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同步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同步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4 09:27:3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董仲舒给汉武帝建议:春秋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统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汉武帝采纳了其建议,开始施行( )
A.坚持无为,发展生产 B.推行私恩,分其子弟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2.“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社会政治大转型”是指( )
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C.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 D.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3.汉武帝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其共同作用是( )
A.使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C.休养生息,促进了经济发展 D.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
4.“贤良对策治春秋,抑黜诸家孔孟求。儒术推明官学校,茂才时逢盛根由。”这首诗歌中的场景开始于( )
A.秦始皇统治时期 B.汉武帝统治时期
C.汉高祖统治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5.某学者指出:“汉武帝是个雄才大略之主,很想内兴文治,外耀武功。于是立五经博士,表彰六艺, 。又北伐 ,西通 。一时文治武功,赫然可观。”“ ”应为( )
A.罢黜百家匈奴西域 B.盐铁官营匈奴西域
C.罢黜百家西域匈奴 D.盐铁官营西域匈奴
6.汉武帝为筹措对匈奴作战的经费,向地方富商借贷,但有些富商大贾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担心朝廷不能获胜而不肯借贷。对此,汉武帝 ( )
A.颁布推恩令 B.统一度量衡
C.实施盐铁官营专卖 D.命张骞通西域
7.汉武帝的“罢黜百家”中的“百家”是指( )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法家
8.从现有史料来看,深圳市南头古城一带是汉武帝时期番禺盐官的驻地。由此可印证汉武帝( )
A.实施“推恩令” B.实行盐铁专卖 C.铸造五铢钱 D.建立刺史制度
9.大一统是“特殊的公共权力的集中,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还有物质和精神的附属物”。汉武帝为了集中国家“公共权力”,在“精神”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刺史制度 B.远征匈奴 C.独尊儒术 D.盐铁专卖
10.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请判断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 )
活动 内容
查阅文献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桓宽《盐铁论》、司马迁《史记》等
观看视频 《中国通史—北击匈奴、南定吴越》等
搜集图片 《五铢钱》《独尊儒术群雕》等
考察遗址 陕西茂陵、陕西凤翔县祭天遗址等
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秦统一货币促进经济交流
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D.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
1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训形式多是“家书”或“遗令”,重视教育子弟,内容涉及修身到治学,从处世到事君。此后各朝,上至达官下至平民,多有家训问世,内容多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家训( )
A.只出现在显贵家庭 B.受儒家思想影响大
C.形式单一内容统一 D.满足科举考试需要
12.西汉初,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后来,汉武帝“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要措施是( )
A.行推恩令 B.设刺史 C.推察举 D.行郡县
13.可从下图提取的历史信息是( )
A.儒学教育兴盛 B.推恩令的实行 C.丝绸之路开通 D.汉军北击匈奴
14.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
A.巩固大一统王朝 B.推行新儒学教育 C.排斥法道诸学说 D.加强管理控制
15.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汉景帝时期
二、非选择题
16.中国历朝历代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更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
材料 如图
(1)图一是指什么朝代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为加强思想控制,该朝代采取了什么措施?
(2)图一所示王朝并没有“传之万世”,仅仅十几年就被图二中的新王朝取代,新王朝为了避免先朝的过失,它的建立者和后继者们推行了什么政策?
(3)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是从图二朝代的哪位皇帝开始的?他接受了谁的什么建议?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位皇帝在政治方面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它有什么影响?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因报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孔子是开始传播贵族学到民间来的第一个。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从汉代以来,孔子一直被放在一个神坛上作为“圣人”的代表。
——何燕江《孔子》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看,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最大贡献是什么?他在政治方面还提出了什么重要的学说?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汉武帝时期,孔子是如何“被放在神坛上”的?
