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动物的行为 课课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4 动物的行为 课课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14 08:58:5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4 动物的行为
一、单选题
1.蜘蛛能够结出复杂的蛛网,一只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结网技巧与成年蜘蛛相比毫不逊色。对蜘蛛的这种行为的正确解释是( )
①先天性行为 ②后天学习行为 ③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④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自然界中的动物复杂多样的行为使动物能更好的适应环境。与动物行为相对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熊猫偏爱嫩竹——觅食行为
B.竹节虫的体态和颜色好像树枝——防御行为
C.雄海象为争夺雌海象和生活地盘而决斗——繁殖行为
D.大雁每年春分后往北方飞——迁徙行为
3.在动物界中,雄海豹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巢区或领地而争斗,这一行为属于( )
A.繁殖行为 B.攻击行为 C.防御行为 D.觅食行为
4.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
A. 猎豹捕食受伤的羚羊 B. 水蛭吸附水牛的皮肤
C. 小丑鱼躲进海葵避险 D. 小猴给猴王整理毛发
5.新喀里多尼亚乌鸦能够运用植物枝叶制作出基本的小棒、带钩棒和带刺棒等工具。对于这种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遗传物质无关 B. 是天生就会的 C. 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 一旦学会就不会忘记
6.“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 )
A. 先天性行为 B. 学习行为 C. 社群行为 D. 繁殖行为
7.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与生俱来的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以下动物的行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飞蛾扑火 鹦鹉学舌 B. 孔雀开屏 鸟类迁徙 C. 蜘蛛结网 老马识途 D. 小鸡啄食 惊弓之鸟
8.某5周岁的幼儿,因体质较弱,多次注射抗生素。某次患上呼吸道感染,去医院就诊,当医生说需要注射抗生素时,该幼儿便开始啼哭。该幼儿的这种行为是( )
A. 语言中枢参与的先天性行为 B. 没有语言中枢参与的后天学习行为
C. 没有语言中枢参与的先天性行为 D. 语言中枢参与的后天学习行为
9.今年9月1日,在央视播出的《开学第一课》中介绍了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小茶缸”的成长全记录。小茶缸是一只在杯子中孵化出的小鸡,关于“小茶缸”出生后的行为叙述错误的是( )
A. 刚出生时就会行走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 “小茶缸”先天性行为不会受孵化方式的影响,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
C. 听到实验员播放“咕咕”声后取食的行为是后天学习行为,永远不会忘
D. “小茶缸”的后天学习行为能帮助它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
二、填空题
10.刺猬遇到敌害时会缩成一团,这属于动物的 行为;雄蛙求偶时,会鼓起鸣囊,使声带发出的鸣声更加洪亮高昂,吸引雌蛙,这是 行为。
11.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到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低于玻璃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玻璃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它看见食物时,只是扑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撞,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食。多次碰撞之后,才能学会绕道。而猴子只要碰撞一次就学会了绕道捕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猴子越过障碍物而获得食物,都属于________行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________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2)上述实验证明,章鱼等________(填“低等”或“高等”)动物也可以形成后天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________行为越复杂。
