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说课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说课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13 09:0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课 题 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Company Logo
一、教材分析
二、教法分析
三、学法分析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反思
说 课 内 容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
本节课属于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的第二课时。该节课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分子、原子的概念及分子的构成。首先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的不同情况从而揭示出分子的概念,并从中指出分子的构成以及得出原子的概念。该节课使我们对宏观世界的认识延伸到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也是我们研究微观世界的基础,对后面学习原子和离子打下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教材分析
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和原子,从而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2.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
3.理解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一、教材分析
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即宏观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原子;
2、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讨论,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特性,形成概念。
过程方法
一、教材分析
2
教学目标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激发对物质微粒的探究欲,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3、使学生在实验的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
价值观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
2.化学变化的本质,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
难点: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
一、教材分析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观察、讨论、体会及总结。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分子破裂过程,通过动手建立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及化学变化的实质。
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主要采取问题导思、探究活动、动画揭示微观,动手演示变化过程的直观教学相结合。
二、说教法
本节课让学生充分的动口,动脑,动手,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分析,培养其抽象、想象、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这样做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又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说学法
复习提问
动手体会
观察讨论
课堂小结
教学环节
四、教学过程
课堂练习
复习提问
教学环节
四、教学过程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巩固知识点。
1.宏观的物质是由______,____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例如,水由______构成,氧气由_______ 构成,氢气由____________ 构成。铁由_______构成,汞由______构成。
2.用微观的理论解释下列现象。
(1)墙内开花墙外香
(2)把50ml水注入到50ml酒精中,振荡。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小于100ml
(3)把1亿个水分子头尾连接起来只有一 粒米那么长
液态的水
气态的水
受热
水蒸发的动态图
观察讨论1:1.此过程是什么变化
2.分子是否改变
3.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观察讨论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通 电
重新组合
水分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
氢分子和氧分子
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观察讨论2:1.此过程是什么变化
2.分子是否改变
3.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观察讨论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水分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
氧分子和氢分子
微观
宏观

氧气和氢气
构成
分解
组合
用你手中的插片表示水分子分解的过程,并体会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不同。
讨论3.化学变化中改变的有哪些?不变的有哪些?
动手讨论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结合
拆分
氧化汞受热分解
氧化汞 汞 + 氧气

氧化汞分子
汞原子
氧分子
汞原子
氧原子
微观
宏观
观察讨论3: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动手讨论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分子 原子
概念
在物理变化中是否发生改变
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发生改变
本质区别
联系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改变
不改变
不改变
不改变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构成分子
观察讨论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
四、教学过程
课堂小结
2、化学变化的本质;
1、分子、原子的定义;
3、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环节
四、教学过程
课堂练习
1.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没
有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
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固态物质的分子间无间隔
B.液态物质的分子不运动
C.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发生了变化
D.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不发生变化
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
D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4.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比原子大
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 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5.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二氧化碳分子 B氧分子
C碳原子 D氧原子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课堂练习
教学环节
五、说板书
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三、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
感谢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