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学习目标
1.从时空观念的角度认识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和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
2.从史料实证的角度探究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的特征。
3.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感悟古代人民的辛勤劳动与智慧。
知识点一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1.原因
(1)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2)这些由各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文化财富,一直受到________。
2.世界各国历史上保护及研究文物的传统
(1)古代世界:在欧洲各国的________、贵族和教会中,收藏艺术珍品和宗教遗物之风颇为盛行。
(2)古代中国:历代帝王、达官贵人和民间收藏家十分重视收藏各种器物、字画、书籍等;针对古代器物进行分类、著录的____________还发展成为专门之学。
3.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
(1)世界
①大约从19世纪开始,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1834年,________针对古迹保护制定了法律。
②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保护文物古迹的高潮。
③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________为第一要义,有着深远的意义。
(2)中国
①始于1906年清政府颁布的《保存古物推广办法》。
②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________________》。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并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
④1961年3月,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
⑤1982年通过并实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致力于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利用,以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继承。
知识点二 《世界遗产公约》
1.原因:任何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人类共同财富。
2.制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宗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____________________实施有效保护。
4.内容
(1)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________________来参与保护。
(2)对于一部分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列入《________________》加以重点保护。
(3)确定了文化遗产、____________、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
5.发展完善
(1)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这一概念。
(2)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不仅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而且表明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________、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意义。
6.中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1)措施
①1985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________________》,成为缔约国。
②2004年8月,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③2006年,审议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④201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意义
①保护遗产、____________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②中国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
[思考点] 故宫博物院为什么把养心殿的修复定位为“研究性保护项目”?
提示:该项目是既要减少对古建筑不必要的扰动,又要保持该建筑完整和健康的状态;既要满足对外开放的要求,又要使建筑的历史性、真实性得到充分体现。通过“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尝试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古建筑维修保护工程管理与技艺传承之路,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提供典型范例。
知识点三 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1.世界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1)古代文明的代表性遗迹:雅典卫城、古罗马城、阿布辛拜勒神庙、孟菲斯及其墓地____________等。
(2)近代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佛罗伦萨成为展示欧洲____________的重要文化遗产。
2.中国的文化遗产
(1)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________、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五项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泰山。
(2)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国务院批准命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截至2014年共有________项。
史料一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的第十七届会议,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同时,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对付的损害或破坏现象,考虑到任何文化或自然遗产的坏变或消失都构成使世界各国遗产枯竭的有害影响……考虑到为此有必要通过采用公约形式的新规定,以便为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建立一个依据现代科学方法组织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
史料二 说“昆曲”是古典艺术的范例,不会有人反对。……昆曲文学高品位的佳作很多,它熔铸了前代韵文文学的精华,以文学的抒情为长,又以戏剧的“当行本色”为本,在代言体中融入了作家的主观感情,意味深长,常有弦外之余音。……正是在历史的音乐文化的递传的基础上,昆曲的歌唱音乐体系在昆山腔的改革及其发展中逐步形成。……在长期形成的民族的表演理论和艺术美学的基础上,构成了一个整体,已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完美的表演艺术体系。
——据李晓《昆曲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整理
(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使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威胁的因素有哪些。《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把世界文化遗产划分为哪几种类型?《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宗旨是什么?
