已知光速为=3×108,
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
23.【答案】如图所示:
因为平面镜与水平面成30度角,所以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60度,即入射角为30度,那么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60度,由直角三角形OSA可得,
S=OS=1.732×OS=1.732×3m=5.196m.故地面上的所成的光点距光源5.196m远.
【解析】由平面镜绕绕水平轴转过30°角,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60°,则根据作图可形成直角△ASO三角形,即地面上得到的光斑A点与S点间的距离为SO距离的倍.
24.【答案】解:(1)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光速比声速大得多,如果裁判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
(2)声音传播100m时所用的时间:
所以,看到发令枪烟雾计时成绩应该是11s+0.29s=11.29s
答:(1)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光速比声速大得多,如果裁判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2)看到发令枪烟雾计时成绩应该是11s+0.29s=11.29s
【解析】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光速比声速大得多,如果裁判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少的刚好是声音传播100米所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