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17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训练17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8-13 09:1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17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下列有关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gCl沉淀生成和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
B.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
C.升高温度,AgCl的溶解度减小
D.向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NaCl固体,AgCl的溶解度不变
解析:AgCl固体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当达到溶解平衡时,AgCl固体生成Ag+和Cl-的速率必然等于Ag+和Cl-结合成AgCl固体的速率,A正确;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B错误;一般说来,温度升高,固体的溶解度增大,C错误,但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向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NaCl固体,增大了c(Cl-),平衡向左移动,AgCl的溶解度减小,D错误。
答案:A
2.在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溶液产生BaSO4沉淀,若以Ksp表示BaSO4的溶度积常数,则平衡后溶液中(  )。
A.c(Ba2+)=c(S)=(Ksp
B.c(Ba2+)·c(S)>Ksp,c(Ba2+)=c(S)
C.c(Ba2+)·c(S)=Ksp,c(Ba2+)>c(S)
D.c(Ba2+)·c(S)≠Ksp,c(Ba2+)解析:在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溶液,平衡BaSO4Ba2++S左移,此时溶液中c(Ba2+)增大,因此c(Ba2+)>c(S)。由于温度未发生改变,所以溶液中c(Ba2+)·c(S)=Ksp。
答案:C
3.(2012·寿光高二质检)溶度积常数表达式符合Ksp=·c(By-)的是(  )。
A.AgCl(s)Ag+(aq)+Cl-(aq)
B.Na2S2Na++S2-
C.Ag2S(s)2Ag+(aq)+S2-(aq)
D.PbI2(s)Pb2+(aq)+2I-(aq)
解析:由于Ksp=[c(Ax+)]2·c(By-),即阳离子前的系数为2;Na2S为可溶性盐不存在溶度积常数,故C正确。
答案:C
4.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石灰乳悬浊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a(OH)2(s)Ca(OH)2(aq)Ca2+(aq)+2OH-(aq),当向此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Ca2+)增大
B.c(Ca2+)不变
C.c(OH-)增大
D.n(OH-)不变
解析:当向悬浊液中加入CaO,CaO+H2OCa(OH)2,因为Ca(OH)2已达饱和,随着水的不断反应,还会有Ca(OH)2析出,溶液中Ca2+和OH-的物质的量会减少,但此时溶液依旧是饱和溶液,所以c(Ca2+)不变,B项正确。
答案:B
5.(2012·衡水高二质检)在5 mL 0.05 mol·L-1的某金属氯化物溶液中,滴加0.1 mol·L-1AgN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氯化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解析:设氯化物化学式为MClx
MClx    ~    xAgNO3
   1           x
5×10-3L×0.05 mol·L-1 0.1 mol·L-1×7.5×10-3L
x=3
答案:C
6.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提示:BaSO4(s)Ba2+(aq)+S(aq)的平衡常数Ksp=c(Ba2+)·c(S),称为溶度积常数。
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
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解析:A项加入Na2SO4会使Ba2+的浓度减小;B项,蒸发时,Ba2+与S的浓度变化是一致的;D项,温度不变,Ksp不变。
答案:C
7.已知25 ℃时,AgCl的溶度积Ksp=1.8×10-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sp变大
B.AgNO3溶液与NaCl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一定有c(Ag+)=c(Cl-)
C.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c(Ag+)·c(Cl-)=Ksp时,此溶液中必有AgCl的沉淀析出
D.将AgCl加入到较浓的KI溶液中,部分AgCl转化为AgI,因为AgCl溶解度大于AgI