(2)结合史料二,分析昆曲被誉为“古典艺术的范例”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昆曲在我国戏曲史上的地位。
深化拓展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1)国际意义
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际社会一项重大的文化战略举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强化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合作与交流。
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战略手段。
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促进特定文化权利实现的重要战略措施,将促进文化平等权、文化认同权、文化经济权益等全球性战略目标的实现。
(2)对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
①有利于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②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文化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
③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1.世界文化遗产受到的威胁是多种多样的。希腊的某古迹“在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过一次失败的修复,由于使用粘合剂等材料不恰当,反而对古迹造成了破坏”。这提示我们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要( )
A.避免自然灾害侵蚀
B.加强科学研究
C.减少人为开发因素
D.强化保护意识
2.《世界遗产公约》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下各国签订的重要文件。下列属于《世界遗产公约》内容的有( )
①缔约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责任
②各缔约国必要时可利用国际援助和合作
③对世界遗产的申报和认定做出严格的规定
④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定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雅典卫城坐东朝西,每座建筑都顺山势而建,呈现不规则布局。而明清故宫的建筑都是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则都集中在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上,严整规矩。这种差别集中体现了( )
A.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B.所处历史时代的差异
C.政治文化地理的差异
D.建筑设计理念的差异
4.有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对的原汁原味既无必要也无可能。我们现在看到的昆曲,早已不是明代的昆曲……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活态的,这就意味着它必然要发生变化。”这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 )
A.可不具备真实性完整性
B.没有加以保护的必要性
C.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D.变化无常具有不可知性
5.1905年,考古专家兰德尔·麦克维尔评论大津巴布韦遗址时指出:“许多人都会哀叹一段罗曼史的破碎,但可以肯定,一个冷静清醒的头脑看到的并不是什么罗曼史,而是一个失落已久的历史文化遗产。”麦克维尔的观点( )
A.肯定了大津巴布韦遗址属于非洲古文化
B.指出了大津巴布韦遗址具有“罗曼史”的特征
C.评价了大津巴布韦遗址重要的历史价值
D.鼓励人类探索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6.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人类以智慧和劳动创造出无数雄伟壮丽的文化景观,但是目前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十分严峻。下列遗产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与其他三个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丽江古城 B.巴米扬大佛
C.吴哥古迹群 D.圆明园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一、
1.(2)严重威胁
2.(1)皇室 (2)金石学
3.(1)希腊 历史的真实性 (2)古物保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二、
2.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3.文化和自然遗产
4.(1)集体性援助 (2)世界遗产名录 (3)自然遗产
5.(2)民族文化
6.(1)世界遗产公约 (2)传承文化
三、
1.(1)金字塔 (2)文艺复兴
2.(1)长城 (2)1 372
探究点
提示:(1)因素: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恶化、过度的旅游开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文化遗产的年久腐变等。
类型: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
宗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
(2)原因:具有较高的文学品位,传承历史音乐文化;是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
地位:中国戏曲的“活化石”;中国“百戏之祖”。
1.解析:根据材料“由于使用粘合剂等材料不恰当,反而对古迹造成了破坏”可知,文化遗产修复要注意粘合剂的使用,需要加强对粘合剂等工具的科学研究,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自然灾害和人为开发因素,故A、C两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修复就已经体现了保护意识,材料强调的是加强科学研究,故D项错误。
答案:B
2.解析:《世界遗产公约》的全名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它对世界遗产的申报和认定做出严格的规定,规定了缔约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责任、各缔约国必要时可利用国际援助和合作等内容,故A项符合题意;《世界遗产公约》通过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通过其他条例增加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等内容,故④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答案:A
3.解析:C项对,雅典属于海洋文明,实行的是民主政治,思想比较自由;中国属于大河文明,实行的是专制制度,禁锢思想。因此体现在建筑上,雅典呈现不规则布局,中国严整规矩。
答案:C
4.解析:C项对,从材料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对的原汁原味既无必要也无可能”“我们现在看到的昆曲,早已不是明代的昆曲”“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活态的”等信息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A项错,保持真实性和完整性是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两个基本要素;B项错,没有加以保护的必要性说法错误;D项错,变化无常具有不可知性不符合材料主旨。
答案:C
5.解析:据材料“一个冷静清醒的头脑看到的并不是什么罗曼史,而是一个失落已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可知,该学者肯定了大津巴布韦遗址属于非洲古文化,并非具有“罗曼史”的特征,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大津巴布韦遗址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不是评价,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A
6.解析:丽江古城遭到破坏是因为旅游建设,巴米扬大佛、吴哥古迹群以及圆明园遭到破坏都是因为战乱,A正确,排除B、C、D三项。
答案:A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