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魏
洛 阳
蜀
成都
吴
建业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一
官渡之战
二
赤壁之战
三
以史为鉴——分析曹操两次战役一胜一败的 原因
五
四
三国鼎立
辩证探究法——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官渡之战
一
思考:材料中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1、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 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2、铠甲生虮(ji)虱,百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人口减少 经济凋敝 一片荒凉
军阀割据,长期混战
袁绍
曹操
军阀混战
官
渡
之
战
前
的
北
方
形
势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在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势力,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占有今河北、山西和山东东部,兵多粮足。
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曹操占据河南一带,势力也不弱。
曹 操
袁绍
200年
官渡
官 渡 之 战
曹操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以少
胜多
乌巢
战役 官渡之战
历史背景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结 果
特 点
影 响
公元200年
官 渡
曹操、袁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长期混战 曹操势力壮大,与袁绍争雄北方
官渡之战后曹操的势力范围
曹操
说一说
曹操击败袁绍后,赋诗言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显示了曹操踌躇满志、对统一天下志在必得的英雄豪情。
曹操
刘备
孙权
官渡之战后的形势
刘备(161-223年)
字玄德
孙权(182-252年)
字仲谋。
二
赤壁之战
1、完成北方统一的曹操,想统一全国。
2、刘备、孙权势力成为曹操统一全国的障碍。
背景:
赤壁之战形势图
长坂坡
鲁肃
曹操
刘
备
夏口
孙权
赤 壁 之 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地点
战争特点
结果
影响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208年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赤壁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表
名称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时间
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
200年
208年
曹操—袁绍
曹操—孙刘联军
曹操胜利
曹操失败
为曹操统一北方
奠定了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以少胜多
以史为鉴
——分析曹操两次战役一胜一败的原因
三
材料一:当时的汉献帝,虽有名无权,却是封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于是曹操借机发兵洛阳,迎献帝到许,借皇帝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从而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
材料二: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他曾三次发出《求贤令》,因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材料三:曹操招募流民在许昌附近屯田,除了民屯还有军屯,兵士平时屯种,战时打仗。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用人上:重用人才,唯才是举
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材料四: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乌巢,烧掉粮草。
军事上:采取正确的战术
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探究一:官渡之战中曹操胜利的原因
探究二: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
论从史出
材料一: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分析出曹操的劣势: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北人不习水战······
材料二: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材料三:在曹操兵败赤壁中,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作耀的《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1、北兵多水土不服,发生疾病,且多不习水战。
2、孙刘联军采取正确的战术。
3、曹操志得意满,骄傲轻敌。
根本原因:当时统一全国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
思考: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中取得一胜一败的结果的原因,你有何感悟和启示?
读史明智
骄兵必败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学作品中的历史?
文学作品中有真实的历史,但作者为了增强小说的趣味性,也便于我们理解,会适当地进行创作。所以我们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注意辨别。
要以正规的史学著作为依归。
赤壁之战
曹操惨败---无力南下
孙权---巩固江南
刘备---巩固与发展
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统一条件不成熟(根本原因)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原因
三国鼎立
四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229年,孙权正式称帝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魏
蜀
吴
三国鼎立形势图
国名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2年 孙权 建业
曹魏
重视农业
兴修水利
吴国造船业发达,
船队曾到达夷洲
三国的治理与开发
蜀国
发展经济
民族融合,蜀锦名扬天下
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军阀混战局面,实现了局部地区的统一;
三方互相牵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战乱,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政治
经济
全局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
五
辩证探究法
——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探究:你眼中的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用相关史事加以说明)
生活在三国时期?
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
史学家眼中的曹操
陈寿《三国志》:“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超出普通世人)之杰矣。”
曹操眼中的曹操
“天下英雄,唯使君(刘备)与操耳”——《三国演义》
毛泽东眼中的曹操
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曹操统一中国北方……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毛泽东眼中的三国人物》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①是否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②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③是否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
其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功过界定
他是什么人,他做了什么事情,他做的这些事情对当时或后来的社会有什么影响。
首先,一分为二,从其功、过两方面去评价。要看他的一生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
评价曹操
曹操招贤纳士,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积极作用。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军阀混战
袁绍
曹操
官渡之战
曹操统一北方
孙刘联军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魏
蜀
吴
200年
208年
220年
221年
222年
本课小结
西晋
统一是历史的发展趋势
1.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事件是:
2.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
3.三国时代开始的标志是:
4.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曹丕建魏 D、孙权称王
A
B
D
C
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