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配置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同步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配置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同步训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13 22:2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配置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一、单选题
根据学生实验的需要,实验员蒋老师需要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其中不必要的步骤是
A. 计算:确定所需要的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
B. 称量:按计算结果称取氢氧化钠的质量,量取水的体积
C. 溶解: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溶解于所量取的水中
D. 洗涤:将清洗完烧杯的水倒入试剂瓶中
某同学在配制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发现所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是
A. 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将砝码放在左盘
B. 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
C. 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
D. 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操作顺序为
B.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C. 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 中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
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取氯化钠 B. 称氯化钠
C. 量取水 D. 溶解
体积分数为的医用酒精能够破坏新型冠状病毒的脂质包膜分子并使其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病毒。把100mL体积分数为的酒精没有消毒作用,加水稀释为的医用酒精,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
A. 烧杯 B. 玻璃棒 C. 药匙 D. 量筒
有人设计下列实验步骤,用NaCl固体配制的NaCl溶液,其中不必要的是
A. 计算,确定所需NaCl和水的质量
B. 称量,按计算结果称取NaCl,量取水
C. 溶解,将称好的NaCl溶解于水中
D. 验算,计算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实验室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 量筒量取水时,量筒中事先有少量的水
B. 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少量不溶性杂质
C. 向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倒水时有洒出
D. 搅拌氯化钠已溶解完的溶液时液体有洒出
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大的是
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 B. C. D.
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
B.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 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D. 量取水时,用规格为l00mL的量筒
配制50g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酒精灯 B. 量筒 C. 托盘天平 D. 烧杯
有4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钙溶液,若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加到,应采用的方法是
A. 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B. 加入4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钙溶液
C. 把溶剂蒸发掉20g
D. 加入3g氯化钙晶体
实验室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50mL的烧杯量取所需要的水
B. 准确称取氯化钠固体溶于50g水中即得所需溶液
C. 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增大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D. 用蒸馏水洗涤试剂瓶后立即盛装配好的氯化钠溶液,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将80g质量分数为 的浓盐酸稀释成 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A. 80 g B. 100 g C. 200 g D. 280 g
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配制50g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需要加水的质量是50g
B.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浓度偏大
C. 玻璃棒的作用是散热
D. 量取的氯化钠溶液时选用100mL的量筒
二、填空题
某温度下,向盛有几小粒晶体的试管中,加入10g、的饱和溶液甲,并固定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向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并搅拌,试管中的晶体消失了,得到的溶液乙.
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硝酸铵 b、氯化钠 c、生石灰 d、冰
经测溶液乙中 的质量分数为 ,原试管中晶体的质量为______g,乙溶液______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时,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只在托盘天平的左盘放称量纸,可能造成结果 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所需该溶液质量为 ______g。
实验室配制的氯化钠溶液,应选择的最合适量筒的规格是 ______选填“100mL”或“250mL”或“500mL”;若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将水低温冷冻后,体积变大,从微观角度分析,主要是水分子的______变大。
三、计算题
今有的硝酸钾溶液160g,分为相等的两份。欲使其中一份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求:
若用增加溶质的方法,需增加多少克硝酸钾?
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需蒸发掉多少克水?
农业上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良种会下沉,次种会漂浮。
若需要配制100g 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g。
室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约为36g。上述选种用的氯化钠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计算能确定所需的溶质和溶剂的量,故A正确;
B、根据计算的结果需要称固体的质量和量取液体的体积,故B正确;
C、要得到溶液需要将固体和液体进行溶解在一起,故C正确;
D、将清洗完烧杯的水倒入试剂瓶中,会造成所配溶液不准确,故D错误;
故选:D。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配制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
本题考查了溶液配制的步骤,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答案】C
【解析】解: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
B、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
C、用量筒量取蒸馏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
D、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答本题可从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入手,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有关,分析操作中的错误操作,判断错误操作对溶质、溶剂的影响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A、配制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实验操作顺序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的氯化钠溶液100g,需氯化钠的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合,应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故选项说法正确。
D、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的氯化钠溶液100g,需氯化钠的质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进行分析判断。
C、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D、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应倒放,应用药匙取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量筒内或接触量筒内壁,应垂直悬空在量筒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进行溶解操作时,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步骤、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酒精为液体,取用时使用量筒和胶头滴管,稀释时则利用玻璃棒和烧杯,药匙是取用固体药品的仪器,故不会用到仪器为药匙;
故选:C。
考查液体药品取用的方法以及实验仪器。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
6.【答案】D
【解析】解:A、计算能确定所需的溶质和溶剂的量,故A正确;
B、根据计算的结果需要称固体的质量和量取液体的体积,故B正确;
C、要得到溶液需要将固体和液体进行溶解在一起,故C正确;
D、没有必要再进行验算,故D错误;
故选:D。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配制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没有必要进行验算.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用量筒量取所需用的水,在烧杯里进行溶解.
