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3 神经调节(2)
一、单选题
1.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作出反应。下列生命现象中,属于反射的一项是( )
A.受到碰触后含羞草叶片合拢
B.梧桐树到了秋冬季节就落叶
C.学生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
D.草履虫避开食盐水游向肉汁液
【答案】 C
【解析】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解答】A、含羞草受到触碰后叶片合拢,是植物的感触性;故A错误;
B、梧桐树秋季落叶是植物的感应性;故B错误;
C、学生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属于反射中的条件反射;故C错误;
D、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不存在神经系统其避开盐水游向肉汁,是生物趋利避害的行为;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下列为小明学习“人体内的膝跳反射”后整理的部分笔记,他的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
A.神经中枢:分析处理信息
B.传入神经:把神经中枢的指令传给效应器
C.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D.效应器:实现反射效应部分,肌肉、腺体等
【答案】 B
【解析】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做反射。
【解答】A、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信号后,立刻产生神经冲动,并将它传给传出神经,A不符合题意;
B、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中特定的神经中枢,B符合题意;
C、手指皮肤中有许多感受刺激的感受器,这些感受器感受到的刺激后,能够产生神经冲动,C不符合题意;
D、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效应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当手指无意中碰到高温物体时,我们的手就会立即缩回。在此反射活动中,对信息进行处理的部位是( )
A. 手指上的皮肤 B. 手臂中的肌肉 C. 脊髓中的神经中枢 D. 手臂中的神经
【答案】 C
【解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如:缩手反射等。
【解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结构,反射弧必须完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因此由图可知,对信息进行处理的部位是脊髓中的神经中枢,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下列全部属于非条件反射的一组是( )
A. 望梅止渴、嘤嘤求哺、鹦鹉学舌
B. 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C. 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D. 猫捉老鼠、闻鸡起舞、老马识途
【答案】 C
【解析】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等反射活动都是简单的、人生来就会有的。这类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各个中枢即可完成,只要反射弧完整,在相应的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叫做非条件反射。而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这一类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叫做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大脑皮层的功能。
【解答】A、望梅止渴、鹦鹉学舌都需要通过后天的生活经验或学习而获得,属于条件反射,嘤嘤求哺是婴儿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A不符合题意。
B、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是动物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惊弓之鸟是动物通过后天生活经验获得的条件反射,B不符合题意。
C、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C符合题意。
D、猫捉老鼠是动物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闻鸡起舞、老马识途是动物通过生活经验获得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当一个人的脊髓上部受到严重损伤时,针刺大腿,该伤者( )
A. 会产生缩腿反射,并感到疼痛 B. 会产生缩腿反射,不感到疼痛
C. 不产生缩腿反射,并感到疼痛 D. 不产生缩腿反射,也不感到疼痛
【答案】 B
【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缩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疼痛中枢位于大脑。
【解答】由于某患者的脊髓上部受到严重损伤,说明脊髓中的缩腿反射神经中枢正常,但不能将兴奋传入大脑,所以当用针刺其大腿时,该患者能产生缩腿反射,但不会感到疼痛。
故选:B。
6.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B. 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a→b→c
C. 缩手反射是简单反射
D. 若b处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则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答案】 A
【解析】反射活动是由反射弧完成的,图中e感受器、d传入神经、a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c效应器。
【解答】A、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A符合题意;
B、该反射弧的顺序为:e感受器→d传入神经→a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c效应器,B不符合题意;
C、缩手反射没有大脑皮层参与,因此属于简单反射,C不符合题意;
D、效应器接收到指令做出反应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一个人b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环节正常.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在经过脊髓的白质能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如图为缩手反射过程示意图,M为手部皮肤感受器,若N受损,则手碰到高温物体时( )
A. 不能缩手,感觉到痛
B. 不能缩手,感觉不到痛
C. 能缩手,感觉不到痛
D. 能缩手,感觉到痛
【答案】 B
【解析】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解答】M是皮肤感受器,当碰到高温物体时,其接受并产生刺激,通过N传入神经将冲动,传到Q脊髓,脊髓产生指令经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完成缩手动作,同时脊髓还把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感觉,而N处受损则感受器接受到的刺激无法向上传递,所以无法完成缩手动作,同时也没有感觉到痛;
故答案为:B。
8.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同学们通过网络收看在线课程,这期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体育锻炼来消除神经系统的疲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做听课笔记的过程属于每个同学都会的简单反射
B. 神经系统是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的
C. 进行体育锻炼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D. 在线学习时,分别在视网膜和耳蜗上形成视觉和听觉
【答案】 C
【解析】(1)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2)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由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由脊髓发出很多神经,叫脊神经,它们共同构成了周围神经系统.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
(3)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到神经系统调节,但也受到激素的调节的影响。
(4)从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方面分析解答。
【解答】A、做听课笔记是属于复杂反射,因为这是同学们通过后天的学习积累的经验行为,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这是高级的神经活动,属于后天性反射,A不符合题意;
