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铁金属材料章末能力培优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铁金属材料章末能力培优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13 20:2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铁金属材料
章末能力培优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
1.“神舟”系列宇宙飞船的发射与“天宫”空间站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航空铝材处于世界领先行列。下面关于铝合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铝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比纯铝的熔点低
B.高温铝液易被氧化,铝合金应在熔剂层覆盖下熔炼
C.镁铝合金耐腐蚀,但能被烧碱(NaOH)腐蚀
D.镁铝合金在盐酸中无法溶解
2.在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发现铁钉并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现象,确定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不溶物一定是Cu
B.不溶物一定含铜,但不一定含铁
C.不溶物一定是Fe
D.溶液中一定含有Fe2+,但不一定含有Cu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不锈钢都只含有金属元素
B.我国流通的硬币材质是金属单质
C.广东打捞的明代沉船上存在大量铝制餐具
D.镁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纯镁
4.下列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铁易生锈,而铝在空气中较稳定,所以铁比铝活泼
B.可用铝壶烧开水,不可用其长期存放食醋、碱水
C.氧化铝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但不可用氧化铝坩埚熔化NaOH
D.Al(OH)3能中和胃酸,可用于制胃药
5.在500 mL 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铝粉,反应完全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6.72 L,生成物NaAl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定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
A.1 mol/L B.0.4 mol/L
C.1.5 mol/L D.2 mol/L
6.下列物质中,既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又溶于盐酸的化合物是(  )
A.铝 B.镁
C.氧化镁 D.氧化铝
7.将1.12 g铁粉加入25 mL 2 mol/L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粉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B.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显红色
C.溶液中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8.向盛有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M和溶液N。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锌有剩余时,M中一定有Fe、Cu和Zn
B.锌有剩余时,N中一定没有FeCl2和CuCl2
C.锌无剩余时,M中一定有Cu,可能有Fe
D.锌无剩余时,N中一定有FeCl2和ZnCl2
9.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得到的是(  )
A.FeCl2 B.NaCl
C.Fe3O4 D.FeCl3
10.现有一定量FeO、Fe2O3的混合物,在足量H2气流中加热充分反应,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比原混合物减少0.8 g;将等质量的原混合物与盐酸反应,欲使之完全溶解,则需1 mol·L-1盐酸的体积至少为(  )
A.0.05 L B.0.1 L
C.0.2 L D.1 L
11.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
B.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中的碳含量依次增加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D.日用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
12.化学与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医院中的“血液透析”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B.“铁质菜刀生锈”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C.FeCl3与Cu反应制作印刷电路板的原理是利用了Fe3+的还原性
D.维生素C可将Fe3+转变为Fe2+,所以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13.将5 g镁、锌、铁三种金属的混合物投入40 mL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8 L,则这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
A.0.25 mol B.0.125 mol
C.0.1 mol D.0.5 mol
14.下列有关铁的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e(OH)2不稳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B.FeO、Fe2O3均为碱性氧化物,均可与盐酸反应
C.Fe(OH)3可通过化合反应得到,Fe(OH)2则不能
D.Fe3O4为磁性氧化铁,其中铁的化合价为+2和+3
15.铁的氧化物有很多,在中学化学中经常提到的有FeO、Fe2O3和Fe3O4,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在1 400 ℃以上的温度下加热Fe2O3时,Fe2O3会部分失去氧,生成Fe3O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FeO、Fe2O3和Fe3O4均为黑色固体
B.Fe3O4常写成FeO·Fe2O3,其中既有+2价的Fe,又有+3价的Fe,所以Fe3O4是一种混合物
C.热稳定性:Fe2O3>Fe3O4
D.FeO、Fe2O3和Fe3O4均可与盐酸反应,且反应类型均为复分解反应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先熔化,再燃烧,最后所得的产物是Na2O2
B.铝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故铝不需特殊保护
C.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是因为铝非常不活泼
