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信息技术选考复习课件(16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浙江信息技术选考复习课件(16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10-13 20:2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9张PPT)
信息技术总复习
2022浙江选考复习
信息技术基础
多媒体技术应用
算法与程序设计
1
2
3
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的加工与管理
多媒体技术基础
多媒体信息的编码
媒体的采集与制作
图片素材的加工
动画素材的制作
算法及Vb语言基础
算法的程序实现
信息技术基础
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的概念: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含义。
2、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可加工处理、储存与保存、传递和共享、时效性、真伪性
计算机的基本功能:计算
计算机的基本特征:速度快、准确性高、存储容量达
考题1:[2015.浙江学考]
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搜索引擎搜索到的信息都是可信的
B、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像
C、青少年应拒绝浏览因特网上的信息,以维护身心健康
D、电子邮件是一种常用的信息交流工具,邮件发送者不必拥有电子邮箱
解析:本题考查对信息特征的理解,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传递性、共享性和真伪性等特性,信息必须依托各种载体才具有意义,但是信息的载体可以是多样性的,语言、文字、声音、图像、视频、报纸等都可以作为信息的载体。
答案:B
信息的来源与获取
1、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和信息获取方法的多样性
2、网上信息
主题目录检索
搜索引擎
信息的评价
统计评价
专家或核心刊物评价
个人推荐
三、信息表达方式与表达技术
1、表达方式:文字、语言、图形、图像、声音、形体动作等
2、表达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
3、信息表达的规范化:电子邮件POP3、SMTP,音频MP3、图像JPG,视频MPEG,因特网TCP/IP
4、网页、网站的基本概念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
5、常用的网页制作工具:Frontpage、Dreamweaver
四、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等信息交流方式
1、电子邮件
SMTP协议:发送 POP3协议:接收
发件人 发件服务器 接受服务器 收件人
接收对象:收件人+抄送+密抄
2、论坛BBS
3、即使通讯软件
SMTP
SMTP
互联网
POP3
考题1:使用搜索引擎信息时,有时会搜索不到需要的信息,可采取的改善措施是:
重新提炼关键词后重新搜索 对原有关键词加双引号后重新搜索
换一个搜索引擎后重新搜索 采用多关键词重新搜索
A、 B、 C、 D、
答案:B
考题2:[2012浙江高考]苹果公司推出iCloud(云应用)服务,免费提供5GB空间,意味着用户不必再把短信、视频、图片、应用程序等资源保存在电脑、iPhone或者iPad中,而可以保存在iCloud中,用户要使用时只需下载便可。iCloud服务属于( )
A、信息的获取 B、信息的处理 C、信息的存储 D、信息的交流
答案:C
信息的加工与管理
1、图片和表格的插入步骤,图片的位置、大小、文字环绕方式等设置,表格的“设计”选项卡、“布局”选项卡的设置
2、利用word的审阅功能,对文稿进行修订和批注
3、熟悉“拼写和语法检查”、“自动更正”、“查找替换”三个不同功能的使用
考题1:关于下图的word编辑界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段文字共有3处批注;
B.该段文字共有两个用户进行批注;
C.该段文字共有两处修订;
D.第一段最后一句接受所有修订后的结果是“目前请愿已经得到460472万人联名,成为该网站史上最多联名的请愿。”
答案:C
考题2:某用户使用WORD软件编辑文档,部分界面如图所示,对于带框部分的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修订前的原文为:通过修订让学生“猜动物谜语”的
B、 修订前的原文为:通过修订设置让学生“猜动物谜语”的
C、 接受该处所有修订后,内容为:通过设置让学生“猜动物谜语”的
D、 接受该处所有修订后,内容为:通过修订设置让学生“猜动物谜语”的
答案:B
考题3:小Q观看2016年《开学第一课》视频后用Word软件撰写了一篇观后感,交给Miss Wang审阅后文档截图如下图所示,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第1个批注内容为“CCTV”
B. 文档中有两个用户进行批注
C.拒绝所有修订后,文档内容为“《开学第1天》2016年9月1日晚上8点在中央电视台首bo”
D.接受所有修订后,文档内容为“《开学第一天》于2016年9月1日晚上8点在中央电视台首播”
答案:B
1、单元格格式设置2、计算:公式计算、函数计算3、排序4、筛选5、图表的建立与编辑6、数据分析及应用
注:
#VALUE! 使用了非数值的单元格、公式不符合函数语法
#DIV/0! 分母为0
#REF! 引用单元格无效
######## 单元格列宽不足
生活中的人工智能
手机手写短信、智能机器人、条形码、车载导航系统、智能游戏、门禁中的指纹系统、智能电话、语音控制手机接打电话发短信等。
核心知识:OCR
OCR软件通过对图像文件(jpg、bmp等图像格式)的识别,转变为文本格式(txt等文本格式)输出
具体识别步骤:图像化(扫描并获取图像)、预处理(倾斜矫正等)、行和字的划分(划分识别区域)、特征的抽取与匹配(识别)、校对和保存。
考题1:下列应用中,使用了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的是( )
A、用视频监控系统检测景区内游客拥堵情况
B、在字处理软件中通过语音输入文字
C、某字典软件通过拍摄自动输入英语单词,并显示该单词的汉字解释及例句
D、用数码相机拍摄练习题并通过QQ以图片方式发送给同学,与同学交流解题技术
答案:C
答案:C
共有2个错误
错误1:少了“=”错误2:需要加“$”
正确答案:=F2/F$14*100
或:
=F2/$F$14*100
竖立的是柱形图
横着的是条形图
正确区域是:
A1:A13,F1:G13
正确思路:注意书写规范和细节,不要忘记“=”,观察是否需要“绝对应用”,数据区域选择正确。
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管理员、软硬件平台及用户
格式:mdb accdb
数据表:行与列构成的二维表,每一行称为一个记录,每一列称为一个字段。
Access主要字段数据类型:文本、数字、日期/时间、货币、自动编号、是/否等
注:自动编号字段不能由用户输入和修改
丢分题1:下列有关Access数据库中“自动编号”类型字段的说法中正确的事( )
A、必要时,该字段数据可手工输入
B、自动产生的编号每次递增值不等
C、该字段数据一定是连续的
D、该字段数据不一定是连续的
错接档案:误选选项C
丢分探因:“自动编号”这个类型是比较特殊的,首先设置“自动编号”之后该字段不能手动输入数据,自动产生的数据可以有两种方式,“递增”或者“随机”,而我们常用的是“递增”,所以很容易让学生认为“自动编号”类型里的数据就是连续的。
正确选项:D
媒体的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光盘等;二是指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指后者。
多媒体:多种媒体的综合,如一部电影往往包含了视频、声音、文本等多种媒体信息。
多媒体技术:指计算机为平台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
多媒体技术的三个显著的特征:
1、集成性2、交互性3、实时性
多媒体技术基础
考题1:小阮同学利用声音、图像、视频、文本等素材制作了一个声形并茂的多媒体作品,这主要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特征中的( )
A、实时性 B、集成性 C、交互性 D、复杂性
考题2:某款生命体征监测仪通过各种传感设备,能在显示屏上即使反应佩戴者血压、体温等各项指标,体现了 多媒体技术的( )
A、实时性 B、集成性 C、交互性 D、安全性
考题3:黎明同学发现他的QQ农场内有很多蚊子,于是他拿起“蚊子拍”工具去“拍”蚊子,蚊子马上消失,同时人物经验值立即增加了2点,这主要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的( )
A、集成性 B、交互性 C、实时性 D、共享性