B、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B不符合题意;
C、人的调节方式主要两种: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进行的调节,C符合题意;
D、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形成视觉和听觉的部位分别是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某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手。如图是该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是手指肌肉,能接受刺激并产生收缩
B.c是脊髓中的神经中枢,能使人感到烫
C.如果d被切断,人不会及时松手,但还是会感到烫
D.图中箭头表示“高温”能从a传到c,再从c传到e
【答案】 C
【解析】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一种简单的反射,是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的,缩手反射中枢位于脊髓中,图中为缩手反射,而图中结构名称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 。
【解答】 A、a是感受器,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A不符合题意;
B、缩手反射是简单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神经冲动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 B不符合题意;
C、c至e的传导神经纤维被切断,反射弧不完整,神经冲动就不能由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就无法做出反应,即反射活动不能进行,但是神经冲动仍然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C符合题意;
D、图中箭头传导的是神经冲动,而不是高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如图是视觉形成的示意图,其中汇聚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属于反射弧中的( )
A. 感受器 B. 效应器 C. 神经中枢 D. 传入神经
【答案】 A
【解析】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人和动物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系统调节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由图可知,视网膜是接受光刺激的部位,属于反射弧中感受器;
故答案为:A。
11.“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讲的是魏武帝率部行军途中,三军皆渴,于是传令前面有梅林,士兵听后口中生津,士气大振。故事中反映的神经活动( )
A. 由反射弧完成 B. 只有大脑皮层参与 C. 属于简单反射 D. 没有大脑皮层参与
【答案】 A
【解析】“望梅止渴”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复杂反射。
【解答】 A、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故事中反映的神经活动就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符合题意;
BD、望梅止渴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运动中枢等参与下完成的。不符合题意。
C、望梅止渴,体现了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形成的,属于复杂反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如图是关于狗的“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未经过训练的狗,铃声也能引起其唾液分泌
B.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需要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
C. 条件反射建立后,一般比较固定,难以消退
D. 从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来说,非条件反射比条件反射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
【答案】 B
【解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最后完全不出现。这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例如,铃声与食物多次结合应用,使狗建立了条件反射;然后,反复单独应用铃声而不给予食物(不强化),则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量会逐渐减少,最后完全不能引起分泌。
【解答】A、未经过训练的狗,铃声不能引起其唾液分泌,A分析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需要将铃声与食物这一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强化,否则狗听到铃声是不会分泌唾液的,B分析正确,符合题意。
C、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这一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铃声)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食物)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消退,C分析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D、从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来说,非条件反射只能让动物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条件反射可以让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D分析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在5月12日逃生演习中,同学们听到警报声迅速逃生。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接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耳蜗
B. 完成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C. 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 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组成的
【答案】 B
【解析】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解答】A、人体耳蜗内有对声波刺激敏感的细胞,接受声波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因此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的,所以该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叙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C、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完整,并有效刺激,才能产生反射,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反射弧的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的,能对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如图是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关系示意图,下列反射与其反射弧组成部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反射 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A 手被针刺立刻缩回 ①是手臂肌肉
B 司机看到红灯刹车 ②是视神经
C 谈虎色变 ③位于脊髓
D 膝跳反射 ⑤是膝盖下方韧带
A. A B. B C. C D. D
【答案】 B
【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解答】A、手被针刺立刻缩回,①是感受器,A不符合题意;
B、司机看到红灯刹车,②传入神经是视神经,B符合题意;
C、谈虎色变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C不符合题意;
D、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接受刺激的感受器,膝跳反射①是膝盖下方韧带,⑤效应器大腿骨四头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15.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包括感受器、 、神经中枢、 、 五个部分。
【答案】 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析】此题考查反射弧的结构的简单记忆.
