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1915年,《讨袁檄文》直斥:“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是声讨袁世凯
A.刺杀宋教仁 B.解散国会
C.签订“二十一条” D.复辟帝制
2.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
①直系 ②皖系 ③奉系 ④桂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为反对袁世凯制造“宋案”,孙中山在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A.二次革命 B.武昌起义 C.护国运动 D.护法运动
4.1919年1月,昆明南城墙靠东一段被拆除,修建了一座三孔拱形镂花大铁门,称之为“护国门”,同时,在城门外的护城河上建造了双孔石拱桥——“护国桥”,连接护国门和护国桥的绣衣街被加宽改为石砌马路,取名“护国路”。这是为了纪念
A.护国运动 B.护法运动 C.一二 一运动 D.一二 九运动
5.孙中山先生的《讨袁檄文》说“万户涕泪,一人冠冕”。为反对“一人冠冕”,蔡锷等发起了( )
A.北伐东征 B.护法运动
C.二次革命 D.护国战争
6.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相同点有( )
①孙中山的号召和领导 ②都是革命武装斗争 ③矛头指向北洋军阀 ④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7.“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C.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D.孙中山继续领导革命
8.1914到1918年间,农户、耕地数量大幅减少,而荒地数量和军费开支却骤然增加,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府院之争 B.军阀纷争 C.列强侵略 D.农民战争
9.如下图,为实现皇帝梦,换取日本的支持,袁世凯于“中华民国四年六月一日”接受日本旨在 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换算为公元纪年,应该是
A.1914 年 B.1915 年 C.1916 年 D.1917 年
10.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11.1924年1月,孙中山说:“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堪一日。”造成辛亥革命后十三年来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
A.“黄花岗起义”失败 B.北洋军阀的分裂割据混战
C.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D.袁世凯盗取辛亥革命成果
12.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是( )
A.卖国与复辟不得人心 B.帝国主义放弃对袁的支持
C.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D.护国运动迅速发展
13.孙中山先生曾写一副挽联:“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这副挽联是为谁而作?( )
A.黄兴 B.康有为 C.郑观应 D.宋教仁
14.“它是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又一次革命,从云南开始……粉碎了封建帝国的延续阴谋”。材料评价的是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15.表明袁世凯已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破坏殆尽,辛亥革命果实荡然无存的历史事件
A.镇压二次革命 B.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C.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修改总统选举法 D.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列举1912年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否同 意该报的评论,并说明理由。
(2)针对材料二中的“民贼”,蔡锷领导了什么运动? 材料二中的图片所反映的现象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进程的认识。
17.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总理衙》
材料二: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先进的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痛定思痛,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像日本那样变法维新,学习西方。1895年5月,康有为在北京发动著名的“公车上书”。
——摘编自雷颐《从甲午到辛亥:清王朝的最后时刻》
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列举一例洋务运动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军事企业?
(2)材料二中“中国的失败”指的是什么失败?康有为、梁启超痛定思痛探索“新的救国之道”指的是什么?康有为在北京发动著名的“公车上书”,当时他上书给哪位皇帝?
(3)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写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其胜利果实被谁篡夺?