12.将下列现象与所属行为用线连起来。
A.黄鼠狼偷鸡 a.防御行为
B.大雁的迁飞 b.攻击行为
C.蜜蜂总是群集在一起 c.社群行为
D.两只雄狮在搏斗 d.迁徙行为
E.野兔时刻竖起耳朵听周围的动静 e.觅食行为
F.雄蛙鼓起鸣囊 f.繁殖行为
三、实验探究题
13.下表是某生物小组同学探究“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设计了三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说明:菠菜属于藜科,白菜和卷心菜属于十字花科):
A组 B组 C组
第一步
第二步 放涂白菜汁的滤纸 放涂菠菜汁的滤纸 放涂卷心菜汁的滤纸
第三步 放菜青虫 放菜青虫 放菜青虫
第四步 观察记录结果 观察记录结果 观察记录结果
(1).该小组同学第一步是采取 (选填“使用菜青虫幼虫或“取菜青虫卵隔离培养”),其目的是 。
(2).每一组应该选择菜青虫的数量是1条、2条还是10条?并说出理由 。
(3).根据猜想,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14.请根据以下材料,完成有关的探究实验:
资料一: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腹部会变成红色,相互间经常发生猛烈的搏斗。
资料二:身穿红色衣服的人经过鱼缸时,鱼缸中腹部变红的三刺鱼会出现攻击行为,而对穿非红色衣服的人无反应。为了探究引发繁殖季节的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生物实验小组将自制的4种模型分别投入到4个鱼缸中(内有大小基本相同的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各1条),观察三刺鱼的反应情况。模型形状与颜色和三刺鱼的反应情况记录如下表:
鱼缸 模型 三刺鱼的反应
1号 三刺鱼外形,腹部灰褐色 无反应
2号 三刺鱼外形,腹部红色 有攻击行为
3号 鲳鱼外形,腹部灰褐色 无反应
4号 鲳鱼外形,腹部红色 有攻击行为
(1)如果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验证该假设的最简单的实验组合是1号和2号。
(2)1号和2号、3号和4号两组对照实验的变量都是________;通过这两组对照实验,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3)若以鱼体外形为实验变量,上表中可以形成的对照实验组合有________。
(4)如果去掉2号、3号两组实验,只考虑1号和4号两组的实验,大家认为得出的结论会不准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
(5)雄三刺鱼的攻击行为是由它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
15.为研究动物的行为,某同学进行了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该同学的实验记录,图甲为“迷宫”示意图,图乙为实验中小鼠找到食物所花时间的柱形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次数 找到食物的时间/秒
第一次 267
第二次 193
第三次 90
(1)请在图乙中绘出小鼠第三次找到食物所花时间的柱形图。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通常小鼠找到食物后会发出一种叫声,引来其他小鼠,这种叫声起到了传递________的作用。
(3)在上述实验中,若把小鼠换成蟑螂,蟑螂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食物,说明动物越________,学习能力越强,这种学习能力的强弱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决定的。
16.根据摘选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在森林地面以下的土地中充满了由小型哺乳动物开掘的隧道和通路,形成了一个蜂巢状的世界,这些小动物中有白脚鼠、鼷鼠和各种地鼠.在这些小小的打洞者中,贪吃的地鼠能发现和吃掉大量的锯齿蝇蛹.它们吃蛹时,把一只前脚放在茧上,先咬破一个头,它们显示出一种能识别茧是空的还是实的特别本领.
资料二:蓬莱海洋极地世界里,海豚表演的跳高顶球、跳迪斯科、转呼啦圈等节目往往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资料三: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奔向食物.如果在侦查蚁回巢穴后用樟脑丸放置在洞口,发现蚁群会不知所措,找不到食物.
(1)资料一显示,地鼠在控制锯齿蝇方面具有惊人的能力,这一事实说明:在自然界中,动物在________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海豚的表演属于________行为,原因是这种行为是由________而获得的.海豚属于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在蚂蚁的社会行为中,蚂蚁的通讯是依靠________.
