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教案
教学目标
1.落实诗歌中的重点文词的意义,背诵课文
2.领会诗歌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3.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的能力。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的能力;了解律诗的基本常识,深刻体会诗歌的艺术手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宋代田园诗歌的表现手法,理解诗歌内容,学会鉴赏诗歌。
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的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古代灿烂的文化,陶冶高尚的情操。
1.理解诗歌中表现出来的田园生活乐趣。
2.领会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一、课堂拓展
含“麦”的诗歌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初夏道中
宋
陆游
桑间椹熟麦齐腰,
莺语惺惚野雉骄。
日薄人家晒蚕子,
雨余山客卖鱼苗。
二、识作者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谏事而被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三、知背景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苏辙写诗力图追步苏轼,早年诗大都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风格淳朴无华。晚年退居颍川后,对农民生活了解较多,写出了一些反映现实生活较为深刻的诗。本诗写于苏辙晚年时,很有现实意义。
苏辙后期仕途不顺,接连遭贬,晚年退居颍川,潜居颍滨,他深入到农村生活之中,对百姓疾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此时苏辙创作了大量的现实主义诗作,多反映农民的劳苦生活。
知识卡片
七言律诗
七言律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律,属于近体诗范畴,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成熟发展于盛唐时期。
其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宋代七律创作延续了杜甫和中晚唐诗人的创新努力并在“江西诗派”手中逐渐定型,走出了一条以理趣见长、以议论为诗的新路子,佳作不少。元明清以后,七言律诗逐渐衰落。
资料链接
苏辙启发民智
因“元祐党争”牵连,绍圣四年(1097),苏辙被贬为化州别驾,雷州安置。
苏辙虽谪居雷州仅一年,但他面对雷州当时“其民甘于鱼鳅蟹虾,故蔬果不毓;冬温不雪,衣被吉贝(木棉),故艺麻而不绩,生蚕而不织,罗纨布帛,仰于四方之负贩。工习于鄙朴,故用器不作。医夺于巫鬼,故方术(医术)不治”的落后状况,致力于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启发民智,破除迷信,致力于农、工、商之利,教民治穷致富。他在《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并序》中说:“我迁海康(今雷州),实编于民。少而躬耕,老复其真。……愿以所知,施及斯人。”他教导人民“斫木陶土,器则不匮。绩麻缫茧,衣则可冀。药饵具前,病安得至”,这表现出苏辙体察民情,关心民生的民本思想。
四、题目解说
“文氏”即文姓,苏辙长女嫁于文氏家族,文氏外孙是长女之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写文家外孙进村帮忙收麦的叙事诗。
五、诗意梳理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春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诗的首联点明,在农忙时分外孙赶来帮助收割;颔联描写天气状况,淫雨停止,日头晴朗,正是抢收的大好时机;颈联从做饼沽酒饷田这一侧面,反映了劳动的繁忙程度;尾联对操劳农事后仍舞文弄墨的外孙表达了无限的怜爱之情。作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表现了宋代士子亲历农桑的行为,很有典型意义。
六、诗歌解读
1.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首联交代麦子成熟,外孙来替自己收麦。“ 欲”字写出丰收在望的期盼之情。“赖”字既包含对自己年迈体衰的无奈,更含有对孙辈体恤敬老的欣慰之情。
2.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颔联写收麦前的天气状况。连夜不断的雨毁坏了场圃,诗人的焦虑如在眼前。白描化的语言质朴却富有表现力。“一竿晴日”描绘艳阳初升的明媚景象,一解诗人之焦虑;“舞”字借写乡邻表达诗人欢快愉悦的心情。
3.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颈联写做饭买酒款待忙碌辛劳的外孙。“急炊”“多博”体现诗人对外孙的心疼和体贴。
4.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尾联写自己赋诗赞扬外孙的勤劳能干。“闭廪”二字交代新麦已经收入粮仓,“真了事”三字把诗人收获新麦后如释重负的心情生动地刻画出来。一个“怜”字包含了对外孙辛苦劳作的心疼,对外孙敬老爱亲的认可及吃苦耐劳精神的赞美。
七、深入探究
1.诗歌标题为“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但诗中并没有正面写外孙收麦的情景,这样的叙事安排是否合理?