答案:B
答案:A
答案:B
多媒体数据采集和编辑软件
文本:word、wps、记事本
声音:录音机、GoldWave
图形图像:矢量图Coreldraw、位图Photoshop
动画:Flash
视频:会声会影
1、什么是数据压缩
是为了减少文件所占的存储空间,数据之所以能被压缩,首先是因为数据本身确实存在着冗余,其次是在许多情况下媒体本身允许有少量的失真。
压缩比就是数据被压缩的比例,压缩比=未经压缩的原文件大小:压缩后文件大小。
数据压缩的四种冗余:
空间冗余(比如图片的上下左右,是静态图像中存在的最主要的一种数据冗余)
结构冗余(同一图案具有很强的纹理结构)
时间冗余(前后两幅图片相关性较大,如动画、视频的前后帧画面)
视觉冗余(人眼分辨力之外,如亮度的轻微改变人眼无法识别)
2、压缩技术
无损压缩:
压缩包:WinZip、WinRAR
有损压缩:
JPEG标准:静态图像压缩标准
MP3标准:音频压缩标准
MPEG标准:动态图像压缩标准
P*64标准:可视电话和电视会议
1、常见的多媒体创作和集成软件:
以页为基础的创作工具:分页编辑并以面向对象的方式来处理各页面上的多媒体元素。如PowerPoint、ToolBook
以图标和流程图为基础的创作工具:多媒体元素和交互作用提示及数据流程控制都在一个流程图中进行安排,流程图上的流线是信息流向控制。如Authorware、IconAuthor
以时间序列为基础的创作工具:以事件发生的顺序和对象演示时段的先后时间序列为参考坐标来组织多媒体作品。如Flash、Director
以程序语言为基础的创作工具:如Visual Basic、Visual C++
2、多媒体作品设计的一般过程:
需求分析:应用需求分析(社会需求、用户情况、作品效益)+创作需求分析(主体思想、结构类型、作品内容、设施需求、分布方式)
规划设计:结构设计(组成部分、工作流程、主要界面)+模块设计(对各模块进行设计)
脚本编写:制订脚本大纲---编写文字脚本---编写制作脚本---分解媒体元素
考题5:确定作品的发布方式为“发布到网络服务器”,在多媒体作品设计过程中属于( )
A、创作需求分析阶段 B、应用需求分析阶段
C、系统结构设计阶段 D、功能模块设计阶段
解析:“发布到网络服务器”属于发布方式,故选A
考题6:一个成功的多媒体作品,创作前都会进行应用和创作需求分析,在进行应用需求分析时,一般不需要考虑的是()
A、作品创作的主题是否鲜明
B、作品的经济效益
C、作品要面向哪些用户
D、当前社会对此类作品的需求程度
应用需求分析包括社会需求分析、用户情况、作品效益,答案A属于创作需求分析中的主题思想。
丢分题1:打车软件上可以显示地图、文字和语音信息,反映了多媒体技术的特征是( )
A、载体依附性 B、集成性 C、传递共享性 D、交互性
错误选项:C、D
丢分探因:1、混淆了信息与多媒体技术特征,传递共享性属于信息的特征。2、没有看清题意,题中未出现打车软件相关的操作信息,并未反映出交互性。
正确思路:根据题意“可以显示地图、文字和语音信息”的文字说明,可以确定选项B是正确的。
丢分题2:将Fly.Bmp文件重命名为Fly.Jpg,再将Fly.Jpg用WinRAR软件压缩为Fly.Rar文件,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Fly.Jpg是通过有损压缩得到的
B、 Fly.Rar解压后所得文件比原文件容量要小
C、 Fly.Jpg存储容量比Fly.Bmp 要小
D、 Fly.Rar属于无损压缩
错误选项:A、C
丢分探因:不理解有损压缩是需通过专用的格式转换软件实现的,直接将文件重命名,虽然文件扩展名Jpg看上去是有损的位图格式,但其实并未真正压缩过,实际上和Fly.Bmp原文件相同,只是名字不同罢了。
正确思路: Fly.Rar是通过文件压缩软件WinRAR压缩得到的,文件压缩时属于无损压缩,故选项D正确。
1、进制转换
十进制转其他进制:
除于该种进制取余数,至商为0,余数倒序排
多媒体信息的编码
其他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按位权展开相加
进制数的值都表示各位数本身的值与其权的乘积之和。
如:19H= D 1011B= D
19H=1*161+9*160=25D
1011B=1*23+0*22+1*21+1*20=11D
二进制转十六进制
(10010001101011)2= ( )16
B
6
4
2
由于十进制与十六进制进制只是9以上的数有所不同,故10以下数时我们可以直接把十六进制当成十进制来处理
(0010010001101011)2= ( )16
(B6AC)16=( ) 2
十六进制转二进制
1100
1010
0110
1011
考题1:10D+A1H=( )
A、171H B、AAH
C、10101011B D、161D
考题2:十进制数81D对应的十六进制数为( )
A、51D B、51H C、33H D、129H
C
B
2、ASCII码和汉字编码:
1个ASCII码占用1个字节
1个GB2312占用2个字节
b B KB MB GB TB
考题3:
说法正确的是:
A、“A占用了1个字节” B、“计”占用了1个字节
C、“A”的内码为A3 D、“计”的内码为BC C6
考题4:
图中内码表示的对象可能是( )
A、9个ASCII字符 B、2个GB2312字符,5个ASCII字符
C、5个GB2312字符 D、4个GB2312字符,1个ASCII字符
D
B
考题5:
则字符“Asia”的内码为( )
A、41 6D 65 72 B、41 71 69 61
C、41 73 69 61 D、41 72 69 61
考题6:ASCII码表中的大写字母Z后有6个其他字符,接着便是小写字母a,现在已知:大写字母Z的ASCII码为1011010B,那么小写字母b的ASCII码用十六进制表示的是( )
A、63H B、65H C、62H D、64H
C
C
考题7:如图所示,图中字符“!”的内码是( )
A、CA B、A1 C、CA C7 D、A3 A1
考题8:小王在网络上获取了一段二进制数,其中部分代码为“10110111 10101000”,结合软件观察到字符内码可以推断出,该部分二进制数所表示的字符为( )
A、2 B、16 C、法 D、国
D
C
考题9:上图中有( )个ASCII码,( )个GB2312码
考题10:字符“W”的ASCII码的值比字符“w”小20H,现在已知字符“n”的ASCII码的二进制值为“1101110B”,请推算出字符“M”的ASCII码的十进制数为( )
A、77 B、109 C、89 D、78
4 3
A
考题10、[2016.4浙江学考]将十进制数从左至右每位分别转换成对应的4位二进制编码(不足4位的左边补0,例如2转换成0010),然后依次连接。则十进制数109转换后的编码是 (  )
A.100100000001 B.000001101101
C.101000001001 D.000100001001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十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需把十进制数109看成独立的1、0、9三个数,然后根据规则分别转换成二进制数,不足4位的前面补0,其中(1)10=(0001)2,(0)10=(0000)2,(9)10=(1001)2。
【答案】D
考题11、[2015.10浙江学考]用24位二进制数来表示的RGB颜色,将其每位二进制数取反(0改为1,1改为0),即变为另一种颜色,这种操作称为颜色反相。若某RGB颜色值用十六进制表示为123456H,则其反相后的颜色值用十六进制表示为( )
A.654321H B.987654H
C.EDCBA9H D.FEDCBAH
【解析】本题考查二进制和十六进制之间的换算关系。十六进制数123456H等于二进制的000100100011010001010110B,根据题意反相之后为111011011100101110101001B,再转化为十六进制数EDCBA9H。
【答案】C
考题12、[2015浙江改编]十六进制数F6H转换成二进制数是( )
A.(11111101)2
B.(11111010)2
C.(11110101)2
D.(11110110)2
【解析】本题考查二进制和十六进制之间的换算关系。十六进制数F6H等于二进制的11110110B。
【答案】D
考题13、[2015.9浙江模拟]用UltraEdit软件观察“苹果apple”这几个字符的内码,如图所示:
则“iPhone”中的小写英文字母“o”的二进制编码是( )
A.01000101 B.01101001
C.01101111 D.01000111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p”的字符内码为“70”,则“o”的字符内码为“6F”,等于二进制的01101111B。
【答案】C
考点14、用UltraEdit软件观察字符的内码,由下图可知字符“M”的ASCII码值为(  )
A.51H B.4DH C.A8H D.48H
【解析】在UltraEdit软件中,字符占一个字节,汉字占两个字节,因此P对应的十六进制内码为50。M+3=P,因此M对应的十六进制内码为4D。
【答案】B
1、位图图像存储空间的计算机公式:
存储量=水平像素X垂直像素X每个像素色彩所需二进制位数/8(单位:字节Byte)
颜色数=2n
图像的最小单位:像素
图片:位图和矢量图
位图处理软件:Adobe Photoshop和ACDsee
矢量图处理软件:CorelDraw等
图像的三原色:RGB
黑色:RGB(0,0,0)
白色:RGB(255,255,255)
图像文件常见的扩展名:bmp、gif、jpg
GIF、JPG:是网页上常用的图像格式
