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地区产业结构
1.基本概念: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以工业或者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2.影响因素:受资源禀赋、技术条件以及分工深化等因素的影响。
3.作用: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
[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①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
②资源丰富的地区产业结构一定以第二产业为主。 (×)
③非洲加纳的产业结构以初级产品为主。 (√)
④新加坡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 (×)
【思考】三大产业是如何划分的
提示: 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是第三产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分,二是服务部分。
二、产业结构的升级
1.基本内涵: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升级的过程。通常表现为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第三产业。
2.部门变化:
[填一填]产业结构升级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例如,在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可以表现为:由以轻纺工业为主上升到以重化工业为主;由以原材料为主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由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3.影响因素:
(1)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政策的引导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2)从全球来看,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根本原因。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产生一系列的新兴产业,促使产业升级,带动相应地区产业升级。
[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产业结构升级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
②产业结构一般由以重工业为主升级到以轻工业为主。 (×)
③促使不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是相同的。 (×)
④20世纪90年代,珠三角产业结构升级的优势是劳动力价格较低。 (×)
⑤现在,深圳的产业结构已升级为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业为主。 (√)
【思考】试举例说明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政策的引导促使产业结构的升级。
提示:改革开放以前,深圳是以农业为主的渔村;改革开放以后,受国家政策的引导,深圳从以第一产业为主转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现在,由于比较优势的变化,深圳的产业结构由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升级为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为主。
三、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1.概况:
(1)地理位置:位于长江与东部沿海的交汇处,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
(2)产业结构:近现代以来经历了由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的转变过程,其中工业经历了轻纺工业-综合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典型升级过程。
2.过程:
[连一连]将上海发展阶段与对应主要产业连线。
3.今后的发展:逐步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思考】上海的形成、发展与其地理位置有何关系
提示: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建港条件优越,可以河海联运,水陆交通便利,城市发展的经济腹地广阔,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关键能力·合作学习
能力1 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1.地区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2.产业转型的路径:
路径 内容 效益
产业延伸 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发展下游产业,建立起关联与配套的产业群 降低生产成本,完善配套服务,促使集聚效益的产生
产业更新 利用原产业发展积累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或借助外部力量,建立起基本不依赖原有基础的全新产业群,把原先的产业资源转移到新兴产业上来,把传统加工提升为智能制造 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是建立替代产业的有效途径
综合发展 有的产业转型并非是单一模式,而是多种模式的综合 区域功能逐渐完善,新兴产业相继崛起
3.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
【典例示范】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从1980年到2005年的变化,正确的是
( )
A.1990年之前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慢,1990 年后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快
B.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很快,农业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
C.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且工业结构没有多大变化
D.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约40%,且以金融业为主
(2)下列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年以后发生的现象的是 ( )
A.该地区就业机会大增,吸引大量民工涌入
B.工业发展迅速,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重
C.城市化速度非常快,并出现了大量城乡交错分布的景观