合理。
诗歌以“收麦”为叙事线索,虽然没有正面写外孙在田中忙碌收麦的情景,但透过颔联中邻家的忙碌紧张,仿佛看到了文氏外孙帮忙收麦时忙碌的情景;而颈联的两个细节描写从侧面表现出外孙辛苦劳作的“饥乏”与“苦辛”;尾联诗人毫不吝啬的赞赏再次证明了外孙收麦的辛劳。诗人虽然没有正面描写外孙收麦辛劳,但诗歌处处体现出外孙收麦的辛劳。
2. 在这首诗歌里,诗人的情感变化很有层次,请结合诗歌加以分析。
首联,诗人首先交代麦熟的情形,然后叙述自己将依赖外孙收麦的情况,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外孙的期望;颔联生起波澜,连续的阴雨毁坏了收打作物的场圃,诗人的情绪也转为焦虑,然而“一竿晴日”的到来使得诗人同乡邻一样欢欣鼓舞,对比手法的运用,将诗人由焦虑到欢喜的心情表现得鲜明可感;颈联写诗人“急炊大饼”“多博村酤”来款待辛苦的外孙,细节描写既表现了对外孙的疼爱,也表达诗人对外孙敬老的欣慰;尾联议论抒情,直接表达对外孙“足精神”的赞赏。
整首诗情感表达虽然温和平静,但富有层次,充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生活底蕴。
3. 有人评价本诗“淡静有味,主旨突出”,结合本诗进行分析。
① 语言平淡自然,不华丽。
苏辙诗平淡朴素,文字精练,毫无雕砌之感。这首诗用词朴实平淡,无华丽的修饰词语,即便是描写雨后初晴的明丽景色也只是用了“一竿晴日”来表现,平淡的语言却足以烘托出诗人从久雨中解脱的欣喜之情。
② 写作情感呈现中性化特征,温和宁静。
这首诗虽然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却无激烈的用词,只是用“急”“怜”等平淡的词语透露出温和宁静的情感。
③ 表达方式偏重议论,融理于事,意蕴深远。
诗歌尾联议论抒情,表达对外孙的赞赏,同时“真了事”三字又隐约透露出诗人归隐田园后的豁达淡泊。
八、主旨归纳
这首诗歌叙述了文氏外孙帮诗人收麦的事情,表达了诗人对外孙敬老孝亲的品质的认可和对其吃苦耐劳精神的赞赏,也表现了诗人对纯朴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坦然面对挫折的豁达。
九、任务群阅读与实践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
材料一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材料二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材料三 田 上 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1.下列对以上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成大的诗中一个“学”字,透出儿童的天真活泼,极富生活情趣,读来意趣横生,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
B.陶渊明的诗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
C.崔道融的诗用“足”“白”二字,既突出强调了雨水之多,又暗示了农夫耕田将会倍加艰难和辛劳,为下文作了铺垫。
D.这三首诗的语言亲切明快、通俗易懂,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体裁有绝句有律诗,属于近体诗。
解析 “有绝句有律诗”错误,陶渊明的诗不是律诗,应该属于“古体诗”。
答案 D
2.这三首诗都是写劳动的诗歌,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答案 范诗描绘出春耕时节男耕女织、老幼不息的忙碌景象,流露出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陶诗通过描写自己劳动的情景,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抒写了作者经过生活的磨砺和对社会与人生深刻思索之后,对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与现实社会污浊官场的决裂;崔诗写一位农民在雨天半夜就辛劳耕作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农夫苦难生活的满腔同情,具有一定的现实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