压缩技术: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将图像a.bmp、b.bmp加工处理后得到c.bmp,如图所示:
关于这3幅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像b.bmp与c.bmp的像素个数相等
B.文件a.bmp与c.bmp的存储容量一样大
C.图像c.bmp的像素个数为a.bmp 与b.bmp的像素个数之和
D.文件c. bmp的存储容量为a.bmp与b.bmp的存储容量之和
林海瓯同学的电脑桌面上,存放着一个“泰囧海报.BMP”文件,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把“泰囧海报.BMP”用PhotoShop软件另存为“泰囧海报1.JPG”
②把“泰囧海报.BMP”用ACDSee软件另存为 “泰囧海报2.JPG”
③把“泰囧海报.BMP”重命名为“泰囧海报3.JPG”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泰囧海报1.JPG”的容量一定比“泰囧海报2.JPG”大
B.“泰囧海报2.JPG”的容量一定比“泰囧海报3.JPG”大
C.“泰囧海报1.JPG”的容量一定比“泰囧海报2.JPG”小
D.“泰囧海报2.JPG”的容量一定比“泰囧海报3.JPG”小
2、声音的编码
声音信号是通过采样和量化实现模拟量的数字化,故采样频率越高,量化的分辨率越高,声音的保真度越好,数据量越大。
数据量(字节Byte)=采样频率(赫兹hz)*量化位数(位bit)*通道个数*时间(秒s) /8
录制一段时长 15 秒的 WAVE 格式音频,文件属性设置如下图,存储该音频文件需要的磁盘空间约为
A.31KB B.63KB C.469KB D.938KB
方法一:
(16X1000X16X1X15)/8=480000Byte=468.75KB≈469KB
方法二:31X15=465KB ≈469KB
小王将5秒的单声道音频“朗诵.wav”和10秒的单声道音频“配乐.wav”合成为10秒的双声道音频“配乐诗朗诵.wav”,三个音频均使用相同采样频率和量化位数,关于3个文件的存储容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配乐诗朗诵.wav”与“配乐.wav”相同
B.“配乐诗朗诵.wav”与“朗诵.wav”相同
C.“配乐诗朗诵.wav”约等于“配乐.wav”的2倍
D.“配乐诗朗诵.wav”约等于“朗诵.wav”与“配乐.wav”之和
【解析】本题考查音频文件存储空间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三个音频均使用相同采样频率和量化位数,故存储容量与时间和声道数有关。配乐诗朗诵.wav为双声道,时间为10秒,因此存储容量关系为:“配乐诗朗诵.wav”=2倍“配乐.wav”=4倍“朗诵.wav”。
【答案】C
假如某段声音已经压缩过,怎么求容量呢?如下图所示,所选中的这段声音容量是多少?
解析:因为已经压缩过,所以不能用刚才那个公式计算,但是图中已经知道一个参数256kbps,可以这样算:256*1000/8*30=960KB
3、视频编码
视频是由连续的图像帧组成的。
常见的制式:、
中国(PAL):每秒显示25帧(25张图片)
国际(NTSC):每秒显示30帧(30张图片)
视频大小=每张图片的大小X频率X时间
一段图像分辨率为640*480,32种颜色的彩色视频影像,如果该视频以(PAL)25帧/秒的速度进行播放1分钟需要多少B(字节)的存储空间?
32=25 640*480*5*25*60/8=288000000字节
【典例2】单击“ 删除”按钮后,音频长度大约为( )
A.4秒 B.6秒
C.15秒 D.9秒
【解析】删除是删掉选中部分的音频。
【答案】D
丢分笔记
小张利用Goldwave编辑一段立体声WAVE文件,左声道是伴奏,右声道是人声。他先进行全选操作,然后再选择左声道,左右执行删除操作,音频的其他部分未进行处理,保存后下面正确的是()
A、保存后的声音是单声道 B、存储容量不变
C、只有伴奏声 D、容量变小了
错解档案:误选选项A、D
丢分探因:不理解Goldwave删除操作与声道的关系。Goldwave删除操作不会删除声道,只是删除了音频信息,在进行单声道操作时,不会影响另一个声道,对时长并无影响,只要其他参数不做改动,容量将无变化。Goldwave在另存为操作的时候可以选择保存的声道参数。
正确思路:选中整个左声道进行删除,也就是去除了伴奏,但声道数、时长及其他参数并未改动,故存储容量不变。
1、视频的原理:
多张图片快速播放形成,PAL、NTSC
2、采集方式
3、软件:会声会影、premiere等
4、会声会影的轨道:
视频轨和覆叠轨只能插入图片、视频、动画素材
覆叠轨上的内容叠加在视频轨的素材之上形成画中画、叠加的效果
标题轨只能在“标题”编辑状态下输入文字
声音轨和音乐轨可以插入声音素材
只有视频轨上在两个素材之间可以设置各种过度效果(转场效果),使得两段素材播放时衔接过渡更加自然
【典例9】会声会影软件的时间轴界面如图所示,若要将素材“zsl.mpg”添加到作品中,可放置在哪些序号轨中(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④⑤
【解析】“zsl.mpg”为视频文件,可放置在视频轨和覆盖轨中。
【答案】A
【典例10】使用会声会影软件编辑影片,部分时间轴如图所示:
分析图中信息,当前使用的媒体素材有( )
A.3个视频素材、2个图片素材、2个音频素材
B.2个视频素材、3个图片素材、4个音频素材
C.2个视频素材、3个图片素材、2个音频素材
D.4个视频素材、1个图片素材、2个音频素材
【答案】A
【典例11】 下图是会声会影制作视频的界面,请你分析,下述描述正确的是(  )
A.字幕“科技引领生活”显示的时间比“zsl.jpg”时间长
B.“dance.wmv”和“bg.mp3”同时播放
C.字幕“科技引领生活”不能放置在其他轨
D.音频“bg.mp3”素材可以和“dance.wmv”放置在同一轨
【解析】若要添加字幕,只能在标题轨中进行添加。
【答案】C
一、图形与图像的概念
图形:用计算机绘制的由简单的点、直线、曲线、圆、方框等基本元素组成(可以称为矢量图)
图像:利用数码相机、扫描仪等输入设备获取的实际劲舞的映像。(可以称为位图)
图片素材的加工
二、位图与矢量图的概念
位图:由许多点组成,点称为像素(最小单位)。表现层次和色彩比较丰富的图像,放大后会失真(变模糊);处理软件:Photoshop、ACDSee、画图等;常见文件类型:Bmp、Jpg、Gif、Psd、Tif、Png。
矢量图:用一组指令集合描述。用于工程制图和美术字等,缩放、扭曲等操作不影响其清晰度,放大后不会失真。处理软件:CorelDarw、Flash、AutoCAD等
【典例】[2015浙江改编]有按原始大小显示的2幅图像,如图片①和图片②所示,将图片①和图片②放大后,效果分别如图片③和图片④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片①属于矢量图像、图片②属于位图图像
B.图片①属于位图图像、图片②属于矢量图像
C.图片①②均属于矢量图像
D.图片①②均属于位图图像
【解析】此题考查点是位图和矢量图的概念,属于容易题。
【答案】A
专题1、下列关于 位图与矢量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位图以像素的形式存储,显示、打印质量与分辨率无关。
B、矢量图的主要创作软件有:Flash、AutoCAD、CorelDraw、FreeHand等
C、位图文件格式有:BMP、JPEG、WMF、GIF等
D、矢量图放大、缩小或拉伸后易失真,存储容量较小
专题2、在photoshop软件的颜色面板中,小佳设置了如图所示的颜色值,由此可知,RGB模式的颜色共有()
A、68*255种 B、68*256种 C、255*255*288种 D、256*256*256
B
D
专题3:下面属于图形的是()
A、JPG文件 B、BMP文件 C、CDR文件 D、GIF文件
专题4:小孩绘制了一幅图像,放大后边缘出现了锯齿状,他使用的绘图软件是()
A、CorelDraw B、Flash C、Photoshop D、AutoCAD
C
C
常见工具
图层的基本操作:新建图层、重命名图层、删除图层、复制图层、调整图层顺序、锁定图层、显示/隐藏图层、图层不透明度设置
混合选项
滤镜效果设置:
特殊的一个:文字图层滤镜效果需要文字图层先进行栅格化,变成普通图层才能滤镜效果设置。
保存:PSD、JPG、PNG、TIF等
知识补充:
容差:可以理解为你要选择区域的范围,比如“魔棒”工具设置容差为“0”的时候,魔棒只能选择相同的颜色,调容差为“32”,那么你再点画面,会以你所点以内的颜色为基准把上下浮动范围在32以内的颜色都选中。容差越大,所选的颜色范围就越大。
羽化:羽化原理是令选区内外衔接的部分虚化,起到渐变的作用从而达到自然衔接的效果。
图层蒙板:可以理解为在当前图层上覆盖一层玻璃片,这种玻璃片有:透明、半透明、完全不透明。然后会用各种绘图工具在蒙板上(玻璃上)涂色(只能图黑、白、灰色),涂黑色的地方蒙板变为不透明,看不见当前图层的图像,涂白色则使涂色部分变为透明,可以看到当前图层上的图像,涂灰色使蒙板变为半透明,透明程度由涂色的灰度深浅决定,是photoshop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功能。
专题5:小李在PS中新建了一个PSD文档,他新建文档的有关参数如图所示:他单击图中的“确定”按钮后进入操作界面,发现每操作一步,电脑反应很“迟钝”,请分析原因:?
