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1689年的秋天,一群人开始共同统治一个国家……它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国家正式结束。”材料中的这个国家应该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2.从下面英国革命示意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资本主义发展是革命爆发的背景 B.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得以确立
C.《权利法案》是革命结束的标志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曲折性
3.1872年,一名年仅17岁的青年阿瑟·奥康纳突然开枪刺杀刚要跨上马车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被当场抓获。在审理这起未遂刺杀案时,法官裁定这名凶手精神失常,只判他一年监禁。维多利亚女王大为光火∶竭力要求将这名危险分子流放国外∶以免他日后再出来干傻事。法官彬彬有礼地解释说∶对不起,女王殿下,我不能这样做∶因为奥康纳罪不当此。大英帝国的法律原则不允许我滥施刑罚。最终,维多利亚女王屈服了。这主要表明( )
A.大英帝国已经衰落 B.英国女王没有任何特权
C.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矛盾激化 D.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权力受限
4.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体现。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其经济、文化、外贸等政策也不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的新的政治体制来源于( )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 D.《宅地法》
5.1649年1月30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以“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善良国民之公敌'’的罪名被送上断头台,查理一世被处死后,英国经历了短暂的共和国时期。这标志着
A.英国资产阶级彻底战胜了封建势力 B.封建专制统治从此在英国消失
C.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统治在英国确立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阶段性胜利
6.《大宪章》之所以被称为英国自由的基石,是因为
A.《大宪章》开启了以法律限制王权的时代 B.《大宪章》明确规定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C.《大宪章》就是后来的《权利法案》 D.《大宪章》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比其他国家发达
C.詹姆斯一世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D.人文思想的影响
8.15世纪末以来,以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民族国家的崛起为标志,欧洲进入近代时期。近代包括从中世纪到工业革命为止的三个世纪,大约从1500至1800年,或者从1492年发现新世界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止。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史实是
①一场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兴起②英国光荣革命开启了现代西方宪政的进程
③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④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④
9.光荣革命是一场政治妥协,英国是新旧势力之间相互宽容,通过彼此间的利益让渡来解决政治冲突。”材料中“政治妥协”是指
A.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B.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
C.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制定宪法,推翻殖民者的残暴统治
10.“17 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解释了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材料中“旧瓶装新酒”是指( )
A.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B.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
C.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制定法典,肯定了自由平等的原则
11.如图反映了近代某国革命的发展状况。这一革命使该国
A.成为亚洲强国 B.取得了民族独立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走上了殖民道路
12.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材料意在说明“光荣革命”( )
A.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基本原则 B.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C.和平渐进的变革道路被各国借鉴 D.推动了英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13.如表是史学界对英国“光荣革命”的相关评价。这反映出( )
代表 观点
辉格派史学家 “光荣”在于议会最终战胜了国王
托利派史学家 没有权威,自由就不能存在,建立政府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自由,而是为了提供正义;对当权政府的反抗,是不可饶恕的行为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光荣革命”仅仅是一场政变,相对而言更重要的是先前四五十年代的暴力革命
A.“光荣革命”的社会环境复杂 B.时代和立场影响历史评价
C.差异性是历史评价的原则 D.多角度地解释历史更真实
14.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同时他们也都接受《权利法案》。当时议会的真正目的是( )
A.缓和与王室家族关系 B.加强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C.剥夺国王的全部权力 D.把王权置于议会法权下
15.到了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资产阶级和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壮大,……同时,随着英国经济中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分化,封建君主专制也逐渐丧失了它的统治基础。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由于(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封建君主专制的压迫
C.议会和王权矛盾激化 D.农民和工人生活贫困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作为外来者的威廉三世无望取得伊丽莎白一世那样的拥戴,也无力建立克伦威尔那样的独裁,他欣然入主英国的目的全然是为了利用英格兰的财富和陆海军力量来对抗法国,作为交换,他愿意充分尊重英国国民的政治意愿。而英国民众既然不想恢复到40年前的共和政体,又担心再次出现克伦威尔那样的专制君主,便只有在制度上向国王权力施加有效的约束。
——计秋枫:《近代前期英国崛起的历史逻辑》,载《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
(1)威廉三世为什么会接受英国议会的限制?
