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图片是凝固的历史。该图所示内容印证了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戊戌变法的推行
C.辛亥革命的爆发 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的是
A.陈独秀 B.胡适
C.蔡元培 D.鲁迅
3.陈独秀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中写道:“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这里的“两位先生”是指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民主”“科学” D.“民主”“共和”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民报》 B.《申报》 C.《新青年》 D.《中外纪闻》
5.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是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B.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6.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中痛斥“吃人的礼教”的作家是
A.鲁迅 B.胡适 C.矛盾 D.巴金
7.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每叶(同‘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请你说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
A.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B.提倡民主与科学
C.文学革命 D.反对专制
8.《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使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作者
A.倡导民主科学 B.追求文学平易新鲜
C.反对愚昧迷信 D.希望青年自主进步
9.“国语运动”……牵涉了几千年来的文化和社会生活,要以人力办到,政府的力量和社会的潮流必须合拍……欧战结局,全世界发生一种新潮流,激荡着中国的社会,于是这个“国语运动”才算水到渠成,政府和社会互助合作,三五年工夫,居然办到寻常三五十年办不到的成绩,这段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抨击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C.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D.推倒旧文学, 倡导白话文
10.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下列表述与李大钊无关的是( )
A.1918年发表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
B.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D.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
11.近代中国某时期曾集中出现《新国民》《新青年》《新生活》《新学生》等数十种刊物。由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
A.民主革命情绪高涨 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文学革命成为共识 D.国民精神改造日趋重视
12.中国近代史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近代化”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方面来说,是主张天赋人权,要求民主权利。下列那些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①辛亥革命 ②义和团运动 ③新文化运动 ④洋务运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次运动的口号是( )
A.和谐、求富 B.民主、科学
C.民主、共和 D.自强、民主
14.下列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中,提出“文学革命”的是:( )
A. B.
C. D.
15.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你认为表述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戊戌变法宣告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C.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有为等维新派在当时提出了一套学习日本的全面变革的政治纲领,并且大体得到光绪皇帝的认可,于是有了103天的“百日维新”。“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是以实现政治制度的现代变革为目的的,因而与戊成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摘编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材料二 五四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上承“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中接严复、梁启超等改良主义启蒙思想家,下继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空前猛烈地扫荡了旧的封建思想文化,使民主和科学的精神深入人心,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进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必不可少的文化铺垫工作。从此,已经陷入山穷水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于柳暗花明,被新民主主义革命所代替。
——摘编自阿明布和《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据材料一,指出“百日维新”领导人的政治派别;并说明“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主要体现。
(2)据材料二,概括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的共同点。
17.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探索的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制度变革)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 蔡元培先生1925年曾经撰写过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思想解放)
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洋务运动的领导阶级是什么?洋务运动在19世纪70年代创办的一批企业,以什么为口号?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该运动在历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3)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推翻历时数千年专制之局”指的是什么制度?“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指的是没有完成什么任务?
(4)这场改变中国人思想的运动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该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图片是凝固的历史。该图所示内容印证了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戊戌变法的推行
C.辛亥革命的爆发 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D项正确;陈独秀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以及辛亥革命无关,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2.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的是
A.陈独秀 B.胡适
C.蔡元培 D.鲁迅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提出文学革命,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代替文言文,B项正确;陈独秀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排除A项;蔡元培是北大校长,排除C项;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发表了《狂人日记》,排除D项。故选B项。
3.陈独秀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中写道:“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这里的“两位先生”是指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民主”“科学” D.“民主”“共和”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陈独秀所说的两位先生,即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C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维新”“变法”是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所走的改良道路排除B项;“民主”“共和”是辛亥革命追求的目标,排除D项。故选C项。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民报》 B.《申报》 C.《新青年》 D.《中外纪闻》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青年杂志》第二期改为《新青年》,《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C项正确;《民报》宣传的是辛亥革命的思想,排除A项;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中文报纸,排除B项;《中外纪闻》宣传的是维新变法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5.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是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B.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答案】A
【解析】1915 年 9 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新文化运动正式开始,A项正确;鲁迅发表《狂人日记》、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均属于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内容,排除B、C和D项。故选A项。
6.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中痛斥“吃人的礼教”的作家是
A.鲁迅 B.胡适 C.矛盾 D.巴金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A项正确;B、C、D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项。
7.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每叶(同‘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请你说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
A.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B.提倡民主与科学
C.文学革命 D.反对专制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史实可知,针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猖獗一时的尊孔复古逆流,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的内容,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民主和科学是其主旗号,但材料内容没有强调民主和科学,排除B项;根据所学新文化运动史实可知,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强调白话文,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文学革命的内容,排除C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对我国古代封建礼教的抨击,没有体现反对专制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8.《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使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作者
A.倡导民主科学 B.追求文学平易新鲜
