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读图、识图是学习历史的必备技能之一。下图反映了关于某城市起源的一段传说。该城市是( )
A.华氏城 B.罗马城 C.巴比伦城 D.雅典城
2.史书记载:“几年后,当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神圣、卓越、显赫)的称号时,他欣然接受了。又过了几年,街上的市民们开始叫他‘皇帝’,士兵则称他‘元首’。”材料评述的历史人物是( )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克洛维
3.罗马帝国建立后,进一步对外扩张。2世纪,成为罗马帝国“内湖”的是
A.黑海 B.里海 C.死海 D.地中海
4.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该年份属于公元前
A.6世纪末 B.6世纪初 C.5世纪初 D.5世纪末
5.古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后,意大利人不能参与罗马政治活动和担任官职,没有资格分享公有地和战利品,但却要为罗马提供兵役,因此反抗斗争不断。这些斗争源于
A.公民与非公民的不平等 B.贵族世袭特权不受限制
C.公民对贵族专权的不满 D.公民利益缺乏法律保护
6.历史学家爱德华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说:“他的胜利所获的虚衔早已化为尘埃,然而他作为立法者的名声却镌刻在一个公正而持久的纪念物之上。”这里所说的“公正而又持久的纪念物”指
A.陶片放逐法 B.《汉谟拉比法典》 C.《十二铜表法》 D.《查士丁尼法典》
7.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疆域达到最大规模,曾经成为其“内湖”的是( )
A.黑海 B.里海 C.地中海 D.波罗的海
8.公元前73年,罗马共和国爆发的影响最大的奴隶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斯巴达克起义
C.圣约翰起义 D.黄巢起义
9.“公元前450年左右,贵族通过颁布罗马第一部法律……进一步向平民妥协”。这部法律“为确立罗马法律的长期传统奠定了基础”。该法律
A.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 B.彻底废除了贵族特权
C.颁布于罗马帝国时期 D.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
10.《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它颁布于
A.罗马共和国时期 B.罗马帝国时期 C.西罗马帝国时期 D.东罗马帝国时期
11.上历史课时,老师说:“罗马以武力征服了希腊,但在文化上卻成了俘虏。”请问:下列敘述中,哪一位学生的见解最恰当?
A.小张:罗马以武力征服希腊,将文化传播给希腊,使希腊成为罗马文化的俘虏
B.小李:罗马以武力、文化征服了希腊,使希腊成为其俘虏
C.小王:罗马以武力征服了希腊,但文化多承袭希腊文化
D.小赵:罗马与希腊在地理上相当接近,文化上互相交流,同是西方文化的源头
12.下面是节选自美国作家伊斯比的一部著作的目录,请推断这部著作是关于
扬帆出海参加运动会帕特农神庙女神之家刻在铜板上的法律灭亡迦太基凯撒万岁
A.古代印度和阿拉伯帝国 B.日本的幕府统治和拜占庭帝国的建立
C.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 D.古埃及和古巴比伦
13.《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由材料内容可知《查士丁尼法典》有利于
A.消除社会矛盾 B.实现东西罗马帝国的统一
C.国家的民主法制发展 D.加强皇帝权力和稳固社会秩序
14.基督教早期反对罗马暴政,谴责富人剥削。2世纪以后,基督教教义发生变化,宣扬忍耐顺从、君权神授等思想,至4世纪末,基督教被确立为国教。这表明
A.基督教是穷人的宗教 B.有利于强化思想统治
C.已成为世界性宗教 D.提倡自由平等博爱
15.与“公元前27年”、“首创元首制”、“罗马帝国”等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凯撒 B.屋大维 C.伯里克利 D.君士坦丁
二、非选择题
16.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政体,小到个人言行,都需要在法治框架中运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研究西方法治史的学者们大都认为,近代西方的法治观念和体制,其渊源可追溯至希腊城邦特别是雅典堿邦时期,尽管这种观念和体制是随着时势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和丰富的。
——刘绪贻《中西法治观和法治体制比较及意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主要想表达的观点。
材料二 法典規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2)材料二中的“法典”是指什么?你认为该法典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如何评价该法典?
材料三 第五表:继承和监护……被继承人的债权和债务,由各继承人按其应继分的比例分配之…
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使用土地的取得时效为两年,其他物品为一年……
第九表:公法……经长官委任的承审员或仲裁员,在执行职务中收受贿赂的,处死刑………
——《十二铜表法》
(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中的《十二铜表法》具有怎样的历史价值。与材料二中的“法典”相比,两者有何共同之处?
