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同步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同步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4 09:24:2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动力。”材料评价的是
A.法兰克王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2.拜占庭帝国矗立在欧、亚、非三洲的交叉路口,将罗马帝国的文明与荣耀又守卫了一千多年。他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材料强调拜占庭帝国( )
A.属于古罗马文明的一部分 B.开启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大门
C.突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 D.启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3.《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其第九表第三条中规定:“经长官委任的承审员或仲裁员在执行职务中收受贿赂的,处死刑”,由此可见,古代罗马(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注重维护法律程序公正
C.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成文法削弱了贵族势力
4.当西方为新的文明打下了基础时,东罗马帝国却一直躺在光辉灿烂、占压倒优势的遗产上,一直无力冲破过去的桎梏,直到1453年遭到灭亡为止,灭亡东罗马帝国的是
A.法兰克王国 B.不列颠王国 C.奥斯曼土耳其 D.波斯帝国
5.《查士丁尼法典》里规定,父亲不能处死他的儿女,奴隶主也不能处死他的奴隶。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时代的法律( )
A.适用对象更广泛 B.否认奴隶制的存在
C.更加合理和人道 D.富有理想主义色彩
6.拜占庭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游牧民族普遍冲击农耕民族的时代,保护古典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免遭灭亡,使古典文化能够传于后世。同时,拜占庭人使古典文化适合于中古社会生活,形成古典文化的特殊形式。材料反映出拜占庭文化的特点是( )
A.兼收并蓄 B.承前启后 C.守旧保守 D.野蛮落后
7.下列人物为罗马法律的修订、完善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
A.克洛维 B.耶稣 C.查理曼 D.查士丁尼
8.拜占庭文化对东欧文化的影响更为巨大,其中拜占庭教士9世纪创造的后来成为俄罗斯、塞尔维亚等民族的字母起源的是( )
A.拉丁字母 B.希腊字母 C.西里尔字母 D.腓尼基字母
9.小乐同学查找资料,完成资料卡片如图所示。资料卡片描述的帝国是( )
①由罗马帝国分裂而来②首都为君士坦丁堡③版图囊括希腊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
A.阿拉伯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东罗马帝国
10.春秋时期,晋国向虞国借路来进攻虢国,结果晋国灭掉虢国后顺手牵羊灭掉虞国。历史惊人地相似,11—13世纪,某帝国也试图借助外部势力抵抗外来入侵,结果险些反被该势力灭亡。“某帝国”和“外部势力”分别是( )
A.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 B.拜占庭帝国、十字军
C.西罗马帝国、十字军 D.西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11.拜占庭帝国时期,包括《查士丁尼法典》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文献规定了公民之间的各种法律关系。据此可知,拜占庭帝国
A.注重依法稳固统治 B.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
C.学习雅典民主政治 D.否定《十二铜表法》
12.“所有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编撰的法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现代的法典很大程度上可视作查士丁尼之不朽罗马法典的再次出版—它们只是与新的时代相适应了,并且穿上了新的语言学的外衣。”这段话讲述的主要是罗马法的( )
A.内容 B.性质 C.影响 D.缺陷
13.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小朱同学整理了有关罗马法制建设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罗马民法大全》集中了古罗马帝国全部法律条文
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C.《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民法大全》中的一部分,但不是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
D.《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14.今日大部分欧洲国徽的双头鹰都是源自拜占庭帝国的国徽版本,如俄罗斯、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的国徽图案与拜占庭帝国的徽章图案有共同的元素一双头鹰标识(见下组图)。这表明拜占庭文化
A.对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B.起源于俄罗斯和东欧文化
C.孕育了阿拉伯文化 D.为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15.《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用,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这些规定说明( )
A.法典协调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B.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
C.法典保护帝国境内所有人的利益 D.法典为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服务
二、非选择题
16.古希腊文明在世界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二希腊文化不仅对东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由于和东方文化的交流,希腊本身的特性和文化也发生了本质的改变。比如亚历山大和他的一万名士兵都娶了亚洲的妇女,亚历山大也开始穿起了细软的衣服,同时他要求进贡者吻他脚下的尘土,这些只是东方专制君王采用的方式。他还下令让三万名波斯男童学习希腊语文和马其顿兵法。
——《全球通史》(美)(海斯和穆恩、韦兰等合著)
(2)亚历山大东征最远到达哪里?你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
材料三 ……十字军历次进军经过的地区都被贪婪的西方骑士大肆抢劫,这是阿莱克修斯一世始料不及的。如果说他的这种引狼人室的行为尚属无知,那么其后的皇帝则是千方百计勾结西方势力参与帝国政治角逐,从而给拜占廷帝国带来更大的灾难。
——《拜占庭帝国史》(陈志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阿莱克修斯一世对“引狼人室的行为尚属无知”“始料不及”?