【解答】完成反射的基本结构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等五个部分。
故答案为: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16.素有“世界第一运动”之称的足球赛事,是-项以脚为主,控制和支配球,两支球队按照一定规则在同一块长方形球场上互相进行进攻、防守对抗的体育运动项目。防守过程中,足球运动员在看清飞来的足球时,通过调节眼球中的睫状体,使晶状体曲度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完成这一活动最基本的神经结构称为 。比赛开始后,运动员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例如:刚开始时,体温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维持相对稳定,这是在 的调节下,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的平衡。
【答案】 变大;反射弧;神经和激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解析】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解答】足球离眼睛越来越近,这时晶状体的曲度会变大,这样才能看清近处的足球;这一过程是由神经调节来完成的,其基本神经结构是反射弧;人体体温的动态平衡是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完成 的;
故答案为:变大;反射弧; 神经和激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17.如图是缩手反射过程的神经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缩手反射活动的途径是:e→d→c→b→a,其中“a”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__;
(2)在该反射中,手会立即收回,然后才感觉到痛,说明,除了反射外,脊髓还有________的功能。
【答案】 (1)效应器
(2)传导
【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解答】(1)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图中反射传导的顺序e感受器→d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a效应器,其中a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效应器。
(2)手臂受到刺激,手会立即缩回来并感觉疼痛,此反射没有经过大脑,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痛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这说明脊髓内的神经中枢能将神经冲动通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导到大脑,表明脊髓(白质)具有传导功能。
故答案为:(1)效应器 (2)传导
18.如图是汽车司机看到红灯停车的反射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感受到红灯刺眼的是眼中的________
(2)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
(3)看到红灯停车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中至少有2个,它们是________
【答案】 (1)视网膜(2)视神经(3)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
【解析】根据视觉形成过程,同时结合图片分析解答。
【解答】(1)视网膜上含有许多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激发神经产生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入脑,因此感受到红灯刺眼的是眼中的视网膜。
(2)红灯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根据视觉形成过程再结合图片可知①表示的是视神经。
(3)视觉形成的部位是视觉中枢,视觉形成后,大脑接受刺激发出停车指令,这需要肢体的运动,因此要有躯体运动中枢的参与。
故答案为:(1)视网膜(2)视神经(3)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
三、实验探究题
19.读膝跳反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橡皮锤叩击[1]处时,[1]产生的神经冲动沿[________]________传 到脊髓的[________]________ ,其中的神经元接受冲动信号并传到[________]________,从而产生膝跳反射。
(2)图中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下同),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是________。
(3)完成此反射的神经结构称为________。如果某人[4]处受损伤,他是否还能产生膝跳反射?________。
(4)以上实验表明,控制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中,该结构具有反射功能。实验中,被测试者在小腿突然跳起后,也可感觉到[1]处被叩击,这说明脊髓还具有________功能。
【答案】 (1)3;传入神经;5;神经中枢;2;效应器(2)5;3.4(3)反射弧;不能
(4)脊髓;传导
【解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
【解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必须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1)膝跳反射产生的过程为:叩击1处膝盖下位的韧带(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为:1(感受器)→3(传入神经)→5(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2(效应器)。
(2) 人体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对于机体的生理活动调节起主导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指脊髓与脑,脑又包括大脑、小脑、间脑、脑干,而周围神经系统指12对脑神经及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图中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是5脑 ,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是传入神经3和传出神经4。
