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文档属性

名称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8-13 13:1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遥想当时的人如何看待罗斯福新政?
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三)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意义:
1、对美国:
2、对资本主义国家:
马:小罗,最近很忙吧 天国也有点乱啊。
罗:噢,为啥?
马:因为你啊。列宁跑来说,社会主义大有希望啊。亚当·斯密最近都不来串门了。
罗:哈哈。
马:看了你的新政,起先我倒真地心动过,后来开始心忧了,甚至还有点心灰起来。
罗:老马,你以为美国真的从“USA”变为“USSA”(苏维埃美国)啦?这只不过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3、局限: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实质)因此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英国经济学家。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反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经济的放任自由政策,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
凯恩斯
课标要求: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本课导学: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调整的原因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方式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该死的“黑色星期四”、该死的战争啊,让我沦落街头成为乞丐,苦啊!
Begger Jack
【请思考】
1)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面临怎样的状况?
2)资国本主义国家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调整的原因
惨痛教训——三十年代大危机
1
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
2
成功案例——罗斯福新政
3
来自社会主义的冲击——苏联的强大
4
感谢政府啊,我也进了国营公司,生活好过多了!
worker Jack
【请思考】
Jack的变化告诉我们国家干预经济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之一:国家干预经济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1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方式
英、法
法国国营核电站
德国国营的铁路和磁悬浮火车
美国肯尼迪国家宇航中心
英国国有铁路和火车
目的: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之一:国家干预经济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1
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2
利用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3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方式
英、法
日、法
美国
哈哈!买了股票,我也是老板了!
“Boss” Jack
战争结束快十年了,Jack全家过着简单而平凡的生活。有一天他回家后他眉飞色舞的对妻子说:“我买了公司的股票,以后我也是老板了”……可是之后的日子里,他依然过着跟以前一样的生活,工作量没有减轻,没有一点象老板的样子,只是到年末他都会从公司领一大笔钱,但是按他的话来说“他现在每天都干得特别起劲”。
【请思考】
1)为什么Jack会成为“boss”?
“人民资本主义”,股票呈现分散化的趋势,企业职工也可以拥有股票。
2)Jack能否成为真正的“boss”,能否对企业拥有决定权?
3)这样的改变有什么好处?
Manager Jack
拥有了股票的Jack渐渐不再满足于自己没有变化的生活,他开始利用下班时间去读国际贸易。随着公司的扩大,只是高中毕业的老板渐渐把握不住公司的发展了,开始招聘管理者,Jack经过应聘当上了市场部的经理,做了经理的Jack薪水比原来多了好几倍……
1)Jack当上了经理,说明了企业管理的一个重大变化,你知道是什么吗?
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即“经营者革命”
2)原来企业的所有者是谁?经营者是谁?
现在的所有者是谁?经营者是谁?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这种变化有何影响?
【请思考】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表现
实质:
特点:
内容:
资金来源:
福利种类:
福利国家的出现
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
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养老保险
24年不工作狂吃政府救济
法国44岁男子提尔里·F 24年来从未工作过一天,他一直靠一项名为“特别互助救济金”的福利补贴维持生活,每个星期为99.75欧元(大约1000元人民币)。除了每月要房屋贷款之外,其余所有开销都由政府埋单。此外,他可以享受免费医疗,每年圣诞节时还可以得到152欧元的额外奖金。
【请思考】
结合以上材料,你怎样认识和评价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
评价:
使低收入阶层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
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工作积极性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表现
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实质:
特点:
内容:
资金来源:
福利种类:
福利国家的出现
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
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养老保险
国家
干预经济
(1)“人民资本主义”——股票分散化
(2)“经营者革命”——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企业
自我调整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4)建立福利国家,缓和社会矛盾
(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3)利用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方式
战后
资本主义经济调整
“黄金时代”
“滞胀”时期
国家干预经济
企业自我调整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出售部分国有企业,
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惨痛教训—三十年代大危机
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
成功案例——罗斯福新政
来自社会主义的冲击——苏联的强大
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映了
A.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变革
B.西方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逐渐消失
D.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B
下列关于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新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A.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B.股票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
C.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
D.社会福利资金全部由国家进行补贴
D
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经济政策中与罗斯福新政基本内容相同的是
A.推行国有化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C.制定经济计划 D.加大科技投入
20世纪西欧各国经济相对稳定并持续发展的时间是在
A.30年代中期
B.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后期
C.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
D.70年代后期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