(4)综合以上材料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1915年,《讨袁檄文》直斥:“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是声讨袁世凯
A.刺杀宋教仁 B.解散国会
C.签订“二十一条” D.复辟帝制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的复辟行为,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D项正确;刺杀宋教仁是在1913年,排除A项;解散国会与”《讨袁檄文》”的发表无关,排除B项;签订“二十一条”与“《讨袁檄文》"的发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
①直系 ②皖系 ③奉系 ④桂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段祺瑞是皖系军阀的代表,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冯国璋是直系军阀的代表,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④桂系不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来的,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④的BCD三项。故选A项。
3.为反对袁世凯制造“宋案”,孙中山在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A.二次革命 B.武昌起义 C.护国运动 D.护法运动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建立独裁统治,袁世凯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1913年,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袁世凯借此以武力镇压国民党。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A项正确;武昌起义发生于1911年,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排除B项;护国运动发生在1915年,排除C项;护法运动发生于1917年,排除D项。故选A。
4.1919年1月,昆明南城墙靠东一段被拆除,修建了一座三孔拱形镂花大铁门,称之为“护国门”,同时,在城门外的护城河上建造了双孔石拱桥——“护国桥”,连接护国门和护国桥的绣衣街被加宽改为石砌马路,取名“护国路”。这是为了纪念
A.护国运动 B.护法运动 C.一二 一运动 D.一二 九运动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护国门”“护国桥”“护国路”可得出是为了纪念护国运动。这是一场在辛亥革命后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A项正确;护法运动,指由孙中山领导,反对北洋政府,在广州另立中华民国军政府的行动。在中国国民党历史中,亦称为“三次革命”。所谓“护法”指的是护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打倒事实上由北洋系统专政的“共和”,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统。与材料中的“护国”无关,排除B项;一二 一运动是1945年,一二 九运动是1935年,都在1919年之后,排除CD项。故选A项。
5.孙中山先生的《讨袁檄文》说“万户涕泪,一人冠冕”。为反对“一人冠冕”,蔡锷等发起了( )
A.北伐东征 B.护法运动
C.二次革命 D.护国战争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一人冠冕”是指袁世凯称帝,为此革命党人发起了护国战争,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故D项正确;北伐东征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内容,排除A项;护法运动是指1917年7月到1918年5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排除B项;二次革命即称讨袁之役、癸丑之役、赣宁之役。1913年3月20日,国会开会前夕,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4月,袁世凯又非法签订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排除C项。故选D项。
6.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相同点有( )
①孙中山的号召和领导 ②都是革命武装斗争 ③矛头指向北洋军阀 ④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都是孙中山号召或领导的;都是武装斗争;最终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①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辛亥革命的矛头指向的是清政府,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的矛头指向的是袁世凯及其成立的北洋军阀政府,③表述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
7.“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C.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D.孙中山继续领导革命
【答案】A
【解析】辛亥革命后十余年来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军阀割据时期战事不断、军阀割据局面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军阀割据局面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A项符合题意;BCD项与材料现象的出现没有直接关系,排除。故选择A。
8.1914到1918年间,农户、耕地数量大幅减少,而荒地数量和军费开支却骤然增加,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府院之争 B.军阀纷争 C.列强侵略 D.农民战争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有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其他如滇系军阀唐继尧,桂系军阀陆荣廷。这些军阀为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连年混战,中国陷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B项正确;AC项是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C项;当时没有农民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
9.如下图,为实现皇帝梦,换取日本的支持,袁世凯于“中华民国四年六月一日”接受日本旨在 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换算为公元纪年,应该是
A.1914 年 B.1915 年 C.1916 年 D.1917 年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属于民国元年,民国四年即为:1911+4=1915年,B项正确;ACD三项的时间不是民国四年,排除。故选B项。
10.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答案】C
【解析】根据“1915”“云南昆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护国战争,1915年底,袁世凯准备元旦登极,复辟帝制。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昆明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C项正确;黄花岗起义发生在广州,排除A项;武昌起义发生在武汉,排除B项;北伐战争是在1926年开始,排除D项。故选C项。
11.1924年1月,孙中山说:“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堪一日。”造成辛亥革命后十三年来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
A.“黄花岗起义”失败 B.北洋军阀的分裂割据混战
C.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D.袁世凯盗取辛亥革命成果
【答案】B
【解析】辛亥革命没有能够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代表封建主义的北洋军阀在不同的帝国主义国家支持下相互间割据混战,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所以主要原因是北洋军阀的混战,B项正确;黄花岗起义的爆发和失败是在辛亥革命之前,排除A项;导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代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北洋军阀,不是由于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和袁世凯盗取辛亥革命的成果,排除CD项。故选B项。
12.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是( )
A.卖国与复辟不得人心 B.帝国主义放弃对袁的支持