D.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思路点拨】解答该类题可从以下思路入手。
【解析】(1)选B,(2)选C。第(1)题,1990年之前第一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快,1990年后第二产业结构变化速度慢;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很快,农业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工业结构变化较大,产业升级;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不到10%。第(2)题,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年以后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劳动力减少,就业机会减少,民工涌入量减少;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环境污染减轻;城市化速度非常快,并出现了大量城乡交错分布的景观;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向内陆地区转移,不占主导地位。
【补偿训练】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途径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O代表加工贸易价值链上的不同类型的企业。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的叙述,合理的是 ( )
A.O类型企业处于中间环节,应向甲、乙类型企业升级
B.甲、乙类型企业转向以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为主
C.仍以加工生产为主体,同时向上下游高附加值产业活动延伸
D.营销服务和研发设计将取代加工生产的地位
(2)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将直接影响 ( )
A.环境质量 B.交通密度
C.城市化水平 D.就业结构
【解析】(1)选C,(2)选D。第(1)题,根据图中纵坐标可看出O、甲、乙三类型企业都处于加工生产区;结合图中的箭头可看出,甲和乙向O类型企业升级;以加工生产为主体,向营销和研发高附加值产业活动延伸。第(2)题,加工贸易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转型后将直接影响就业结构。
能力2 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1.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比较:
农业地区 工业地区 城市地区
人口分布特点 第一产业人口占绝对优势 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大 第二、三产业人口比重大
产业分布特点 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工业经济比重上升 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超过第二产业
产业结构特点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对外经济联系 对外经济联系较少 对外经济联系加强 对外经济联系密切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主要是生态破坏 主要是环境污染 主要是环境污染
2.不同发展阶段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
区域发展水平 产业结构变化特点 三大产业的产值比重格局
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 农业经济比重较大,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一、二、三或一、三、二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 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二、一、三或二、三、一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随着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超过第二产业 三、二、一
3.上海产业结构变化过程:
时间 产业结构 主要部门 主要原因
工业化初期 轻纺工业 棉纺、毛纺、针织、染织等纺织工业和面粉、卷烟等轻工业 接近原料产地、丰富的劳动力、最大的消费市场
20世纪50年代以后 轻重工业 冶金、机电、仪表、化工等重工业 国家重工业化战略政策的引导
20世纪70年代 综合性工业 冶金、化工、机械设备、纺织四大行业的工业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后 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 电子信息工业、现代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主导的工业体系;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落户上海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
今后趋势 产业体系现代化 逐步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的大都市
4.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的制约要素:
(1)土地资源瓶颈制约日趋突出。
(2)工业投资的增长空间进一步收缩。
(3)劳动力成本上升明显。
(4)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脱节成为重要的发展制约。
(5)环境容量限制和能源资源约束进一步退化。
(6)人才问题日益突出。
【典例示范】
(2020·山东等级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业政策不断调整,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上汽集团成立于 1984年,是国内最早的汽车集团之一。1994-2016年,上汽集团的扩张经历了 “本地多样化——初步的市外扩张——以市外扩张为主”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在上海市建成了完备的汽车生产及配套体系,第二、三阶段向江苏等地扩张(如图)。据此完成(1)、(2)题。
(1)上汽集团“本地多样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 ( )
A.提高研发水平 B.满足生产需要
C.带动当地就业 D.提高生产效率
(2)依据上汽集团的扩张历程判断,图中K、N、P、V分别代表 ( )
A.研发、总部、制造、销售 B.销售、总部、制造、研发
C.总部、研发、销售、制造 D.研发、总部、销售、制造
【思路点拨】解该类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题目(1) 题目(2)
问 汽车生产“本地多样化”扩张的目的 影响汽车生产的主要因素
思 本地的多样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有关 总部、技术、市场、加工等因素的特点,及其对汽车区位的影响
答 满足生产需要 总部和研发多不变,生产和销售多外迁