解析:A项加入盐酸引起沉淀溶解平衡移动,Ksp不变,故A项错误;B项由于不知道AgNO3和NaCl物质的量情况,不一定具有c(Ag+)=c(Cl-),故B项错误;C项当有c(Ag+)·c(Cl-)=Ksp时,沉淀的溶解处于平衡状态,没有AgCl沉淀析出,故C项错误;D项由于AgCl转化为AgI,是因为溶解度大的AgCl转化为溶解度小的AgI,故D项正确。
答案:D
8.(2012·淮安高二质检)已知:25 ℃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 ℃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B.25 ℃时,在Mg(OH)2的悬浊液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C.25 ℃时,Mg(OH)2固体在20 mL 0.01 mol·L-1氨水中的Ksp比在20 mL 0.01 mol·L-1 NH4Cl溶液中的Ksp小
D.25 ℃时,在Mg(OH)2的悬浊液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成为MgF2
解析:Mg(OH)2的溶度积小,故其电离出的Mg2+浓度要小一些,A错;N可以结合Mg(OH)2电离出的OH-,从而促使Mg(OH)2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Mg2+)增大,B正确。Ksp仅与温度有关,故C错;D项,由于MgF2的溶度积更小,所以沉淀会向更难溶的方向进行,即可以生成MgF2沉淀,正确。
答案:B
9.试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下列事实:
(1)FeS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盐酸中;
(2)CaCO3难溶于稀硫酸,却能溶于醋酸中;
(3)分别用等体积的蒸馏水和0.010 mol·L-1硫酸洗涤BaSO4沉淀,用水洗涤造成BaSO4的损失量大于用稀硫酸洗涤的损失量。
答案:(1)FeS(s)Fe2+(aq)+S2-(aq),加入稀盐酸后,S2-+2H+H2S↑,破坏了FeS的溶解平衡,使上述平衡向FeS溶解的方向移动,故FeS溶解。
(2)CaCO3(s)C(aq)+Ca2+(aq),在稀硫酸中生成的CaSO4微溶,附着在CaCO3的表面,很难破坏CaCO3的溶解平衡,故难溶于稀硫酸;而在醋酸中,C+2CH3COOH2CH3COO-+H2O+CO2↑,破坏了CaCO3的溶解平衡,故CaCO3能溶于醋酸。
(3)BaSO4(s)Ba2+(aq)+S(aq),用水洗涤使BaSO4的溶解平衡向BaSO4溶解的方向移动,造成BaSO4的损失;而用硫酸洗涤,H2SO42H++S,S的存在抑制了BaSO4的溶解,故BaSO4损失量少。
10.(1)在25 ℃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    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已知25 ℃时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
(2)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    。
[Ksp(AgBr)=5.4×10-13,Ksp(AgCl)=2.0×10-10]
解析:(1)由于Ksp[Cu(OH)2](2)所谓沉淀共存,就是AgCl、AgBr都有,即AgCl+Br-AgBr+Cl-这个反应达到平衡,所以===2.7×10-3。
答案:(1)Cu(OH)2 Cu2++2NH3·H2OCu(OH)2↓+2N
(2)2.7×10-3
11.已知在25 ℃的水溶液中,AgX、AgY、AgZ均难溶于水,且Ksp(AgX)=1.8×10-10,Ksp(AgY)=1.0×10-12,Ksp(AgZ)=8.7×10-17。
(1)根据以上信息,判断AgX、AgY、AgZ三者的溶解度(已被溶解的溶质的物质的量/1 L溶液)S(AgX)、S(AgY)、S(AgZ)的大小顺序为    。
(2)若向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X固体,则c(Y-)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25 ℃时,若取0.188 g的AgY(相对分子质量188)固体放入100 mL水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溶液中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4)由上述Ksp判断,在上述(3)的体系中,能否实现AgY向AgZ的转化,    (填“能”或“不能”),理由为 。
解析:(1)由于AgX、AgY、AgZ为同一类型的盐,所以其溶解度大小可以根据Ksp大小予以确定,因为Ksp(AgX)>Ksp(AgY)>Ksp(AgZ),所以S(AgX)>S(AgY)>S(AgZ)。(2)向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X固体,由于AgX的溶解度大于AgY,溶液中的c(Ag+)增大,AgY溶解平衡向着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3)AgY饱和溶液中,c(Ag+)===1.0×10-6 mol·L-1,AgY固体完全溶解后c(Ag+)=10-2 mol·L-1,故0.188 g AgY不能完全溶解,其溶液中c(Y-)=1.0×10-6 mol·L-1。(4)因Ksp(AgY)=1.0×10-12>Ksp(AgZ)=8.7×10-17,所以能够实现AgY向AgZ的转化。
答案:(1)S(AgX)>S(AgY)>S(AgZ)
(2)减小
(3)1.0×10-6 mol·L-1
(4)能 Ksp(AgY)=1.0×10-12>Ksp(AgZ)=8.7×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