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成分
一、单选题
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 氮气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水蒸气
“环境保护,以人为本”从2000年6月起,新调整的上海空气质量指标中指出,影响上海空气质量的一组主要污染物是
A.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
B. 二氧化碳、氮气、氧气
C.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气
D. 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氮气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B. 液氮可用作制冷剂
C. 氦气可用来填充飞艇 D. 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
小红在峨眉山旅游到达金顶时,感觉身体不适,可能发生了“高原反应”,主要是因为高海拔地区的空气稀薄,不能给人体提供足量的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氮气 D. 稀有气体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
A. 该实验中的铜粉可以换成碳粉
B. 停止加热后,趁装置未冷却马上读数
C. 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的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
D. 实验结束后,硬质玻璃管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 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 增加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C. 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 改进燃煤技术,减少与粉尘排放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植树造林、种草,可以保护空气
B. 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
C. 氮气在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
D.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 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 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
D. 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2019年4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发表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列有关做法与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B.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 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D. 禁止生产水晶产品,防止污染家园
我国计划于202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太空空间站。目前空间站内的氧气主要是通过电解水方式获得,然后将氧气与储备的氮气以一定体积比混合成“人造空气”约的氧气,的氮气,控制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保证舱内大气的总压与氧气分压相对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氧气和 的氮气指气体的质量分数
B. 燃着的木条在“人造空气”中会立即熄灭
C. 可用红磷测定“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 “人造空气”与空气成分完全相同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液氮可以做制冷剂
B. 氧气可以做火箭发射的燃料
C. 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必须的物质
小科在课堂上做“探究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小科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中空气体积的。下列操作会使进入的水的体积偏少的是
A. 选用木炭替代红磷
B. 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
C. 将点燃的红磷缓慢的放入集气瓶中
D. 红磷燃烧时忘记关闭止水夹
我国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环境中,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
A.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
B.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D. 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水蒸气
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报告时不需要公布的项目是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氮氧化物 D. 可吸入颗粒物
二、填空题
氮气化学性质_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氮气用作______________的保护气,用作______________,液氮用于_______________,氮气还可以用于________________。
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 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组成微观模型的是 ______填标号。
空气成分的用途用化学式填空:可用于医疗急救和切割金属的物质 ______;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是 ______;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的是 ______;酥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______。
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是 ______。填标号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将汽车使用的能源由普通汽油改为氢气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三、实验题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在具支试管中铺上一层玻璃棉,用于保护反应管;注射器提前连接好,装入100mL水。实验时,将橡皮塞取下,取一定量的白磷放入具支试管底部的玻璃棉上,塞紧橡皮塞并用拇指压住,在试管底部稍微加热,白磷燃烧。
回答下列问题:
待反应结束,装置完全冷却后,注射器内的水进入具支试管的体积约为试管容积的______。若进水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整个实验过程中,活塞的运动方向为______。
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空气是一种天然资源,混合均匀,相对稳定,氮气在空气中含量较多,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极不活泼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故选:A。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和它们的性质来回答本题,严格按照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含量较多且性质不活泼”。
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哪种气体最多,哪种气体最少。还要记住它们的化学性质。
2.【答案】A
【解析】解: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其中主要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都是空气污染物;故A正确;
B、氧气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
C、二氧气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故C错误;
D、氮气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故D错误;
故选:A。
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其中主要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去分析解答.
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
3.【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把握空气的成分及其性质。
【解答】
A.氧气能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不能作火箭发射的燃料,故A错误;
B.液氮汽化吸热,可以作制冷剂,故B正确;
C.氦气的密度比较小,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来填充飞艇,故C正确;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且无毒,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故D正确。
4.【答案】B
【解析】解:氧气能够供给呼吸,人体的呼吸作用离不开氧气,在高海拔地区的空气稀薄,其中含有氧气不能满足人体呼吸作用的需要,所以会发生“高原反应”,感觉身体不适。
故选:B。
根据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进行呼吸作用,氧气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原料,氧气能够供给呼吸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氧气的性质与用途,难度不大。
5.【答案】D
【解析】解: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几乎不变,所以不能用碳粉代替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项说法错误;
B.停止加热后,要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读数,否则测定结果偏小,选项说法错误;
C.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的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和玻璃管内气体体积总和的,选项说法错误;
D.足量的铜粉在加热的条件下将装置内的氧气完全耗尽,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回忆实验中现象,由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理解该实验的探究目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要好好把握.
