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度

文档属性

名称 加速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08-12 11:3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实验:探究加速度
与力、质量的关系
陈艳虹
北京师范大学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1
2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教法与学法
3
教学设计与板书设计
4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1
2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教法与学法
3
教学设计与板书设计
4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
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承上启下
承上:
承牛顿第一定律
本节内容是在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基础上,探究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
启下:
启牛顿第二定律
本节内容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基础。
学情分析
知识层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会分析物体的受力。初中数学已学了正比例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具备了实验的数学基础。
能力层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会应用Excel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1
2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教法与学法
3
教学设计与板书设计
4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Text
1、理解物体运动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快慢,即加速度大小与力有关,也与质量有关;
2、学会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并会使用探究实验中的实验仪器。
3、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物理量间关系。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1、体验牛顿第二定律发现的过程,并掌握课堂上实验的思路、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学习了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
Text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Text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2、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具有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
3、增强对实验仪器的保护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难点
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1
2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教法与学法
3
教学设计与板书设计
4
教法与学法
大胆猜测
合作学习
积极思考
互动交流
探究实验
启发式教学法与
实验探究法
教法
学法
学法
学法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1
2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教法与学法
3
教学设计与板书设计
4
教学设计
反馈与检测
总结
新课引入
新课教学
评估与交流
提问与猜想
制定方案
进行实验
分析与结论
教学设计
反馈与检测
总结
新课引入
新课教学
评估与交流
提问与猜想
制定方案
进行实验
分析与结论
视频播放+演示实验
新课引入
创设情境
通过视频播放,引出加速度
新课引入
请同学们先猜一猜加速度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加速度

质量
新课引入
老师演示实验:
演示一:两辆相同的小车,受力也相同,观察它们同时开始运动的现象。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
新课引入
演示二:两车受力相同(受力不变),两车质量不同(质量改变),让两车同时开始运动,观察实验现象。
演示三:两个相同的小车(质量不变),两车受力受力不同(受力改变)让两车同时开始运动,观察实验现象。
控制变量法
新课引入
从演示实验
定性关系
质量一定时:
力越大,加速度越大
力一定时:
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
老师引导学生,让学生用得到的结论分析
摩托车、赛车和飞机赛跑的视频。
得出
教学设计
反馈与检测
总结
新课引入
新课教学
评估与交流
提问与猜想
制定方案
进行实验
分析与结论
提问与猜想
提问:加速度与力、质量存在怎样的关系?
学生自己提出猜想,老师从旁启发。
根据定性的结论,得出的可能的猜想:

m一定时,a-F的关系:
F一定时,a-m的关系:


教学设计
反馈与检测
总结
新课引入
新课教学
评估与交流
提问与猜想
制定方案
进行实验
分析与结论
制定方案
实验器材:气垫导轨、U型挡光片、滑块、砝码、光电门、数字计时器、铁块、计算机、物理天平等
介绍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
运用控制变量法
实验的基本思路
制定方案
结合实验基本思路和实验器材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实验方案:
1、如何测质量、加速度、力?
2、如何设计实验步骤,怎样调试器材?
学生积极思考,互动交流
制定方案
实验方案
从光电门和数字计时器来测滑块的加速度a
砝码的总重力G当作滑块受到的拉力F
用天平测出滑块的的质量m
制定方案
结合实验基本思路和实验器材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实验方案:
1、如何测质量、加速度、力?
2、如何设计实验步骤,怎样调试器材?
学生积极思考,互动交流
制定方案
1、必须向学生说明:砝码的重力不是滑块所受的合外力。只有砝码的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近似认为砝码所受的重力大小等于滑块所受合外力的大小。
2、必须提示学生:在做实验前先把气垫导轨调成水平来做实验,使处理实验数据时简单、方便。
注意事项:
为了顺利完成实验,通过交流讨论,老师要提示学生规范操作
教学设计
反馈与检测
总结
新课引入
新课教学
评估与交流
提问与猜想
制定方案
进行实验
分析与结论
合作
学习
进行实验
把学生分为2部分做实验:一部分探究加速度与力,另一部分探究加速度与质量:
自己根据实验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实验结束以后,用Excel处理实验数据,并做出关系图
分析与结论
告知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学生可以用图像法处理数据
教学设计
反馈与检测
总结
新课引入
新课教学
评估与交流
提问与猜想
制定方案
进行实验
分析与结论
分析与结论
从学生探究实验得出的关系图中,可知a-F图和a-1/m图都是经过原点的直线。
m一定时,a与F的关系: a∝F
F一定时,a与m的关系:a∝1/m
教学设计
反馈与检测
总结
新课引入
新课教学
评估与交流
提问与猜想
制定方案
进行实验
分析与结论
评估与交流
师生交流:
还可以怎样设计本节课的学生实验?
各小组间讨论:对本节课学生实验的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对结论的可靠性进行评估。
布置作业:
1:开放实验室,提供其它器材让有兴趣的同学进 一步探索牛顿第二定律;
2:预习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设计
反馈与检测
总结
新课引入
新课教学
评估与交流
提问与猜想
制定方案
进行实验
分析与结论
新课总结
本节课的实验不能说明结论的普实性
本节课所做实验的结论:
m一定时,a与F的关系: ɑ∝F
F一定时,a与m的关系:ɑ∝1/m
本节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
教学设计
反馈与检测
总结
新课引入
新课教学
评估与交流
提问与猜想
制定方案
进行实验
分析与结论
反馈与检测
本节课的实验不能说明结论的普实性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理解控制变量法在本节课的实验中的作用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可以独立设计实验方案
会分析数据、从图中得出结论
掌握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实验不能说明结论的普实性
欢迎批评指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