材料四 法治:以法治国,王在法下。
——易中天《法治中国与文化传统》
(4)材料四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理念?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法治建设的认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于缺乏妇女……于是罗马人和萨宾人之间发生战争。……战争的最后结果以和解告终。罗马和罗马北边诸山居住的萨宾人合并……罗马的实力由此大涨。
——杨共乐:《罗马史纲要》,13-1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材料二:当时的罗马领土却只有800平方公里,光公民的人口密度就达每平方公里162人。在古代,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数目。稠密的人口不仅对有限的土地造成了严重的压力……而且还对古代文明形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保存自己的文明,摆在罗马国家面前的唯一办法,就是向外扩张。
——杨共乐:《罗马史纲要》,7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罗马扩张的原因。
材料三:公元前216年8月2日,罗马军与汉尼拔军在阿普利亚坎尼城附近的平原上发生激战。……最后汉尼拔以6000人的代价全歼了罗马7万大军。
——杨共乐:《罗马史纲要》,67-6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材料四:坎尼之役打掉了罗马人的傲气,打醒了沉睡中的罗马民族的勇气。元老院紧急召征17岁以上青年参军,同时还通过赎买的方式把8000多名年轻奴隶送入军队;动用国库全部财富……此后5年……稳扎稳打,实力稳步上升,到公元前212年军队已达到25个军团,其军队数量远远超过汉尼拔。
——杨共乐:《罗马史纲要》,6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材料三四反映了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出现了什么问题?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读图、识图是学习历史的必备技能之一。下图反映了关于某城市起源的一段传说。该城市是( )
A.华氏城 B.罗马城 C.巴比伦城 D.雅典城
【答案】B
【解析】关于罗马城的起源传说有许多不同的神话,其中被母狼所乳养的罗慕路斯和勒莫斯两兄弟的故事在古代就为人所熟知。据说,是两个孪生兄弟罗慕洛和勒莫建立的罗马城。他们是希腊神话中特洛伊英雄、美神阿佛洛狄忒的儿子埃尼阿斯的后代。题干图片与罗马城的起源传说有关,B项正确;华氏城与图片传说无关,排除A项;巴比伦城与图片传说无关,排除C项;雅典城与图片传说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史书记载:“几年后,当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神圣、卓越、显赫)的称号时,他欣然接受了。又过了几年,街上的市民们开始叫他‘皇帝’,士兵则称他‘元首’。”材料评述的历史人物是( )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克洛维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称号,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者实权。B项正确;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排除A项;亚历山大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排除C项;克洛维是法兰克王国建立者,排除D项。故选B项。
3.罗马帝国建立后,进一步对外扩张。2世纪,成为罗马帝国“内湖”的是
A.黑海 B.里海 C.死海 D.地中海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
4.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该年份属于公元前
A.6世纪末 B.6世纪初 C.5世纪初 D.5世纪末
【答案】A
【解析】根据公元纪年法可知,一百年一个世纪,十年一个年代,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因为公元前的时间数越小离现在越近,因而公元前509年为公元前六世纪末,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5.古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后,意大利人不能参与罗马政治活动和担任官职,没有资格分享公有地和战利品,但却要为罗马提供兵役,因此反抗斗争不断。这些斗争源于
A.公民与非公民的不平等 B.贵族世袭特权不受限制
C.公民对贵族专权的不满 D.公民利益缺乏法律保护
【答案】A
【解析】古罗马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外邦人虽然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力,不能占有土地。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力和自由。被罗马征服的意大利人属于非公民,罗马法规定非公民不能参与罗马政治活动和担任官职,没有资格分享公有地和战利品,但却要为罗马提供兵役。因此,公民与非公民的不平等是意大利人反抗斗争的根源,A项正确;贵族世袭特权不受限制与意大利人无关,排除B项;意大利人不属于罗马公民,排除CD项。故选A项。
6.历史学家爱德华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说:“他的胜利所获的虚衔早已化为尘埃,然而他作为立法者的名声却镌刻在一个公正而持久的纪念物之上。”这里所说的“公正而又持久的纪念物”指
A.陶片放逐法 B.《汉谟拉比法典》 C.《十二铜表法》 D.《查士丁尼法典》
【答案】D
【解析】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制定《罗马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D项正确;A项是古希腊的,排除A项;B项是古巴比伦时期的,排除B项;C项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
7.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疆域达到最大规模,曾经成为其“内湖”的是( )
A.黑海 B.里海 C.地中海 D.波罗的海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疆域达到最大规模,地中海成为其“内湖”,C项正确;罗马帝国最强盛时是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黑海、里海、波罗的海均不在此地域内,排除ABD三项。选C项。
8.公元前73年,罗马共和国爆发的影响最大的奴隶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斯巴达克起义
C.圣约翰起义 D.黄巢起义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斯巴达起义爆发于公元前 73年,是罗马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它加剧了罗马奴隶制的经济危机,加速了罗马政权由共和制向君主制的过渡。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故B符合题意;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此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故A不符合题意;1733年圣约翰起义是北美最早的奴隶起义之一是一群非洲奴隶有效地征服了丹麦人拥有的圣约翰岛。故C不符合题意;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9.“公元前450年左右,贵族通过颁布罗马第一部法律……进一步向平民妥协”。这部法律“为确立罗马法律的长期传统奠定了基础”。该法律
A.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 B.彻底废除了贵族特权
C.颁布于罗马帝国时期 D.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公元前450年左右,贵族通过颁布罗马第一部法律……进一步向平民妥协”并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该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D项正确;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没有废除了贵族特权,排除B项;《十二铜表法》颁布于罗马共和国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10.《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它颁布于
A.罗马共和国时期 B.罗马帝国时期 C.西罗马帝国时期 D.东罗马帝国时期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450年左右的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11.上历史课时,老师说:“罗马以武力征服了希腊,但在文化上卻成了俘虏。”请问:下列敘述中,哪一位学生的见解最恰当?
