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案
【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①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②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2.具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②、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性质、特点和影响。
③、了解凯恩斯主义产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设置历史的情景,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图片教学法、表格法、比较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通过对历史人物罗斯福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成因;罗斯福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课时安排】:1课时
【板书】: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1、爆发---黑色星期四
2、表现:
3、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直接原因---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导火线---股票投机过度
4、特点---时间长、范围大、破坏性强
5、影响---世界经济进一步混乱;国际关系恶化;资本主义制度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大萧条,自由放任政策无力解决危机;
罗斯福上台
2、内容: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业生产;调整农业生产;
社会救济、以工代赈
3、特点:国家大力干
4:评价:积极: 直接、间接、深远;
局限: 无力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
三、凯恩斯主义
1、背景:自由放任经济主义
2、内容:
3、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大屏幕展示:民谣“梅隆拉起警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里冲”,请问这首民谣反映了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
导入新课:大屏幕展示:民谣“梅隆拉起警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里冲”,请问这首民谣反映了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纽约证券交易市场突然出现了疯狂的股票抛售风,一场以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美国。这场经济危机影响到了每一个美国人,使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阿尔就是当时一个普通的美国人,请同学们听录音,看看他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案例录音,同时课件展示经济危机影响的图片。)
(案例) 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公民阿尔的不幸遭遇
1932年的一天凌晨四点,阿尔就出门找工作了。前几天他在报纸上看见一个职业介绍所要招聘300人,因此他想早点去碰碰运气。当他来职业介绍所时,惊呆了,队伍已经排的很长了,粗粗估计有三四千人,后面还有人在往这里赶。他的心情糟透了,失业一年多,日常的生活都很难维持。想起这三年生活发生的巨变,阿尔一直都无法理解。阿尔是一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毕业后在一家小有名气的汽车厂当技术员,待遇不错,手头有10万美元的股票,银行里还有5万美元的存款。从1929年10月24日起,股票狂跌,他买的通用汽车公司股票从73美元跌到了8美元,他的10万美元股票成了一堆废纸。真是祸不单行。有人在说有的银行由于从事股票交易而破产了,阿尔想还是把自己在银行的钱去取出来,放在自己口袋里保险。当他来到银行门口时发现银行里挤满了人,都是来取钱的,银行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决定关门了。阿尔的5万美元也泡汤了。这段时间全国有一万多家银行破产,占全国银行的近一半,大家都对银行不信任了。阿尔感觉倒霉事情不断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两年,很多汽车厂都破产了,自己所在的汽车厂效益也不断下降,销售量已经下降一半了。老板也很烦恼,为了维持生产,老板开始不断降低工人工资,后来发展为解聘工人来降低生产成本。已经有一半工人被解聘了,阿尔也成为了其中不幸的一员。阿尔不理解他看到的怪现象:一方面是市场上的商品很多,卖不掉;另一方面是很多人没工作做,买不起商品。阿尔想想还是去排队吧,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排队无聊,阿尔就和排在前面的那个人聊开了。他说他来自于农村,农村实在待不下去了,所以就想来城里找个工作。他抱怨说农产品的价格太低,一车小麦的价钱只够买一双4美元的皮鞋,农民每收一英亩的小麦,就要亏本1.5美元;一只羊运到市场上去的运费是1.1美元,而售价不足一美元。因此农村中用谷物做燃料、把牲畜活埋或杀死在山沟里的事情到处可见。还有人源源不断地往这里赶,阿尔有点绝望,看不见生活的希望。
问题:阿尔非常不幸,他仅仅是当时成千上万中普通的一个。阿尔和阿尔同时代的美国人遇到了哪些困难?