C.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D.护国运动迅速发展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所以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此时卖国与复辟已经不得人心,A项正确;帝国主义没有放弃对袁世凯的支持,排除B项;北洋军阀内部分化和护国运动的发展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D项。故选A项。
13.孙中山先生曾写一副挽联:“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这副挽联是为谁而作?( )
A.黄兴 B.康有为 C.郑观应 D.宋教仁
【答案】D
【解析】根据“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可知“他”是在宪法颁布后为革命牺牲的人物,综合所学内容可知,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组建国民党,通过国会选举严重威胁到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最终被袁世凯暗杀,D项正确;黄兴没有牺牲,排除A;康有为和郑观应都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人物,没有为了宪法而牺牲,排除BC项。故选D项。
14.“它是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又一次革命,从云南开始……粉碎了封建帝国的延续阴谋”。材料评价的是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它是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又一次革命,从云南开始……粉碎了封建帝国的延续阴谋”,可知,材料评价的是护国战争。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1915年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出兵讨袁,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战,开启了护国战争,B项正确;二次革命因宋教仁遇刺而引发,主要是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黄花岗起义发生在广州,这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武昌起义发生在武昌,主要是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5.表明袁世凯已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破坏殆尽,辛亥革命果实荡然无存的历史事件
A.镇压二次革命 B.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C.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修改总统选举法 D.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不久他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接着又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1915年底,袁世凯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1916年元旦登基称帝,年号“洪宪”,这一事件袁世凯已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破坏殆尽,辛亥革命的果实荡然无存,D项正确;镇压二次革命、解散国民党和国会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过程中的具体措施,并不能说明辛亥革命果实荡然无存,排除A项、B项;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修改总统选举法是袁世凯称帝的准备活动,并不能说明辛亥革命果实荡然无存,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列举1912年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否同 意该报的评论,并说明理由。
(2)针对材料二中的“民贼”,蔡锷领导了什么运动? 材料二中的图片所反映的现象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进程的认识。
【答案】(1)事件: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不同意。理由:袁世凯虽然剪去了辫子,但仍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仍未改变。
(2)运动:护国战争。
影响:使中国陷人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3)认识:①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道路具有曲折性和艰巨性;②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进步离不开革命志士的不懈奋斗。(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1912年关于袁世凯剪辫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问,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中国2000多年君主专制制度退出历史舞台;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因此1912年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第二问,根据材料一“旧中国一去不复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同 意该报的评论,袁世凯虽然剪去了辫子,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他仍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仍未改变。
(2)根据材料二中的“民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哀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因此蔡锷领导了护国战争。 材料二中的图片所反映的现象,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有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中国陷人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进程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曲折性和艰巨性。
17.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总理衙》
材料二: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先进的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痛定思痛,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像日本那样变法维新,学习西方。1895年5月,康有为在北京发动著名的“公车上书”。
——摘编自雷颐《从甲午到辛亥:清王朝的最后时刻》
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列举一例洋务运动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军事企业?
(2)材料二中“中国的失败”指的是什么失败?康有为、梁启超痛定思痛探索“新的救国之道”指的是什么?康有为在北京发动著名的“公车上书”,当时他上书给哪位皇帝?
(3)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写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其胜利果实被谁篡夺?
(4)综合以上材料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1)学习西方的技术或器物;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
(2)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光绪帝。
(3)三民主义;1912年;袁世凯。
(4)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李鸿章的学习西方技术的主张;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根据材料二“1895年5月,康有为在北京发动著名的‘公车上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春,甲午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因此“中国的失败”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康有为、梁启超痛定思痛探索“新的救国之道”指的是戊戌变法;康有为在北京发动著名的“公车上书”,当时他上书给光绪帝。
(3)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因此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派在1912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其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是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