A.小张:罗马以武力征服希腊,将文化传播给希腊,使希腊成为罗马文化的俘虏
B.小李:罗马以武力、文化征服了希腊,使希腊成为其俘虏
C.小王:罗马以武力征服了希腊,但文化多承袭希腊文化
D.小赵:罗马与希腊在地理上相当接近,文化上互相交流,同是西方文化的源头
【答案】C
【解析】罗马军事实力强大,曾经征服希腊,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但从文化方面来看,古罗马是对古希腊文明的延续。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C项正确;题干中说明在文化方面罗马是俘虏,排除AB项;希腊文化被罗马延续下去,罗马并不是交流,而是继承,排除D项。
12.下面是节选自美国作家伊斯比的一部著作的目录,请推断这部著作是关于
扬帆出海参加运动会帕特农神庙女神之家刻在铜板上的法律灭亡迦太基凯撒万岁
A.古代印度和阿拉伯帝国 B.日本的幕府统治和拜占庭帝国的建立
C.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 D.古埃及和古巴比伦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扬帆出海、参加运动会、帕特农神庙、女神之家”可知,这与古代希腊有关,古代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开端,古代希腊文明对欧洲乃至世界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古代希腊被看成是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奥运会起源于古代希腊,有著名的建筑帕特农神庙。古代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开端,古代希腊文明对欧洲乃至世界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古代希腊被看成是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根据“刻在铜板上的法律、灭亡迦太基、凯撒万岁”可知反映的是古代罗马,刻在铜板上的法律是《十二铜表法》,由于罗马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使得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罗马共和国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打败迦太基,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共和制再也无力统治,奴隶主企图建立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C项正确;由此可知,ABD与题目无关,排除。故选C项。
13.《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由材料内容可知《查士丁尼法典》有利于
A.消除社会矛盾 B.实现东西罗马帝国的统一
C.国家的民主法制发展 D.加强皇帝权力和稳固社会秩序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可知,材料内容突出强调了法律在巩固和治理国家方面的重大作用,对题干内容理解准确的是《查士丁尼法典》有利于加强皇帝权力和稳固社会秩序,D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查士丁尼法典》有利于治理国家,缓和社会矛盾,但不能消除社会矛盾,排除A项;材料内容强调了法律在巩固和治理国家方面的重大作用,没有体现东西罗马帝国的统一,并且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题干内容主要强调的是《查士丁尼法典》有利于加强皇帝权力和稳固社会秩序,没有体现民主法制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14.基督教早期反对罗马暴政,谴责富人剥削。2世纪以后,基督教教义发生变化,宣扬忍耐顺从、君权神授等思想,至4世纪末,基督教被确立为国教。这表明
A.基督教是穷人的宗教 B.有利于强化思想统治
C.已成为世界性宗教 D.提倡自由平等博爱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基督教早期反对罗马暴政,谴责富人剥削”“基督教教义发生变化,宣扬忍耐顺从、君权神授等思想,至4世纪末,基督教被确立为国教”可知,早期基督教反对罗马暴政,谴责富人剥削,公元2世纪后,基督教教义发生变化,宣扬忍受顺从、君权神授等思想,这有利于强化思想统治,基督教教义变化导致的结果是罗马统治者承认并认定基督教为国教,说明统治阶级利用基督教以加强对人们思想的控制,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统治阶级利用教义发生变化后的基督教控制人们的思想,说明基督教有利于强化思想统治,没有体现基督教是穷人的宗教,并且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内容表明基督教已成为罗马国教,但并没有强调成为世界性宗教,排除C项;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的是启蒙运动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15.与“公元前27年”、“首创元首制”、“罗马帝国”等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凯撒 B.屋大维 C.伯里克利 D.君士坦丁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公元前27年”、“首创元首制”、“罗马帝国”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创立元首制,成为实际上的皇帝,基本上,元首制通常被认为是“披着共和制外衣”的君主制,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B项正确;恺撒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并且以其优越的才能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奠基者,排除A项;伯里克利是雅典黄金时期具有重要影响的领导人,排除C项;君士坦丁是罗马帝国奥古斯都,排除D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6.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政体,小到个人言行,都需要在法治框架中运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研究西方法治史的学者们大都认为,近代西方的法治观念和体制,其渊源可追溯至希腊城邦特别是雅典堿邦时期,尽管这种观念和体制是随着时势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和丰富的。
——刘绪贻《中西法治观和法治体制比较及意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主要想表达的观点。
材料二 法典規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2)材料二中的“法典”是指什么?你认为该法典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如何评价该法典?