【解析】(1)选B,(2)选A。第(1)题,根据材料判断,上汽集团在第一阶段就开始实施“本地多样化”战略,在上海市建成了完备的汽车生产及配套体系,借此以“满足生产需要”。第(2)题,图中显示三个阶段N全在上海市,因此N为总部,K一直位于上海市并且围绕着N,应该属于研发环节;第二阶段上汽集团扩张到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经济相对上海市发展较慢一点,因此P环节应该是制造环节;第三阶段南京市也成为汽车主要的销售市场,因此V为销售环节。
【易错点睛】产业结构优化并非完全淘汰其他产业
三大产业之间应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与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生产力相协调,形成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补偿训练】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1)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
B.由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变
C.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
D.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
(2)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解析】(1)选A,(2)选B。第(1)题,据示意图的工业类型判断,珠三角发展的企业类型依次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这种转变是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的过程。第(2)题,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如印染厂对水资源的污染。
核心素养·情境探究
番顺番茄大世界
寒冬里的番顺番茄大世界,一派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河南鑫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优质西红柿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58天自然成熟番顺品牌番茄,力争成为全国最大的设施优质番茄生产供应基地,为消费者提供新鲜、美味、健康、安全的高品质番茄,示范引领新型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
(1)(区域认知)驻马店市所在区域发展农业不利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提示:该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相对较少,春季旱情较为严重,且春季多大风,寒潮影响严重。
(2)(综合思维) 番顺番茄大世界的发展壮大对当地的产业结构的升级有何影响
提示:促进该地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其产业结构逐步多元化。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2021·洛阳高二检测)读我国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下图),完成1、2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4.1∶55.3∶40.6,图中准确表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目前发达国家的许多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据此判断,我国产业结构在近期变化趋势是 ( )
A.第一产业比重会有所上升
B.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上升
C.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D.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下降
【解析】1选C,2选B。第1题,由材料分析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4.1∶55.3∶40.6,说明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第二、三产业的比重高,而且第二产业的比重稍大于第三产业,结合图示坐标判断,符合题意的选择为③。第2题,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其大量迁入会使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相对下降。
(2021·浙江6月选考)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下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示意图。完成3、4题。
3.与传统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 ( )
A.更加灵活和复杂
B.更凸显交通运输的作用
C.更依赖自然资源
D.更趋向市场广阔的地方
4.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影响有 ( )
①减少政府投入 ②扩大进口规模
③促进科技创新 ④推进产业升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3选A,4选C。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战略新兴产业包含多种工业门类,在产业布局上更加灵活和复杂。战略新兴产业对于运输时效性要求不紧迫,交通运输的作用并不凸显。战略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技术门槛,对自然资源依赖较小。战略新兴产业的产品并非完全面向大众消费者,故无需布局在市场广阔的地方。第4题,培育战略新兴产业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及政策支持,而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及我国产业升级,提升我国产品竞争力,进而拉动出口增长。
5.(2020·新乡高二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浙江省海宁市皮革商城是以销售皮衣为主的专业化市场,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在当地培育了大量的皮衣及相关配套企业。现阶段,海宁市众多皮衣企业在从完善皮衣设计到销售产业链环节时,更是向打造高端时尚产业迈进。皮革商城吸引了上海和杭州服装批发市场的转移。下图为海宁市区位示意图。
(1)简述海宁市皮革商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2)试分析海宁市服装产业从皮革产业向高端时尚产业转型的原因。
(3)简析海宁市承接沪、杭服装批发市场对该地打造高端时尚产业的积极作用。
【解析】第(1)题,商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从位置、交通、市场等因素分析。第(2)题,转型原因要从海宁市皮革产业的弊端和高端时尚产业优势方面回答。第(3)题,承接转入企业可从集聚效应、品牌效应、靠近市场、技术交流等方面回答。