C.反对愚昧迷信 D.希望青年自主进步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必须使自己充分发展,这反映了作者希望青年自主进步,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倡导民主科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追求文学平易新鲜,排除B项;“反对愚昧迷信”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9.“国语运动”……牵涉了几千年来的文化和社会生活,要以人力办到,政府的力量和社会的潮流必须合拍……欧战结局,全世界发生一种新潮流,激荡着中国的社会,于是这个“国语运动”才算水到渠成,政府和社会互助合作,三五年工夫,居然办到寻常三五十年办不到的成绩,这段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抨击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C.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D.推倒旧文学, 倡导白话文
【答案】D
【解析】“国语运动”指白话文运动。材料反映在政府和社会合力之下,知识分子推动的文学革命成效显著,故D项正确;材料无关民主和科学,也没有涉及对传统道德的信息,排除ABC。故选D项。
10.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下列表述与李大钊无关的是( )
A.1918年发表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
B.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D.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陈独秀,不是李大钊,D项符合题意;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宣传十月革命,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这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1.近代中国某时期曾集中出现《新国民》《新青年》《新生活》《新学生》等数十种刊物。由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
A.民主革命情绪高涨 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文学革命成为共识 D.国民精神改造日趋重视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出现《新国民》《新青年》《新生活》《新学生》等数十种刊物”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结合材料中刊物名称都带有“新”字可推知,此时学界重视对国民思想和精神的改造和革新,D项正确;新文化运动主要是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并未宣扬民主革命思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及其传播情况,排除B项;文学革命主要是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这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12.中国近代史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近代化”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方面来说,是主张天赋人权,要求民主权利。下列那些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①辛亥革命 ②义和团运动 ③新文化运动 ④洋务运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推动了中国近代化,①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推动了中国近代化,③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推动了中国近代化,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把西方帝国主义侵略与近代文明混为一谈,可见不符合近代化的含义,②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②的ACD三项。故选B项。
13.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次运动的口号是( )
A.和谐、求富 B.民主、科学
C.民主、共和 D.自强、民主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倡导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B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排除AD项;民主、共和与辛亥革命相关,排除C项。故选B。
14.下列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中,提出“文学革命”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陈独秀紧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C项正确;陈独秀首先提出了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民主与科学”。排除A项;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第一人。排除B项;鲁迅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排除D项。故选C项。
15.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你认为表述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戊戌变法宣告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C.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宣传了民主与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空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D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并未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排除A项;戊戌变法因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而宣告失败,并未结束中国封建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封建制度彻底结束,排除B项;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之后中国出现复辟帝制、军阀混战等局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并未改变,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有为等维新派在当时提出了一套学习日本的全面变革的政治纲领,并且大体得到光绪皇帝的认可,于是有了103天的“百日维新”。“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是以实现政治制度的现代变革为目的的,因而与戊成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摘编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材料二 五四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上承“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中接严复、梁启超等改良主义启蒙思想家,下继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空前猛烈地扫荡了旧的封建思想文化,使民主和科学的精神深入人心,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进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必不可少的文化铺垫工作。从此,已经陷入山穷水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于柳暗花明,被新民主主义革命所代替。
——摘编自阿明布和《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据材料一,指出“百日维新”领导人的政治派别;并说明“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主要体现。
(2)据材料二,概括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的共同点。
【答案】(1)维新派。触动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进行现代国家建立的尝试;是中国以实现政治制度的现代变革开始。
(2)冲击封建旧思想文化;使民主和科学的精神深入人心;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思想条件。
(3)都冲击了封建封建思想文化;都受到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都促进思想解放和民族觉醒。
【解析】(1)依据材料一“康有为等维新派在当时提出了一套学习日本的全面变革的政治纲领,并且大体得到光绪皇帝的认可,于是有了103天的‘百日维新’”的信息可知,“百日维新”领导人的政治派别是维新派;依据材料一“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是以实现政治制度的现代变革为目的的,因而与戊成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主要体现是触动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进行现代国家建立的尝试;是中国以实现政治制度的现代变革开始。
(2)依据材料二“空前猛烈地扫荡了旧的封建思想文化,使民主和科学的精神深入人心,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进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必不可少的文化铺垫工作”的信息可知,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是冲击封建旧思想文化;使民主和科学的精神深入人心;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思想条件。
(3)结合上述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都冲击了封建封建思想文化;都受到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都促进思想解放和民族觉醒。
17.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探索的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制度变革)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 蔡元培先生1925年曾经撰写过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思想解放)
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洋务运动的领导阶级是什么?洋务运动在19世纪70年代创办的一批企业,以什么为口号?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该运动在历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3)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推翻历时数千年专制之局”指的是什么制度?“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指的是没有完成什么任务?
(4)这场改变中国人思想的运动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该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答案】(1)地主阶级洋务派;求富
(2)戊戌变法;思想启蒙
(3)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或封建帝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4)民主、科学;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5)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器物(技术)到制度到思想文化
【解析】(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19世纪70年代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2)根据材料二“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材料二反映的是公车上书,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戊戌变法,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义愤填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即“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根据材料三“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挽联中推翻“数千年专制”和“未竞之功”分别指的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没有改变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因而孙中山在临终前非常遗憾。他的“未竞之功”就是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反映的这场改变中国人思想的运动是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口号是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5)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和所学知识,中国近代化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过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