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13 21:5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一、单选题
从的溶液中取出100mL,那么剩下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B. C. D.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 溶质质量增加 B. 溶剂质量减少
C. 溶液质量不变 D. 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用氯化钠固体与蒸馏水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进行实验之前,计算所需要的溶质质量和溶剂体积
B. 如果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C. 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有:药匙、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D. 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没有影响
实验室需要100g质量分数为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中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 用3g氯化钠与100g水配制得到
B. 直接用手抓取氯化钠
C. 氯化钠直接放于天平托盘上称取
D. 用50g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与50g水配制得到
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 g该浓度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操作顺序为
B. 中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 g
C. 选用100 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 中有部分固体洒落所得溶液的浓度偏大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升高温度可使大多数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 泥土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
C. 硝酸铵溶于水能使水温降低
D.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
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配制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20
B. 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放入50mL量筒中溶解
C.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可能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D. 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增大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4g
B. 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 仰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浓
D. 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不会影响结果的是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称取药品时砝码放在了右盘
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混入了不溶性杂质
A. B. C. D.
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B. 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C. 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热量及时散失
D. 其他操作均正确,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在配制氯化钠溶液过程中,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高的是
A. 称量过程中砝码和氯化钠放反了托盘
B.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C. 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水溅出
D. 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采用仰视读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硝酸铵、氢氧化钠固体分别溶于水时,均出现放热现象
B. 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作为溶质
C. 在盛有50mL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
D.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将20g质量分数为的浓硫酸稀释为的稀硫酸。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签
B. 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C.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的碳酸氢钠溶液
下列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
A. 900g B. 90g C. 9g D.
二、实验题
某同学配制50 g 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
图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需称取氯化钠______ g。
量取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_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_保持水平。
A.10 mL mL mL mL
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砝码称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小莉、小晶两位同学用如下两种不同的方法,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
小莉用固体氯化钠和水配制溶液
小莉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烧杯、______和试剂瓶.
小莉实验时应进行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______、装瓶并贴标签.
小晶用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小晶实验时应量取水的体积是______mL 水的密度可近似看做
若小晶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选填“”“”或“”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溶液具有均一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溶液具有均一性,从的溶液中取出100mL,那么剩下溶液的质量分数仍为。
故选D。
2.【答案】B
【解析】解:A、加压后,溶质不能通过淡化膜,加压后的右侧海水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B、加压后,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化,故加压后的右侧海水中溶剂的质量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C、加压后,溶质不能通过淡化膜,加压后的右侧海水中溶质不变,溶剂质量减少,溶液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D、加压后,右侧海水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根据题意,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化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据此分析加压后右侧海水中溶质、溶剂、溶液的改变,进而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加压后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加压后溶液组成的改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A、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计算所需的溶质质量和溶剂体积,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氯化钠固体与蒸馏水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故选项说法正确。
D、溶液具有均一性,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没有影响,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主要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进行分析判断。
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分析解答需要的仪器。
D、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主要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A、实验室需要100g质量分数为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蒸馏水的质量;用3g氯化钠与97g水配制得到,故选项说法错误。
B、应用药匙取用氯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氯化钠不能直接放于天平托盘上称取,应放在纸片上称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50g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中含氯化钠的质量为,与50g水混合可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氯化钠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有关计算、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
A、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所以序号为;故正确;
B、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故正确;
C、需要水的质量为,而水一般采用量体积的方法,所以水的体积为86mL,选择量筒时,应该超过所取液体的体积数且接近性原则,所以选用100 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故正确;
D、若操作中有部分固体洒落桌面,会导致溶质质量减少,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错误;
故选:D。
A、根据溶液配制的顺序进行解答;
B、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解答;
C、根据要确定所选的量筒,首先必须知道所要取水的体积进行解答;
D、根据影响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因素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了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要合理选择所用的实验仪器和实验步骤,并且注意实验过程中正确实验操作的问题。
6.【答案】D
【解析】解: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升高温度可使大多数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A说法正确;
