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复 习
一、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回顾和整理知识的过程,结合具体情境系统复习整数、分数、百分数、小数和负数的意义,熟练掌握这些数的读、写法。
2、熟练掌握数的改写的方法,会正确地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把一个较大数精确到万位或亿位。
3、能正确比较整数、分数、小数的大小。
4、通过对数的知识进行全面梳理,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教学重点】
数的意义,数的读、写法,数的改写和省略以及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回忆学习了六年的数学,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2、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二、回顾与交流
1、提问我们学过哪些数?你对这些数有哪些了解?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2、教学例1
(1) 复习数的读、写法
先在小组里互相读出表中的数,再指名读,并让学生说一说读多位数时应注意什么?读小数时应注意什么?
全班交流,总结多位数的读、写法和小数的读、写法。
(2) 复习分数、百分数的意义
同桌二人互相交流表中的分数、百分数分别表示什么,再指名汇报。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归纳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
(3) 复习数的改写
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3题,小组内交流。
指名汇报,全班交流、订正。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用“亿”做单位的数的方法。
(4) 复习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4题,并在小组内讨论怎样把一个较大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万位或亿位?
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5) 独立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5、6题,并在小组内讨论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你能说出哪些计数单位?怎样比较整数、小数、分数和负数的大小?
指名汇报,全班交流、总结。
3、教学例2
(1) 出示例2,先让学生按题意要求填一填,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2) 全班交流。
(3) 议一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
三、当堂检测
1、完成练习十七1——7题,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订正。
2、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指名汇报,全班交流、订正。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布置作业
导学案“巩固达标”。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回顾有关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概念,复习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点,巩固求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容易混淆的概念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辨析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容易混淆的概念的异同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有关数的认识的内容。
板书课题。
二、回顾与交流
1、再现所学内容
提问什么叫整除?关于数的整除这部分内容,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2、说一说
(1) 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叫整除、因数、倍数、公倍数、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质数、合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2) 让学生说一说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3、教学例3
(1) 让学生结合表中的数议一议你想到了哪些有关数的整除的知识?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2) 想一想
① 上面的自然数中,奇数和偶数各有哪些?
② 用蓝色的笔圈出表中的质数,剩下的数中除了1都是什么数?在表中任找两个数写出它们各自的因数。
③ 什么样的数可以分解质因数?在表中找一个这样的数分解质因数。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3) 圈一圈
① 在表中圈出3和5的公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② 在表中圈出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
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4) 在表中任意找两个数,求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演板,全班交流、订正。
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三、当堂检测
1、练习十七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2、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和“巩固达标”,小组内互相检查、订正。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还有什么疑难问题?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七8、10题。
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