答案:(1)地处长三角地区,该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有利于客货流转;商业氛围浓厚,该地区居民商业开拓意识强。
(2)皮革产业市场趋于饱和,产品和产业结构趋同,竞争激烈;高端时尚产业的产业链长,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高;政府政策扶持,具有服装产业的基础,易于转型;皮革产业环境污染严重。
(3)有利于加强品牌建设,形成产业集聚规模效应;接近商品货源地,节省运费;靠近生产厂商,有利于技术交流和创新。
PAGE
12第一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1.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2.城市功能:
(1)含义: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主要有生产、服务、管理、集散、创新等功能。
(2)特点
3.城市的辐射功能:
(1)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
(2)一般规律:城市腹地范围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越大,城市辐射功能越强。
[连一连]将城市功能与对应的典型城市连线。
【思考】作为旅游城市的武夷山市,其主要功能有哪些
提示:依托武夷山这一世界与自然双重遗产资源,构建旅游产业体系,为游客提供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
4.城市发展与腹地特征的关系:
(1)城市的发展往往受腹地经济特征的影响。
(2)城市的辐射功能因腹地条件而异。
5.城市体系:
(1)城市体系:从空间组织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构成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城市体系。
(2)形成:城市之间通过人流、物流、资本流和信息流等,将区域内各种活动和联系围绕城市组织起来,形成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关联网络。
(3)特点:城市规模越大,交通运输网络越密,联通效率越高,联系强度越大,辐射范围越大,其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地位越高。
[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重工业是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轻工业是提供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 (√)
②腹地农产品丰富,利于发展重工业。 (×)
③距离中心城市越近的城镇一定成为中心城市的“卧城”。(×)
④区域内不同等级的城市分工明确、联系密切。 (√)
⑤城市辐射范围越大,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地位越高。 (√)
二、纽约的发展
1.位置:纽约位于美国大西洋沿岸中部的哈得孙河河口,港口条件得天独厚。
2.发展:
时间 表现
殖民地时期 港口建设
1825年 伊利运河开通,纽约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口岸
20世纪30年代 纽约成为世界上第一座人口超过1 000万的城市
[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纽约位于美国大西洋沿岸的密西西比河河口。 (×)
②纽约港阔水深,利于发展海运。 (√)
③伊利运河使纽约腹地扩展到西部沿海。 (×)
④纽约是世界上第一座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 (√)
三、纽约的辐射功能
范围 影响
周边地区 带动纽约周边许多中小城市的发展,形成60多个具有竞争力的卫星城市
城市带 各城市分工协作,形成了以金融、贸易等服务业为主导,同时又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美国 促进了人才、商贸活动、信息等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成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
世界 全球的物流枢纽和信息中心,发挥着国际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等多种职能
关键能力·合作学习
能力1 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1.城市功能:
(1)城市是由多种复杂系统所构成的有机体,城市功能是城市存在的本质特征,是城市系统对外部环境的作用和秩序。城市主要功能有生产、服务、管理、协调、集散、创新功能。城市功能是主导的、本质的,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
(2)有些城市的功能比较单一,往往某一功能比较突出,如集散功能突出的交通枢纽城市,旅游功能突出的旅游城市。而有些城市则表现为综合性的多种功能,这样的城市自然而然就成为区域的中心城市,对区域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3)影响城市功能的主要因素:①自然条件,是城市功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②城市的经济实力及其主导产业;③行政区划等。
2.城市的辐射功能:
(1)城市辐射功能的主要特点。
①城市辐射功能的前提条件是区域的对外开放和资源的自由流动。
②辐射功能的强弱同城市自身的规模等级高低及城市功能有关。城市的规模越大、等级越高、城市的综合功能越突出,则城市的辐射功能就越强。
③城市因其辐射功能而获得不断发展的动力。
④城市的辐射功能会因城市腹地范围的不断扩大、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增强、扩展。
⑤城市的辐射功能主要通过产业、资本、科学技术、人才、信息等经济要素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实现的媒介主要有交通网、信息网、关系网等。
(2)影响城市辐射功能的因素。
因素 影响 表现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辐射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 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辐射范围,如上海市的城市规模变化过程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
资源因素 城市因大规模的产业集聚,使得资源需求扩大,促进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开发利用 因产业集聚使城市所需资源的来源区扩大,促进了城市与区域之间的产业联系,增强了城市的辐射功能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发达的交通网络为更远的区域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往往辐射功能相对较强