B.泥土不能溶于水,泥土与水混合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故B说法正确;
C.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能使水温降低,故C说法正确;
D.没有指明温度和同种溶质,无法比较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来分析;
B.根据溶液的特征来分析;
C.根据物质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来分析;
D.根据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方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溶液的特点、了解溶解与浊液的形成、了解溶液是否饱和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等。
7.【答案】C
【解析】解: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5::19,选项说法错误;
B.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配制溶液应在烧杯中进行,选项说法错误;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量取的水偏多,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选项说法正确;
D.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不能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B.根据仪器的用途来分析;
C.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D.根据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所需的仪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故A正确;
B.用天平称量的原则是“左物右码”,则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故B正确;
C.天平量取液体,量筒读数“仰小俯大”,仰视量筒读数会使量取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所配溶液偏稀,故C错误;
D.溶液配制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故D正确;
故选:C。
A.依据题中数据分析;
B.依据用天平称量的原则“左物右码”分析;
C.依据用天平量取液体量筒读数“仰小俯大”分析;
D.依据溶液配制所需玻璃仪器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主要是利用溶液配制步骤、仪器、注意事项来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9.【答案】A
【解析】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称取药品时砝码放在了右盘,是正确的操作,不会影响结果。
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混入了不溶性杂质,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操作不会影响结果。
故选:A。
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答本题可从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入手,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有关,分析操作中的错误操作,判断错误操作对溶质、溶剂的影响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A、配制100g该溶液需要氯化钠质量为,需要水为,即84mL,应该选100mL量筒,故A错误。
B、配制过程中含有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签,故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故B正确。
C、是溶解,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氯化钠溶解速率,故C错误。
D、俯视读数,读数偏大,所取液体实际体积偏小,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故D错误。
故选:B。
A、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进行分析;根据选取量筒“一次接近”的原则选取量筒。
B、根据配制溶液步骤分析。
C、根据玻璃棒作用分析。
D、根据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的步骤、所需仪器、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配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溶液配制的步骤和所需要的仪器,以便灵活应用。
【解答】
A、称量过程中砝码和氯化钠放反了托盘,若使用游码则氯化钠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低,若不使用游码则不影响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
B、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溶质、溶剂的质量比没有变化,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没有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
C、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水溅出会使溶液中溶剂偏少,则溶质质量分数偏高,故C符合题意;
D、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采用仰视读数,会使水的实际体积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解:A、硝酸铵、氢氧化钠固体分别溶于水时,均出现放热现象错误,因为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故选项错误;
B、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作为溶质正确,故选项正确;
C、在盛有50mL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错误,因为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故选项错误;
D、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A、硝酸铵、氢氧化钠固体分别溶于水时,均出现放热现象错误;B、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作为溶质正确;C、在盛有50mL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错误;D、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错误。
本考点考查了溶液的组成、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等,综合性强,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3.【答案】C
【解析】解:A、将20g质量分数为的浓硫酸稀释为的稀硫酸,其操作步骤是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签,故选项说法正确。
B、量筒、胶头滴管由于量取浓硫酸和水,烧杯、玻璃棒用于混匀操作,细口瓶用于盛放的稀硫酸,故选项说法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这是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如果添加顺序颠倒,那么水会浮在浓硫酸上,又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水沸腾,容易造成酸液飞溅,故选项说法错误。
D、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的碳酸氢钠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利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采用的加水稀释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实验步骤确定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配制稀溶液的基本步骤、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D
【解析】解:A、取用氢氧化钠固体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溶解时,应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称量药品的方法,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C
【解析】解: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
故选:C。
根据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熟记和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方法,难度不大。
16.【答案】;;
广口瓶;3;
;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解析】解:实验室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和装瓶,所以正确操作顺序为:;在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应左物右码,所以图中是错误的;
图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广口瓶;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需要水的质量为:,水的体积为:;
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应选C;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氯化钠固体不纯,使氯化钠的质量偏小,配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故A正确;
B.砝码生锈,导致称量的氯化钠质量偏大,配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故B错误;
C.因为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对溶液的浓度无影响,故C错误;
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使水的质量偏大,配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故D正确。
故答案为:
;;
广口瓶;3;
;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根据配制溶液的正确顺序进行分析;根据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公式进行计算;
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答案】玻璃棒 溶解 75
【解析】解:
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试剂瓶.
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
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并贴标签.
设加水的质量为x
合75mL
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质量偏小,因此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答案:
玻璃棒;
溶解;


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要使用的仪器解答;
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利用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解答;
根据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所需的仪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