本题考查了溶液配制的步骤,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7.【答案】C
【解析】解:A、量筒量取水时,量筒中事先有少量的水,不会导致所取水的体积发生变化,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
B、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
C、向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倒水时有水洒出,会造成实际取用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答本题可从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入手,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有关,分析操作中的错误操作,判断错误操作对溶质、溶剂的影响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故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大。
故选:B。
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答本题可从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入手,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有关,分析操作中的错误操作,判断错误操作对溶质、溶剂的影响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答案】A
【解析】解: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错误;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故正确;
C、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贴标签,故正确;
D.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合,应选用100mL的量筒,故正确;
故选:A。
A、根据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D、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计算出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水的质量,进而由所需水的体积判断所需量筒的量程;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A
【解析】解:A、配制的NaCl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加热,则不需要使用酒精灯,故选项正确。
B、量筒用于准确量取水,故选项错误。
C、托盘天平用于称取固体氯化钠,故选项错误。
D、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故选项错误。
故选:A。
配制50g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根据各操作所需要使用的仪器,判断所列仪器是否需要。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所需的仪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C
【解析】解:4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克,溶剂克
A、蒸发溶剂法;设需蒸发溶剂X克,则,解得克;故错误
B、加入浓度的氯化钙溶液不可行,应加入大于的溶液;故错误
C、根据A计算可知蒸发20克水可以到底要求;故正确
D、增加溶质;设加入Y克氯化钙晶体,则克;故错误
故选:C。
此题是关于溶液的浓缩问题,常用的方法就是:加溶质蒸发溶剂加更大浓度的溶液;到底加多少,可以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计公式算.
加入的物质与溶剂发生化学反应时,加入的物质不再是该溶液中的溶质,而生成了新溶质,那么计算时不能用加入物质的质量代入公式求解,而要求出生成的新溶质的质量,再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12.【答案】D
【解析】解: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则所需蒸馏水的质量合,应选用50mL的量筒,烧杯不能用于量取体积,故选项说法错误。
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所需蒸馏水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C、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而不是增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蒸馏水洗涤试剂瓶立即盛装配好的氯化钠溶液,相当于稀释了溶液,试剂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于,故选项说法错误。
D、故选:D。
A、可根据所需水的体积判断所需量筒的量程.
B、根据配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溶剂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氯化钠固体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用蒸馏水洗涤试剂瓶,相当于稀释了溶液.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C
【解析】解: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 。
故选:C。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溶液的稀释问题,掌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4.【答案】B
【解析】解:A、配制50g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一定小于50g,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C、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
D、设需要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为x,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 ,则量取的氯化钠溶液时选用50mL的量筒,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溶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50g,进行分析判断。
B、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配制稀溶液的注意事项、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C 不一定
【解析】解:向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并搅拌,试管中的晶体消失了,得到 的溶液乙,说明加入该物质后溶液的温度升高.
A、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B、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C、生石灰溶于水,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D、冰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故选C;
经测溶液乙中的质量分数为,则设原试管中晶体的质量为x,则,解得;乙溶液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因此乙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故答为:,,不一定.
向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并搅拌,试管中的晶体消失了,得到 的溶液乙,说明加入该物质后溶液的温度升高.
因此先判断哪种物质溶于水温度升高,则知答案;
经测溶液乙中的质量分数为,利用质量分数公式则可计算原试管中晶体的质量,乙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了解溶解过程的吸热与放热现象,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换方法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
16.【答案】偏小 30
【解析】解: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只在托盘天平的左盘放称量纸,则纸片和氯化钠固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设所需该溶液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 。
故答案为:
偏小;30。
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主要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250mL 大于 间隔
【解析】解:实验室配制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体积:,应选择的最合适量筒的规格是250mL;
若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小,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将水低温冷冻后,体积变大,从微观角度分析,主要是水分子的间隔变大。
故填:250mL;大于;间隔。
体积质量密度;
选择量筒量程时,量程应该大于或等于量取的体积,并且最接近;
质量分数;
微观粒子之间有间隔。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8.【答案】解:将的硝酸钾溶液160g分为相等的两份,每一份的质量为80g。
设需要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x,则:
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y,则:
答:若用增加溶质的方法,需增加10克硝酸钾;
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需蒸发掉40克水。
【解析】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熟记和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方法,难度不大。
19.【答案】;
不饱和。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溶液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饱和溶液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
室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约为36g,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上述选种用的氯化钠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