材料四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拜占庭的“保存”主要表现为什么?这一“保存”对后来欧洲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5)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有哪些?就现代文明交流谈谈你的看法?
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公元6世纪下半叶,圣德太子派遣大量使节出使中国,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646年,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的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的模仿。
材料二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是怎样对待先进的外国文化的?这场改革的名称是什么?它对日本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的拜占庭帝国何时被谁所灭?
(3)材料三中的大帝国指的是哪个国家?它与拜占廷帝国在对待外国先进文化有一些共同点,请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出来。
(4)综上材料并结合我们今天的现实,一个国家应该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你从这三个国家不同的历史命运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动力。”材料评价的是
A.法兰克王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因此材料评价的是拜占庭帝国。C项正确;法兰克王国发展成为“查理曼帝国”之后,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凡尔登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排除A项;亚历山大帝国与题干的“中世纪欧洲”不符,排除B项;阿拉伯帝国与题干的“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动力。”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拜占庭帝国矗立在欧、亚、非三洲的交叉路口,将罗马帝国的文明与荣耀又守卫了一千多年。他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材料强调拜占庭帝国( )
A.属于古罗马文明的一部分 B.开启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大门
C.突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 D.启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 他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 ”,可以看出,它保存了大量的古希腊、古罗马典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D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拜占庭帝国为欧洲的文艺复兴起到了启发作用,不能体现它是古罗马文明的一部分和开启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大门,排除AB;拜占庭帝国没有突破中世纪神学的束缚,排除C项。故选D项。
3.《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其第九表第三条中规定:“经长官委任的承审员或仲裁员在执行职务中收受贿赂的,处死刑”,由此可见,古代罗马(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注重维护法律程序公正
C.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成文法削弱了贵族势力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在执行职务中收受贿赂的,处死刑”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古代罗马注重法律程序的公正,B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信息,排除A项;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贵族势力始终不会被消弱,排除D项。故选B项。
4.当西方为新的文明打下了基础时,东罗马帝国却一直躺在光辉灿烂、占压倒优势的遗产上,一直无力冲破过去的桎梏,直到1453年遭到灭亡为止,灭亡东罗马帝国的是
A.法兰克王国 B.不列颠王国 C.奥斯曼土耳其 D.波斯帝国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299年 -1923年 ,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国,1453年消灭东罗马帝国后,定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C项正确;日耳曼人建立法兰克王国,盎格鲁、撒克逊人建立不列颠王国,古波斯人建立波斯帝国,排除ABD三项。选C项。
5.《查士丁尼法典》里规定,父亲不能处死他的儿女,奴隶主也不能处死他的奴隶。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时代的法律( )
A.适用对象更广泛 B.否认奴隶制的存在
C.更加合理和人道 D.富有理想主义色彩
【答案】C
【解析】由材料“父亲不能处死他的儿女,奴隶主也不能处死他的奴隶”可知,《查士丁尼法典》注重对人的保护,体现了它更加合理和人道的特点,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法典适用对象的变化,无法体现适用对象更广泛,排除A项;《查士丁尼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不会否认奴隶制的存在,排除B项;理想主义色彩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6.拜占庭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游牧民族普遍冲击农耕民族的时代,保护古典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免遭灭亡,使古典文化能够传于后世。同时,拜占庭人使古典文化适合于中古社会生活,形成古典文化的特殊形式。材料反映出拜占庭文化的特点是( )
A.兼收并蓄 B.承前启后 C.守旧保守 D.野蛮落后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中“保护古典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免遭灭亡,使古典文化能够传于后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反映出拜占庭文化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B项正确;兼收并蓄、守旧保守、野蛮落后都与材料的内容无关,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7.下列人物为罗马法律的修订、完善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
A.克洛维 B.耶稣 C.查理曼 D.查士丁尼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查士丁尼为罗马法律的修订、完善做出巨大贡献,D项正确;克洛维是法兰克王国创立者,排除A项;耶稣是基督教创始人,是基督教的崇拜对象,排除B项;查理曼是法兰克王国加洛林国王,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奠基人,排除C项。故选D项。
8.拜占庭文化对东欧文化的影响更为巨大,其中拜占庭教士9世纪创造的后来成为俄罗斯、塞尔维亚等民族的字母起源的是( )
A.拉丁字母 B.希腊字母 C.西里尔字母 D.腓尼基字母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文化对东欧文化的影响更为巨大,9世纪时拜占庭教士创造的西里尔字母是后来俄罗斯、塞尔维亚等民族的字母的起源。选项C正确;拉丁字母是目前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字母体系,源自希腊字母,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希腊字母是希腊语所使用的字母,也广泛使用于数学、物理、生物、化学、天文等学科,排除B项;腓尼基字母是腓尼基人在楔形字基础上将原来的几十个简单的象形字字母化形成,排除D项。故选C。