17.请阅读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老鼠和猫本是一对天敌,然而某户人家养的一只大白猫却和一只小老鼠和睦相处,并且这只刚产崽的母猫还给小老鼠喂奶吃。
资料二:蓬莱海洋极地世界里,海豚表演的跳高顶球、跳迪斯科、转呼啦圈等节目往往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资料三:白蚁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之分。蚁后专职产卵;蚁王具有生殖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交配;工蚁承担了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和饲喂白蚁等大部分工作;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工作。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资料一中的母猫喂养小老鼠的行为属于________,该行为是由母猫体内的________所决定的。
(2)在资料二中,海豚的表演属于________行为。动物的________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________,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
(3)由资料三判断,白蚁是具有________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它们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___,形成了一定的________,它们是以________生活的动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4 动物的行为
一、单选题
1.蜘蛛能够结出复杂的蛛网,一只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结网技巧与成年蜘蛛相比毫不逊色。对蜘蛛的这种行为的正确解释是( )
①先天性行为 ②后天学习行为 ③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④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 A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蜘蛛能够结出复杂的蛛网,一只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结网技巧与成年蜘蛛相比毫不逊色。蜘蛛的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所以是先天性行为。
故选:A。
2.自然界中的动物复杂多样的行为使动物能更好的适应环境。与动物行为相对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熊猫偏爱嫩竹——觅食行为
B.竹节虫的体态和颜色好像树枝——防御行为
C.雄海象为争夺雌海象和生活地盘而决斗——繁殖行为
D.大雁每年春分后往北方飞——迁徙行为
【答案】 C
【解析】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 ,按行为的不同表现可分为觅食行为、贮食行为、攻击行为(同类)、防御行为(不同类)、领域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洄游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定向行为、通讯行为等;各种行为都是动物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解答】A、熊猫偏爱嫩竹,是对食物的选择,属于觅食行为;故A正确;
B、竹节虫的体态和颜色好像树枝,是竹节虫的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属于防御行为;故B正确;
C、雄海象为争夺生活地盘而决斗属于领地行为;故C错误;
D、大雁每年都要往北方飞,属于定期的迁徙行为;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3.在动物界中,雄海豹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巢区或领地而争斗,这一行为属于( )
A.繁殖行为 B.攻击行为 C.防御行为 D.觅食行为
【答案】 B
【解析】动物的行为包括攻击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觅食行为等。
【解答】攻击行为是在同种动物个体之间,为争夺食物、配偶、领域等而发生的争斗,这种争斗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伤害,因此雄海豹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巢区或领地而争斗,这一行为属于攻击行为,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
A. 猎豹捕食受伤的羚羊 B. 水蛭吸附水牛的皮肤
C. 小丑鱼躲进海葵避险 D. 小猴给猴王整理毛发
【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群行为的相关知识。
【解答】A、猎豹捕食受伤的羚羊,属于猎豹的捕食行为,A不符合题意;
B、水蛭吸附水牛的皮肤,水蛭能够吸血,它吸附水牛的皮肤能够吸取水牛的血液,属于捕食行为,B不符合题意;
C、小丑鱼躲进海葵避险,属于防御行为,C不符合题意;
D、小猴给猴王整理毛发,这是有群体,有合作和分工的行为,属于社群行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新喀里多尼亚乌鸦能够运用植物枝叶制作出基本的小棒、带钩棒和带刺棒等工具。对于这种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遗传物质无关 B. 是天生就会的
C. 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 一旦学会就不会忘记
【答案】 C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解答】新喀里多尼亚乌鸦能够运用植物枝叶制作出基本的小棒、带钩棒和带刺棒等工具,这些行为并不是乌鸦天生就会的行为,是它出生后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因此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 )
A. 先天性行为 B. 学习行为
C. 社群行为 D. 繁殖行为
【答案】 B
【解析】动物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在后天的学习和经验中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能力越强。
【解答】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老鼠通过反复尝试的方法,经过不断的失败,再不断尝试最终学会通过迷宫,由此可知“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通过不断积累经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与生俱来的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以下动物的行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飞蛾扑火 鹦鹉学舌 B. 孔雀开屏 鸟类迁徙 C. 蜘蛛结网 老马识途 D. 小鸡啄食 惊弓之鸟
【答案】 B
【解析】 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不同。
【解答】 A、飞蛾扑火属于先天性行为,鹦鹉学舌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不符合题意;
B、孔雀开屏、鸟类迁徙都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符合题意;
C、蜘蛛结网属于先天性行为,老马识途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不符合题意;