学生根据图片和案例思考,自由发言,生生互动,相互补充。归纳阿尔和阿尔同时代的人遇到的困难,同时是经济大危机的表现:① 找工作很困难,失业的人很多。 ②股票狂跌,全国有一半银行破产,人民对银行不信任。 ③工业生产下降, 工厂倒闭,工业品产品过剩,卖不掉。④农产品的价格很低,农业遭到毁灭性打击。⑤人们对生活失去信心。
根据图文资料,请思考:这次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有哪些?有何特点?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学生观察图文资料,思考,并在教师引导下分析归纳。
在美国处于一片大萧条之中的时候,1932年美国举行了总统选举,罗斯福以选举人票472:59票的绝对优势当上了美国第32任总统。面对这么多的困难,罗斯福即使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有的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他的智囊团里有大学教授、社会工作者、工人活动家、律师、金融家等,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作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
探究问题一:假如在座的同学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帮助罗斯福总统解决阿尔和阿尔那个时代的美国人遇到的困难。
把学生分成四个委员会,分小组讨论下面四个问题:
假如你是智囊团金融委员会成员,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恢复银行的信誉,促进金融业的正常运行?
假如你是智囊团农业委员会成员,你将如何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假如你是智囊团工业委员会成员,你将如何解决产品过剩,恢复工业生产?
假如你是智囊团社会福利和就业委员会成员,为了缓解社会矛盾,你将如何进行救济和解决就业问题?
同学们刚才提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下面是罗斯福为克服危机采取的措施,你的建议有没有被罗斯福总统采纳?你认为罗斯福总统的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采用文字与图片材料来启发同学的思维,如:出示材料:罗斯福:“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更好地分配工作,工作日短一些,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最低的工人几乎一夜之间变成能为工农业产品支付几千亿美元的实际买主。……大量失业所造成的思想混乱才是我们最沉重的负担,它是对我们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的精神威胁。” 让学生思考罗斯福迁就工人的目的是什么?
展示田纳西水利工程的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个工程有什么好处?
探究问题二:罗斯福总统为克服经济危机开出了很多“秘方”,与以前的政策相比,这些“秘方”的独到之处是什么?
出示材料进行比较:柯立芝总统(1923-1928)提出“美国人的事业就是做生意”,提出美国的基本原则是不干涉大企业经济,“我倾向于减少而不是扩大(联邦)政府对人民的企业活动施加的约束和控制”。胡佛(1929-1932)的就职演说中表示要继续奉行前任的政策。
——教师教学用书p116
探究问题三:罗斯福,一位出身高贵的总统,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一位空前绝后的总统,一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他的成功得益于他的优秀品质。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及其你对罗斯福个人的了解,你认为他身上有哪些可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在小结同学发言过程中,展示罗斯福各个阶段的照片,简单介绍罗斯福的生平事迹。
导入理论支持:凯恩斯主义
探究问题:图表展示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对比,从中归纳出凯恩斯主义的特点,并且分析凯恩斯主义有何作用?它能否根除经济危机?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本节课对你来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巩固检测:选择题
1 、1929 年美国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
A . 20 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 B . 美国市场的分期付款
C .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D 股票投机导致股价大幅度哄抬
2 、资本主义世界 1929 年经济危机最深远的影响是 ( )
A .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B .法西斯主义抬头,战争策源地形成
C .统治者进行政策调整 D .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削弱
3、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 ( )
A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的政策性调整
B .用提高国家垄断程度的办法来消除经济危机
C .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
D .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扩大国营经济成分
4、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 .整顿财政金融 B .调整农业
C .以工代贩 D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5、下列最能说明罗斯福新政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一项是( )
A .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B .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C .保持自由企业制度 D .采取一些利民措施
6.、罗斯福新政实施成功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
① 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② 美国的国情决定
③ 借鉴苏联经济体制 ④ 从根源上消除经济危机
A . ① ② ④ B . ① ③ ④ C . ② ③ ④ D . ① ② ③
7、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运用,这种经济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
A .以计划经济代替市场经济 B .利用政权杠杆进行宏观调控
C .国家不干涉资本家的经济事务
D .保护关税,减少他国产品进人本国市场
8、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
A .没有满足工人阶级的要求 B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C .没有解决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D .没有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9、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
A .对压缩产量的农民政府以优惠政策补偿其损失
B .兴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给失业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C .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让人们把藏起来的钱存到银行,使银行信用得到恢复
D .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10、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 .全面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C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从根本上解决了国内的阶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