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5.3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5.3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13 22:5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一、单选题
有反应,现有6g A与8g 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14g C,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7 B. 14 C. 28 D. 56
已知中,已知跟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23 B. 46 C. 92 D. 96
在中,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8,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l6 B. 28 C. 44 D. 64
在反应中,已知A和B的式量之比为7:8,当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则生成C的质量为
A. B. C. D.
已知:草酸钙比碳酸钙受热易分解,将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剩余固体为混合物
B. 剩余固体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
C. 将剩余固体溶于足量水中,其溶质质量为
D. 将加热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固体
把8g碳和16g氧气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最终密闭容器中有
A. 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和氧气
两份质量相等的碳,一份与足量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另一份与氧气反应全部生成一氧化碳。则前者与后者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为
A. B. C. D.
已知化学反应 ,7克的A与2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6克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4克A参加反应可生成D22克
B. 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
C. 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0
D. A、B、C、D 中 C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在密闭容器中6克碳和12克氧气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的气体有
A. 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碳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碳和氧气
在反应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当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则生成C的质量为
A. B. C. D. 22g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在化学反应中,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
某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共四种,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序号 甲 乙 丙 丁
微观
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 68 100 1 0
反应后质量 0 x y z
由构成的物质中所代表的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一位同学在计算x、y和z数值的过程中,列出了以下等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64 ::3。
三、计算题
某同学使用白醋和鸡蛋壳进行了“再探质量守恒定律”的家庭小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鸡蛋壳主要含碳酸钙,与白醋主要成分为乙酸的反应原理为:。
【实验分析】
有同学认为,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你______选填“赞成”或“不赞成”该同学的观点,你的理由是:______。
用质量分数为的白醋配制80g质量分数为的白醋,需要加水______g。如在实验室中,此处量取水最适合的仪器是______选择字母。
A.100mL烧杯、玻璃棒
B.50mL量筒、胶头滴管
C.100mL量筒、胶头滴管
D.10mL量筒、胶头滴管
假设鸡蛋壳中除外,其它成分均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请计算鸡蛋壳中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煅烧含碳酸钙200克的石灰石最多生成氧化钙多少克?写出完整的解题步骤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32 2x
8g 14g
解得:
由以上计算可知,C正确。
故选:C。
根据B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C的相对分子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相关知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算生成的D的质量,进而根据A、D的质量以及D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对应化学方程式求算A的相对分子质量。
注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解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D的质量为。
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x 54

故选B。
3.【答案】B
【解析】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D的质量为
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2x

故选: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D的质量,进而根据D的相对原子质量和CD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C的相对分子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4.【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中,已知A和B的式量之比为7:8”,则可假设A和B的式量分别为7a、8a,又因为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则可求一定量B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质量守恒,可求C的质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学会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处理问题的方法。
【解答】
根据“反应中,已知A和B的式量之比为7:8”,则可假设A和B的式量分别为7a、8a,
设与反应的B的质量为x

7a
x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故C,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B
【解析】解:A、固体完全分解后得到碳酸钙质量是10g,一氧化碳质量是,剩余固体质量是10g,因此该反应是草酸钙完全分解后,碳酸钙分解生成了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则反应的碳酸钙质量是10g,因此反应后剩余固体是氧化钙,即剩余固体是纯净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剩余固体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56 74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氧化钙溶于足量水中,其溶质质量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44 100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二氧化碳和足量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的质量是,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提供的数据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
剩余固体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也可以这样计算:,这是因为加热过程中钙元素没有流失,始终在剩余固体中.
6.【答案】C
【解析】解:解:根据化学方程式分别是、,当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2::8时,二者完全反应生成;当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4::3时,二者完全反应生成CO;由题给条件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8g::2,介于3:8和2:3之间,则最终密闭容器中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故选:C。
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有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两种情况。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得出16g氧气和12g碳完全反应的情况下生成物是哪一种,即可计算确定最终密闭容器中的物质。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消耗氧气的质量,进一步可以求出比值。
【解答】
设碳的质量为a,生成二氧化碳时消耗氧气质量为x。
12 32
a x

设碳的质量为a,生成一氧化碳时消耗氧气质量为y
24 32
a y

x:::1
故选C。
8.【答案】A
【解析】解:设A、B、C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x、y、z,
14gA生成D的质量为w。
2x y z 44

14g w
解得,因此选项A正确;
解得,因此选项B错误;
解得,因此选项C错误;
解得,因此选项D错误。
故选:A。
由已知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A、B、C的相对分子质量和14gA反应生成D的质量,然后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根据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较小.
9.【答案】C
【解析】解: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 32
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2::8.
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 32
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4::4.
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6g::2,介于3:8和3:4之间,说明生成物中既有CO也有。
故选:C。
根据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结合反应时的质量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的化学性质、明确化学反应时各物质的质量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设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x
2
8g x
则C的质量为
故选:C。
根据化学方程式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以及 A的质量求算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进而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求算C的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11.【答案】64
【解析】解: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2x 44
则:

故填:6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进行计算。
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难度不大。
12.【答案】;
和;


【解析】
【分析】
【解答】
由图示可知甲为,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
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和;
上述反应为硫化氢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表中的数据可知,参加反应甲的质量为68g,
设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m、生成的水的质量为n、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为p。

68 96 36 128
68g m n p
解得,,,
所以:
由上述计算可知:
A.,故A正确;
B.,故B错误;
C.:::4,故C错误;
D.:::3,故D正确。
故答案为:;和;;。
本题难度不大,根根据题中的图例进行判断该物质的化学式;根据图示结合含氧化合物的组成来判断;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来书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可进行有关的计算。
13.【答案】不赞成 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导致的 40 B
【解析】解:因为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不赞成,是因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导致的;故填:不赞成;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导致的;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加水的质量为x,则,解得:;故填:40;
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要量筒和胶头滴管,并且需要选择合适的量筒,不宜过大或过小,避免误差过大,因此选择50mL量筒和胶头滴管;故填:B;
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100 44
x
答:鸡蛋壳中的质量分数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以及反应有气体生成分析;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以及实验操作分析;
根据图中的过程,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碳酸钙的质量,最后求出鸡蛋壳中的质量分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运用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分数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14.【答案】解:设生成CaO的质量为x。
100 56
200g x

答:可得到氧化钙的质量为112g。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已知碳酸钙质量可求出氧化钙的质量。
本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属于基础知识考查。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