(3)完成此反射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如果某人4传出神经受损伤,就不能产生膝跳反射。
(4)膝跳反射没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是脊髓灰质内的神经中枢完成的低级的神经活动。脊髓白质内的神经纤维能把神经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传给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产生感觉,可见脊髓还有传导功能。
以上实验表明,控制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该结构具有反射功能。实验中被测试者在小腿突然跳起后,也可感觉到1处被叩击,这说明脊髓还具有传到功能。
故答案为:(1)3;传入神经;5;神经中枢;2;效应器 (2)5;3、4 (3)反射弧;不能 (4)脊髓;传导
20.回答下列与反射有关的问题:
(1)调节人体排尿活动的神经中枢在脊髓里。脊髓从胸部折断的病人,小便会失禁。原因是________。这一实例说明脊髓具有________功能。
(2)当你的手偶然接触到针尖,手就会立刻缩回来,这种反射方式属________,人类神经活动最突出的特征是________。
(3)如图为某动物的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①假如反射弧丁处受损,对反射活动的影响是________。
②如果某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那么在甲、乙、丙、丁中的哪些实验位点施加该药物,可以导致感受器受到刺激后,效应器不发生反射活动________。
【答案】 (1)脊髓下部分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传导
(2)非条件反射;能够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发生反应
(3)不能完成反射;乙、丙
【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的五部分要完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解答】(1)排尿的中枢位于脊髓,排尿是简单反射,当膀胱内贮尿量达到一定程度,膀胱内压升高到15厘米水柱以上时,膀胱被动扩张,使膀胱壁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冲动沿盆神经传入纤维传到脊髓的排尿反射初级中枢.同时由脊髓再把膀胱充胀的信息上传至大脑皮层的排尿反射高级中枢,并产生尿意。“植物人”小便会失禁,原因是脊髓下部的排尿中枢不能把排尿冲动传导到大脑皮层,失去了大脑的控制.这一实例说明脊髓具有传导功能。
(2)当手偶然接触到针尖,手就会立刻缩回来,此反射是中枢在脊髓,不在大脑皮层,是非条件反射。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它可以调节全身各器官的活动,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文字中枢,那么人类通过语言、文字中枢建立条件反射,动物是不可能建立的,人类神经活动最突出的特征是能够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3)①丁受损,不能发生反射,因为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的五部分要完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丁是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丁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②由题意可知,该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对其他无阻断作用,如图乙和丙是神经细胞与神经细胞之间,因此在乙丙处施加该药物,可以阻断兴奋的传递,导致感受器受到刺激后,效应器不发生反射活动。
故答案为:(1)脊髓下部的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传导(2)非条件反射;能够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发生反应(3)不能完成反射;乙、丙
21.巴甫洛夫经过无数次的研究确立了条件反射的理论,下列是某同学在家模仿巴甫洛夫的实验进行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每当狗吃到食物后都会分泌唾液,这种对外界的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是通过 来完成的。
(2).图B中把铃声和进食反复结合后,使 (选填“铃声”或“进食”)转化为条件刺激时,就形成了图C中所示的 (选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该反射的效应器是 , 控制此反射的中枢位于 。
(3).图D中,表示一段时间后只给铃声不给食物后,条件反射将 ;该实验说明了 (选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下同)是在 的基础上形成的。
【答案】 (1)反射弧(2)铃声;条件;唾液腺;大脑皮层(3)消失;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解析】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效应器由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能对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
缩手反射等反射活动都是简单的、动物生来就会有的。这类反射活动由脊髓等中的神经中枢即可完成,叫做非条件反射。而望梅止渴等这一类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叫做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大脑皮层的功能,它可以建立,也可以消退。
