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
第七单元期末复习
人民解放战争
期末复习课件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半殖民地:国家有政府,但没有完全主权
半封建:仍然是封建社会和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受到西方工业生产的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和发展。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
复习导入
复习目标(近代史第七单元)
A、识记 重庆谈判,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理解 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的本质
C、运用 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人民解放战争
复习目标
1945.8
1945.10.10
1947.3
1948.11
1949.4.23
1946.6
1947年夏
1949.1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重点进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
解放南京
和谈
内战全面爆发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胜利
战略态势发生变化
中国近代史第七单元时间轴
时空线索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时局
美国
扶
反
独裁、内战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国民党
代表
广大人民的利益
代表
共产党
和平、民主
知识点1、重庆谈判
蒋介石为什么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进行谈判?
如果不去:
就会宣传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就会制造舆论,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
如果去:
利用谈判之机,诱使共产党交出政权和军队 。
获得准备发动内战的时间,调兵遣将、部署内战。
(1)它的军队在抗战后期消极抗日,大多龟缩在大后方,需要争取时间调兵遣将部署内战。
(2)欺骗舆论蒙蔽人民,掩盖假和平真备战的阴谋。
(1)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人心思和,要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2)利用谈判的机会,揭露蒋介石的假和平阴谋,以利教育和团结人民,争取中间势力。
目的
国民党:
共产党:
重庆谈判的背景
1、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中国人民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2、美国从援华抗日到扶蒋反共的主要原因是:
企图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
3、抗战胜利后,中共应对时局的政策是:
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4、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
内战性质:是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的
一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知识点1、重庆谈判
知识点1、重庆谈判
重庆谈判
背景:
目的:
时间: 地点:
中共代表:
结果:
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目的:
国民党(蒋介石)目的: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1945年 8月
重庆
毛泽东 周恩来
达成和平建国的“ ”。
双十协定
意义:
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中共在政治上处于
主动地位,扩大了中共的影响,赢得了民心,使国民党处于被动地位。
国民党发动内战
内战爆发前的形势
知识点2、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的实质
知识点2、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的实质
首先,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 国民党还大力加强地方反动武装。各县民团统称保安队。广大人民被置于国民党武装的严密控制和监视之下。
其次,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其主要任务就是反对共产党,破坏革命运动,绑架或暗杀革命者和异己分子。
再次,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规定十户为甲,十甲为保,分设甲长、保长。保甲内各户要互相监视、互相告发,“共具联保联坐切结”,并从事“碉楼堡塞或其他工事之筹设”和交通干线之“保护”等;国民党政府的征税、摊派等,许多也通过保甲来进行。
最后,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1、______ 年___月,国民党发动对_____解放区的疯狂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2、共产党以运动战为主,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2、性质:是一场由 _________ 出钱出枪、______出人的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1946
6
中原
美帝国主义
蒋介石
知识点2、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的实质
蒋阴谋内战
重庆谈判
镇压反内战运动
蒋:欺骗人民 赢得时间
“一二一”运动
《停战协定》
政治协商会议
破坏政协决议
发动内战
校场口惨案
下关惨案
李闻惨案
进攻中原
1946、6
1946、2—7
1945、12
1946、1
1945、8
中共:争取和平 戳穿阴谋
知识点2、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的实质
延安
青化砭
蟠龙
羊马河
延川
清涧
绥德
小河
米脂
责口镇
朱官寨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947/3---1948/3)
沙家店
中共中央进军方向
知识点3、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转战陕北:1947年,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对____________的进攻。
陕甘宁解放区
思 考
1.蒋介石为什么选择首先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2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有着“革命圣地”的美誉,为什么中共中央还要主动撤离延安呢?
环境如此艰苦和危险,毛泽东等为什么要留在陕北?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起到了什么作用?