专题7:使用Photoshop软件处理“企鹅.jpg”图片,已知其编辑界面如图所示:
若使用当前选择的工具来选取图中的部分区域,并拷贝到新建文件中,得到的图像应是(  )
专题8:如下图所示,选择图中的兔子用下列哪个工具最为合适(  )
A.磁性套索工具 B.魔棒工具
C.矩形选框工具 D.多边形套索工具
【解析】磁性套索工具能自动地对齐到描绘的图像边缘来创建复杂的选区。
【答案】A
专题9:[2015浙江改编]如下图所示,小易在用PhotoShop软件对灯笼图像进行仿制,他使用的工具是(  )
A.吸管工具 B.橡皮擦工具
C.图章工具 D.画笔工具
【解析】图章工具中的仿制图章工具可以复制图像中的某一部分的内容,我们也可使用此工具来处理图像中的一些瑕疵。
【答案】C
专题10:[2015浙江改编]某Photoshop文件的图
层面板如图所示:
在画布中没有看见“风景”图层的内容,
其原因为( )
A.该图层的可视性为“不可视”
B.该图层的不透明度为“0%”
C.该图层被锁定
D.该图层在“背景”图层上方
【答案】B
专题11:小华使用Photoshop软件处理“中国风.psd”,操作过程中使用了滤镜,历史记录面板如图所示。他使用的滤镜名称是(  )
A.斜面和浮雕 B.自由变换
C.渐变 D.风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记录面板的了解,对图像进行编辑时,历史记录面板会记录下所有的操作。斜面和浮雕为图层样式,自由变换是变换命令的操作,渐变是颜色的填充,所以正确答案为风滤镜。
【答案】D
专题12:小易使用Photoshop软件处理“清新的大
自然.psd”,其历史记录面板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易打开图像后进行了文字输入的操作
B.“纹理化”的滤镜效果一定添加在文字图
层上
C.小易对“粘贴”操作进行了撤销
D.进行“图像大小”操作后,图像的存储空间将发生变化
【解析】文字图层必须经过栅格化后才能使用滤镜效果,通过历史记录可知小易未做栅格化处理,故B选项讲解的有误。
【答案】B
Photoshop常见重要考点
Photoshop常见重要考点
丢分笔记
如图所示,图层“红”是红色的背景,图层“蓝”是蓝色的背景,复制当前选区后,在图层1执行粘帖操作,那么图层1中看到的文字“ha”将是()
A、红色 B、蓝色 C、无色透明 D、紫色
误选选项:A
丢分探因:不清楚图层的最基本操作。
选A的思路是:图层面板中图层“红”遮盖了图层“蓝”,所以认为左图背景应该是红色的,故对文字选区进行复制粘帖操作后,文字是红色的。但最关键一点,选区所作用对象是选中的图层,右图中可以看出当前操作的图层应为图层“蓝”,故粘帖后的文字是蓝色的。
正确思路:图层操作首先要看图层面板中当前选中的是哪个图层,图中为图层“蓝”,故粘帖的结果文字为蓝色。
动画素材的制作
元件的编辑及应用
元件是为了把复杂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处理,在动画中可以反复取出使用、便于控制和修改的一个小部件,元件的管理在库面板中进行。
(1)   图形元件:往往只有一帧内容。
(2)   影片剪辑元件:往往是一段动画。
(3)   按钮元件:实现交互功能而制作的元件。
按钮元件:具有多种形态,会响应鼠标事件,执行制定的动作,是实现动画交互效果的关键对象。一般由“弹起”、“指针经过”、“按下”和“点击”四个帧组成。
①弹起:当鼠标不接触按钮时,该按钮处于弹起状态。
②指针经过:当鼠标移动到该按钮上,但没有按下鼠标的状态。
③按下:当鼠标移动到该按钮上,并按下鼠标时的状态。
④点击:响应鼠标单击的区域。
点击的几种状态
1、空白关键帧:按钮不会响应鼠标事件,和图形元件没有差别。
2、普通帧或关键帧:按钮能相应鼠标事件,当鼠标移动到响应区域后会变成手形。
3、空白关键帧:按钮能不能响应,要看离该帧最近的一个关键帧是空白关键帧还是关键帧,如果是空白关键帧,则按钮不能响应鼠标事件,如果是有内容的关键帧,则能响应鼠标事件。
“点击”该帧定义了鼠标的响应区域,在舞台中不会显示该帧内容。
鼠标移到按钮上,正常会变成手形,这是因为按钮的“点击”帧中定义了按钮对鼠标响应区域,如果该帧是空白关键帧,则按钮不会响应鼠标事件,和图形元件没有区别。如果该帧是普通帧或关键帧,则按钮能响应鼠标事件,鼠标移动到响应区域会变成手形。如果该帧是空白帧,则按钮能不能响应,要看离该帧最近的一个关键帧是空白关键帧还是关键帧,如果是空白关键帧,则按钮不能响应鼠标事件,如果是关键帧,则能响应鼠标事件。
【典例】[2015浙江改编]使用Flash制作某多媒体作品,新建按钮元件时的部分编辑界面如图所示:
其中“按下”帧与“弹起”帧相同。将此按钮应用到舞台上,测试该按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鼠标移动到按钮上时,按钮将消失
B.当按钮按下时,按钮将消失
C.此按钮无法响应鼠标的任何操作
D.不对此按钮做任何操作,按钮在舞台上时隐时现
【答案】 A
小东使用Flash软件制作按钮元件,其编辑界面如下图所示:
将该按钮应用到舞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按钮实例无法点击
B.该按钮实例弹起时播放声音
C.当鼠标指针经过该按钮实例时播放声音
D.该按钮实例只能设置stop动作命令
【答案】C
实例属性的设置
(1)实例属性的设置内容有:实例的大小、坐标、亮度、色调、alpha、高级等参数;
设置实例坐标,其中(0,0)坐标在左上角,X表示横坐标,从左向右坐标值逐渐增大;Y表示纵坐标,从上向下坐标值逐渐增大。
(2)属性设置面板可以判断实例的名称和类型。
(3)元件被修改后,它所生成的实例属性会随之改变。
Flash主要有三种动画:逐帧动画、动画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
逐帧动画:由连续的关键帧组成,整个动画过程就是通过这些关键帧连续变化而形成的。
动画补间动画:在同一图层,2个不同的关键帧,放置同一个实例元件,根据2个实例元件不同的位置或属性,设置补间的动画。
形状补间动画:在同一图层,2个不同的关键帧,放置Flash工具直接绘制的图形或分离(打散)的实例元件图形,设置形状补间动画。
补充:
帧频和动画速度问题
图层锁定问题
声音的同步:事件、数据流
Alpha
【典例】[2015浙江改编]某Flash作品的部分编辑界面如图所示:
完整播放该场景一次需要3秒,如果要让播放时间延长到6秒,可以将帧频设置为( )
A.3.0 fps B.6.0 fps C.18.0 fps D.9.0 fps
【解析】根据公式“帧频=帧数÷时间”可以计算出帧频=36÷6=6fps。
【答案】B
【典例】小琳制作Flash动画时的时间轴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乐”图层被隐藏,所以不能播放音乐
B.当前场景播放1次,需要用时10秒
C.“文字”图层被锁定,该图层关键帧上的实例不能被编辑
D.测试影片时,“按钮”图层中的实例始终呈现在舞台上
【答案】C
小徐制作的Flash动画的时间轴如图所示:
“背景”图层放置一副背景图片,“歌词”图层实现文字从第12帧起淡入的效果,“音乐”图层设置背景音乐。执行“测试影片”命令时,下列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
A.在背景图片出现,背景音乐响起的同时,文字淡入
B.在背景音乐响起大约1秒后,文字淡入,但不出现背景图片
C.在背景图片出现,背景音乐响起大约1秒后,文字淡入
D.背景音乐响起的同时,文字淡入,但不出现背景图片
【解析】由时间轴可知,背景图片和音乐同步出现,而文字图层第1帧为空白关键帧,故文字一开始并未出现。
【答案】C
【典例】[2015浙江改编]某Flash作品的库面板界面如图所示:
该库中影片剪辑元件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解析】Flash元件的种类有: 为图形元件, 为影片剪辑元件,
为按钮元件。
【答案】D
【典例】使用Flash软件制作动画时,某实例的属性面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例的类型是“图形”
B.该实例的颜色Alpha值是70%
C.该实例的宽是120,高是240
D.该实例的名称是“交换…”
【答案】B
【典例】某flash文档的大小为550×400像素,在默认状态下,下列图形实例属性设置能使该实例铺满整个舞台的是(  )
【解析】此题考查坐标,舞台的原点为(0,0),向右和向下为正方向。若实例的宽高和文档大小相同,则其坐标必须为原点,故排除AB选项;C选项实例的宽度小于文档的宽度,因此无论如何摆放都不能铺满整个舞台;D选项的宽高度都超过文档的大小,虽然放置在舞台的左上角,却刚好可以铺满舞台。
【答案】D
使用Flash设计某多媒体作品,编辑“蝴蝶”元件时的部分界面如下图所示: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元件只能应用到“片头”场景中
B.该元件的类型属于“图形元件”
C.影片播放时,该元件产生的实例有动画效果
D.影片播放时,该元件产生的实例在“图层1”图层中的内容不可见
【答案】D
在Flash软件中,将一张GIF图片导入到舞台,对应的时间轴不可能的是(  )
【解析】GIF图片导入到舞台,产生的是逐帧动画,B选项为补间动画。
【答案】B
【典例】[2015.9浙江模拟]小芳使用Flash软件制作燕子飞翔补间动画,部分界面如图所示:
分析图中信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测试该场景,从第1帧播放到第24帧的时间约为1.8秒
B.第12帧延续了第7帧的画面
C.从第7帧开始的补间动画是成功的
D.当前图层无法进行帧的插入和删除操作
【解析】第7帧为关键帧,第12帧延续了第7帧的画面。
【答案】B
【典例】[2015.10浙江学考]某Flash作品的部分时间轴界面如图所示。
下列描述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
A.“背景”图层中的内容从第1帧延续到第45帧
B.当前播放头位于第30帧
C.“声音”图层中的声音与“蜜蜂”图层中的动画同时开始播放
D.“蝴蝶”图层中的动画与“蜜蜂”图层中的动画持续帧数相同
【答案】D
【典例】胡飞使用Flash制作动画,下课时还没有完成作品,他准备将文件暂时保存起来,带回家接着做,则所保存的文件类型应该是(  )
A.SWF
B.JPEG
C.FLA
D.PSD
【解析】由题意可知,需保存为可继续修改的FLA格式源文件。
【答案】C
Flash常见重要考点
对分笔记
某人要处理一段flash动画,需要实现一个从圆形到方形的形状变形动画。他将已制作好的两个图形元件“圆”和“方”分别拖入需要产生动画的首尾两个关键帧中,然后在首帧设置形状补间,结果在测试时发现无法实现设想的动画效果,错误的原因或处理方案是()
A、元件产生的实例只能制作动画补间 B、将首帧元件“圆”分离一次
C、首帧需设置为动画补间 D、将尾帧元件“方”分离依次
错解档案:误选选项B、C、D
丢分探因:1、选择C的学生没有分清两类补间的本质。形状补间创建失败不一定是因为补间类型设置错误引起的,题中补间的对象是由元件产生的实例,只能创建动画补间。2、选择B、D的学生虽然知道形状补间要求对象是形状状态,元件实例可以通过分离转换成形状状态,但忽略了首尾两个关键帧对象必须都为形状状态。
正确思路:动画作用的对象是通过元件产生的实例,设置的补间类型之恩那个是动画补间,无法实现形状变化。解决方法的是首尾两个关键帧中的实例都分离一次即可。
一、多媒体创作工具
1.多媒体作品创作工具是指能够对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进行集成处理和统一管理,并生成多媒体作品的编辑工具。
2.根据多媒体创作工具的创作方法和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1)以页为基础的创作工具(PowerPoint)
合成与调试
(2)以图标和流程图为基础的创作工具(Authorware)
(3)以时间为基础的创作工具(Flash)
(4)以程序语言为基础的创作工具(Visual Basic)
多媒体作品合成的一般步骤为:根据多媒体作品的需求分析、规划设计及编写的脚本确定作品的素材构成、主交互界面及各界面的板式,并选择合成作品的软件。
在Flash动画制作过程中,可导入各种多媒体素材如图片、声音、视频等。
(1)Flash二维动画作品由若干个场景组成,场景的添加、删除、重命名、顺序调整,可以通过“场景”面板进行操作。
(2)Flash按照场景的先后顺序播放,也可以利用指令交互实现不同场景间的跳转。
play(); 从当前帧开始播放
stop(); 暂停当前播放的动画
gotoAndPlay("场景名",帧); 播放头转移到指定场景及帧数并继续
播放
gotoAndStop("场景名",帧); 播放头转移到指定场景及帧数并暂停
播放
stopAllSounds( ); 停止所有声音
getURL(url); 在浏览器窗口显示指定的URL地址
fscommand("quit"); 关闭放映文件(该命令在测试影片时无效)
on(press){xxxxxxxxxxxxxx;} 按下鼠标后,完成某一动作
on(release){xxxxxxxxxxxxx ;} 释放(松开)/单击鼠标后,完成某一动作
补充:
①当按钮被单击时动画停止播放并退出,则命令是 :on(release){fscommand(“quit”);} 。
②播放完“草地”场景最后一帧时返回“雪山”场景第2帧开始播放,则命令是: gotoAndPlay(“雪山”,2); 。
③当按钮被单击时浏览器打开百度首页,则命令是: on(release){getURL(”http://www.”)} 。
④播放到“main”场景的第40帧时停止所有声音,则命令是: stopAllSounds(); 。
⑤播放转到前一帧:prevFrame();
播放转到后一帧:nextFrame();
⑥当按钮被单击时停止播放动画,则命令是: on(release){stop();} 。
多媒体作品的调试和发布
1.合成后的多媒体作品在运行时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错误,需要对程序进行调试。
2.Flash作品的调试有简单调试、启动调试器、测试影片、测试场景等手段。
3.作品调试成功后,可保存为FLA格式文件,并进行打包、发布。
4.Flash作品发布为SWF、HTML、GIF、JPEG、EXE等类型文件,也可以通过“文件”→“导出影片”命令得到AVI、Wave等格式的文件。
【典例】[2015浙江改编]在某Flash作品制作过程中,要实现动画播放到第10帧时,跳转到本场景第1帧并停止播放的效果,在第10帧中可添加的帧动作命令正确的是( )
A.stop(1);
B.on(press) {stop(1);}
C.gotoAndStop(1);
D.on(press){gotoAndStop(1);}
【解析】gotoAndStop("场景名",帧) 播放头转移到指定场景及帧数并暂停播放。
【答案】C
【典例】小王按照下表脚本制作Flash动画,
根据脚本要求,他在“起跑”场景的第1帧和“跑”按钮上设置的动作命令分别是(  )
A.stop( );  on(release){stop( );}
B.play( );  on(release){play( );}
C.play( );  on(release){stop( );}
D.stop( );  on(release){play( );}
场景名:起跑 类别序号:1 进入方式:测试影片即进入
呈现顺序说明 一位运动员站在起跑线上,单击右下方“跑”按钮后,运动员开始从左向右跑步。 【解析】根据脚本要求,动画开始应处于暂停状态(一位运动员站在起跑线上),因此“起跑”场景的第1帧应添加的动作命令为“stop( );”,单击按钮后动画开始播放,“跑”按钮上设置的动作命令为“on(release){play( );}”
【答案】D
【典例】 调试某Flash作品时,弹出如下图所示的错误提示信息。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按钮”图层第15帧是关键帧
B.出错命令所在的场景名为“场景=main”
C.“gotoAndStop(10)”命令中的参数“10”出错
D.提示信息显示动作命令中有2个错误
【解析】由图可知该动作命令添加在“main”场景“按钮”图层第15帧处的按钮实例上(语句缺少on函数),所以第15帧一定是关键帧。
【答案】A
调试某Flash作品时,弹出如下图所示的错误提示信息。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动作命令添加在了第25帧上
B.当前编辑的场景名为“main”
C.出错的原因是“按钮”图层缺少关键帧
D.将动作命令更改为“gotoAndStop(10);”,再重新调试作品
时,不会弹出错误提示信息
【解析】如果缺少关键帧,将无法添加动作命令,故C选项讲法有误。
【答案】C
算法及VB语言基础
算法的五大特征:
1、有穷性:即执行步骤是有限的。
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个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含义。
3、可行性:即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可行的,并且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的。
4、有0个或多个输入:即输入可以没有。
5、有1个或多个输出:即必须有输出。
3、算法的表示方法
算法表示方法主要有:自然语言、流程图、计算机语言
(1)自然语言。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用自然语言描述的算法通俗易懂,但缺乏直观性和简洁性,容易产生歧义。
(2)流程图。是算法的一种图形化表示方法,与自然语言相比,它的描述更形象、更直观。
(3)计算机语言。是指编写程序的语言,它是计算机要执行的指令集合,如Visual Basic
4、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
算法的执行流程是指算法中各处理步骤的执行次序和模式,通常由以下三种基本结构组成:
1、顺序结构是按照次序从上往下依次执行,每条语句必须而且只能执行一次。
2、选择结构又称分支结构。执行过程根据条件判断选择不同分支执行:条件为真时执行处理步骤step1,否则执行处理步骤step2。选择模式对条件是否成立只判断1次。
3、循环结构是对某个条件进行判断,当结果为真时,执行步骤step(循环体),然后再判断这个条件,当结果为真时,再次执行step,并继续判断条件。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判断的结果为假,跳出循环,执行循环体后面的指令。循环模式对条件是否成立往往判断多次。