(3)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董仲舒给汉武帝建议:春秋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统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汉武帝采纳了其建议,开始施行( )
A.坚持无为,发展生产 B.推行私恩,分其子弟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董仲舒给汉武帝建议”“统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得出思想不统一,百家都不能适从。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为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从此,儒家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C正确;坚持无为,发展生产是经济方面的措施,A排除;推行私恩,分其子弟是为了解决王国问题,B排除;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是汉武帝在军事的行动,D排除;故选C。
2.“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社会政治大转型”是指( )
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C.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 D.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答案】C
【解析】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实行分封制,东周继续实行,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是社会政治大转型的开端。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是社会政治大转型的极盛。汉武帝的推恩令,逐步消除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带来的弊端,是社会政治大转型的完成,C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时期承认土地私有,A排除;秦朝建立从奴隶制到封建制,B排除;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D排除。故选择C。
3.汉武帝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其共同作用是( )
A.使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C.休养生息,促进了经济发展 D.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题干中颁布“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是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两项重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使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派刺史监视州部内部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这两项措施使得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故B符合题意;A项仅仅是“推恩令”的作用,不是二者的共同作用,故排除;C项休养生息政策是汉初的统治政策,与此题无关,故排除;“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是政治方面的举措,与D项国家财政状况没有关系,排除。故选择B。
4.“贤良对策治春秋,抑黜诸家孔孟求。儒术推明官学校,茂才时逢盛根由。”这首诗歌中的场景开始于( )
A.秦始皇统治时期 B.汉武帝统治时期
C.汉高祖统治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抑黜诸家孔孟求,儒术推明官学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5.某学者指出:“汉武帝是个雄才大略之主,很想内兴文治,外耀武功。于是立五经博士,表彰六艺, 。又北伐 ,西通 。一时文治武功,赫然可观。”“ ”应为( )
A.罢黜百家匈奴西域 B.盐铁官营匈奴西域
C.罢黜百家西域匈奴 D.盐铁官营西域匈奴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武帝是个雄才大略之主,很想内兴文治,外耀武功。于是立五经博士,表章六艺,罢黜百家。又北伐匈奴,西通西域。即汉武帝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五经”为教材。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巩固了边疆安全,维护了政权稳定。外交上:西通西域,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6.汉武帝为筹措对匈奴作战的经费,向地方富商借贷,但有些富商大贾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担心朝廷不能获胜而不肯借贷。对此,汉武帝 ( )
A.颁布推恩令 B.统一度量衡
C.实施盐铁官营专卖 D.命张骞通西域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专卖,这样增强了中央的经济实力,为汉武帝很多政策的实行奠定了经济基础,故C符合题意;颁布推恩令是为了解决封国问题,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命张骞通西域是为了打击匈奴,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7.汉武帝的“罢黜百家”中的“百家”是指( )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法家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知,罢黜的百家应该是除儒家之外的百家。选项B符合题意;诸子百家,包括儒家,A排除;法家和墨家,这只是两家,C排除;道家和法家,这只是两家,D排除。故选B。
8.从现有史料来看,深圳市南头古城一带是汉武帝时期番禺盐官的驻地。由此可印证汉武帝( )
A.实施“推恩令” B.实行盐铁专卖 C.铸造五铢钱 D.建立刺史制度
【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为了实现大一统,在经济上,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据“盐官”及所学知识可知,从现有史料来看,深圳市南头古城一带是汉武帝时期番禺盐官的驻地,由此可印证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B符合题意;ACD项都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措施,但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故选择B。
9.大一统是“特殊的公共权力的集中,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还有物质和精神的附属物”。汉武帝为了集中国家“公共权力”,在“精神”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刺史制度 B.远征匈奴 C.独尊儒术 D.盐铁专卖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在思想文化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汉武帝在“精神”方面采取的措施是独尊儒术。故C正确;刺史制度是政治制度,故排除A项;远征匈奴是军事方面,故排除B项;盐铁专卖是经济角度,故排除D项。故选C。
10.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请判断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 )
活动 内容
查阅文献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桓宽《盐铁论》、司马迁《史记》等
观看视频 《中国通史—北击匈奴、南定吴越》等
搜集图片 《五铢钱》《独尊儒术群雕》等
考察遗址 陕西茂陵、陕西凤翔县祭天遗址等
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秦统一货币促进经济交流
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D.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
【答案】C
【解析】根据“五铢钱”“独尊儒术”等可知,题干研究的是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为了巩固统治,汉武帝在经济上统一铸币权,统一铸造五铢钱,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符合题意;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在表格中没有涉及,A排除;秦统一货币促进经济交流在表格内容中没有涉及,B排除;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没有体现“五铢钱”等内容,D排除。故选择C。