知识点3、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中部,东临黄河,与山西相临,西面与甘肃接壤。延安还是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延安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特殊位置,现存革命旧居140多处,如:中共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王家坪;中共中央旧址凤凰山;以及宝塔山、枣园、杨家岭等地。
1947年年3月 、 率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
转战________。经过五个月的战斗,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 的重点进攻。
毛泽东
周恩来
陕北
陕甘宁解放区
1)、时间:
2)、指挥者:
3)、军队:
4)、目的:
5)、结果:
6)、意义:
1947年夏
刘伯承、邓小平
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插入敌人兵力空虚地区,威胁南京和武汉
知识点4、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南京
武汉
西安
郑州
千里跃进大别山
北平
延安
上海
国民党进攻方向
解放区
解放军进攻方向
华东解放军
晋冀鲁豫解放军太岳兵团
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知识点5、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战役名称 发起时间 共歼敌人数 历史意义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1948年9月—11月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辽沈战役(1948.9.12--1948.11.2)
锦州
沈阳
长春
黑山、大虎山
塔山
关门打狗
各个击破
时 间
地 点
参战部队
指 挥 员
概 况
意 义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至1948年11月
林彪、罗荣桓
东北解放军
解放了东北全境,使解放军第一次在数量上占了优势
东北
攻占锦州,长春起义,攻占沈阳
淮海战役(1948.11.7 -- 1949.1.10)
徐州
海州
商丘
双堆集
碾庄
蚌埠
陈官庄
肢解敌人
中间突破
时 间
地 点
参战部队
指 挥 员
概 况
意 义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碾庄、双堆集歼敌,解放徐州,陈官庄歼敌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
张家口
天津
北平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北平和平解放
时 间
地 点
参战部队
指 挥
概 况
意义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使北平得到和平解决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华北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分割攻占张家口、天津,北平和平解放
上海
江阴
湖口
南京
浙 江
安
徽
江 苏
江
西
渡江战役(1949.4)
1、背景:
2、时间:
3、经过:
4、结果:
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长江北岸。
1949年4月21日——4月23日
1)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
达进军的命令。
2)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
1)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
2)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标志)
3)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
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
知识点6、解放区土地改革
减租减息
(抗战时期)
耕者有其田
(解放战争时期)
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意义:激发了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1.政策
2.依据《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
历史上的土地政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李自成起义
均田免粮
太平天国运动
平均分配土地
孙中山
平均地权
国共十年内战
打土豪分田地
抗日战争
减租减息
解放战争
耕者有其田
土地改革
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三大改造
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
1978
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土地公有制
以下事件的战略地位:
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知识点7、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实行土地改革,激发农民积极性
4、作战方针正确,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
3、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得民心者得天下
解
放
战
争
战略
防御
战略
反攻
战略
决战
转战陕北、
孟良崮战役
1946年6月,
国民党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
粉碎了国民党
军队的全面进攻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扭转了全国的战局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挺进中原,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三大战役
解放了长江下游以北地区及东北、华北全境
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核心知识点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战略决战
人民解放战争
争取和平
民主斗争
2、全面内战爆发
1、重庆谈判
3、转战陕北
4、挺进大别山
5、三大战役
6、渡江战役
最后胜利
核心知识点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小结
解放战争
土地改革
人力物力保障
政治较量
军事较量
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
山东解放区
陕北解放区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渡江战役
重庆谈判
自卫反击战
青化砭、沙家店战役
孟良崮战役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南京解放
单元小结
1、(2020年黔南州)下列选项与年代尺①处相对应的是
A.重庆谈判
B.内战爆发
C.挺进大别山
D.南京解放
C
2.(2020年湖南长沙)“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该材料发布于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胜利后
D.解放战争胜利后
A
真题演练
3、(2019·江苏南京)蒋介石曾写道:“对毛泽东应召来渝后之方针,决以诚挚待之。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这里的“渝”指的是
A.广州 B.瑞金
C.西安 D.重庆
4、(2019·山东济宁)历史图片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关于右图所反映历史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时间是1946年7月
B.地点在陕西西安
C.此后,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
D.土地改革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D
D
5、(2020年黑龙江大庆)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重要事件是
A.辽沈战役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6、(2020年山东滨州)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有这样的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该诗句再现的军事行动
A.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B.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B
D
7、(2020年江苏南京)“你们的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地攻克该域。”该作战方针指导的战役是
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8、(2020年湖北孝感)标语和口号,不仅折射着时代精神,还能在情感上打动人,其意义和作用不容忽视。下列口号按产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③自强、求富 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B
D
9、(2018 北京)人民解放军经历142天的连续作战,从277万人増加到358万人:国民党军队从365万人下降到204万人,主力基本被消灭。取得以上战果的是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10、(2018 济宁)历史课上,老师出示了如图地图,据此判断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是
A.转战陕北、指挥若定
B.千里跃进、战略反攻
C.战略决战、全胜可期
D.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C
A
11、(2018 孝感)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山东有580余万农民,冀中有480余方农民支援前线。准海战役中,华东解技区片组织出动民工150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6300头,为淮海战役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以至陈毅司令员说,准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段材料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是一个重要原因是
A.民众的大力支援 B.解放军作战勇敢
C.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 D.党中央指挥正确
12、(2020年云南昆明)1948年9月~11月,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辽宁锦州,随后又攻占长春、沈阳,解放东北全境。这场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A
A
12、材料题
【民族,追梦之路】(共8分)
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无数中国人的梦想构成中国梦。
【碎梦】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1分)
【追梦】
材料二:一组中国人的梦想:
孙中山的梦想:“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
康有为的梦想:“近采(采纳、学习)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
李大钊的梦想:“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张謇的梦想:“救国为目前之急,……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归纳近代先进中国人追寻的梦想有什么特点?(2分)
【圆梦】
(3)独立梦,萦绕着几代中国人。从1947年开始,为圆“独立梦”,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采取了哪些军事行动?分别有什么作用?(至少回答出2次)(4分)
(4)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为圆“社会主义制度梦”,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
答:(1)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热爱祖国,追求国家独立,民族振兴;追求进步;等等。
(3)挺进大别山,转入战略进攻;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平津战役,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渡江战役,使国民党政权垮台;等等。
(4)逐步实现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或三大改造)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