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写数字0。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主自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3、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和兴趣。在探索研究活动中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0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有关0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0表示没有
师: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盘子里有两颗苹果)
生:盘子里有两颗苹果,用几来表示?(用2)送给同学一颗苹果,剩下几个,用数字几来表示?(用1)又送给同学一颗苹果,盘子里还剩几个苹果?(用0)
“0”表示什么?(没有)
师: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什么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板书:没有)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0更多的知识。(出示课题)
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遇到没有的时候会用0来表示的例子。
(二)教学有关“0”的计算
1、教学得数为0的算式。
师:刚才老师盘子里有2颗苹果,送给2名同学后,老师盘子里还有几颗苹果?让学生根据这情景列出式子。
2-2=0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列式)
出示情景图:鸟窝里有三只小鸟,飞走了三只。
师: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鸟窝里还剩下几只?
师:怎样列算式?
生:3-3=0
师: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师板书。
师:小朋友,你们观察这三道式子,说说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
小结:两个同样多的数相减,都得0。
2、教学一个数加0还得原数的算式。
出示情景图:左边荷叶上有4只青蛙,右边荷叶上没有青蛙。
师: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多少只青蛙?
师:怎样列算式?
生:4+0=4
师:0+4=4可以吗?
生:可以,表示右边荷叶上的青蛙加上左边荷叶上的青蛙。
出示情景图:左边笼子里有0只兔子,右边笼子里有3只兔子。
师: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两个笼子里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师:怎样列算式?
生:0+3=3
师: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师板书。
师:小朋友,你们观察这三道式子,说说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
小结:一个数加上0还得这个数。
3、教学一个数减0还得原数的算式。
思考:5-0=?
师:你能编一个故事吗
师: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一个数减0还得原来的数。
(三)0表示起点
(1)师:出示青蛙和兔子跳远的动态图。
①青蛙和兔子谁跳的远?(指从那跳到哪?)
②从哪开始跳的?
③这儿表示什么?用什么表示?(起点,用0表示)
(2)师:看看尺子上都有些什么?谁能告诉大家?
师:我们发现0写在哪儿?它表示什么?
师:是呀,这里的0表示起点,到二年级学习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一般以0作为起点进行测量。
(3)让学生举一些0表示起点的例子。
小游戏:1、按顺序排一排
2、猜一猜我是谁
(四)“0”的写法
1、师:大家看一看,说一说,这个“0”的形状像什么?
2、师指导写法,边示范边讲笔顺要点,学生书空。
3、指导后,学生练写。
4、对学生的书写进行评价。
6、指导学生看书。
学生举例子,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见到“0”。
二、课堂总结:今天你们学习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