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图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淞沪会战 D.南京大屠杀
2.“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这是有人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总结。国共两党在近代史上先后有过两次合作,其中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重要成果是
A.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创办黄埔军校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3.国际问题专家佐戈普鲁斯在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时说:“如果不是中国在东方战场不惜一切代价拖住日本,很难想象西方战场会是怎样一个结果。”材料中“中国不惜一切代价拖住日本”的战争是指 (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党所作的对历史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事件有
①发动武昌起义 ②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③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④抗战期间组织军队正面战场抵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1937年全民族抗战开始川军将领唐式遵在奔赴抗战前线前赋诗:“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全民族抗战爆发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6.战争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文明带来严重灾难。假如你当反战宣传员,下列战争不能作为反战宣传对象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法联军对德军作战时的英法军队
B.拿破仑时代的法军与英军争夺英吉利海峡制海权战争时的英法军队
C.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日俄争夺中国东北时作战的日俄军队
D.抗日战争中对日军发起进攻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国民政府的军队
7.《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兄弟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A.中国社会民族矛盾已取代阶级矛盾 B.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拉开了序幕
C.阶级矛盾缓和国共实现全方位合作 D.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
9.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可能己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A.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 B.十年内战基本停止
C.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0.抗日战争期间,东北大学曾数次迁址。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与东北大学前两次迁移有关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西安事变 B.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成立
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皖南事变;上海失陷
11.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
A.文学作品中的描写 B.电影片段中的场景
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片 D.日本的官方言论
12.有学者说:“我们正处在有史以来最大的转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时代”。这位学者述说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抗日战争 D.北伐战争
13.“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描述了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激战的情形。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C.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 D.中国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14.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这是因为
A.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抗日战争是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广泛参加的战争
D.抗日战争得到了全世界进步力量的支持
15.《川将邓锡侯之子忆抗战柱事》中写道:“那时候成都还有城门,四个方向的城门都有人募捐。随便哪个走那里过,就是叫花子都要甩钱的。”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北洋军阀横征暴敛 B.全民支持民族抗争
C.国民政府苛捐杂税 D.民主革命风起云涌
二、非选择题
16.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的革命,自从1924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就是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
——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
材料二 毛泽东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占人口70%的农民是革命的先锋……没有农民便没有革命……所以他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其控制的地区实行减租,推行更为公平合理的税务制度,铲除腐败,推行实用教育,从而密切了和农民的关系,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卓有成效。
——[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共产党的成功和他们抗日的决心为他们赢得了此前曾支持国民党的大多数知识分子和学生的支持……在接下来的4年内战中,共产党士兵一次又一次击溃了受虐待的国民党士兵,使他们中的许多人投奔到共产党一边。1949年……毛泽东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美]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的原因。
(2)材料二中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毛泽东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卓有成效”的原因。
(4)综合上述四则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获得胜利的原因。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政府既以此案诉之国联行政院,以待公理之裁决,故希望中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须维护严肃镇静之态度。
——1931年9月23日南京国民政府《告全国军民书》
材料二 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1937年8月14日 国民政府外交部声明
(1)材料一中“此案”指什么?材料一中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态度是怎样的?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一中南京国民政府所持态度的原因。
(3)材料二表明,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态度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图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淞沪会战 D.南京大屠杀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37.12.13—1938.1”“遇难者300000”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日本侵略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到30万人以上,故此历史事件是南京大屠杀,D项正确;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9月18日,七七事变是1937年7月7日,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开始到12月,排除ABC项。故选D项。
2.“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这是有人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总结。国共两党在近代史上先后有过两次合作,其中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重要成果是