人口因素 城市的集聚作用对广大区域内的人口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城市因集聚使人口大量聚集,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辐射范围会进一步扩大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区域之间的经济关联程度越高,产业、资金、信息、人口、交通等经济要素的流动与联系越密切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交通运输网络越发达,信息交流越密切、人口流动越频繁、产业互动越高效,城市的辐射功能就越强
【典例示范】
(2020·江苏高考)城市群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支撑全国经济增长,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建设19个国家级城市群。下图为“我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
A.成熟型城市群分布于东部沿海
B.成长型城市群分布于中部地区
C.培育型城市群分布于西部地区
D.主要分布于胡焕庸线以东地区
(2)符合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定位的是 ( )
A.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B.“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性枢纽
C.联系各大城市群的重要节点
D.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行高地
【思路点拨】解答该类题可从以下思路入手:
【解析】(1)选D,(2)选B。第(1)题,读图可以看出,西部地区也有成熟型城市群;东部地区也有成长型城市群;东部和中部地区也有培育型城市群;读图可以看出,由于胡焕庸线(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人口密度大,所以,我国城市群主要分布于胡焕庸线以东地区。第(2)题,天山北坡城市群位于“陆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位置,所以,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定位应该是“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性枢纽;与东部城市群相比,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相对落后,并不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天山北坡城市群地处西北地区,与各大城市群联系不便;与东部城市群相比,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相对落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并不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行高地。
【补偿训练】
城市群空间晶体结构,是指城市群空间扩展过程中,城市群形成的节点网络结构类似于晶体结构,存在着分等级、分层级的有机组合规律,形成立面晶体结构组合图谱和平面晶体结构组合图谱。下图为城市群空间结构组合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功能由大到小的是 ( )
A.单中心组合城市群、多中心组合城市群、双中心组合城市群
B.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多中心组合城市群、单中心组合城市群
C.多中心组合城市群、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单中心组合城市群
D.单中心组合城市群、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多中心组合城市群
(2)下列城市群中核心城市等级最高的是 ( )
A.京津冀城市群 B.山东半岛城市群
C.辽中南城市群 D.长江中游城市群
【解析】(1)选D,(2)选A。第(1)题,读图可知,从图示单中心组合城市群到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再到多中心组合城市群,核心城市逐渐增多,核心城市的腹地范围相互重叠,核心城市对节点城市的单一辐射程度逐渐降低。第(2)题,京津冀城市群以北京为中心;山东半岛城市群,以济南、青岛为中心;辽中南城市群以沈阳、大连为中心;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北京为我国的首都,城市等级最高。
能力2 纽约的发展与辐射功能
1.纽约的发展:
2.纽约的辐射功能:
辐射功能 表现
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依托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纽约与周边地区的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更加便捷,中心城区的居住、生产、服务等功能逐渐分散到周边地区,带动纽约周边许多中小城市的发展,形成60多个具有竞争力的卫星城
对城市带的影响 纽约与其他城市之间通过便利的高速公路和航空线路紧密联系,各城市分工协作,形成了以金融、贸易等服务业为主导,同时又各具有特色的产业体系
对美国的影响 纽约通过便利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等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以及发达的信息网络,促进了人才、商贸活动、信息等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成为美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城市
对世界的影响 纽约是全球的物流枢纽和信息中心,发挥着国际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等多种职能
3.结合城镇化发展特点理解城市的辐射功能:
(1)世界城市群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集聚关系,然后是辐射关系。先把资源集聚到中心城市,然后中心城市又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效应,帮助这些地区加快发展起来。
(2)城镇化进程使人口和财富进一步向大城市集中,从而出现了超级城市、巨型城市、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等新型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伴随一批超级城市、巨型城市的相继出现,大都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得到了加强,成为区域内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先导区域,成为周边地区发展的要素配置中心、产业扩散中心、技术创新中心。
【典例示范】
“武汉城市圈”又称武汉“1+8”城市圈,是指以中国中部最大城市武汉为圆心,覆盖黄石、鄂州、黄冈等周边8个大中型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下图示意“武汉城市圈”。据此完成(1)、(2)题。
(1)与图示周边城市相比,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优势自然区位是 ( )
A.土壤肥沃 B.气候湿润
C.矿产丰富 D.河流交汇
