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同步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同步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4 08:17:5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 鸦片战争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材料中“西方列强一巴掌”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戊戌变法失败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并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对清政府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使中国由原来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都是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排除BC项;戊戌变法是中国民族“漫长的寻找”的一次政治尝试,排除D项。故选A项。
2.据下图连环画判断,该封面人物是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左宝贵 D.邓世昌
【答案】A
【解析】图片信息说明该历史人物的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A项正确;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领导人物,排除B项;左宝贵在平壤战役中牺牲,排除C项;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排除D项。故选A项。
3.去年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两国都在相关领域大幅度提高税率,历史上1843年的中国进出口货物的税率曾出现大幅度的变化。例如,进口税率中,棉纱下降了58%,棉布下降了73%。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割地赔款 B.五口通商 C.协定关税 D.公使进京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对中国危害最大,是导致清朝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C项正确;A、B、D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项。
4.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A项正确;《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均在《南京条约》之后,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继续加深,排除BCD三项。选A项。
5.马克思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里的“帝国”“注定……被打垮”的根本原因是( )
A.军备落后 B.阶级矛盾尖锐 C.孤立无援 D.闭关锁国专制落后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说明是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闭塞、停滞和倒退,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同时落后的封建制度也是导致鸦片战争被打败的根本原因,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分析军备落后和孤立无援是导致失败的原因,排除A和C项;阶级矛盾尖锐不是导致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6.下表是1843年前后中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统计表。导致表中税率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是( )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A.割地赔款 B.五口通商 C.协定关税 D.公使进京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2100万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依据题干“1843年前后中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统计的变化”可知,与协定关税有关,C项正确;AB项没有体现表格税率的变化,排除AB项;1843年公使还没有进京,排除D项。故选C项。
7.花儿是美丽的,人们很难把美丽的花儿与战争相联。但近代史上,发生在中英两国间的一场战争却因它(罂粟)而起,并因它而得名,给中国历史带来深远影响。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企图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英国企图割占中国领土
C.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企图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但近代史上,发生在中英两国间的一场战争却因它(罂粟)而起,并因它而得名”可知,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为了开辟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C项正确;英国企图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是英国对华贩卖鸦片的原因,排除A项;英国企图割占中国领土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排除B项;英国企图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报国情怀”。能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的是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义和团运动 D.黄海海战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A项正确;三元里抗英是人民自发的抗英运动,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是农民起义运动,与林则徐无关,排除C项;林则徐没有参加黄海海战,排除D项。故选A项。
9.2019年,香港地区发生大规模暴力分子乱港事件,一部分暴徒自称是英国人,却忘记了一百多年前在英国逼迫下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割香港岛给英国”的屈辱条约是《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A项正确;《瑷珲条约》是中国近代割让领土最多的条约,割让我国东北60多万领土给俄国。排除B项。《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排除C项;《辛丑条约》没有割地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10.“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其中“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国近代史开始了。”结合所学知识,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
11.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840年以来……在一片风雨之势中,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急速地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欧风美雨”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也包含着润物无声的和风细雨。与前者相比,后者没有留下那么多的伤痛和敌意,但风吹雨打之下,却浸泡了千家万户。对这段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传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C.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急速地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欧风美雨”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也包含着润物无声的和风细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给虫国带来深重的灾难,但是也在客观上传播了西方文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的近代化。因此这段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传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B项正确;题干内容没有强调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或中国被卷入资本王义世界市场,排除AD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故选B。
12.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哪些是史实、哪些是结论。下列属于结论的是( )
A.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攻陷定海
B.英军进犯吴淞,老将陈化成串众抵抗,壮烈牺牲
C.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D.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案】D
【解析】史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彩,结论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对鸦片战争的评价,属于历史结论,D项正确;ABC项都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属于史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
13.从1840年到1900年的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无一不是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分析其根本原因是
A.西方列强国力强盛 B.封建制度的腐朽
C.地主阶级投降卖国 D.闭关锁国的政策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以来,资本主义成为当时世界的潮流,中国当时的封建制度已经落后开世界,当资本主义制度和封建制度对抗时,必然失败,这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B项正确;西方列强国力强盛是外部原因,腐朽地主阶级投降卖国、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均是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CD三项。选B项。
14.鸦片战争前,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年仅需一件棉衣,一个钢勺,那么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结果,这位英国商人把价格低廉、质量高级的棉衣和钢勺运到中国后却严重滞销。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的购买力低下 B.英国工业产品质次价廉
C.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 D.英国棉衣钢勺过于欧化
【答案】C
【解析】根据“结果,这位英国商人把价格低廉、质量高级的棉衣和钢勺运到中国后却严重滞销。”可得出英国的商品因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而滞销,C项正确;购买力低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英国的工业品质量并不差,排除B项;产品的风格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15.下表是1795-1839年英国输人中国的鸦片数量,从表中获取的有效信息是
A.中国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B.中国贸易处于入超地位
C.鸦片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 D.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激增
【答案】D