A.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创办黄埔军校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答案】C
【解析】1937 年 9 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史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取得了抗日的胜利。因此,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最大成果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C项正确;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排除A项;创办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排除B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从对峙走向合作的开始,排除D项。故选C项。
3.国际问题专家佐戈普鲁斯在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时说:“如果不是中国在东方战场不惜一切代价拖住日本,很难想象西方战场会是怎样一个结果。”材料中“中国不惜一切代价拖住日本”的战争是指 (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果不是中国在东方战场不惜一切代价拖住日本,很难想象西方战场会是怎样一个结果。”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国正在反抗日本的侵略,进行的是抗日战争,C项正确;鸦片战争的时间是1840-1842年,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是1894-1895年,排除B项;解放战争的时间是1946-1945年,排除D项。故选C项。
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党所作的对历史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事件有
①发动武昌起义 ②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③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④抗战期间组织军队正面战场抵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24年,国民党参与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培养了革命军人;1937年,国民党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全民族抗战;1937年全民族抗战开始后,国民党组织军队进行正面战场抗战,打击了日军的侵略;②③④正确;发动武昌起义是在1911年,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排除 ①。B正确,排除ACD三项。选B项。
5.1937年全民族抗战开始川军将领唐式遵在奔赴抗战前线前赋诗:“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全民族抗战爆发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37年”以及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了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因此全民族抗战爆发的标志是七七事变,D项正确;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是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排除A项;华北事变爆发于1935年,排除B项;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排除C项。D项正确。
6.战争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文明带来严重灾难。假如你当反战宣传员,下列战争不能作为反战宣传对象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法联军对德军作战时的英法军队
B.拿破仑时代的法军与英军争夺英吉利海峡制海权战争时的英法军队
C.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日俄争夺中国东北时作战的日俄军队
D.抗日战争中对日军发起进攻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国民政府的军队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国的抗战是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抗争,因此抗日战争中对日军发起进攻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国民政府的军队,不能作为反战的宣传,而是作为反抗民族压迫不断抗战的宣传,D项符合题意;一战是帝国主义间的争夺战争,拿破仑时期的对外战争也给欧洲带去了灾难,因此ABC项都可以作为反战的宣传,排除ABC项。故选D项。
7.《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兄弟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判断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B项正确;九一八事变之后,在东北出现了局部抗战,排除A项;台儿庄战役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排除C项;百团大战进一步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8.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攻红军革命根据地。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这一变化表明( )
A.中国社会民族矛盾已取代阶级矛盾 B.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拉开了序幕
C.阶级矛盾缓和国共实现全方位合作 D.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
【答案】D
【解析】根据“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可得出,蒋介石从“反共”到要团结抗战,反映出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D项正确;取代的说法太绝对了,排除A项;拉开序幕的是七七事变,排除B项;此时还没有实现全方位合作,C项错误。故选D项。
9.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可能己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A.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 B.十年内战基本停止
C.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答案】D
【解析】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项正确;A项是在国民革命时期,排除A项;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是指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排除B项;C项 是七七事变,排除C项。故选D项。
10.抗日战争期间,东北大学曾数次迁址。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与东北大学前两次迁移有关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西安事变 B.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成立
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皖南事变;上海失陷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31年爆发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因此东北大学迁移到北京;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北平沦陷,因此迁移到开封,C项正确;北伐战争爆发于1926年,排除A项;伪满洲国成立是在1932年,排除B项;皖南事变是在1941年,排除D项。故选C项。
11.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
A.文学作品中的描写 B.电影片段中的场景
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片 D.日本的官方言论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料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第一手资料包括化石、遗迹、当时的影像资料等,第二手资料是对第一手资料的分析、摘要和重组,因此最可信的是第一手资料。C项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影像资料属于第一手资料,是研究南京大屠杀的最有力的证据,故C项正确;项文学作品中的描写、电影片段中的场景、日本的官方言论都属于第二手资料,排除ABD项。故选C项。
12.有学者说:“我们正处在有史以来最大的转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时代”。这位学者述说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抗日战争 D.北伐战争
【答案】C