(2)“城市圈”设立,反映出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是 ( )
A.发展中心城市,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B.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C.发展区域经济,引导农业人口城市化
D.运用信息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思路点拨】解该类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题目(1) 题目(2)
问 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优势自然区位 “城市圈”设立,反映出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思 武汉的优势自然条件 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
答 河流交汇 发展中心城市,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解析】(1)选D,(2)选A。第(1)题,与图示周边城市相比,武汉市气候和矿产资源差别不大,土壤对城市的形成影响小,武汉处在长江与汉江交汇处,交通便利是其主要的优势。第(2)题,“武汉城市圈”是以中国中部最大城市武汉为圆心,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反映出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是发展中心城市,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易错点睛】
中小城市也会影响城市圈的发展
区域内的所有城市在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有机城市体系,其中的中心城市产生辐射带动作用,与周边中小城市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
核心素养·情境探究
曼哈顿
曼哈顿是纽约的市中心,纽约最重要的商业、金融、保险机构均分布在这里,这里汇集了世界500强绝大部分公司的总部,也是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分布在曼哈顿下城,而纽约的大企业、商业中心分布于曼哈顿中城。整个曼哈顿耸立着超过5 500栋高楼,其中35栋超过了2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摩天大楼集中区。
(1)(区域认知)世界各国的银行家们每天都会密切关注纽约华尔街股市的行情,这反映了纽约市的什么辐射功能
提示:纽约市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
(2)(区域认知)纽约市汇集了世界500强绝大部分公司的总部,也是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这反映了纽约的什么职能
提示:纽约市是世界上重要的国际政治、经济中心。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比较。读表回答1、2题。
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 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 10 1.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8 20
城市化水平/% 68 90
GDP占全国比重/% 18 20
1.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比长三角城市群 ( )
A.城市人口多 B.城市人口比重低
C.经济水平高 D.所占区域面积小
2.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有 ( )
①人口密度小 ②城市等级体系完整
③城市用地规模小 ④城镇化水平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1选C,2选C。第1题,城镇化水平用城镇人口比重衡量,与经济发展水平适应。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比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水平高,城镇人口比重大,经济水平高。第2题,两大城市群城镇化水平都比较高,城市人口密度大,用地规模大,城市等级体系完整。
下图是宁夏沿黄城市带规划示意图。完成3~5题。
3.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交通 B.地形 C.水源 D.能源
4.图中各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石嘴山市的服务范围较贺兰县小
B.中卫市提供的服务种类较中宁县多
C.银川市与永宁县的服务范围不可能重叠
D.青铜峡市和吴忠市的服务功能相同
5.提升沿黄城市带的辐射带动能力,应优先发展 ( )
A.高新技术产业 B.交通等基础设施
C.旅游休闲业 D.重化工业
【解析】3选C,4选B,5选B。第3题,宁夏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黄河给农业、工业、人口、城市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促进了人口集聚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所以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黄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第4题,中卫市是地级市,提供的服务种类较中宁县多;银川市是宁夏的首府,服务范围涵盖全省区;青铜峡市是县级市,吴忠市是地级市,青铜峡市较吴忠市的服务功能小。第5题,完善、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可以加强沿黄城市带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提升沿黄城市带的辐射带动能力;高新技术产业要求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而周边地区比较落后,所以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能力小;该地区旅游资源集中,周边地区旅游资源较少,不能形成整个地区的经济支柱,辐射城市带的发展;当地水资源缺乏,也缺少重化工业所需的资源 ,不适合优先发展。
6.美国纽约州北部的伊利运河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工程之一(下图)。19世纪初,美国煤铁等重工业开始起步,迫切需要在东海岸工业商业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原料产地之间开设一条捷径。伊利运河启动修建,它连接布法罗到奥尔巴尼,使伊利湖的船舶可直接经运河进入哈得孙河,从纽约进入大西洋。1825年10月伊利运河全线开通,将沿岸地区与内陆地区的运输成本减少了95%。此后,五大湖沿岸和中西部地区快速工业化,形成五大湖工业区和城市带。纽约成为中西部地区的门户。伊利运河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纽约成为美国经济和金融中心。此前北美第一大港新奥尔良,在运河开通后暗淡了下去。一条运河创造了一个国家的历史。
(1)简述伊利运河施工的有利条件。
