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2 氧气》同步训练卷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
1.关于氧气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B.氧气不易溶于水
C.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D.液态氧和固态氧都是无色的
2.下列描述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能支持燃烧 B.能使铁生锈
C.能供给呼吸 D.液态氧是淡蓝色的
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C.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氧气发生反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4.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助燃,可作燃料
B.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细铁丝在空气中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5.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供给呼吸
B.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6.要将一瓶空气中的氧气通过燃烧法除去,得到一瓶较为纯净的氮气,下列物质最合适的是( )
A.铁丝 B.硫粉 C.红磷 D.木炭
7.为了区分一瓶氧气和一瓶空气,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 )
A.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能复燃的是氧气
B.分别伸入被引燃的硫磺,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氧气
C.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的是氧气
D.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燃烧更剧烈的是氧气
8.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①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
B.②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C.③集气瓶中的水: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
D.④集气瓶中的水: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便于观察呼出的气体何时收集满
9.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不需放少量水的是( )
A.硫磺 B.红磷 C.铁丝 D.蜡烛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10.(3分)根据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说明氧气能 。
(2)验证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是氧气的简单方法是 ,若观察到 ,证明是氧气。
11.(3分)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现象 文字表达式
木炭在空气里燃烧 持续红热,无烟无焰
木炭在氧气里燃烧 发出 光、放出热量
硫在空气里燃烧 发出 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 气味的气体
硫在氧气里燃烧
小结 木炭和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
12.(3分)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方法:将细铁丝用砂纸打磨光亮,该变化属于 变化,然后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 ,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2)观察到的现象是 。
(3)下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4)该图中的明显错误是 。
(5)若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换成空气,该反应 (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
13.(3分)同学们在学习完氧气的性质后,知道了“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问题,并逐一进行了探究。
(1)[问题一]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能否证明气体是纯氧?
[进行实验]同学们用数字化实验探测仪进行实验,并获得了一系列数据。
集气瓶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氧气浓度(体积分数) 25% 35% 45% …… 65%
带火星木条情况 微亮 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收集证据]④号集气瓶内的氧气浓度可能是 。
[实验结论] 。
(2)[问题二]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与氧气浓度和铁丝粗细有关系吗?
[收集证据]
实验编号 氧气浓度(体积分数) 直径0.2mm的细铁丝 直径0.5mm的粗铁丝
① 34% 不燃烧 不燃烧
② 47% 稍有燃烧 不燃烧
③ 60% 剧烈燃烧 不燃烧
④ 73% 剧烈燃烧 稍有燃烧
⑤ 86% 剧烈燃烧 剧烈燃烧
[实验结论]
Ⅰ.氧气浓度越大,铁丝燃烧越 。
Ⅱ. 。
[反思与评价]
Ⅰ.探究铁丝粗细与燃烧剧烈程度的关系时,除了氧气浓度相同外,还需要 和 等条件也相同。
Ⅱ.在完成铁丝燃烧的实验时,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对于铁丝注意的事项是 。
14.(3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请回答:
(1)按如图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实验装置存在明显不足,改进措施是 。
(2)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进而分析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得更旺是由于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2 氧气》同步训练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
1.(3分)关于氧气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B.氧气不易溶于水
C.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D.液态氧和固态氧都是无色的
【分析】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氧气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固氧也是淡蓝色的.可以据此来分析并完成该题的解答.