(2)英国民众为什么会接受一个“进口”的国王?
材料二: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非法。
——洪永宏、严昌:《世界经典文献》,144-145页,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3)材料三所引的上述条款中,体现出哪两大基本的原则?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16世纪,发祥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在英国就有一颗闪耀的明星冉冉升起了,他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材料二 英国海军军官库克在悉尼附近的植物学湾登陆……1788年,英国在此建立殖民地,后多次探测整个大陆,1817年定名为澳大利亚……大量的英国移民涌向澳大利亚,英国从澳大利亚获取大量黄金、羊毛等财富。西方史学家将库克描绘成伟大的航海家。但在澳大利亚一些土著社区里,库克船长的形象丑陋不堪,是一个带枪的大袋鼠和大海盗。
——摘编自郭方《看得见的英国史》
材料三 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强国之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的作品体现了当时哪一主流思潮的生活理想?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库克船长”类似的活动属于什么活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的“英国政治体制”指的是什么?说说该体制与英国工业革命相互关系?
(4)综上所述,英国的发展历程给我们哪些启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1689年的秋天,一群人开始共同统治一个国家……它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国家正式结束。”材料中的这个国家应该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答案】A
【解析】根据“1689年秋天”和“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国家正式结束”,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是英国。英国在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议会权力高于王权,A项正确;BC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2.从下面英国革命示意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资本主义发展是革命爆发的背景 B.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得以确立
C.《权利法案》是革命结束的标志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曲折性
【答案】D
【解析】从图片中所描述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可以看出,其存在一定的曲折性,D项正确;材料看不出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A项;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得以确立是18世纪中期的责任内阁,排除B项;光荣革命是结束的标志,排除C项。故选D项。
3.1872年,一名年仅17岁的青年阿瑟·奥康纳突然开枪刺杀刚要跨上马车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被当场抓获。在审理这起未遂刺杀案时,法官裁定这名凶手精神失常,只判他一年监禁。维多利亚女王大为光火∶竭力要求将这名危险分子流放国外∶以免他日后再出来干傻事。法官彬彬有礼地解释说∶对不起,女王殿下,我不能这样做∶因为奥康纳罪不当此。大英帝国的法律原则不允许我滥施刑罚。最终,维多利亚女王屈服了。这主要表明( )
A.大英帝国已经衰落 B.英国女王没有任何特权
C.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矛盾激化 D.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权力受限
【答案】D
【解析】1689 年颁布《权利法案》 ,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废除法律,不能停止法律执行,不得征收捐税。《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材料中事件说明国王的司法主权被剥夺,统而不治,D项正确;英国工业革命之后正处于上升时期,排除A项;材料只是说明国王不能干涉司法办案,并不是没有任何特权,排除B项;材料并不是说明英国社会矛盾的激化,排除C项。故选D项。
4.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体现。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其经济、文化、外贸等政策也不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的新的政治体制来源于( )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 D.《宅地法》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的新的政治体制来源于《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政体在英国确立,B项正确;《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排除A项;《拿破仑法典》是拿破仑执政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排除C项;《宅地法》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颁布的文件,排除D项。故选B项。
5.1649年1月30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以“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善良国民之公敌'’的罪名被送上断头台,查理一世被处死后,英国经历了短暂的共和国时期。这标志着
A.英国资产阶级彻底战胜了封建势力 B.封建专制统治从此在英国消失
C.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统治在英国确立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阶段性胜利
【答案】D
【解析】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也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阶段性胜利,D项正确;AB项太绝对,排除AB项;君主立宪制的统治在英国确立是指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
6.《大宪章》之所以被称为英国自由的基石,是因为
A.《大宪章》开启了以法律限制王权的时代 B.《大宪章》明确规定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C.《大宪章》就是后来的《权利法案》 D.《大宪章》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答案】A
【解析】英格兰1215年颁布《大宪章》,具有“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传统;A项正确;B项是《权利法案》的内容,排除B项;《大宪章》不是《权利法案》,排除C项;《大宪章》并不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启蒙思想才是,排除D项。故选A项。
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比其他国家发达
C.詹姆斯一世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D.人文思想的影响
【答案】A