顺序结构
选择结构
循环结构
Copyright 2012 Andy Guo. All rights reserved。
2、对象、属性、类、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
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或概念。它有两个特点:状态和行为。在我们VB程序设计中,窗体、命令按钮、文本框等等都是对象。
一个对象的状态是通过若干个属性(property)来描述的;行为是指对属性进行操作和处理的方法(method)。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一个对象是由一组对象状态的数据和一组描述处理对象属性的方法的代码构成的。对象的属性定义其外观(例如窗体的背景颜色),方法定义其行为(例如按键、单击鼠标、双击鼠标),事件定义其与用户的交互(代码)。
类(class)是对相同性质的对象的一种抽象,而一个对象则是类的一个"实例"。
事件(event)就是发生在对象上的事情,通常是由用户在对象上激发的一种动作。一个事件的发生,可以引起某个对象上某个方法(事件处理过程)的执行,即由某个事件驱动了相应的事件处理过程的执行。这就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事件驱动概念。
事件处理过程一般格式如下:
其中,事件处理过程名的表达规范:“对象名_事件名”的标准名称。如 Command1_Click( ) 、Form_Load( ) 、Timer1_Timer( ) 、Text1_Change( )等。
在Visual Basic中,标准的事件名称见下表:
事件名 说明 事件名 说明
①_______ 加载 ④________ 对象内容改变
②Click 鼠标单击 ⑤KeyPress 按下键盘
③_______ 鼠标双击 ⑥________ 计时
Load
DblClick
Change
Timer
3、VB应用程序的界面设计与调试
1.VB程序设计语言:基于Basic语言的可视化程序设计环境,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OOP)。
2.VB应用程序设计环境的的窗口主要由对象窗口、代码窗口、控件工具箱、属性窗口、工程窗口组成。
对象窗口:一般是在对象窗口中添加一个窗体对象,再在窗体上添加其它对象;
代码窗口:主要用来编写程序代码(可以通过双击对象窗口切换到代码窗口);
属性窗口:主要在此对对象的属性进行设置,反映对象初始状态的属性在设计时通过属性窗口设置;而要求动态变化的属性只能在通过程序代码在程序运行中进行设置。(即对象的属性也可能通过代码在程序中进行设计,如:form1.backcolor=VBred);
工程窗口:对文件进行管理,以及对窗口进行切换;
控件工具箱:主要是用来添加对象的,通过控件工具箱在窗体上添加对象可以通过先选择好控件,再在窗体上添加,也可以通过直接在控件工具箱上双击控件来添加对象;
4.属性
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状态,每一个对象的状态是通过若干个属性(Property)来描述的;行为是对属性进行操作和处理的方法(Method)。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中,一个对象是由一组表示对象状态的数据和一组描述处理对象属性的方法的代码构成的。对象的属性定义其外观,方法定义其行为。
VB中对象常见的属性见下表:
对象属性可以在窗口中直接更改,也可以在程序中用语句进行设置,一般格式如右上角
属性名 说明 属性名 说明
①______ 名称 ④______ 标题
Enabled 启用 ⑤______ 可视
②______ 字体 ⑥______ 内容
FillColor 填充色 BackColor 背景色
③______ 宽度 Height 高度
Name
Font
Width
Caption
Visible
Text
5.Visual Basic 6.0集成开发环境
6.VB常用标准控件
图标 名 称 功 能
________(标签) 用于显示说明文本。
________(文本框) 用于运行时用户输入或输出信息。
CommandButton (_________) 用于开始、中断或结束一个过程,单击它将调用用户写入Click事件过程中的指令。
ListBox(_______) 显示项目列表以供用户进行多个选择。
Timer(_______) 用于指定时间简隔执行计时器事件。
______(图像框) 用于显示一个位图图像。
Shape(_______) 在窗体中绘制矩形、圆等几何图形。
_______(数据) 用来访问数据库。
Label
TextBox
命令按钮
列表框
计时器
Image
形状
Data
文件名 说明
窗体文件(.frm) 又称源文件,包含了窗体的对象属性以及事件过程代码。
工程文件(.vbp) 包含了窗体、模块及添加的引用、使用的控件等相关信息,没有其他代码,仅仅为工程的设置。vbw文件与之配套,保存了最后保存工程时候的情况。
⑥保存程序并生成可执行文件
VB中的一个工程可以包含窗体文件(.frm)、工程文件( .vbp )和其他文件。调试正确后,可通过“文件”菜单下的“生成工程.exe ”将应用程序编译成可执行程序。
[2012.3浙江]下列问题不能用算法描述的是(  )
A.已知a、b、c的值,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
的实数解
B.计算某个班级英语成绩的平均分
C.列出方程y=2x+1的所有实数解
D.根据矩形的长和宽求面积
C
【解析】 本题属于容易题,主要考查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要满足有穷性特征,即执行步骤必须是有限的、可以终止的。而C选项中列出方程中所有实数解是一件不能完成的任务 ,是无穷的 ,故不能用算法来描述,对于其他三个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相应算法。
[2010.9浙江]下列关于VB控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事件处理过程中的程序代码在该事件发生时被驱动执行
B.只有为控件的每一个事件编写相应的处理过程代码,程
序才能正常运行
C.所有的控件具有相同的属性
D.对象的属性只能在设计阶段修改
A
[2009.9浙江]在VB窗体中有一个对象,该对象的属性窗口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Interval为属性名
B.1680为属性值
C.该对象的名称为Timer1
D.根据“Timer1 Timer”可
判断窗体名为Timer
D
【解析】 本题属于容易题,主要考查对VB对象、属性及属性值得区分。根据截图可以得出当前对象为Timer1,Interval为属性名,1680为Top的属性值,通过当前截图无法判断窗体名。故答案为D。
[2011.3浙江]一个VB工程的部分设计界面如下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窗体的Caption属性值是“对象”
B.窗体文件名是“Form1.frm”
C.当前选中对象的名称是“Shape”
D.工程的名称是“工程1”
A
[2008.10浙江]程序运行界面如下图所示。要求在文本框Text1中输入字符串,单击“统计”按钮 Command1后,在标签 Label2中显示所输入字符串长度。需要编写的VB事件处理过程的名称为(  )
A.Command1_Click
B.Text1_Click
C.Form_Click
D.Label2_Click
A
第四节、VB基本语句
变量名 = 表达式     
对象名.属性名 = 表达式
1、赋值语句
B
(一)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如果在同一行中出现多个赋值语句,则语句之间用变量名=表达式
(冒号)隔开。 例如:a=5:b=a+3:c=2*a+b\8
例:下列不是合法的赋值语句的是:
(A)iNumber_1 = 45  
(B)(4+5)*3.5 = num
(C) Label1.caption = time
(D) num = (4+5)*3.5
(二)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选择结构的程序可以用选择语句来表示。选择语句又称条件语句、分支语句或判断语句。选择语句能使程序在执行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结果,选择执行不同的处理。语句的主要形式是If语句。
1.行If语句
行If语句必须在一行内写完。该语句的执行过程是:先计算条件表达式
的值 ,如果条件表达式的计算结果是True,就执行Then后面的语句 ,否则
执行Else后面的语句。如果Else和它的后随语句不出现,则条件表达式值为
True时执行Then后面的语句,否则就什么也不执行,程序转向If语句后面的
后继语句。行If语句格式如下:
块If语句
块If语句的格式如下:
说明:
①这儿的语句块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语句组成。如果只有两种不同情形的分别处理,则中间所有的 ElseIf 部分都不必书写,只保留语句块1和语句块0相应的部分即可,即块If语句可以简化为以下格式:
②块语句的执行过程是:先测试“条件表达式1”,如果该条件为“True”,则执行Then后面的“语句块1”;如果“条件表达式1”为False,则顺序测试每个ElseIf子句中的“条件表达式”,当发现某个“条件表达式”为True时,就执行与其相关的 Then 后面的“语句块”;如果所有的 ElseIf “条件表达式”均为False,则执行Else后面的“语句块0”。
③在块结构的条件语句中,ElseIf子句的数量没有限制,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任意多个ElseIf子句。
④在有些时候,块结构的条件语句中可能出现多个条件为True的情况,此时只能执行一个语句块,即当遇到第一个为True的条件时,执行相应语句后就跳出If结构,去执行下面的语句。
⑤块结构的条件语句可以嵌套 ,即把一个If …Then…Else放在另一个 If …Then…Else块内,嵌套必须完全“包住”,不能相互“骑跨”。
3.当条件表达式为True或False时进行处理的语句都只有一个时,可采用行If语句,也可采用块If语句;而如果分支中进行处理的语句不止一个时,必须采用块If语句。块条件形式的语句可以简化为:
行If语句必须在一行内写完,最后没有End If;块If语句的 ElseIf 部分和Else语句部分是可选的,最后必须有End If。
(三)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是程序的基本结构之一。所谓循环,就是重复的执行某些操作,直到指定的条件满足为止。考纲中要求大家掌握的循环包括For-Next(计数)循环与Do-Loop(Do)循环。其中,Do-Loop循环是当给定的条件满足要求时执行循环体,而For-Next循环是按照规定的次数执行循环体。
For循环语句
如果事先已知循环次数,则可使用For-Next循环结构语句。它的一般格式如下:
①参数意义 :循环变量是数值变量 ,一般为整数型 。初值和终值各是一个数值表达式。步长为循环变量的增量,是一个数值表达式 。其值可以是正数 (递增循环),也可以是负数(递减循环),但不能是 0。如果省略步长,则系统默认步长为1。
②执行方式 :当初值 、终值与步长为算术表达式时 ,首先计算初值 、终值与步长表达式的值。给循环变量赋初值→判断循环变量的值是否超过终值,如果超过就停止执行“循环体”,跳出循环,执行Next后面的语句→判断循环变量的值是否超过终值,如果超过就停止执行“循环体”,跳出循环,执行Next后面的语句→否则执行一次“循环体”,就把“循环变量+步长”的值赋给“循环变量”,再重复以上过程。
③For-Next循环遵循“先检查、后执行”的原则,即先检查循环变量是否超过终值,然后决定是否执行循环体。
④For-Next循环的正常循环次数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循环次数=Int((终值-初值)/步长)+1
⑤通常,For-Next循环正常结束,即循环变量达到终值。但有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提前退出循环,这时可以通过Exit For语句来实现。在一个For-Next循环中,可以含一个或多个Exit For语句,并可以出现在循环体的任意位置。
⑥For循环可以进行嵌套,即一个大循环套着一个小循环。但必须注意,嵌套不能骑跨,必须完整的将小循环嵌套在大循环内。
For语句的循环执行方式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Do循环语句
Do循环不仅可以不按照限定的次数执行循环内的语句块,而且可以根据循环条件是“True”或“False”决定是否结束循环。
Do语句的格式有多种,常用的Do语句格式如下:
①Do循环语句的功能是:当指定的“循环条件”为True时重复执行循环体。执行过程是:先计算表达式的值→如果值为True,执行一次循环体中的语句块→遇到Loop语句再次计算条件表达式的值→如果值为True,再重复执行一次循环体中的语句块→循环往复直到条件表达式的值为False时退出循环体。
②如果条件总是成立,则Do-Loop循环也是变成一个“死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Exit Do语句跳出循环。一个Do-Loop循环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Exit Do语句,并且Exit Do语句可以出现在循环体的任何地方。当执行到该语句时,结束循环,并把控制转移到Do循环后面的语句。
③Do-Loop循环也可以像For-Next循环那样进行循环嵌套,其嵌套规则一样。
Do While-Loop循环结构的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2010.9浙江]某VB程序的一个事件过程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 As Integer
a = Val(Text1.Text)
Text1.Text = Str(Sqr(a))
End Sub 
程序运行时,单击命令按钮Command1后弹出如图所示的错误信息。
出现错误的原因是(  )
A.Sqr函数计算时出现错误
B.Str函数计算时出现错误
C界面上缺少文本框Text1
D.变量a类型定义错误
C
[2011.3浙江]某VB程序的一个事件过程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l_Click()
  Dim i As Integer.k As Integer.s As String
  Dim a(1 To 10) As Integer
  List1.Clear
  Randomize
  For i=1 To 100
k=Int(Rnd*11)+1
a(k)=a(k)+1
  Next i
  For i=1 To 10
s=Str(a(i))
List1.AddItem s
 Next i
End Sub
程序运行时,单击命令按钮Commandl后弹出如图所示的错误信息提示。出现错误的语句是(  )
A.k=Int(Rnd*11)+1
B.a(k)=a(k)+1
C.s=Str(a(i))
D.List1.AddItem s
A
【解析】  本题属于较难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程序的阅读能力。下标越界是指数组下标可能比下标范围大或小,或是在应用程序中这一边的数组没有指定范围。本题中执行“k=Int(Rnd*11)+1”语句后,k的取值范围为[0,11],超过数组a的下标范围(a(1 To 10)),故答案为A。
[2010.3浙江]小金编写了一个统计随机数分布的VB程序,部分程序如下所示,在调试程序的时候出现如图所示的错误信息:
n = 0
m = 0
For i = 1 To 100
 If Rnd > 0.5 Then
   n = n + 1
 Else
   m = m + 1
Next i
……
小金仔细分析该程序段后,发现其中缺少了(  )
A.For B.End If C.Next D.If
B
[2011.3浙江]一个VB工程的工程资源管理器视图如图所示。小张准备将该工程编译为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直接运行的文件,在“文件”菜单中应选择的命令是(  )
A. 保存工程(V)
B. 工程另存为(E)…
C. Form1.frm另存为(A)…
D. 生成工程1.exe(K) …
D
1.过程和函数的概念
VB应用程序是按_______的方式组成的,一个程序模块是程序的一部分,每个模块负责解决整个应用问题的一部分任务。程序模块分为过程和函数两种。过程强调的是________,函数强调的是__________。
①过程
可以将程序划分成一个个较小的逻辑单元 ,每个这样的逻辑单元可以构成一个过程。过程中的代码可以被重复地调用,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代码的重复编制,减少了编程的工作量。过程分为两类:一类是事件过理过程,一类是通用过程。事件处理过程描述的是 ,当对象X上发生某个事件 Y 时,需要执行一段程序来响应这个事件 ,如鼠标单击 Click 事件过程,窗体加载 Load 事件过程等 ;而通用过程则是一个独立的程序段 ,不同的事件可能需要使用同一个程序段时 ,可以把这个程序段单独地建成一个通用过程,供其他事件处理过程或其他通用过程调用。
②函数
函数是类似于过程的一个程序模块 ,不同之处是函数执行完成后 ,函数的计算结果(即“函数返回值”)被送到函数的调用点上(即调用函数的程序位置),供程序的后续部分继续进行处理。
过程与函数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有返回值,________没有返回值。
模块化
动作
值的计算
函数
过程
2.事件处理过程
事件过理过程的一般形式参考如下:
①Sub过程以Sub开头,以End Sub结束。在Sub与End Sub之间是描述过程操作的语句块,称为子程序体或过程体。过程体可以含有多个Exit Sub的语句,程序执行Exit Sub时提前退出该进程,返回到调用该过程的下一条语句。
②事件处理过程名必须符合的规则是:“对象名_事件”的标准名。
VB常用对象的事件处理过程名有:
窗 体 Form_Load、Form1_Click
