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巩固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巩固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13 09:0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动。以上的实验操作不能探究蜡烛的(  )
A.硬度 B.溶于水的情况
C.燃烧的生成物 D.密度是否比水大
2、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所含成分的比较,含量变少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
3、小明发现上课时在教室里很闷,呼吸不畅,认为这是教室中学生数目较多、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引起的。小明同学的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观察 B.设计与进行实验
C.猜想与假设 D.得出结论
4、冬天,时常可以看到人们的鼻子里呼出的白雾,这现象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水蒸气
5、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实验可以用于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高低
B.图2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是为了验证燃烧后的某种产物
C.图3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一种新生成的可以燃烧的气体
D.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6、如图是探究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差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滴入的澄清石灰水的滴数要相同
B.该实验证明呼出气体中CO2体积含量比空气大
C.该实验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是CO2
D.滴入石灰水振荡集气瓶有利气液充分接触短时产生更明显现象
7、小明发现将食盐溶于水后,杯子中仍然是澄清透明的。为了探究杯中水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他蘸了一点放在嘴里尝了尝,发现水变咸了。“发现水变咸了”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收集证据 D.获得结论
8、小军同学在做碘遇淀粉变色的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没像课本中描述的一样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A.向老师请教
B.查找有关资料,探究原因
C.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
D.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9、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先燃烧后熔化
B.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
C.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D.熄灭后产生白烟
10、通过实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人体吸入的气体全部都是氧气
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不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
D.人体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1、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下列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小木条燃烧更旺,说明空气中所含氧气多,所含二氧化碳少
B.人体呼出气体中小木条立即熄灭,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氧气少,所含二氧化碳多
C.两个集气瓶中的小木条都不会熄灭,说明两瓶中所含气体成分一样
D.人体呼出气体中的小木条首先熄灭,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氧气较少
12、下列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B.用小刀可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
C.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能被点燃,说明白烟是一种新生成的可以燃烧的气体
D.将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一层水雾,说明石蜡燃烧有水生成
二、填空题:
13、为验证某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并记录了如下活动,但由于时间紧张,记录顺序前后颠倒、较乱,现编号如下:
(1)需解决的内容主要是:该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吗?
(2)将燃烧的木条插入该瓶气体中,观察木条熄灭;
(3)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4)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瓶中振荡,观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只二氧化碳,所以用燃着的木条不如澄清石灰水理由充分。
你认为以上探究活动环节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 (填数字序号,下同);属于收集证据的是 ;属于获得结论的是 ;属于反思评价的是 。
14、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设:
①小亮猜测白烟是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
②小光猜测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③小明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汽凝成的石蜡颗粒。
查阅资料: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石蜡的熔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气化。二氧化碳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探究:
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石灰水变浑浊,其目的是为了验证 ,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蜡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 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 。
实验结论: 的猜测是正确的。
15、根据如图所示“蜡烛燃烧”、“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用干冷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实验目的是 ;
(2)图2中,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白烟,用火柴去点燃会看到 ;
(3)图3中,除了要控制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 相同;
(4)图4中,燃着的小木条伸入呼出气体瓶中现象是 。
16、化学小组用排水法收集了呼出气体,通过【实验1】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异。
【实验1】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向呼出气体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②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 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
③ 取两块干燥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 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无色液滴另一块无明显变化
(1)实验①的现象为 ,证明呼吸过程中发生了 (“物理”或“化学”)变化。
(2)实验③的目的是 。
(3)小明指出实验①不能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还需补充的实验操作为 。
小芳对②中燃着木条熄灭的原因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2】进行验证。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CO2的含量高。
猜想2: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O2的含量低。
【实验2】
序号 ① ② ③ ④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燃着的木条
无明显变化 燃着的木条
无明显变化 燃着的木条
熄灭 燃着的木条
熄灭
(4)由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猜想1 (填“成立”或“不成立”)。
(5)【实验2】中,能证明猜想2成立的实验序号是 。
【实验反思】
(6)根据以上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O2和CO2的含量不同
B.将燃着木条伸入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没有O2
C.【实验1】的②中,燃着木条熄灭的原因还可能与水蒸气含量增多有关
D.若把燃着木条伸入体积比为1:1的O2和CO2混合气体中,会观察到无明显变化
17、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如图1)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其实验步骤有:
①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
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③用火柴去点白烟;
④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⑤熄灭蜡烛;
⑥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1)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 ;
(2)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
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①是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
②是燃烧生成的水蒸气;
③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设计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填序号,下同),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其原因是 。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灯芯),发现蜡烛被重新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 (填序号,下同)提供了证据,同时可以排除假设 ,因为 。
【知识拓展】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2所示,分析下列问题:
A.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易过长,原因是
B.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目的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C 4、D 5、C 6、C 7、C 8、C 9、A 10、A
11、D 12、C
二、填空题:
13、答案为:(1);(2)(4);(3);(5)。
14、答案:①白烟是石蜡蒸汽凝成的石蜡颗粒;空气中有二氧化碳,刚吹灭的蜡烛周围尚有残余的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
②水蒸气;
③白烟是石蜡蒸汽凝成的石蜡颗粒;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实验结论:小明。
15、答案:(1)验证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2)蜡烛重新被点燃;
(3)滴加澄清石灰水的滴数;
(4)燃着的小木条熄灭。
16、答案:(1)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化学;
(2)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3)向等量的空气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4)不成立;
(5)①与③或①与④;
(6)AC。
17、答案为:
(1)④①②⑥⑤③;
(2)a;
【设计实验】
(1)①;无法判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是原来燃烧生成的,还是蜡烛熄灭时产生的;
(2)水蒸气;
(3)③;①②;二氧化碳和水都不具有可燃性。
【知识拓展】
A.导气管太长,石蜡蒸汽冷凝,不能从导管末端导出;
B.母火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接触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