【解析】由于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专制统治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成为英国社会的根本矛盾,它们矛盾的不断激化。为发展资本主义,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最终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A项正确;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比其他国家发达不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排除B项;CD项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相关,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D项。故选A项。
8.15世纪末以来,以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民族国家的崛起为标志,欧洲进入近代时期。近代包括从中世纪到工业革命为止的三个世纪,大约从1500至1800年,或者从1492年发现新世界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止。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史实是
①一场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兴起②英国光荣革命开启了现代西方宪政的进程
③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④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兴起,即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于14至16世纪,符合1500至1800年间,①③正确;英国光荣革命发生于1688年,符合1500至1800年间,且发生于欧洲,②正确;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发生于1492年,是发现新世界的开始,④正确,A项正确;B、C、D有漏选,排除B、C、D项。故选A项。
9.光荣革命是一场政治妥协,英国是新旧势力之间相互宽容,通过彼此间的利益让渡来解决政治冲突。”材料中“政治妥协”是指
A.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B.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
C.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制定宪法,推翻殖民者的残暴统治
【答案】B
【解析】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与新旧贵族之间的相互妥协,之后议会于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一方面保留传统的君主制,另一方面确立议会权力至上的原,B项正确;光荣革命赶跑了詹姆士二世,让他的女儿和女婿入主英国,并没有处死国王,排除A项;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并不是民主共和制,排除C项;美国独立战争的结果是推翻英国殖民者的残暴统治,之后制定了1787年宪法,排除D项。故选B项。
10.“17 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解释了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材料中“旧瓶装新酒”是指( )
A.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B.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
C.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制定法典,肯定了自由平等的原则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7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也解释了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结合所学知识,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权利法案》 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证,保留王位,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英国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的史实。因此材料中“旧瓶装新酒”是指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B项正确;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发生的,排除A项;英国设立议会,建立君主立宪制而非民主共和制,排除C项;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而不是制定《法典》,排除D项。故选B项。
11.如图反映了近代某国革命的发展状况。这一革命使该国
A.成为亚洲强国 B.取得了民族独立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走上了殖民道路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始于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克伦威尔的领导下,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建立了共和国,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担任“护国主”,但是他去世不久,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复辟,查理二世以及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进行了疯狂的反攻倒算,恢复封建专制统治,进行血腥报复等,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世界历史进程。因此题干图片反映了近代英国革命的发展状况,这一革命使该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项正确;英国地处欧洲,排除A项;取得了民族独立,与英国史实不符,排除B项;走上了殖民道路,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
12.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材料意在说明“光荣革命”( )
A.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基本原则 B.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C.和平渐进的变革道路被各国借鉴 D.推动了英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可知,这是在说“光荣革命”推动了英国社会的进步,D正确;《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基本原则,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排除AB两项;材料是说革命的国内意义,不是世界意义,排除C项。故选D项。
13.如表是史学界对英国“光荣革命”的相关评价。这反映出( )
代表 观点
辉格派史学家 “光荣”在于议会最终战胜了国王
托利派史学家 没有权威,自由就不能存在,建立政府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自由,而是为了提供正义;对当权政府的反抗,是不可饶恕的行为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光荣革命”仅仅是一场政变,相对而言更重要的是先前四五十年代的暴力革命
A.“光荣革命”的社会环境复杂 B.时代和立场影响历史评价