文本框 Text1_Click、Text1_KeyPress、Text1_Change、Text1_DblClick
按 钮 Command1_Click
标 签 Label1_Click、Label1_DblClick
图像框 Image1_Click
计时器 Timer1_Timer
备注 其中,Load事件是窗体加载事件,Click是鼠标单击事件,DblClick是鼠标双击事件,KeyPress是按下键盘任意键事件,Timer是计时器事件。
③建立事件处理过程
打开“代码编辑器”窗口→打开“代码编辑器”窗口→在Private Sub与End Sub之间输入代码→保存工程(分别保存窗体文件和工程文件)。
3.自定义函数
虽然VB提供了常用的标准函数 ,可以使用这些函数来实现某些数学计算或数据类型的转换 ,但许多应用程序常常需要自己来定义函数 ,以实现某种特定的计算。
自定义函数建立过程格式如下:
函数体 自定义函数以Function语句开头,以End Function语句结束。其间是描述过程操作的语句,称为函数体。在函数体内可以含有多个Exit Function语句,程序执行Exit Function语句时,就提前退出函数,返回调用点。
命令规则 函数名的命令规则与变量名的命名规则相同。在函数体内,可以像使用简单变量一样使用函数名。
参数表 参数表是对于函数需要的原始数据的类型进行一一地说明。As后的类型名,是说明函数的计算结果,即函数返回值的数据类型。End Function之前的语句块,描述了函数的计算过程,在这些语句中,至少有一个形如“函数名=表达式”的语句,这样,表达式的计算结果才能作为函数的返回值,被VB送到函数的调用点上。
调用 自定义函数的调用比较简单,与内部函数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内部函数由VB提供,而自定义函数由用户自己定义。调用的格式如下:
4.列表框控件
列表框ListBox用于列出可供用户选择的项目列表。用户用鼠标单击,被选中的项目即被加亮显示;为了能正确操作,列表框的项目应不少于3项。
(1)列表框属性
列表框的一般属性包括Enabled(允许)、FontBold(字体加粗)、Visible(可视)等属性。
属性名 说明
List 表属性。用于保存列表内容。也可以使用以下形式来访问列表:
其中的“对象名”即为列表框的名称属性值,列表项的序号由上下到依次为0、1、2、3等。
ListCount 列表项目数目。该属性列出列表框的数量。列表框中表项的次序是从0开始的,最后一项为ListCount-1。
ListIndex 列表项索引。该属性的值为最后选中的列表项序号,第一个列表项的符号0,如果未选任何表项,则其值为-1。
Selected 选择属性。该属性实际上是一个数组,各个元素的值为True或False。每个元素与列表框中的一项相对应。当元素的值为True时,表明选择了该项。
例如,执行下面的语句可以测试指定的表项是否被选择:
List Box 列表框.Selected(索引值)
(2)列表的方法
方法名 说明
AddItem 添加列表项。格式:
该方法只能单个地向表中添加项目,若不指定插入位置,则插入到列表末尾。
Clear 删除列表中所有项目。格式:
执行该语句后,列表框中的内容被清空,ListCount属性重新被置为0。
RemoveItem 删除列表项。格式:
该方法每次只能删除一个项目。
(3)列表的事件
列表框可以响应单击(Click)与双击(DblClick)事件,但一般情况下,都使用单击事件。
[2011.9浙江]有如下VB程序段:
x=1 :a=x : b=x+1
x=x+1 : c=x : d=x+1
该程序段运行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与b的值相同,c与d的值相同
B. a与b的值相同,c与d的值不同
C. a与b的值不同,c与d的值相同
D. a与b的值不同,c与d的值不同
D
[2012.6浙江]有如下Visual Basic自定义函数:
Function f(i As Single) As Boolean
If i <= 0 Then f = True Else f = False
End Function
执行语句s = f(-0.4)后,逻辑型变量s的值是(  )
A.0 B.1 C.True D.False
C
下面VB程序的功能为:在文本框Text1和Text2中输入两个整数,单击按钮对象command1,在标签对象label1中显示这两个数的差。
function lsc (x,y) as integer
if x>y then
lsc=x-y
else
lsc=y-x
end if
end function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1 as integer,a2 as integer
a1=val(text1.text)
a2=val(text2.text)
label1.caption= ①
end sub
①所在的语句是:A、lsc(x,y) B、lsc(text1.text,text2.text) C、lsc D、lsc(a1,a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自定义函数的调用。
下面VB程序的功能是判断一个数是否为一个完全平方数在文本框text1中输入一个整数,单击按钮对象command1,如果此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则在标签对象label1中显示“yes”,否则显示“no”。
所谓完全平方数是指,一个数如果是另外一个整数的完全平方,那么我们就称这个数为完全平方数,也叫平方数。例如,1,4,9,16等是完全平方数。
Function judge(x) as boolean
judge= false
if x=sqr(x)^2 then ①
end function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 as integer
x=val(text1.text)
if judge(x) then
label1.caption=”yes”
else

end if
end su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自定义函数的函数值是通过函数名返回的。
①judge=True
② label1.caption=”no”
Function f(m,n) as integer
Do while m<>n
Do while m>n
m=m-n
Loop
Do while n>m
n=n-m
Loop
Loop
f=m
End Function
则f(24,10)的返回值是( )
A、14 B、6 C、4 D、2
本题主要考核的内容是自定义函数。这是一个求最大公约数的函数。将24,10分别带入函数的两个参数m,n中,先判断外层循环条件m<>n,此时m,n值分别是24,10,满足m<>n循环条件,执行循环体。再判断内层第一部分循环的条件m>n,由于m,n值分别是24,10,满足m>n循环条件,执行循环体,m=m-n结果为14,依然满足m>n循环条件(此时m,n分别是14,10),继续执行循环体,m=m-n结果为4,不满足m>n循环条件(此时m,n分别是4,10),结束内层第一部分循环。再判断内层第二部分循环的条件n>m,此时m,n分别为4,10,满足n>m循环条件,执行循环体,n=n-m结果为6,依然满足n>m循环条件(此时m,n分别是4,6),继续循环体,n=n-m结果为2,不满足n>m循环条件(此时m,n分别是4,2),结束内层第二部分循环。重新判断外层循环条件m<>n,此时m,n值分别是4,2,满足m<>n循环条件,执行循环体。再判断内层第一部分循环的条件m>n,由于m,n值分别是4,2,满足m>n循环条件,执行循环体,m=m-n结果为2,不满足m>n循环条件(此时m,n分别是2,2),结束内层第一部分循环。再判断内层第二部分循环的条件n>m,也不满足,直接跳出第二部分循环。重新回到外层循环,不满足m<>n,至此,循环全部结束,此时m,n分别为2,2。最后,返回函数值。
下列VB程序用于将十进制X转化为二进制数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 as integer ,t as long
x=val(text1.text)
① '调用函数fx
text2.text=str(t)
end sub
Function fx(y as integer) as long
if y=0 then
fx=0
else
fx=fx(y\2)*10+y mod 2
end if
end function
t=fx(x)
private function out (x as integer , y as integer ,z as integer ) as integer
dim temp as integer
if x>y then temp=y else temp =x
if temp>z then temp =z
out =temp
end function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 as integer,b as integer, c as integer
a=1
b=2
c=3
text1.text=out(a,b,c)
end sub
结果是:A、0 B、1 C、2 D、3
THANK
YOU!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