【解答】解: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故说法正确;
B、氧气不易溶于水,故说法正确;
C、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说法正确。
D、液态和固态的氧气为淡蓝色,故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2.(3分)下列描述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能支持燃烧 B.能使铁生锈
C.能供给呼吸 D.液态氧是淡蓝色的
【分析】根据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氧气能使铁生锈,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氧气能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液氧呈淡蓝色,描述的是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3.(3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C.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氧气发生反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分析】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多种物质发生反应,氧气浓度越大,可燃物燃烧越剧烈,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氧气发生反应。
【解答】解:A、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多种物质发生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B、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是因为氧气中的氧气浓度比空气中的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C、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氧气发生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3分)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助燃,可作燃料
B.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细铁丝在空气中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分析】A、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红热,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化合物等)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注意氧气不具有可燃性。
5.(3分)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供给呼吸
B.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用途和自然界中氧气的来源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A、氧气可供给呼吸,故A说法正确;
B、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可能燃烧,如铁丝,故B说法不正确;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故C说法正确;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使燃烧更充分,可以获得更高的温度,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自然界中氧气的来源等知识可正确解答本题。
6.(3分)要将一瓶空气中的氧气通过燃烧法除去,得到一瓶较为纯净的氮气,下列物质最合适的是( )
A.铁丝 B.硫粉 C.红磷 D.木炭
【分析】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成分里的氧气,要求物质可在空气中燃烧并不再生成气体物质
【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除去空气中的氧气,故A错误;
B、六芬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引入了新的气体杂质,故B错误;
C、红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不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C正确;
D、木炭在密闭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了新的杂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进行物质除杂时,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要求所选的除杂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有物质反应,且反应后不能生成新的杂质。
7.(3分)为了区分一瓶氧气和一瓶空气,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 )
A.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能复燃的是氧气
B.分别伸入被引燃的硫磺,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氧气
C.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的是氧气
D.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燃烧更剧烈的是氧气
【分析】要根据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一次鉴别出两种气体的目的。
【解答】解:A、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能复燃的是氧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B、分别伸入被引燃的硫磺,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氧气,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空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C、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均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D、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燃烧更剧烈的是氧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验中是否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
8.(3分)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①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
B.②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C.③集气瓶中的水: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
D.④集气瓶中的水: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便于观察呼出的气体何时收集满
【分析】A、①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即量筒中的体积差即为集气瓶中的氧气体积;
B、②二氧化硫能够溶于水,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C、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容易溅落炸裂集气瓶;
D、④集气瓶中的水: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便于观察呼出的气体何时收集满。
【解答】解:A、①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即量筒中的体积差即为集气瓶中的氧气体积,该选项说法正确;
B、②集气瓶中的水: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③集气瓶中的水: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该选项说法正确;
D、④集气瓶中的水: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便于观察呼出的气体何时收集满,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3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不需放少量水的是( )
A.硫磺 B.红磷 C.铁丝 D.蜡烛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磺在氧气中燃烧,为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集气瓶中需放少量水,以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故选项错误。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为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集气瓶中需放少量水,以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故选项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故选项错误。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集气瓶中不需放少量水,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10.(3分)根据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由此说明氧气能 支持燃烧 。
(2)验证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是氧气的简单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若观察到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证明是氧气。
【分析】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分析。
【解答】解:(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由此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2)由于氧气能支持燃烧,验证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是氧气的简单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故答案为:(1)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支持燃烧;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氧气的性质即可分析解答。
11.(3分)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现象 文字表达式
木炭在空气里燃烧 持续红热,无烟无焰 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木炭在氧气里燃烧 发出 白 光、放出热量
硫在空气里燃烧 发出 淡蓝 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 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 硫+氧气二氧化硫
硫在氧气里燃烧 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小结 木炭和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 剧烈
【分析】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可燃物燃烧时,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解答】解:实验过程:
实验内容 现象 文字表达式
木炭在空气里燃烧 持续红热,无烟无焰 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木炭在氧气里燃烧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硫在空气里燃烧 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氧气二氧化硫
硫在氧气里燃烧 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小结 木炭和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
故填:白;木炭+氧气二氧化碳;淡蓝;刺激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氧气二氧化硫;剧烈。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2.(3分)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方法:将细铁丝用砂纸打磨光亮,该变化属于 物理 变化,然后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 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 ,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2)观察到的现象是 细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
(3)下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引燃铁丝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
(4)该图中的明显错误是 未在集气瓶底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
(5)若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换成空气,该反应 不能 (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
【分析】(1)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2)铁燃烧的实验现象:细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3)下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4)为了防止炸裂集气瓶,应该在集气瓶底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5)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解答】解:(1)将细铁丝用砂纸打磨光亮,该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然后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故填:物理;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
(2)观察到的现象是细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故填:细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3)下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故填:引燃铁丝;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4)该图中的明显错误是未在集气瓶底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故填:未在集气瓶底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5)若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换成空气,该反应能观察到明显现象,是因为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故填:不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3.(3分)同学们在学习完氧气的性质后,知道了“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问题,并逐一进行了探究。
(1)[问题一]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能否证明气体是纯氧?