C.差异性是历史评价的原则 D.多角度地解释历史更真实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史学界对英国“光荣革命”的评价不一,辉格派史学家认为“光荣”在于议会最终战胜了国王,这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托利派史学家认为“对当权政府的反抗,是不可饶恕的行为”,这代表了封建势力的利益;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光荣革命”仅仅是一场政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观点。由此可知,时代和立场影响历史评价,B项正确;材料不是强调“光荣革命”的社会环境复杂,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差异性是历史评价的原则,排除C项;多角度地解释历史更真实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14.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同时他们也都接受《权利法案》。当时议会的真正目的是( )
A.缓和与王室家族关系 B.加强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C.剥夺国王的全部权力 D.把王权置于议会法权下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光荣革命后,颁布并让新国王接受《权利法案》的主要目的是把王权置于议会法权下,因为《权利法案》的核心是肯定议会主权,限制王权,D项正确;缓和与王室家族关系、加强与荷兰的友好关系的说法均与材料无关,AB项排除;《权利法案》使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并未剥夺国王的全部权力,C项排除。故选D。
15.到了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资产阶级和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壮大,……同时,随着英国经济中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分化,封建君主专制也逐渐丧失了它的统治基础。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由于(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封建君主专制的压迫
C.议会和王权矛盾激化 D.农民和工人生活贫困
【答案】A
【解析】抓住材料关键信息“资产阶级和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壮大”“随着英国经济中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分化,封建君主专制也逐渐丧失了它的统治基础”,反映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他们开始反抗封建君主专制,同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动摇了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地位,因此爆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作为外来者的威廉三世无望取得伊丽莎白一世那样的拥戴,也无力建立克伦威尔那样的独裁,他欣然入主英国的目的全然是为了利用英格兰的财富和陆海军力量来对抗法国,作为交换,他愿意充分尊重英国国民的政治意愿。而英国民众既然不想恢复到40年前的共和政体,又担心再次出现克伦威尔那样的专制君主,便只有在制度上向国王权力施加有效的约束。
——计秋枫:《近代前期英国崛起的历史逻辑》,载《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
(1)威廉三世为什么会接受英国议会的限制?
(2)英国民众为什么会接受一个“进口”的国王?
材料二: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非法。
——洪永宏、严昌:《世界经典文献》,144-145页,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3)材料三所引的上述条款中,体现出哪两大基本的原则?
【答案】(1)希望借助英国的财富及军事力量,以对抗法国。
(2)能从制度上有效约束王权。
(3)议会至上;王在法下。
【解析】(1)据材料一“他欣然入主英国的目的全然是为了利用英格兰的财富和陆海军力量来对抗法国,作为交换,他愿意充分尊重英国国民的政治意愿”可知,威廉三世接受英国议会的限制的原因是他希望借助英国的财富及军事力量对抗法国。
(2)据材料一“而英国民众既然不想恢复到40年前的共和政体,又担心再次出现克伦威尔那样的专制君主,便只有在制度上向国王权力施加有效的约束。”可知,英国民众会接受一个“进口”的国王的原因是能从制度上有效约束王权。
(3)根据材料二“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非法。”可知, 材料反映的原则是议会至上;王在法下。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16世纪,发祥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在英国就有一颗闪耀的明星冉冉升起了,他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材料二 英国海军军官库克在悉尼附近的植物学湾登陆……1788年,英国在此建立殖民地,后多次探测整个大陆,1817年定名为澳大利亚……大量的英国移民涌向澳大利亚,英国从澳大利亚获取大量黄金、羊毛等财富。西方史学家将库克描绘成伟大的航海家。但在澳大利亚一些土著社区里,库克船长的形象丑陋不堪,是一个带枪的大袋鼠和大海盗。
——摘编自郭方《看得见的英国史》
材料三 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强国之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的作品体现了当时哪一主流思潮的生活理想?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库克船长”类似的活动属于什么活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的“英国政治体制”指的是什么?说说该体制与英国工业革命相互关系?
(4)综上所述,英国的发展历程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案】(1)莎士比亚;人文主义
(2)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3)君主立宪制;体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或奠定了政治基础),工业革命巩固了体制
(4)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升综合国力;扩大开放,学习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走和平崛起道路等。
【解析】(1)根据材料一“他的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莎士比亚的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潮。
(2)根据材料二“西方史学家将库克描绘成伟大的航海家。但在澳大利亚一些土著社区里,库克船长的形象丑陋不堪,是一个带枪的大袋鼠和大海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库克船长”类似的活动属于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3)据材料二“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可知,材料二中的“英国政治体制”指的是君主立宪制。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工业革命巩固了君主立宪制。
(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综上所述,英国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我们要深化改革,进行制度创新,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升综合国力;扩大开放,学习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走和平崛起道路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