【解答】(1)图A中,每当狗吃到食物后都会分泌唾液,这种对外界的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反应叫做反射,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2)狗进食时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图B中把铃声和进食反复结合后,铃声就成了进食的信号,即铃声转化为条件刺激,形成了图C中所示的条件反射。该反射的效应器是作出反应分泌唾液的唾液腺,控制此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3)图D中,一段时间后只给铃声不给食物,则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量会逐渐减少,最后完全不能引起分泌,条件反射也就消失了。该实验说明听到铃声分泌唾液这一条件反射是在进食时分泌唾液这一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故答案为:(1)反射弧;(2)铃声;条件;唾液腺;大脑皮层;(3)消失;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22. 2014年,人工视网膜通过临床试验,为失明患者带来福音。人工视网膜主要由装有摄像头的眼镜、电子设备和芯片电极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
(1)从眼球的成像原理来看,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镜。
(2)从反射弧的组成来看,“人工视网膜”相当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
(3)摄像头中的对焦机构能调节镜头和CCD之间的距离。当配有人工视网膜的人向远处眺望,对焦机构将使镜头与CCD之间的距离变________。
【答案】 (1)凸透(2)感受器(3)短(或近、小)
【解析】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其中,感受器为接受刺激的器官。 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凸透镜分为双凸、平凸和凹凸(或正弯月形)等形式,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故又称会聚透镜,较厚的凸透镜则有望远、会聚等作用,这与透镜的厚度有关。
【解答】(1)眼球相当于是可调节凹凸程度的凸透镜。
(2)人工视网膜接收到画面,产生的刺激向上传递,因此人工视网膜相当于接收刺激的感受器。(3)向远处眺望时,相当于物距增大,所以为了能够接收到实像,相距要变小,即镜头与CCD之间的距离变小。
故答案为:(1)凸透(2)感受器(3)短(或近、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3 神经调节(2)
一、单选题
1.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作出反应。下列生命现象中,属于反射的一项是( )
A.受到碰触后含羞草叶片合拢 B.梧桐树到了秋冬季节就落叶
C.学生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 D.草履虫避开食盐水游向肉汁液
2.下列为小明学习“人体内的膝跳反射”后整理的部分笔记,他的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
A.神经中枢:分析处理信息 B.传入神经:把神经中枢的指令传给效应器
C.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D.效应器:实现反射效应部分,肌肉、腺体等
3.当手指无意中碰到高温物体时,我们的手就会立即缩回。在此反射活动中,对信息进行处理的部位是( )
A. 手指上的皮肤 B. 手臂中的肌肉 C. 脊髓中的神经中枢 D. 手臂中的神经
4.下列全部属于非条件反射的一组是( )
A. 望梅止渴、嘤嘤求哺、鹦鹉学舌 B. 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C. 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D. 猫捉老鼠、闻鸡起舞、老马识途
5.当一个人的脊髓上部受到严重损伤时,针刺大腿,该伤者( )
A. 会产生缩腿反射,并感到疼痛 B. 会产生缩腿反射,不感到疼痛
C. 不产生缩腿反射,并感到疼痛 D. 不产生缩腿反射,也不感到疼痛
6.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B. 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a→b→c
C. 缩手反射是简单反射
D. 若b处受损,其他部分正常,则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7.如图为缩手反射过程示意图,M为手部皮肤感受器,若N受损,则手碰到高温物体时( )
A. 不能缩手,感觉到痛
B. 不能缩手,感觉不到痛
C. 能缩手,感觉不到痛
D. 能缩手,感觉到痛
8.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同学们通过网络收看在线课程,这期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体育锻炼来消除神经系统的疲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做听课笔记的过程属于每个同学都会的简单反射
B. 神经系统是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的
C. 进行体育锻炼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D. 在线学习时,分别在视网膜和耳蜗上形成视觉和听觉
9.某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手。如图是该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是手指肌肉,能接受刺激并产生收缩
B.c是脊髓中的神经中枢,能使人感到烫
C.如果d被切断,人不会及时松手,但还是会感到烫
D.图中箭头表示“高温”能从a传到c,再从c传到e
10.如图是视觉形成的示意图,其中汇聚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属于反射弧中的( )
A. 感受器 B. 效应器 C. 神经中枢 D. 传入神经
11.“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讲的是魏武帝率部行军途中,三军皆渴,于是传令前面有梅林,士兵听后口中生津,士气大振。故事中反映的神经活动( )
A. 由反射弧完成 B. 只有大脑皮层参与 C. 属于简单反射 D. 没有大脑皮层参与
12.如图是关于狗的“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未经过训练的狗,铃声也能引起其唾液分泌
B.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需要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
