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3 21:4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导入新课
你知道上面两幅图与什么事件与关吗?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
1、知道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2、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的影响。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默读课文p32-36,在课本勾画下列问题答案,时间5分钟。
1、义和团的兴起、发展状况?义和团运动的结果、贡献?失败原因
2、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起止时间?侵略者?侵略过程?结果?
3、签订《辛丑条约》的时间?双方?内容?性质?影响?
一、义和团运动
最初名称
组织形式
主要成员
——原名义和拳
——多是农民、手工业者
——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组织
领导阶级:农民阶级
1.兴起
一、义和团运动
2.产生原因
直接原因: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加剧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早,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一、义和团运动
3.发展
镇压
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1898-1899)
山东
直隶、京津
(1900)
招抚
4.清政府的态度
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5.性质
一、义和团运动
6.斗争方式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早,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张贴文告,捣毁教堂、拆毁铁路、砍断电线
7.口号
扶清灭洋
扶清:反映了义和团的爱国性,但也说明了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农民阶级具有局限性
二、抗击八国联军
1.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
直接原因:为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为了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2.侵略者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3.侵华时间
1900年-1901年
①天津
乘火车
狼狈逃回(廊坊大捷)
北京
②攻陷大沽炮台
攻占北京
扩大
侵略
(清对外宣战)
(聂士成牺牲)
(逃、剿)
攻占天津
4.侵华过程
二、抗击八国联军
5.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军事行动
廊坊大捷
廊坊
大沽
老龙头车站
北京
在北京的战斗
天津保卫战
二、抗击八国联军
6.义和团运动结果
慈禧下令剿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在中外反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7.义和团运动影响
8.义和团运动失败原因
主观因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因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二、抗击八国联军
9.八国联军的罪行
八国联军屠杀义和团民
被八国联军轰毁的北京民房
美军抢劫的白银
各国公使、商人纷纷进宫,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过了片刻皇帝瘾。
慈禧携光绪帝西逃
在近代史上两次皇帝出逃事件
战争名称 侵略军 当时的皇帝
第二次
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
咸丰帝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英美俄日
法德意奥
的联军
光绪帝
温故知新
三、《辛丑条约》签订
1.时间
1901年
2.双方
清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
        
《辛丑条约》签订图
三、《辛丑条约》签订
3.内容及危害
主要内容 对中国的危害
经济
政治
军事
外交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加剧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经济上受制于列强。
便利列强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严重破坏中国主权。
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三、《辛丑条约》签订
4.影响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你们的地盘,我做主
量中华之力,结与国之欢心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开始沦为
进一步加深
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1840-1842)
(1842)
(1856-1860)
(1858) (1860)
(1894-1985)
(1895)
(1900-1901)
(1901)
合作探究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签订国家
赔款
土地
其它
影响
中英
中日
中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等国
2100万银元
2亿两白银
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9.8亿两
割香港岛
割台、澎、辽
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
五口通商
通商;设厂
严禁反帝活动;拆毁军事防线,允许列强派兵进驻沿线要地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大不平等条约对比简表
时间
名称
1842
1895
1901
2、发展状况:
5、斗争矛头:
6、领导阶级:
7、性质:
①19世纪末(1898),发展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②到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农民阶级
农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一、义和团运动
3、原因:
1、由来:
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①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以及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②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安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
4、口号:
扶清灭洋
8、结果及原因:
失败
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9、贡献: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扶清: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农民阶级具有局限性
本课小结一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概况
1、原因:
2、八国:
3、起止时间:
1900年-1901年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直接原因:为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为了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5、结果:
清政府失败,签订《辛丑条约》
6、影响:
4、侵略者头目:
西摩尔(英)、
瓦德西(德)
本课小结二
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