D、小鸟啄食属于先天性行为,惊弓之鸟属于学习行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某5周岁的幼儿,因体质较弱,多次注射抗生素。某次患上呼吸道感染,去医院就诊,当医生说需要注射抗生素时,该幼儿便开始啼哭。该幼儿的这种行为是( )
A. 语言中枢参与的先天性行为
B. 没有语言中枢参与的后天学习行为
C. 没有语言中枢参与的先天性行为
D. 语言中枢参与的后天学习行为
【答案】 D
【解析】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类在成长过程中,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后天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得来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人类除了对具体信号的刺激发生反应外,还能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建立人类特有的发射,这类发射的建立与人类的大脑皮层中具有语言中枢有关,因此5岁的婴儿由于多次注射抗生素,非常害怕,积累了听到注射抗生素恐惧一定经验,因此再次听到注射抗生素时,便会啼哭,该行为属于语言中枢参与的后天学习行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今年9月1日,在央视播出的《开学第一课》中介绍了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小茶缸”的成长全记录。小茶缸是一只在杯子中孵化出的小鸡,关于“小茶缸”出生后的行为叙述错误的是( )
A. 刚出生时就会行走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 “小茶缸”先天性行为不会受孵化方式的影响,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
C. 听到实验员播放“咕咕”声后取食的行为是后天学习行为,永远不会忘
D. “小茶缸”的后天学习行为能帮助它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
【答案】 C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本能,由遗传物质控制,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学习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在它们的全部行为活动中所占比重也越大。
【解答】A、小鸡刚出生就会行走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小茶缸”先天性行为不会受孵化方式的影响,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是一种本能行为,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听到实验员播放“咕咕”声后取食行为是后天学习行为,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是由环境决定的,不是一种本能,会消失,C错误,符合题意;
D、“小茶缸”的后天学习行为能帮助它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0.刺猬遇到敌害时会缩成一团,这属于动物的 行为;雄蛙求偶时,会鼓起鸣囊,使声带发出的鸣声更加洪亮高昂,吸引雌蛙,这是 行为。
【答案】 防御;繁殖
【解析】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
【解答】刺猬遇到敌害时会缩成一团,刺猬的天敌见到刺猬团成一团就害怕刺猬的刺,于是不敢靠近刺猬,因此这属于动物的防御行为。“青蛙进行繁殖时,雄蛙在水边高声鸣叫”,雄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属于雌雄两性之间的繁殖行为。
故答案为:防御;繁殖
11.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到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低于玻璃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玻璃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它看见食物时,只是扑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撞,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食。多次碰撞之后,才能学会绕道。而猴子只要碰撞一次就学会了绕道捕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猴子越过障碍物而获得食物,都属于________行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________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2)上述实验证明,章鱼等________(填“低等”或“高等”)动物也可以形成后天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________行为越复杂。
【答案】 (1)摄食;学习(2)低等;后天学习
【解析】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按照其获得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动物的有些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我们称之为先天性行为,也称为本能。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有很多,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是动物极为重要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叫做动物的繁殖行为。动物要生存,就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获取食物,这是动物的摄食行为。除了先天性行为,动物的有些行为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行为主要与神经系统的大脑皮层有关。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
【解答】(1)章鱼、猴子越过障碍而获得食物,都属于摄食行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2)章鱼等低等动物也可以形成后天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
故答案为:(1)摄食;学习;(2)低等;后天学习
12.将下列现象与所属行为用线连起来。
A.黄鼠狼偷鸡 a.防御行为
B.大雁的迁飞 b.攻击行为
C.蜜蜂总是群集在一起 c.社群行为
D.两只雄狮在搏斗 d.迁徙行为
E.野兔时刻竖起耳朵听周围的动静 e.觅食行为
F.雄蛙鼓起鸣囊 f.繁殖行为
【答案】 A-e B-d C-c D-b E-a F-f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动物行为的类型特点相关知识。
【解答】
故答案为:A-e B-d C-c D-b E-a F-f
三、实验探究题
13.下表是某生物小组同学探究“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设计了三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说明:菠菜属于藜科,白菜和卷心菜属于十字花科):
A组 B组 C组
第一步
第二步 放涂白菜汁的滤纸 放涂菠菜汁的滤纸 放涂卷心菜汁的滤纸
第三步 放菜青虫 放菜青虫 放菜青虫
第四步 观察记录结果 观察记录结果 观察记录结果
(1).该小组同学第一步是采取 (选填“使用菜青虫幼虫或“取菜青虫卵隔离培养”),其目的是 。
(2).每一组应该选择菜青虫的数量是1条、2条还是10条?并说出理由 。
