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 识 周 长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描一描等活动)感知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观念。
2、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周长的测量策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意义,学会探索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周长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秋天到了树叶落了,小蚂蚁和树叶做了个游戏。
看一看!
课件播放
(一只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圈)你能说说蚂蚁在什么位置干什么吗?
生1: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圈。
生2: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蚂蚁绕着树叶的边线爬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继续播放蚂蚁绕树叶的长度,及蚂蚁的话)让学生自己找出值得关注的词语,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习惯。
2、揭题并板书: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周长”。
板书:周长
二、感知周长
摸一摸。
师:亲自示范摸一摸电视屏幕的周长。注意绕一周后回到起点的位置即首尾相接。
生:摸课桌的周长,摸数学书的周长。请学生用手比划比划。
量一量。
师:周长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师:我有三种型号的帽子大、中、小,你想知道自己带哪个型号的帽子吗?先估一估再动手量一量头围。
生:量头围,注意单位名称,起点,尺子的使用方法。
师:给老师做裙子需要量什么?
生:量腰围。注意要不松不紧。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
师:从这些活动中,你知道什么是周长?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
么是周长?
生1:周长就是图形一周的长度。
生2:周长就是图形所有边的长度。
师:
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精彩!这是你们对周长的理解,
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物体或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一周指:边线的一周。)
读一读。
生:(齐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有没有不清楚的地方?
生:什么是封闭图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抓住了关键,这样吧,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手拿学生头上戴的发卡提示孩子们发现封闭的特点并总结出来。
找一找。
课件出示:一些图形(区分:封闭图形与不封闭图形)
师:这些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1:有的图形有缺口,而有的图形没缺口,是完整的。
生2:有的图形有开口,有的图形是封闭的。
师:对!像这样首尾相接的图形就是封闭图形。
描一描。
实际物体的边线描一描,注意车轮位置的情况 。描一描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边线,注意边数长短及数量的不同。
2、指一指生活中物体表面的周长
量一量,算一算。
三幅图的测量与计算引导孩子发现巧算并善于使用巧算的方法。
想一想,算一算。
利用图形中边的情况,充分运用巧算。
比一比。
不测量,让孩子利用数格子边线的方法比较周长的长短。
练一练。
利用平移法比较图形周长的大小。
三、归纳总结
回顾这节课,评价一下自己,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附板书: 周 长
物体或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一周指:边线的一周。)
反思:在量头围前让孩子们用估算的方法估一估自己可能带哪个型号的帽子后,带一些不同型号的帽子进课堂,让孩子们猜测完亲自试戴看自己估测的是否准确,就更加贴近本课内容。平移图形时先让学生自己移一移,再演示效果更好,线段的颜色再清晰一些更好。教师应该更大胆的放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