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选自岳麓版教材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的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的第二课。本单元介绍世界经济从战后至今的发展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本节课讲述欧洲的一体化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欧盟是目前最成功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也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这课在本单元中是最基础、最关键的一部分。另外,下一课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合组织都是借鉴欧共体的经验而形成的,所以这课为下一课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
(二)教材处理
1、教材的整合。教材是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的,它们分别是“欧洲共同体的出现”、“欧共体经济一体化建设”和“欧洲联盟初具规模”。为使本课“欧洲一体化”的主题更加突出,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做重新整合,设为四个子目,即:欧洲一体化的原因、进程、建设和影响。主要回答了关于欧洲一体化的四个问题,包括欧洲为什么要进行一体化,是怎样进行的,有哪些合作的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中通过教师和学生展示,适当增加了材料、图片、地图,学生对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理解得更加充分。
二、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由于在模块一中学生已经从政治的角度学习过欧共体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对欧共体形成的原因、欧洲一体化的建设及影响了解比较少。
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收集信息、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在此进一步锻炼提高这些能力。
心理方面:学生对欧盟有哪些成员国组成、欧盟的盟旗、盟歌都会有浓厚的兴趣,抓住这一特点,由浅入深,进一步研究其它内容。
三、《课程标准》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以欧洲联盟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黑龙江教育厅试行的《模块内容与考核要求》中做了更细致的分解,要求:分析欧共体成立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了解欧洲一体化发展进程及其发展趋势,欧盟的盟歌、盟旗、欧元的诞生及其意义;掌握《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课程资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分析欧共体成立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了解欧洲一体化发展进程及其发展趋势,欧盟的盟歌、盟旗、欧元的诞生及其意义;掌握《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主要内容。学生提高收集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构建知识体系,体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收集盟歌、盟旗、欧元和欧盟扩大的资料,探究与欧洲一体化的影响,掌握论从史出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体会到国际间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树立国际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建设措施和影响
确立依据:从欧盟自身来说,之所以成为当今最成功的区域性组织,最重要的是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从世界范围来说,其它地区学习欧洲的合作主要就是学习它的一体化建设措施,所以欧洲经济一体化建设的措施是重点。把“欧洲经济一体化影响”确立为重点是由它的重大意义决定的,它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改变了世界格局。
难点:欧洲为什么由分裂走向联合
确立依据:从事件的本身来说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是人们难以理解的。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较复杂,而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又是有限的,分析起来很困难,所以确立为难点。
五、教学理念
围绕我校本学期教学工作主题“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搭设合理的认知台阶,采用恰当的互动方式。依据课程标准,合理使用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组织合作探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六、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导入:情境体验,感受欧盟新生活。
设计意图:学生对欧盟有感性认识,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第二环节,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结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梳理和整合知识的能力,明确学习要点。
第三环节,新课探究
(一) 欧洲一体化的原因
教师给出材料,学生阅读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教师指导学生从必然性和可能性两方面分析,尤其突出法德两个宿敌的和解是欧洲走向联合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设计意图:所给材料作为教材的补充,成为学生分析问题的依据,学生加强提取有效信息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二)欧洲一体化的过程
这部分采取学生自主归纳的方法进行,教师给出表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填写,明确欧共体的形成、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然后具体展开。
1、欧共体成立。重点分析“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和《罗马条约》。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欧盟的建立。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展示欧盟的旗帜、盟歌、盟徽,明确其寓意。分析《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被认为是“自1957年《罗马条约》以来最为重要的里程碑”。 强调欧盟由经济性质的组织发展成为经济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设计意图:学生锻炼收集资料的能力和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3、欧盟的扩大。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展示欧盟扩大的有关史实,教师展示相关地图。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学生对欧盟的扩大形成地理概念。
(三)欧洲一体化建设
教师设计表格,学生填写欧洲经济一体化建设主要有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具有什么意义。分析为什么第一步要建立关税同盟。学生可列举欧洲国家在其他方面的合作,体会到各国合作的广泛性。
设计意图:其一,通过表格的方式,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印象深刻;其二,拓展知识面,不拘泥于教材。
(四)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学生讨论欧洲一体化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辩证的认识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设计意图:学生拓展思维,形成正确的认识。
第四环节,通过对“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学习,学生谈谈所得到的启示。
设计意图: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第五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做题。
设计意图: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总结做题的方法,提高做题的技巧。
第六环节,教师结合知识结构总结,学生提高认识,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