9.小乐同学查找资料,完成资料卡片如图所示。资料卡片描述的帝国是( )
①由罗马帝国分裂而来②首都为君士坦丁堡③版图囊括希腊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
A.阿拉伯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东罗马帝国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395年,罗马皇帝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西罗马帝国仍定都罗马。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因此资料卡片描述的帝国是东罗马帝国。选项D正确;阿拉伯帝国,是中古时期时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西罗马帝国仍定都罗马,排除B项;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排除C项。故选D。
10.春秋时期,晋国向虞国借路来进攻虢国,结果晋国灭掉虢国后顺手牵羊灭掉虞国。历史惊人地相似,11—13世纪,某帝国也试图借助外部势力抵抗外来入侵,结果险些反被该势力灭亡。“某帝国”和“外部势力”分别是( )
A.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 B.拜占庭帝国、十字军
C.西罗马帝国、十字军 D.西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财政枯竭,拜占庭皇帝不得不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早就垂涎东方土地和财富的西欧封建主组建了十字军进行东征。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拜占庭帝国一度灭亡,不久后又复国,但领土大为缩小,国势日渐衰弱。据此可知,“某帝国”和“外部势力”分别是拜占庭帝国、十字军,故B项正确;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因此,阿拉伯帝国是东罗马帝国要抵抗的“外来入侵”而不是它借助的“外部势力”,排除A项;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与题干“11—13世纪”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
11.拜占庭帝国时期,包括《查士丁尼法典》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文献规定了公民之间的各种法律关系。据此可知,拜占庭帝国
A.注重依法稳固统治 B.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
C.学习雅典民主政治 D.否定《十二铜表法》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系列法律文献”可知,这体现出拜占庭帝国有注重依法稳固统治的倾向,故A符合题意;拜占庭帝国是封建专制帝国,拜占庭帝国的法律是对《十二铜表法》的继承和发展,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所有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编撰的法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现代的法典很大程度上可视作查士丁尼之不朽罗马法典的再次出版—它们只是与新的时代相适应了,并且穿上了新的语言学的外衣。”这段话讲述的主要是罗马法的( )
A.内容 B.性质 C.影响 D.缺陷
【答案】C
【解析】题干的“现代的法典很大程度上可视作查士丁尼之不朽罗马法典的再次出版—它们只是与新的时代相适应了,并且穿上了新的语言学的外衣。”表明现代的法典深受罗马法典的影响,由此可知,罗马法影响深远。故C符合题意;罗马法的内容、性质、缺陷在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BD。故选C。
13.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小朱同学整理了有关罗马法制建设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罗马民法大全》集中了古罗马帝国全部法律条文
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C.《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民法大全》中的一部分,但不是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
D.《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答案】A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民法大全》包括《査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但是并没有集中古罗马帝国全部法律条文。A符合题意;法学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B不合题意;《查士丁尼法典》是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而形成的。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是《新法典》。C不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D不符合题意。综上故选A。
14.今日大部分欧洲国徽的双头鹰都是源自拜占庭帝国的国徽版本,如俄罗斯、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的国徽图案与拜占庭帝国的徽章图案有共同的元素一双头鹰标识(见下组图)。这表明拜占庭文化
A.对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B.起源于俄罗斯和东欧文化
C.孕育了阿拉伯文化 D.为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答案】A
【解析】根据“欧洲国徽的双头鹰都是源自拜占庭帝国的国徽版本”说明拜占庭文化对俄罗斯、东欧国家产生了重大英雄。A正确;拜占庭是东罗马帝国,脱胎于罗马文化。B错误;材料中没体现出拜占庭文化对阿拉伯文化、西欧文艺复兴的影响。CD错误。综上故选A。
15.《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用,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这些规定说明( )
A.法典协调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B.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
C.法典保护帝国境内所有人的利益 D.法典为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服务
【答案】D
【解析】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据“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用,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可知,这些规定说明法典为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服务,选项D符合题意。材料不是说明法典协调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排除A;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C中所有人说法错误,排除C。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6.古希腊文明在世界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二希腊文化不仅对东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由于和东方文化的交流,希腊本身的特性和文化也发生了本质的改变。比如亚历山大和他的一万名士兵都娶了亚洲的妇女,亚历山大也开始穿起了细软的衣服,同时他要求进贡者吻他脚下的尘土,这些只是东方专制君王采用的方式。他还下令让三万名波斯男童学习希腊语文和马其顿兵法。
——《全球通史》(美)(海斯和穆恩、韦兰等合著)