【解析】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英国输入的鸦片数量从1795年的4000箱,到1839年的40200箱,翻了近十倍,因此反映出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激增,D项正确;材料只反映英国输入的鸦片量,而没有体现贸易方面的出超或者入超,排除AB项;材料不能得出鸦片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9年,一位在广东的外国人说:“鸦片是在最彻底的手段下被销毁了.....全部事务的处理,在人类历史上必将永远是一个最为卓越的事件。”
材料二:1840年的这场战争,无疑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
(1)材料一中“最卓越的事件”指什么 该事件的领导者是谁
(2)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 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应的事件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案】(1)虎门销烟。林则徐。
(2)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对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借口、直接原因等)。(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鸦片是在最彻底的手段下被销毁了.....全部事务的处理,在人类历史上必将永远是一个最为卓越的事件”,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最卓越的事件”指的是1839年的虎门销烟。其领导者是林则徐。
(2)根据材料二“1840年的这场战争,无疑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可知,材料中“这场战争”指的是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对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借口、直接原因等)。
17.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大地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1840—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流毒,祸害中华
材料一:请君莫長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化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虎门禁烟,扬眉吐气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事件 这一事件的领导者是谁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位"领导者"
战火燃起,国门洞开
材料三:据《广州百年大事》记载:"1842年8月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口岸;英商货物税须经双方协商。1843年10月,中英《虎门条约》签订,外国人获特权。领土主权遭破坏,中国近代史开端。"
(3)根据材料三,分析《南京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铭记历史,提升认识
材料四: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答案】(1)经济上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人民负担加重;生活上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政治上清政府更加腐败,军事上削弱军队战斗力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回答任两点给满分)
(2)虎门销烟。林则徐;林则徐是民族英雄(学生答林则徐热爱祖国、正直清廉,抗击侵略等也可给分)。
(3)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领土主权的完整;赔款2100万元,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开放通商口岸,破坏了贸易主权,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缴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4)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解析】(1)根据材料一“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化万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生活上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在经济上白银外流,导致清政府财政危机,人民负担加重;政治上清政府更加腐败等。
(2)根据材料二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因此材料反映的是虎门销烟。这一事件的领导者是林则徐;林则徐是民族英雄。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领土主权的完整;赔款2100万元,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开放通商口岸,破坏了贸易主权,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缴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4)根据材料四“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性的鸦片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使中国由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此"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是因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 鸦片战争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材料中“西方列强一巴掌”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戊戌变法失败
2.据下图连环画判断,该封面人物是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左宝贵 D.邓世昌
3.去年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两国都在相关领域大幅度提高税率,历史上1843年的中国进出口货物的税率曾出现大幅度的变化。例如,进口税率中,棉纱下降了58%,棉布下降了73%。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割地赔款 B.五口通商 C.协定关税 D.公使进京
4.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马克思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里的“帝国”“注定……被打垮”的根本原因是( )
A.军备落后 B.阶级矛盾尖锐 C.孤立无援 D.闭关锁国专制落后
6.下表是1843年前后中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统计表。导致表中税率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是( )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A.割地赔款 B.五口通商 C.协定关税 D.公使进京
7.花儿是美丽的,人们很难把美丽的花儿与战争相联。但近代史上,发生在中英两国间的一场战争却因它(罂粟)而起,并因它而得名,给中国历史带来深远影响。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企图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英国企图割占中国领土
C.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企图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报国情怀”。能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的是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义和团运动 D.黄海海战
9.2019年,香港地区发生大规模暴力分子乱港事件,一部分暴徒自称是英国人,却忘记了一百多年前在英国逼迫下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其中“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840年以来……在一片风雨之势中,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急速地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欧风美雨”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也包含着润物无声的和风细雨。与前者相比,后者没有留下那么多的伤痛和敌意,但风吹雨打之下,却浸泡了千家万户。对这段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传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C.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2.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哪些是史实、哪些是结论。下列属于结论的是( )
A.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攻陷定海
B.英军进犯吴淞,老将陈化成串众抵抗,壮烈牺牲
C.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D.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3.从1840年到1900年的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无一不是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分析其根本原因是
A.西方列强国力强盛 B.封建制度的腐朽
C.地主阶级投降卖国 D.闭关锁国的政策
14.鸦片战争前,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年仅需一件棉衣,一个钢勺,那么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结果,这位英国商人把价格低廉、质量高级的棉衣和钢勺运到中国后却严重滞销。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的购买力低下 B.英国工业产品质次价廉
C.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 D.英国棉衣钢勺过于欧化
15.下表是1795-1839年英国输人中国的鸦片数量,从表中获取的有效信息是
A.中国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B.中国贸易处于入超地位
C.鸦片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 D.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激增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9年,一位在广东的外国人说:“鸦片是在最彻底的手段下被销毁了.....全部事务的处理,在人类历史上必将永远是一个最为卓越的事件。”
材料二:1840年的这场战争,无疑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
(1)材料一中“最卓越的事件”指什么 该事件的领导者是谁
(2)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 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应的事件之间有什么联系
17.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大地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1840—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流毒,祸害中华
材料一:请君莫長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化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虎门禁烟,扬眉吐气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事件 这一事件的领导者是谁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位"领导者"
战火燃起,国门洞开
材料三:据《广州百年大事》记载:"1842年8月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口岸;英商货物税须经双方协商。1843年10月,中英《虎门条约》签订,外国人获特权。领土主权遭破坏,中国近代史开端。"
(3)根据材料三,分析《南京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铭记历史,提升认识
材料四: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