材料三 第五表:继承和监护……被继承人的债权和债务,由各继承人按其应继分的比例分配之…
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使用土地的取得时效为两年,其他物品为一年……
第九表:公法……经长官委任的承审员或仲裁员,在执行职务中收受贿赂的,处死刑………
——《十二铜表法》
(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中的《十二铜表法》具有怎样的历史价值。与材料二中的“法典”相比,两者有何共同之处?
材料四 法治:以法治国,王在法下。
——易中天《法治中国与文化传统》
(4)材料四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理念?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法治建设的认识。
【答案】(1)雅典城邦实行民主政治,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2)《汉谟拉比法典》。奴隶主阶级。《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3)《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共同之处: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等等。
(4)法律至上或依法治国。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有利于发展国家政治文明;等等。
【解析】(1)根据材料一的“近代西方的法治观念和体制,其渊源可追溯至希腊城邦特别是雅典城邦时期”可知作者主要想表达的观点是:雅典城邦实行民主政治,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2)根据材料二的“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可知材料二中的“法典”是指《汉谟拉比法典》。材料二表明《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利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十二铜表法》和《汉谟拉比法典》都颁布于奴隶制国家,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等。
(4)根据材料四的“以法治国,王在法下。”可知材料四体现了法律至上或依法治国的治国理念。结合所学知识,我对民主法治建设的认识有: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有利于发展国家政治文明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于缺乏妇女……于是罗马人和萨宾人之间发生战争。……战争的最后结果以和解告终。罗马和罗马北边诸山居住的萨宾人合并……罗马的实力由此大涨。
——杨共乐:《罗马史纲要》,13-1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材料二:当时的罗马领土却只有800平方公里,光公民的人口密度就达每平方公里162人。在古代,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数目。稠密的人口不仅对有限的土地造成了严重的压力……而且还对古代文明形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保存自己的文明,摆在罗马国家面前的唯一办法,就是向外扩张。
——杨共乐:《罗马史纲要》,7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罗马扩张的原因。
材料三:公元前216年8月2日,罗马军与汉尼拔军在阿普利亚坎尼城附近的平原上发生激战。……最后汉尼拔以6000人的代价全歼了罗马7万大军。
——杨共乐:《罗马史纲要》,67-6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材料四:坎尼之役打掉了罗马人的傲气,打醒了沉睡中的罗马民族的勇气。元老院紧急召征17岁以上青年参军,同时还通过赎买的方式把8000多名年轻奴隶送入军队;动用国库全部财富……此后5年……稳扎稳打,实力稳步上升,到公元前212年军队已达到25个军团,其军队数量远远超过汉尼拔。
——杨共乐:《罗马史纲要》,6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材料三四反映了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出现了什么问题?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
【答案】(1)受生存环境和条件影响形成尚武的传统;罗马人也从最早的战争当中尝到“甜头”,实力壮大,刺激他们不断向外扩张的欲望。
(2)罗马遭受重创。增加兵员;动用国库全部财富。
【解析】(1)根据材料二“当时的罗马领土却只有800平方公里,光公民的人口密度就达每平方公里162人。在古代,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数目。稠密的人口不仅对有限的土地造成了严重的压力”可归纳出受生存环境和条件影响形成尚武的传统;根据材料一“罗马和罗马北边诸山居住的萨宾人合并……罗马的实力由此大涨”可归纳出罗马人也从最早的战争当中尝到“甜头”,实力壮大,刺激他们不断向外扩张的欲望。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最后汉尼拔以6000人的代价全歼了罗马7万大军。”可归纳出罗马遭受重创。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四“元老院紧急召征17岁以上青年参军,同时还通过赎买的方式把8000多名年轻奴隶送入军队”可归纳出增加兵员;根据“动用国库全部财富……此后5年……稳扎稳打,实力稳步上升,到公元前212年军队已达到25个军团,其军队数量远远超过汉尼拔”可归纳出动用国库全部财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