【解析】根据“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时代”可知这描述的是全民族的团结抗争,结合所学可知应该是抗日战争,故选C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还没有完全实现全民族的团结抗战,排除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此时出现了国共内战,排除B项;北伐战争中是要打倒反动军阀,也不是全民共同团结对外抗战,排除D项。故选C项。
13.“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描述了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激战的情形。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C.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 D.中国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答案】C
【解析】“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的诗句反映的是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攻占卢沟桥,发动了七七事变,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C项正确;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鸦片战争,排除A项;南昌起义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排除B项;九一八事变是中国的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排除D项。故选C项。
14.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这是因为
A.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抗日战争是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广泛参加的战争
D.抗日战争得到了全世界进步力量的支持
【答案】C
【解析】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所谓的全民族抗战是指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领导下,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广泛参加的战争,C项正确;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是抗日战争的性质,排除A项;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抗日战争的意义,排除B项;抗日战争得到了全世界进步力量的支持是抗战胜利的原因之一,不符合全民族抗战的内涵,排除D项。故选C项。
15.《川将邓锡侯之子忆抗战柱事》中写道:“那时候成都还有城门,四个方向的城门都有人募捐。随便哪个走那里过,就是叫花子都要甩钱的。”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北洋军阀横征暴敛 B.全民支持民族抗争
C.国民政府苛捐杂税 D.民主革命风起云涌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川将邓锡侯之子忆抗战柱事》”可知,这些现象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材料“那时候成都还有城门,四个方向的城门都有人募捐。随便哪个走那里过,就是叫花子都要甩钱的”说明,全民支持抗战,B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是南京国民政府,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人民主动捐钱,不是国民政府收苛捐杂税,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6.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的革命,自从1924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就是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
——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
材料二 毛泽东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占人口70%的农民是革命的先锋……没有农民便没有革命……所以他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其控制的地区实行减租,推行更为公平合理的税务制度,铲除腐败,推行实用教育,从而密切了和农民的关系,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卓有成效。
——[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共产党的成功和他们抗日的决心为他们赢得了此前曾支持国民党的大多数知识分子和学生的支持……在接下来的4年内战中,共产党士兵一次又一次击溃了受虐待的国民党士兵,使他们中的许多人投奔到共产党一边。1949年……毛泽东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美]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的原因。
(2)材料二中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毛泽东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卓有成效”的原因。
(4)综合上述四则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获得胜利的原因。
【答案】(1)国共合作。
(2)农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共产党推行符合农民利益的措施,赢得农民的支持。
(4)与时俱进,结合实际,推行符合国情的政策;赢得人民的支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国的革命,自从1924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结合所学可知是从1924年开始是国共合作。
(2)根据材料二“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占人口70%的农民是革命的先锋”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是农民。根据所学可知毛泽东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根据材料三“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其控制的地区实行减租,推行更为公平合理的税务制度,铲除腐败,推行实用教育,从而密切了和农民的关系”结合所学可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卓有成效”的原因是共产党推行符合农民利益的措施,赢得农民的支持。
(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可从与时俱进,结合实际,推行符合国情的政策;赢得人民的支持等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获得胜利的原因。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政府既以此案诉之国联行政院,以待公理之裁决,故希望中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须维护严肃镇静之态度。
——1931年9月23日南京国民政府《告全国军民书》
材料二 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1937年8月14日 国民政府外交部声明
(1)材料一中“此案”指什么?材料一中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态度是怎样的?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一中南京国民政府所持态度的原因。
(3)材料二表明,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态度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
【答案】(1)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大举进攻中国东北。向国联行政院申诉,对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
(2)寄希望于国际调停;要集中力量“围剿”红军;中国实力远不如日本,希望避免中日战争;尽量延缓中日爆发战争的时间,以便备战。(言之成理,答出一点即可)
(3)抵抗日本侵略。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全面进攻中国,妄图灭亡中国。
【解析】(1)据材料一“政府现在既以此案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中的“此案”是九一八事变事件。根据材料一“希望中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须维护严肃镇静之态度”可知蒋介石对“此案”所持的态度是不抵抗,及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东北三省沦亡。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南京国民政府之所以持不抵抗态度,是因为寄希望于国际调停,要集中力量“围剿”红军,中国实力远不如日本,希望避免中日战争,尽量延缓中日爆发战争的时间,以便备战。
(3)由材料二“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可知,国民政府持抵抗日本侵略的态度,原因是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全面进攻中国,妄图灭亡中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