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质量和密度培优训练(2)2021-2022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质量和密度培优训练(2)2021-2022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13 15:0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质量和密度培优训练(2)2021-2022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已知,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B.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2.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它的体积与密度成正比
D.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主要由物质的种类决定
3.下列对密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物体密度大
B.体积小的物体密度大
C.密度大小与物体的种类有关,与物体体积、质量无关
D.虽然一般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加热物体时物体密度不变
4.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为15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0g
B.甲的质量一定比乙的质量大
C.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D.甲、乙质量相同时,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
5.下列关于“错误的操作”导致结果的偏差中,判断正确的是(  )
选项 错误的操作 结果
A 用皮卷尺紧贴沙坑表面测量某同学的跳远成绩 偏大
B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C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
D 测量铜丝的直径时,铜丝绕在铅笔上时没有缠绕紧 偏小
A.A B.B C.C D.D
6.如图所示是今年三星堆遗址考古中发掘的黄金面具残片,其质量大约是280g,根据残片体积推测完整面具的质量会超过500g。能这样推测还要依据完整面具和残片有相同的(  )
A.面积 B.重力 C.密度 D.质量
7.下列例子中,密度不变的是(  )
A.水结成冰 B.铜丝被烧红 C.铁杵磨成针 D.氧气瓶中的氧气被用去
8.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测物理书长度:用一把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对书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测邮票质量:把一张邮票和一块橡皮同称,再减去橡皮质量,就是一张邮票质量
C.测小车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再测定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
D.测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其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其体积
9.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一桶水比一杯水的密度大
10.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由大到小的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还是稍微偏左,最后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C.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11.以下是一则新闻消息∶“从国家发改委官方获悉,自2020年3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015元和975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下调0.80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0.83元,……”据此估测92号气油的密度约为(不考虑生产运输过程中密度的变化)(  )
A.0.79×103 g/cm3 B.0.85×103 g/cm3
C.0.79×103 kg/m3 D.0.85×103 kg/m3
12.如图所示,夏天,从冰箱里取几块冰块放在杯子里,过一会冰块熔化成水。对这一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大
B.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
C.质量、体积、密度都不变
D.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增大
13.如图所示,实心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h后,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原来质量一定小于乙的质量
B.甲原来质量可能等于乙的质量
C.甲切去部分质量一定大于乙的质量
D.甲切去部分质量可能小于乙的质量
二、填空题
14.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人适当的数字或单位:
(1)某中学生的质量约是50______;
(2)水的密度是______g/cm3。
15.夏天,用塑料泡沫箱装运海鲜,可达到减少装载质量和保鲜的目的。其中分别利用了塑料泡沫______较小和______(选填“隔热”“导热”或“绝缘”)效果较好的特性;爱迪生发明与改进白炽灯灯丝,灯丝材料特点是______高。
16.某成市过江隧道口,交通标志牌上包括以下几个安全提示信息,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1)限高4.5________;
(2)限速80________;
(3)隧道禁止20________以上货车通行。
17.甲、乙两物体质量相同,已知甲物体的体积V甲=V乙,乙物体体积V乙=5V甲,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4倍,若两物体只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甲物体________空心(选填“是”或者“不是”)空心的,乙物体________空心,空心部分体积_________。
18.一种托盘天平的标尺刻度如图所示,配套砝码中最小砝码为。小李同学调好该天平后用它来测量某物体的质量,测得这一物体的质量为。事后发现,他在实验时错误地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而将称量物体放在了天平的右盘。这样,他所测得的结果_______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物体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___。
19.太空飞行对宇宙飞船和宇航员的质量都有着严格的限制。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________(大/小)、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我国第一个太空人,身高、质量65_______(填入合适的单位)的杨利伟,是从近900名初选入围者中挑出来的。
三、简答题
20.在我国北方的冬天自来水管为什么容易被冻裂?怎样防止被冻裂?
21.当河面封冻时,较深河底的水的温度保持4℃,这是水在4℃时哪种特性决定的?
22.小亮爸爸是拖拉机驾驶员,为了防止拖拉机工作时温度过高损坏发动机,发动机上装有一个铁制的水箱。寒冷的冬天,小明发现爸爸每天傍晚把拖拉机水箱中满满的水放掉,第二天早晨重新加满水后开着拖拉机去工作。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小亮爸爸这样做的道理。
23.试证明“平均密度就是密度的平均值”是不正确的.