C. 条件反射建立后,一般比较固定,难以消退
D. 从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来说,非条件反射比条件反射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
13.在5月12日逃生演习中,同学们听到警报声迅速逃生。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接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耳蜗
B. 完成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C. 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 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组成的
14.如图是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关系示意图,下列反射与其反射弧组成部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反射 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A 手被针刺立刻缩回 ①是手臂肌肉
B 司机看到红灯刹车 ②是视神经
C 谈虎色变 ③位于脊髓
D 膝跳反射 ⑤是膝盖下方韧带
A. A B. B C. C D. D
二、填空题
15.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包括感受器、 、神经中枢、 、 五个部分。
16.素有“世界第一运动”之称的足球赛事,是-项以脚为主,控制和支配球,两支球队按照一定规则在同一块长方形球场上互相进行进攻、防守对抗的体育运动项目。防守过程中,足球运动员在看清飞来的足球时,通过调节眼球中的睫状体,使晶状体曲度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完成这一活动最基本的神经结构称为 。比赛开始后,运动员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例如:刚开始时,体温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维持相对稳定,这是在 的调节下,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的平衡。
17.如图是缩手反射过程的神经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缩手反射活动的途径是:e→d→c→b→a,其中“a”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__;
(2)在该反射中,手会立即收回,然后才感觉到痛,说明,除了反射外,脊髓还有________的功能。
18.如图是汽车司机看到红灯停车的反射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感受到红灯刺眼的是眼中的________
(2)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
(3)看到红灯停车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中至少有2个,它们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9.读膝跳反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橡皮锤叩击[1]处时,[1]产生的神经冲动沿[________]________传 到脊髓的[________]________ ,其中的神经元接受冲动信号并传到[________]________,从而产生膝跳反射。
(2)图中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下同),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是________。
(3)完成此反射的神经结构称为________。如果某人[4]处受损伤,他是否还能产生膝跳反射?________。
(4)以上实验表明,控制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中,该结构具有反射功能。实验中,被测试者在小腿突然跳起后,也可感觉到[1]处被叩击,这说明脊髓还具有________功能。
20.回答下列与反射有关的问题:
(1)调节人体排尿活动的神经中枢在脊髓里。脊髓从胸部折断的病人,小便会失禁。原因是________。这一实例说明脊髓具有________功能。
(2)当你的手偶然接触到针尖,手就会立刻缩回来,这种反射方式属________,人类神经活动最突出的特征是________。
(3)如图为某动物的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①假如反射弧丁处受损,对反射活动的影响是________。
②如果某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那么在甲、乙、丙、丁中的哪些实验位点施加该药物,可以导致感受器受到刺激后,效应器不发生反射活动________。
21.巴甫洛夫经过无数次的研究确立了条件反射的理论,下列是某同学在家模仿巴甫洛夫的实验进行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每当狗吃到食物后都会分泌唾液,这种对外界的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是通过 来完成的。
(2).图B中把铃声和进食反复结合后,使 (选填“铃声”或“进食”)转化为条件刺激时,就形成了图C中所示的 (选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该反射的效应器是 , 控制此反射的中枢位于 。
(3).图D中,表示一段时间后只给铃声不给食物后,条件反射将 ;该实验说明了 (选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下同)是在 的基础上形成的。
22. 2014年,人工视网膜通过临床试验,为失明患者带来福音。人工视网膜主要由装有摄像头的眼镜、电子设备和芯片电极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
(1)从眼球的成像原理来看,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镜。
(2)从反射弧的组成来看,“人工视网膜”相当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
(3)摄像头中的对焦机构能调节镜头和CCD之间的距离。当配有人工视网膜的人向远处眺望,对焦机构将使镜头与CCD之间的距离变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