1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训形式多是“家书”或“遗令”,重视教育子弟,内容涉及修身到治学,从处世到事君。此后各朝,上至达官下至平民,多有家训问世,内容多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家训( )
A.只出现在显贵家庭 B.受儒家思想影响大
C.形式单一内容统一 D.满足科举考试需要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内容“多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知中国古代家训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体现了儒家思想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内涵,B正确;依据题干可知家训不仅出现在显贵家庭,也出现在平民家庭,A排除;依据题干“重视教育子弟,内容涉及修身到治学,从处世到事君”可见中国古代家训的内容较为丰富,C排除;依据题干可知,中国古代家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而科举考试出现在魏晋南北朝之后的隋唐时期,因此并不都是满足科举考试需要,D排除。故选B。
12.西汉初,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后来,汉武帝“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要措施是( )
A.行推恩令 B.设刺史 C.推察举 D.行郡县
【答案】A
【解析】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指多分封诸侯,从而削弱其实力,相关的措施是推恩令,故A符合题意;汉武帝设刺史是要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排除B;推察举指实行察举制这种选官制度,行郡县是指秦朝推行郡县制,排除CD。故选A。
13.可从下图提取的历史信息是( )
A.儒学教育兴盛 B.推恩令的实行 C.丝绸之路开通 D.汉军北击匈奴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促进了儒学的发展,故A符合题意;推恩令是为了解决封国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丝绸之路开通有利于东西方文化交流,故C不符合题意;汉军北击匈奴有利于汉朝边境安定,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4.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
A.巩固大一统王朝 B.推行新儒学教育 C.排斥法道诸学说 D.加强管理控制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大一统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军事等方面。其中在思想文化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使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因此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大一统王朝,A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是根本目的,排除。故选A。
15.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汉景帝时期
【答案】C
【解析】汉武帝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实现了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C符合题意;汉高祖时期经济衰退,没有达到鼎盛时期,A不符合题意;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但是没有达到鼎盛局面,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6.中国历朝历代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更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
材料 如图
(1)图一是指什么朝代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为加强思想控制,该朝代采取了什么措施?
(2)图一所示王朝并没有“传之万世”,仅仅十几年就被图二中的新王朝取代,新王朝为了避免先朝的过失,它的建立者和后继者们推行了什么政策?
(3)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是从图二朝代的哪位皇帝开始的?他接受了谁的什么建议?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位皇帝在政治方面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它有什么影响?
【答案】(1)秦朝、焚书坑儒。
(2)休养生息政策(或无为而治的宽松政策)。
(3)汉武帝、董仲舒。
措施:削弱相权,加强监察制度,颁布推恩令,实行削藩。
影响: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解析】(1)从图一都城“咸阳”和题干“我国历史上第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可以判断这个王朝是秦朝。秦朝建立后,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实行了“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图二中的新王朝,指的是秦朝灭亡之后,取而代之建立的西汉王朝。西汉初年,经济萧条,文帝和景帝采用修养生息政策,使得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比较富裕,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3)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关于“措施”,汉武帝时,为了巩固君权,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度,中朝决策,外朝执行,从而加强了君权;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从而巧妙地解决了王国问题;汉武帝还将全国划分为13监察区,各派刺史一人,以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关于“影响”,汉武帝以上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得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因报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孔子是开始传播贵族学到民间来的第一个。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从汉代以来,孔子一直被放在一个神坛上作为“圣人”的代表。
——何燕江《孔子》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看,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最大贡献是什么?他在政治方面还提出了什么重要的学说?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汉武帝时期,孔子是如何“被放在神坛上”的?
(3)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答案】(1)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提出“仁”的学说;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的继承)
【解析】(1)依据材料一“孔子因报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孔子是开始传播贵族学到民间来的第一个”结合所学可知,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最大贡献是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排斥和抑制其它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并大力推行儒学,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作为教材,培养儒学才人,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3)依据所学可知,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对于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的继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