24.有一盒大头针,估计有几百枚.你能只利用一架天平就知道这盒大头针的数量吗?
25.如图所示,寒冷的冬季,北极居民因纽特人建造房屋,用雪砖还是冰砖好?在建好的房子里,他们睡在靠近屋顶的高台上,请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其中的道理。
(
2
)
(
1
)
参考答案
1.D
【详解】
设脚印的面积为S,积雪的厚度为h,脚印的深度为h1,冰的密度为ρ冰,印下积雪的质量
m雪=ρ雪V雪=ρ雪Sh
被挤压变为冰后的质量
m冰=ρ冰V冰=ρ冰S(h-h1)
根据m雪=m冰得
ρ雪Sh=ρ冰S(h-h1)
ρ雪=ρ冰
可见,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积雪的厚度h、脚印的深度h1。
故选D。
2.D
【详解】
A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一个定值,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B错误;
C.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它的体积与密度成反比,故C错误;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由物质的种类决定;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物体单位体积时的质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
ABC.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只随物态温度、压强变化而变化。某种物质的质量和其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密度,故AB错误,C正确;
D.加热物体时,质量不变,由于热胀冷缩,体积会变大,根据可知,物体密度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4.A
【详解】
A.由图知,体积为2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4g,乙的密度
ρ乙=
体积为15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
m乙′=ρ乙V乙′=2g/cm3×15cm3=30g
故A正确;
B.由图可知,甲的体积为1cm3时,甲的质量是4g,乙的体积为2cm3时,乙的质量是4g,此时甲乙的质量相等,故B错误;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乙物质的密度不变,故C错误;
D.由图可知,甲的体积为1cm3时,甲的质量是4g,甲的密度
ρ甲=
ρ甲=2ρ乙
甲乙的质量相等,由可知,乙的体积是甲的体积的2倍,故D错误。
故选A。
5.A
【详解】
A.沙坑表面并非是平直的,应该是在沙坑的旁边拉直皮尺,在从落地点向皮尺作垂线,可得对应的刻度,若用皮卷尺紧贴沙坑表面测量某同学的跳远成绩,所测值偏大,故A正确;
B.温度计读数时,如果从液体中取出,其示数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测量的沸水温度偏小,故B错误;
C.用量筒量液体体积时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底部相平,如果俯视读数大于实际数值,所以所量液体体积比实际体积偏大,故C错误;
D.测量铜丝的直径时,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测出铜丝圈长度L,则铜丝直径d=,如果把铜丝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会造成测出铜丝圈长度 L偏大,计算出的铜丝的直径偏大,故D错误。
故选A。
6.C
【详解】
由题意知,完整面具变为残片,其面积、重力、质量都减小,密度只与物质的种类、温度和物质的状态有关,与体积和质量无关,因此完整面具变为残片的密度不变,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7.C
【详解】
A.水结成冰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会变小,故A不符合题意;
B.铜丝被烧红质量不变,由于热胀冷缩,体积会变大,则密度变小,故B不符合题意;
C.铁杵磨成针后,还是铁物质,密度不变,故C符合题意;
D.氧气瓶中的氧气被用去后,质量减小,但瓶内氧气的体积仍然等于氧气瓶的容积,即体积不变,则密度变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
【详解】
A.物理课本是规则物体,长度在20cm 左右可以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故A符合题意;
B.一张邮票的质量相对于橡皮的质量太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若用差值法可能所得结果为0,应该用累积法,可以测出100张邮票的总质量,然后除以邮票的张数,就得到了一张邮票的质量,故B不符合题意;
C.测小车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必须用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路程除以走完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不能只取小车运动时间的一段或路程的一段,故C不符合题意;
D.物体的密度 因为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木块放入水中会漂浮,用装有水的量筒量出的不是木块的体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
【详解】
A.根据可知,1kg冰与1kg水,质量相同时,冰的体积大,故密度小,故A错误;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故密度变大,故B正确;
C.自行车的体积一定,由
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自行车的质量越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C错误;