(3).根据猜想,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答案】 (1)取菜青虫卵隔离培养;防止后天取食某种植物造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实验具有可信度(2)10条;排除实验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3)青菜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解析】本题主要采用对照实验探究青菜虫取食的植物,而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即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为了保证只有一个变量。
【解答】(1)培养菜青虫:寻找菜青虫卵,找到后将卵隔离饲养.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的目的: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
(2)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
(3)结论: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故答案为:(1)取菜青虫卵隔离培养;防止后天取食某种植物造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实验具有可信度(2)10条;排除实验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3)青菜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14.请根据以下材料,完成有关的探究实验:
资料一: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腹部会变成红色,相互间经常发生猛烈的搏斗。
资料二:身穿红色衣服的人经过鱼缸时,鱼缸中腹部变红的三刺鱼会出现攻击行为,而对穿非红色衣服的人无反应。为了探究引发繁殖季节的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生物实验小组将自制的4种模型分别投入到4个鱼缸中(内有大小基本相同的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各1条),观察三刺鱼的反应情况。模型形状与颜色和三刺鱼的反应情况记录如下表:
鱼缸 模型 三刺鱼的反应
1号 三刺鱼外形,腹部灰褐色 无反应
2号 三刺鱼外形,腹部红色 有攻击行为
3号 鲳鱼外形,腹部灰褐色 无反应
4号 鲳鱼外形,腹部红色 有攻击行为
(1)如果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验证该假设的最简单的实验组合是1号和2号。
(2)1号和2号、3号和4号两组对照实验的变量都是________;通过这两组对照实验,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3)若以鱼体外形为实验变量,上表中可以形成的对照实验组合有________。
(4)如果去掉2号、3号两组实验,只考虑1号和4号两组的实验,大家认为得出的结论会不准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
(5)雄三刺鱼的攻击行为是由它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
【答案】 (1)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
(2)腹部颜色;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
(3)1号与3号、2号与4号
(4)1号与4号模型中包含2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的要求(5)先天性
【解析】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是先天性行为。
【解答】(1)1号和2号、3号和4号两组对照实验的变量都是腹部的颜色,2号和4号外形相同,体色都是红色,结果都有攻击行为,因此可以提出问题:红色是引发繁殖季节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吗?
(2)1号和2号、3号和4号两组对照实验的变量都是腹部颜色,因此它们的变量都是腹部颜色,通过两组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结论与假设一致。
(3)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若以鱼体的外形为实验变量,构成对照组的分别是1号与3号、2号与4号。
(4)如果去掉2号、3号两组实验,只考虑1号和4号两组的实验,得出的结论会不准确,1号与4号模型中包含2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的要求。
(5)雄三刺鱼的攻击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称为先天性行为。
故答案为:(1) 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 (2)腹部颜色; 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 (3)1号与3号、2号与4号 (4) 1号与4号模型中包含2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的要求 (5)先天性
15.为研究动物的行为,某同学进行了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该同学的实验记录,图甲为“迷宫”示意图,图乙为实验中小鼠找到食物所花时间的柱形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次数 找到食物的时间/秒
第一次 267
第二次 193
第三次 90
(1)请在图乙中绘出小鼠第三次找到食物所花时间的柱形图。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通常小鼠找到食物后会发出一种叫声,引来其他小鼠,这种叫声起到了传递________的作用。
(3)在上述实验中,若把小鼠换成蟑螂,蟑螂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食物,说明动物越________,学习能力越强,这种学习能力的强弱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决定的。
【答案】 (1)
(2)信息(3)高等;遗传物质
【解析】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按照其获得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而后天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这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解答】(1)小鼠第三次找到食物所花的时间柱形图如下:
(2)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动物群体中个体之间可以通过声音、动作和气味等来交流信息。小鼠找到食物后发出一种叫声,引来其他小鼠,这种叫声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
(3)蟑螂比小鼠低等,它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食物,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这种学习能力的强弱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故答案为:(1)
(2)信息;(3)高等;遗传物质
16.根据摘选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在森林地面以下的土地中充满了由小型哺乳动物开掘的隧道和通路,形成了一个蜂巢状的世界,这些小动物中有白脚鼠、鼷鼠和各种地鼠.在这些小小的打洞者中,贪吃的地鼠能发现和吃掉大量的锯齿蝇蛹.它们吃蛹时,把一只前脚放在茧上,先咬破一个头,它们显示出一种能识别茧是空的还是实的特别本领.