[进行实验]同学们用数字化实验探测仪进行实验,并获得了一系列数据。
集气瓶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氧气浓度(体积分数) 25% 35% 45% …… 65%
带火星木条情况 微亮 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收集证据]④号集气瓶内的氧气浓度可能是 55% 。
[实验结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能证明气体是纯氧 。
(2)[问题二]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与氧气浓度和铁丝粗细有关系吗?
[收集证据]
实验编号 氧气浓度(体积分数) 直径0.2mm的细铁丝 直径0.5mm的粗铁丝
① 34% 不燃烧 不燃烧
② 47% 稍有燃烧 不燃烧
③ 60% 剧烈燃烧 不燃烧
④ 73% 剧烈燃烧 稍有燃烧
⑤ 86% 剧烈燃烧 剧烈燃烧
[实验结论]
Ⅰ.氧气浓度越大,铁丝燃烧越 剧烈 。
Ⅱ. 铁丝越细,燃烧越剧烈 。
[反思与评价]
Ⅰ.探究铁丝粗细与燃烧剧烈程度的关系时,除了氧气浓度相同外,还需要 集气瓶大小 和 铁丝长短(答案合理即可) 等条件也相同。
Ⅱ.在完成铁丝燃烧的实验时,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对于铁丝注意的事项是 铁丝需要打磨除去铁锈(或铁丝要绕成螺旋状并在下端系一根火柴) 。
【分析】(1)[收集证据]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进行分析;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2)[实验结论]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铁丝的粗细的关系进行分析;
[反思与评价]根据影响物质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以及保证实验成功的做法来分析。
【解答】解:(1)[收集证据]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每个集气瓶中氧气的浓度间隔10%,所以④号集气瓶内的氧气浓度可能是55%;故填:55%;
[实验结论]由实验现象可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能证明氧气是纯氧;故填: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能证明气体是纯氧;
(2)[实验结论]Ⅰ.由实验现象可知,Ⅰ.氧气浓度越大,铁丝燃烧越剧烈;故填:剧烈;
Ⅱ.由表格中信息以及实验现象可知,铁丝越细,燃烧越剧烈;故填:铁丝越细,燃烧越剧烈;
[反思与评价]Ⅰ.探究铁丝粗细与燃烧剧烈程度的关系时,除了氧气浓度相同外,还需要集气瓶大小和铁丝长短等条件也相同;故填:集气瓶大小;铁丝长短(答案合理即可);
Ⅱ.在完成铁丝燃烧的实验时,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对于铁丝注意的事项是铁丝需要打磨除去铁锈或铁丝要盘成螺旋状并在下端系一根火柴;故填:铁丝需要打磨除去铁锈(或铁丝要绕成螺旋状并在下端系一根火柴)。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氧气的性质结合图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细心分析即可。
14.(3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请回答:
(1)按如图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该实验装置存在明显不足,改进措施是 在集气瓶底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
(2)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不同 ,进而分析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得更旺是由于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 氧气 。
【分析】(1)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为了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应该在集气瓶底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2)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不同。
【解答】解:(1)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该实验装置存在明显不足,改进措施是在集气瓶底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以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故填: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在集气瓶底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2)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不同,进而分析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得更旺是由于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故填: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不同;氧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