(2)有学者认为:“伊利运河的开凿,就注定纽约要不同于别的城市,给了纽约与其他城市竞争的绝对优势。”分析主要原因。
(3)分析伊利运河对美国工业分布、城市发展格局的影响。
【解析】第(1)题,伊利运河施工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利用沿线湖泊,减少工程量;运河沿线地势较低。有利社会经济条件从水运需求上分析,具体是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东部与中西部间陆上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水运价格低廉,经济活动对水运需求量大。第(2)题,伊利运河沟通了美国五大湖周围和东部沿海的纽约港口,对纽约的具体影响有使纽约成为进入中部大平原的捷径,具有广阔的经济腹地,这是美国其他主要港口城市所没有的优势;伊利运河使纽约港口迅猛发展,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纽约利用天然良港的优势,使农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也使外来商品通过纽约港进入美国的比例大幅跃升。第(3)题,1825年10月伊利运河全线开通,将沿岸地区与内陆地区的运输成本减少了95%;可以促使五大湖沿岸丰富的煤炭、铁等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形成了五大湖工业区和城市带;伊利运河对美国东部经济及纽约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促进中西部当地资源开发、人口和城市快速增长。相对于纽约州北部及五大湖沿岸的港口和城市,新奥尔良等老港口城市地位下降。
答案:(1)自然条件:利用沿线湖泊,减少工程量;运河沿线地势较低;社会经济条件: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东部与中西部间陆上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水运价格低廉,经济活动对水运需求量大。
(2)伊利运河使五大湖水运与纽约港连通,纽约成为进入中部大平原的捷径,具有广阔的经济腹地,这是美国其他主要港口城市所没有的优势;伊利运河使纽约港口迅猛发展,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纽约利用天然良港的优势,使农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也使外来商品通过纽约港进入美国的比例大幅跃升。
(3)伊利运河使纽约州北部及五大湖沿岸的港口和城市地位提高,新奥尔良等老港口城市,地位下降;伊利运河使五大湖沿岸丰富的煤炭、铁等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形成了五大湖工业区和城市带;伊利运河对中西部发展影响显著,促进当地资源开发、人口和城市快速增长;伊利运河对美国东部经济及纽约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PAGE
12第三章
知识体系·思维导图
主题归纳·能力提升
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
1.区域工业化的分析思路:
(1)三大产业比重变化统计图的分析。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反映区域内工业化的发展;工业生产数据的变化直接反映区域工业化的发展特点。
(2)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分析区域工业化特点。
一般来讲,区域内外来务工人员增加,可直接反映出区域内工业化的发展;务工人员的素质可以反映出区域内主要的工业类型,若务工人员以低学历为主,则区域内的工业一般是传统工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若务工人员以高学历为主,则区域内的产业多是高新技术产业。
(3)根据资源状况分析区域工业化。
资源是一个区域工业发展的基础,一般来说,资源丰富区的工业主要是采掘工业或资源加工业,因此多形成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区。
2.分析区域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条件与存在的问题:
(1)抓优势区位,分析发展条件。分析一个区域工业化、城镇化的条件,一般可从国家政策、资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
(2)抓资源分布、供应状况,分析区域工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存在的资源问题。
(3)抓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4)抓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问题。
(5)抓环境建设状况,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3.区域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区域规划,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
(2)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3)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针对训练】
福建省总面积为12.4万平方千米,近年来该省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省份之一。下图为福建省城市发展和工业总产值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反映出的福建省工业化和城镇化迅速发展的表现。
(2)福建省是我国著名的桂圆、荔枝产区,分析该地区城镇化对水果生产的影响。
(3)简述福建省城镇化与其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解析】第(1)题,工业化迅速发展的表现可以从图中工业总产值的变化中看出,城镇化迅速发展的表现可以从图中城镇化率的变化中看出。第(2)题,城镇化对水果生产的影响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有利影响可从城镇化发展对水果需求量增大、市场扩大等方面分析,不利影响可以从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用地和水果产量的影响方面分析。第(3)题,分析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从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区域经济发展对城镇化水平的促进作用两方面分析。
答案:(1)工业化迅速发展的表现:工业总产值不断增加。城镇化迅速发展的表现:城镇化率显著提升。
(2)有利影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对水果的需求量增大,市场扩大。
不利影响: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导致农业用地的规模缩小,水果产值和产量减少。
(3)城市不断发展,城市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域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又进一步推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