6.【答案】C
【解析】解: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增加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还是污染空气,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与粉尘排放,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有: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改进燃煤技术,减少与粉尘排放;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7.【答案】B
【解析】解:植树造林、种草可以吸附粉尘,吸收有害气体等,可以保护空气,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选项说法错误;
C.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氮气在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选项说法正确;
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维持在左右,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保护空气的措施来分析;
B.根据空气的组成来分析;
C.根据氮气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D.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来分析。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性质与用途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8.【答案】C
【解析】解:点燃白磷后快速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以防止空气受热膨胀逸出造成较大误差,故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所以不能用铁丝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故错误;
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整个装置是密封的,实验效果会更好,故正确;
D.磷燃烧时放热,如果没有夹紧弹簧夹,实验中会逸出一部分气体,最终进入瓶内的水增多,使测量结果偏大,故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难度不大。
9.【答案】D
【解析】解: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有效防治空气污染,故正确;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防治水体污染,故正确;
C.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可以防治环境污染,故正确;
D.要严格控制水晶生产防止污染环境,但不能禁止生产,故错误。
故选:D。
A.根据防治空气污染的做法来分析;
B.根据防治水体污染的做法来分析;
C.根据垃圾的处理方法来分析;
D.根据生产要求来分析。
了解水污染现状,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学会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的方法,是化学学习的重点,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
10.【答案】C
【解析】解:A、和指气体的体积分数,故A错;
B、人造空气”中氧气占,与空气中含量一样,所以燃着的木条放在“人造空气”中不会立即熄灭,故B错;
C、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消耗氧气,生成固体,所以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故C正确;
D、人造空气”中的氧气,的氮气,控制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所以与空气中成分不完全相同,故D错。
故选:C。
A、根据空气的组成考虑;
B、根据人造空气的组成中含有氧气考虑;
C、根据测氧气含量的方法考虑;
D、根据人造空气组成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空气的组成,与人造空气进行对照分析即可。
1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解答】
A.液氮气化吸热,所以液氮可用作制冷剂,故A正确;
B.氧气不能燃烧,不能做燃料,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助燃剂,故B错误;
C.稀有气体通电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C正确;
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生成氧气和有机物,故D正确;
故选:B。
12.【答案】A
【解析】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会使进入的水的体积偏少,故选项正确。
B、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是正确的存在,不会使进入的水的体积偏少,故选项错误。
C、将点燃的红磷缓慢的放入集气瓶中,会使集气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排出一部分,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故选项错误。
D、红磷燃烧时忘记关闭止水夹,实验中会逸出了一部分气体,最终进入瓶内的水增多,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根据误差偏小的可能因素,从反应原理、实验操作、装置是否漏气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测定原理通过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瓶内压强变小、实验成功的关键装置气密性要好;红磷要足量;要冷却到室温再读数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空气污染及防治的知识,要求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对空气污染重、影响广的物质叫主要污染物,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是有害气体和烟尘。
【解答】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会造成空气污染,空气中含有氮气,无毒,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故A错误;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故B正确;
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会造成空气污染,二氧化碳未列入空气污染物,故C错误;
D.、、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会造成空气污染,水蒸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故D错误。
14.【答案】A
【解析】解:目前计入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但没有列入空气质量检测范围,不是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
故选:A。
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即总悬浮颗粒物.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空气质量日报的检测项目有空气污染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要记住三种主要有害气体.
15.【答案】稳定;焊接金属时;食品包装中以防腐;医疗冷冻麻醉;制作氮肥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空气成分的性质和用途,熟练掌握空气中氮气的性质和用途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用作食品包装中以防腐,液氮用于医疗冷冻麻醉,氮气还可以用于制作氮肥等。
16.【答案】混合物 C BC
【解析】解:空气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其他物质等,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混合物;
空气若只含有氮气和氧气,则氮气占五分之四,氧气占五分之一,因此C中分子个数正好满足此比例;故答案为:C;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可以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和切割金属;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饼干放在空气中变软,这是饼干吸水之后潮湿的缘故,证明了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答案为:;;;;
、加高烟囱没有减少废气排放,不能改善环境,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无污染,选项B符合题意;
C、“低碳”出行可以减少石油的使用,减少硫化物、氮化物和细颗粒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根据空气组成回答此题;
根据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分数分析回答此题;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进行分析;
根据题目选项内容分析回答此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7.【答案】五分之一; 白磷不足量或气密性不好、未定装置完全冷却即观察进水体积等;
先向左移动,后向右移动;
反应始终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进行,误差较小,现象比较明显。
【解析】解:观察到注射器中的水进入具支试管内的水量约占试管容积的五分之一;若进水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是白磷不足量或气密性不好、未等装置完全冷却即观察进水体积等;
白磷燃烧要放出热量,导致装置内气压变大,活塞向左移动;当温度降低时,装置内压强减小,活塞向右移动;
此设计具有以下优点:减少实验误差,节省燃料,不污染环境,便于读数。
故答案为:
五分之一; 白磷不足量或气密性不好、未定装置完全冷却即观察进水体积等;
先向左移动,后向右移动;
反应始终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进行,误差较小,现象比较明显。
根据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以及实验存在误差的原因来分析;
根据白磷燃烧放热压强增大以及温度降低后压强减小来分析;
根据实验装置以及密闭系统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及对实验优缺点的分析评价,解此类问题时关键是分析清楚实验原理,了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