(2)亚历山大东征最远到达哪里?你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
材料三 ……十字军历次进军经过的地区都被贪婪的西方骑士大肆抢劫,这是阿莱克修斯一世始料不及的。如果说他的这种引狼人室的行为尚属无知,那么其后的皇帝则是千方百计勾结西方势力参与帝国政治角逐,从而给拜占廷帝国带来更大的灾难。
——《拜占庭帝国史》(陈志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阿莱克修斯一世对“引狼人室的行为尚属无知”“始料不及”?
材料四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拜占庭的“保存”主要表现为什么?这一“保存”对后来欧洲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5)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有哪些?就现代文明交流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在雅典居民中,只有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政治权利,而广大的外邦人、奴隶、妇女则没有任何政治权利,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典型的少数人的民主。但雅典的民主政治又充分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人民主权的原则,通过抽签的方式和津贴保障,雅典公民不论贫富都可以充分行使民主权利,这增强了公民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感,充分调动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2)印度河流域;亚历山大东征给东方人们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3)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帝国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
(4)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文化古籍;为后来修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5)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即要提倡多元化并存,又要相互理解、互相尊重、坚持对外开放,在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增进理解,减少隔阂;坚持学习、借鉴和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在雅典居民中,只有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政治权利,而广大的外邦人、奴隶、妇女则没有任何政治权利,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典型的少数人的民主。但雅典的民主政治又充分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人民主权的原则,通过抽签的方式和津贴保障,雅典公民不论贫富都可以充分行使民主权利,这增强了公民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感,充分调动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所以说“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2)根据所学知识,亚历山大东征最远的地方是印度河流域。根据所学知识,亚历山大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亚历山大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3)根据材料三“ ……十字军历次进军经过的地区都被贪婪的西方骑士大肆抢劫……”结合所学知识,东征的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帝国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所以说阿莱克修斯一世对“引狼人室的行为尚属无知”“始料不及”。
(4)根据所学知识,拜占庭帝国“保存”主要表现是: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文化古籍;这一“保存”为后来修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5)根据所学知识,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有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本问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即要提倡多元化并存,又要相互理解、互相尊重、坚持对外开放,在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增进理解,减少隔阂;坚持学习、借鉴和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
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公元6世纪下半叶,圣德太子派遣大量使节出使中国,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646年,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的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的模仿。
材料二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是怎样对待先进的外国文化的?这场改革的名称是什么?它对日本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的拜占庭帝国何时被谁所灭?
(3)材料三中的大帝国指的是哪个国家?它与拜占廷帝国在对待外国先进文化有一些共同点,请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出来。
(4)综上材料并结合我们今天的现实,一个国家应该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你从这三个国家不同的历史命运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1)学习外国先进文化;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
(3)清朝;闭关自守,不学习外国先进文化。
(4)对外开放;开放包容使文明进步,封闭自大使文明衰落。
【解析】(1)从材料一中“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和“改革的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的模仿”的信息可知,日本善于学习和模仿先进的外国文化,并把外国先进的事物运用到本国来,进行大化改新的改革,大化革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3)根据材料三中的“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闭关锁国政策,大帝国指的是中国清朝,此时期的中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杜绝了与外国的交往,是一个封闭保守的国家,它与拜占廷帝国一样,封闭保守,安于现状,妄自尊大,不愿意且不善于学习外国先进文化,最终导致了自己的落后。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积极学习外国先进的文化与技术,吸引外资,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正常的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小问,根据上述三个国家不同的历史命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强大,就要实行开放的政策,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外国先进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借鉴地吸收,这样国家才能刚好的发展进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