资料二:蓬莱海洋极地世界里,海豚表演的跳高顶球、跳迪斯科、转呼啦圈等节目往往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资料三: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奔向食物.如果在侦查蚁回巢穴后用樟脑丸放置在洞口,发现蚁群会不知所措,找不到食物.
(1)资料一显示,地鼠在控制锯齿蝇方面具有惊人的能力,这一事实说明:在自然界中,动物在________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海豚的表演属于________行为,原因是这种行为是由________而获得的.海豚属于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在蚂蚁的社会行为中,蚂蚁的通讯是依靠________.
【答案】 (1)维持生态平衡(2)学习行为;后天的学习;胎生哺乳(3)气味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作生态平衡。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自然界中,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动物的有些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我们称之为先天性行为。除了先天性行为,动物的有些行为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后天学习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成员之间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解答】(1)地鼠在控制锯齿蝇方面具有惊人的能力,这一事实说明:在自然界中,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海豚的表演是通过后天的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学习行为。海豚属于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胎生哺乳为后代提供了优越的营养条件,因而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蚂蚁是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且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具有社会行为,它们在分工合作时是依靠气味和触角进行信息交流即通讯的。资料三樟脑丸的味道掩盖了食物的气味,而使得蚁群找不到食物。所以在此情况下,蚂蚁的通讯是依靠气味。
故答案为:(1)维持生态平衡;(2)学习行为;后天的学习;胎生哺乳;(3)气味
17.请阅读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老鼠和猫本是一对天敌,然而某户人家养的一只大白猫却和一只小老鼠和睦相处,并且这只刚产崽的母猫还给小老鼠喂奶吃。
资料二:蓬莱海洋极地世界里,海豚表演的跳高顶球、跳迪斯科、转呼啦圈等节目往往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资料三:白蚁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之分。蚁后专职产卵;蚁王具有生殖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交配;工蚁承担了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和饲喂白蚁等大部分工作;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工作。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资料一中的母猫喂养小老鼠的行为属于________,该行为是由母猫体内的________所决定的。
(2)在资料二中,海豚的表演属于________行为。动物的________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________,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
(3)由资料三判断,白蚁是具有________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它们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___,形成了一定的________,它们是以________生活的动物。
【答案】 (1)先天性行为;遗传物质(2)学习;学习;高等(3)社群;分工;组织;群体
【解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2)白蚁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群体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
【解答】(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资料一中的母猫喂养小老鼠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该行为是由母猫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海豚的表演是一种学习行为,这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取的行为。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
(3)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如:白蚁的群体中,工蚁的职能是筑巢及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兵蚁则专司蚁穴的保卫,雌蚁是专职的“产卵机器”,也叫蚁后,就体现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因此白蚁是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它们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形成了一定的组织,它们是以群体生活的动物。
故答案为:(1)先天性行为;遗传物质(2)学习;学习;高等(3)社群;分工;组织;群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