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
一、单选题
1.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元素观:组成高锰酸钾和锰酸钾的元素种类相同,锰元素化合价也相同
B.结构观:钠原子和钠离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
C.分类观:氧气和臭氧是单质,冰和干冰是氧化物
D.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分子数目也不变
2.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装置內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熄灭时,装置内二氧化碳的含量为84.04%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反应过程中装置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和氮气
3.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甲()与乙()反应生成丙(),其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变化,则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B.乙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D.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4.如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甲物质一定是单质
B.此化学反应是化合反应
C.充分反应后,甲的质量等于乙和丙的质量之和
D.甲、乙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一定与丙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5.由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都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原子不发生改变
D.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铁丝、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也是化合反应,因此氧化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C.同种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7.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打开盛装酒精的瓶盖,酒精的质量会变小
B.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C.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
D.lg硫和1g氧气化合后生成了2g二氧化硫
8.下列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某物质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碱溶液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9.1.6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10.逻辑推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都是氧化物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D.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11.在 2A+3B=C+4D 这一反应中,已知 68gA 与 40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4gC。若 A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4,则 D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1 B.84 C.168 D.41
12.物质的变化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做法可以使化学反应速率变快的是
A.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再加入一定量的水
B.将食物放入冰箱中冷藏
C.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中加入二氧化锰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用铁粉代替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13.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8 10 10 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1 2 2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表中待测值应为5
C.物质a与b变化的质量比为3:8
D.物质d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4.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化学反应,测得t1s和t2s时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M N P Q
t1s时的质量 51 9 3 17
t2s时的质量 23 3 x 51
A.X的值是25 B.Q可能是单质
C.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D.M与N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3
15.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可有效减少尾气污染。下图是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均为纯净物 B.反应前后分子数不发生改变
C.该反应可以减少NO2的排放 D.该图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二、填空题
16.下图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_(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
(2)此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填名称);
(3)此反应中两种氧化物之间的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_;
(4)从微观角度说明该反应是分解反应的原因______。
17.化学基础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图1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______,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
(2)写出一条从图2中获得的信息______。
(3)图3是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的反应微观图,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填序号)。
A.元素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数目 D.原子数目
(4)写出图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18.下图是水的净化过程中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补充完整_______。
(2)该反应中未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填名称)。
(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
(4)该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_____。
19.今将9.6g某种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水的质量为10.8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g。
(1)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
(2)计算该9.6g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最简整数比,写出过程)。
(3)试确定该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以碳元素,氢元素,其他元素的顺序写出最简式)。
20.如图是甲、乙合成清洁燃料丙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另一种表示碳原子。
试回答:
(1)四种物质中,有还原性的物质是(填物质代号,下同)______,常用作溶剂的物质有______;
(2)甲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3)丙中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的符号是______;
(4)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简答题
21.将m克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请回答:
(1)反应后试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了,推断的依据是______。
(2)剩余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向其中倒入少量过氧化氢溶液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22.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其中哪个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写序号)?理由是什么?
23.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由图可获得什么信息?(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
24.(1)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步骤Ⅰ的作用是______,X试剂可以是______,步骤Ⅲ的作用是______,净化后的水是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步骤Ⅰ在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__。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已知m1g镁条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2g氧化镁(不考虑其它反应),理论上m1______m2,其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小明在做该实验时,用______夹持镁条,点燃,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m1>m2,其原因是______。
25.蔗糖是常用的调味品。对蔗糖的制备及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一、蔗糖的工业制备:工业制备蔗糖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操作A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进行操作C时,需将蔗糖溶液放在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进行加热,蒸发得到蔗糖固体,该操作所用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由甘蔗制得蔗糖的整个过程中主要是___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二、蔗糖组成探究
(资料卡片)
①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先合成葡萄糖,再将葡萄糖转化为蔗糖。
②蔗糖不易燃烧,掺入少量烟灰后,就能直接点燃(烟灰不能燃烧)。
烟灰可能的作用为___________。
(成份探究)
蔗糖可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实验1:点燃蔗糖与烟灰混合物,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壁有水雾,则蔗糖含有________元素。
实验2:取下烧杯迅速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蔗糖含有___________元素。
实验3:隔绝空气高温加热蔗糖,容器内壁也出现水雾,则蔗糖还含有___________元素。高温加热后产生黑色固体,将黑色固体点燃,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的白色固体是___________。
(计算验证)
已知: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而原子的种类、个数和质量都不发生改变。现称取34.2g蔗糖,加入少量烟灰点燃,测得生成52.8CO2和19.8gH2O。则34.2g蔗糖中各元素的质量:
①碳为___________g,②氢为___________g,③氧为___________g。
据此可知蔗糖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C6H5NO2 B.C6H12O6 C.C12H22O11
参考答案
1.C
2.B
3.A
4.D
5.B
6.A
7.A
8.B
9.A
10.C
11.A
12.D
13.C
14.D
15.C
16.
(1)C中补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如图:
(2)过氧化氢分子
(3)17:9
(4)由过氧化氢分子一种分子反应生成了水分子和氧分子两种分子
17.
(1) 13
(2)元素符号是
(3)ABD
(4)
18.
(1)
(2)氢原子、氧原子、氯原子
(3)1:1
(4)0,+1,-1/0,-1,+1
19.
(1) 1.2g 3.6g
(2)3:1:4
(3)
20.
(1) 甲、乙 丙、丁
(2)+2
(3)H
(4)2CO+4H2C2H5OH+H2O
21.
(1) 减小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有气体生成所以固体质量减少
(2)剩余固体中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向其中倒入少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会迅速产生大师气泡,因为生成的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能使过氧化氢快速反应,产生气体。
22.C。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左盘烧杯内物质质量减小,天平失去平衡。
23.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24.除去难溶性杂质 活性炭 杀菌消毒 混合物 D <
坩埚钳 逸散到空气中的白烟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25.漏斗 引流 蒸发皿 搅拌 物理 催化剂(催化作用) 氢 碳 氧 碳酸钙(CaCO3) 14.4 2.2 17.6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