D.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与质量和体积大小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10.D
【详解】
AB.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故AB不符合题意;
C.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增加砝码,如果不取出最小的砝码,而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则指针会更偏右,故C不符合题意;
D.取出最小的砝码,此时天平的横梁右端上翘,左端沉,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相当于往右盘增加更小的砝码,能使天平的横梁平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C
【详解】
汽油价格每吨分降低1015元,92号汽油每升下调0.80元,折算出每千克下降的价格是相同的
整理可计算出
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2.D
【详解】
冰块熔化成水,水这种物质的多少没有变,且质量与状态无关,故质量不变;冰化成水,密度变大,质量不变,故体积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13.A
【详解】
1代表甲,2代表乙,设切去后二者高度分别是h1和h2,因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根据
m=ρV=ρSh
则有
ρ1S1h1=ρ2S2h2
由图知,h1>h2,故
ρ1S1<ρ2S2
则原质量分别为
m甲=ρ1S1(h1+△h)……①
m乙=ρ2S2(h2+△h)……②
①-②得
m甲﹣m乙=ρ1S1(h1+△h)﹣ρ2S2(h2+△h)=(ρ1S1﹣ρ2S2)△h<0
所以,甲原来质量一定小于乙的质量,并且甲切去的部分质量一定小于乙切去部分的质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根据题意得出ρ1S1<ρ2S2是关键。
14.kg 1
【详解】
(1)[1]一般情况下,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是50kg。
(2)[2]纯水的密度是。
15.密度 隔热 熔点
【详解】
[1]塑料泡沫因为密度较小,在体积一样的情况下质量较小,便于减少装载质量。
[2]为了达到保鲜的目的,夏天应隔热,塑料泡沫正好具有较好的隔热性。
[3]白炽灯灯丝一般用钨制成,是因为钨丝的熔点高。
16.m km/h t
【详解】
(1)[1]车辆限高一般为几米,所以单位为m。
(2)[2]速度单位有m/s和km/h,汽车限速单位应该是km/h。
(3)[3]车辆质量一般为几吨,所以限重单位为t。
17.不是 是 V甲
【详解】
[1][2]先假设两物体都是实心的,根据的关系,由,可得
因题中条件,所以乙物体不可能是实心物体。
又因题中条件“两物体只有一个是空心的”,所以甲物体是实心物体。
[3]乙物体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18.偏大 34.5
【详解】
[1][2]因为在称量过程中这位同学误将被测物放在天平右盘,左盘放砝码,所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刻度,即
该物体的实际质量=砝码质量一游码刻度数
根据题意知道,砝码质量
m码=35g
游码对应的刻度
m游=0.5g
即物体的实际质量
m物=m码-m游=35g-0.5g=34.5g
所以,他所测得的结果偏大。
19.小 kg
【详解】
[1]太空飞行对宇宙飞船和宇航员的质量都有着严格的限制,根据 可知,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密度小的材料制造。
[2]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0kg,故此处应该填入kg。
20.自来水管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而水结冰时是“热缩冷胀”,即质量不变的情况下,体积变大,这样就很容易使水管破裂; 为防止水管冻裂,可为水管保温,使水管内水的温度保持在凝固点以上.
【详解】
自来水管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而水结冰时是“热缩冷胀”,即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密度变小,体积变大,这样就很容易使水管破裂;为防止水管冻裂,可为水管保温,使水管内水的温度保持在凝固点以上.
21.液态水在0~4℃时反常膨胀,即当水温低于4℃时,水是热缩冷胀的,由图可知水在4℃时在最下面,这是水在4℃时密度最大决定的
【解析】
答:事实证明,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较深河底的水的温度保持4℃.
22.见解析
【详解】
寒冷的冬天,水箱中的水放出热量凝固成冰,根据可知,水凝固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体积变大,为了防止水凝固成冰撑破水箱,傍晚把水箱中的水放掉。
23.见解析
【详解】
假设有体积为V的水和体积为2V的冰组成的冰水混合物,其平均密度为
其密度的平均值为
因此可以看出,平均密度与密度的平均值是不同的,则“平均密度就是密度的平均值”是不正确的.
24.详见解析
【分析】
用累积法测出每个大头针的质量,然后测出所有大头针的总质量,总质量除以每个大头针的质量就是大头针的个数.
【详解】
先用天平测出20个大头针的质量m;
再用天平测出这堆大头针的总质量;
每个大头针的质量

大头针的个数
25.雪砖好;人在屋内时,屋内空气温度上升,密度减小,热空气上升,聚集在雪屋的上部,所以因纽特人睡在靠近屋顶的高台上
【详解】
由雪砖更好,冰砖比雪砖牢固,能起到挡风的作用,但雪砖更好,因为隔热保温效果好;人在屋内时,屋内空气温度上升,密度减小,热空气上升,聚集在雪屋的上部,所以因纽特人睡在靠近屋顶的高台上。
(
2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