D.铁因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的氧化物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所以易锈蚀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7.为确定某铝热剂(含氧化铁和铝)的组成,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1)若取a g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测得生成的气体(标准状况,下同)体积为b 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样品中铝的质量为    g。
(2)另取a g样品将其点燃,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Fe2O32Fe+Al2O3,反应中氧化铁与铝的质量比是    。
(3)待(2)中反应产物冷却后,加入足量盐酸,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c L,该气体与(1)中所得气体的体积之比c∶b=    。
18.以下是有关金属与酸的反应,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分别取W g钠、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
(2)分别取0.1 mol钠、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
(3)若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所需钠、铁、铝的质量比是________。
(4)若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的氢气,所需钠、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5)取0.2 mol的金属钠、铁、铝,分别投入 10 mL 1 mol/L的盐酸中,标况下产生氢气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钠、铁、铝产生氢气的体积分别用V1、V2、V3表示)
19.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测定FeO和Fe2O3固体混合物中Fe2O3的质量,D装置的硬质双通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是FeO和Fe2O3的混合物。
(1)为了安全,在点燃D处的酒精灯之前,在b处必须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C中盛装的液体是________。
(3)若为FeO和Fe2O3物质的量之比1∶1的固体混合物,反应完全后,U形管的质量增加7.2 g,则混合物中Fe2O3的质量为________。
(4)U形管E右边连接干燥管F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若无干燥管F,测得Fe2O3的质量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0.A~H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某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列出)。已知:C、D、E、F、G五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A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G为红褐色固体。
(1)写出化学式:A.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离子方程式: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成24 g B需要转移________mol电子。
21.已知某黑色固体为铁的氧化物,对于该黑色物质,有三个学习小组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猜想,以下是小组同学进行的实验猜想与探究,请你根据小组的思路与提示完成相关空白。
[查阅资料] 含有Fe3+的盐溶液遇到KSCN溶液时变成红色,含有Fe2+的盐溶液遇到KSCN溶液时不变色。
[猜想] 甲组:黑色物质是FeO;
乙组:黑色物质是Fe3O4;
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1)丙组认为用一种简单定性的方法即可判断甲组的正误:取少许黑色物质于烧杯中,加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再加________溶液以检验Fe3+,观察溶液有无________即可判断。
(2)乙组认为可通过定量测定来确定黑色物质的组成,以验证该组猜想正确,取黑色物质2.32 g溶解于适量稀盐酸后,加入新制氯水,加入氯水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过滤、洗涤、烘干、灼烧、称量,若称得固体质量为________,即可判断乙组同学猜想正确。
参考答案
1.D
【解析】A项,合金均为混合物,一般来说,合金的熔点比成分金属的熔点低;B项,在熔剂层覆盖下熔炼,可隔绝空气,防止高温铝液被O2氧化;C项,镁铝合金中的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D项,合金中的Mg、Al均能与盐酸反应。
2.B
【解析】CuO和Fe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可能发生的反应有: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当反应停止后,滤液不能与铁钉发生反应,说明滤液中没有硫酸和硫酸铜,滤液是硫酸亚铁,不溶物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故选B。
3.D
【解析】不锈钢中含有非金属元素碳,A项错误;我国流通的硬币材质是合金,B项错误;铝的冶炼方法在十九世纪才被发现,明朝时不可能有大量铝制餐具,C项错误;合金的机械加工性能一般优于其成分金属,D项正确。
4.A
【解析】铝比铁更活泼,铝在空气中稳定存在是由于其表面生成的氧化膜抗腐蚀能力比较强,起到了保护内部金属的作用。
5.B
【解析】2Al + 2NaOH + 2H2O===2NaAlO2 + 3H2↑
           2 mol   3×22.4 L
           n(NaAlO2)  6.72 L
n(NaAlO2)==0.2 mol,c(NaAlO2)==0.4 mol/L。
6.D
【解析】 铝、氧化铝既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又能溶于盐酸,但铝是单质,不是化合物。
7.B
【解析】1.12 g铁的物质的量为1.12 g÷56 g/mol=0.02 mol,25 mL 2 mol/L氯化铁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为0.025 L×2 mol/L=0.05 mol,发生的反应为Fe+2Fe3+===3Fe2+,根据比例关系可得,0.02 mol铁完全反应,消耗0.04 mol Fe3+,生成0.06 mol Fe2+,所以Fe3+剩余0.01 mol,没有金属铁剩余。A项,铁粉没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浓度基本保持不变,故A错误;B项,溶液中有剩余的Fe3+,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显红色,故B正确;C项,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6 mol∶0.01 mol=6∶1,故C错误;D项,由离子方程式可得,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D错误。
8.D
【解析】锌有剩余时,锌粉足量,与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完全反应,M中一定有Fe、Cu和Zn,N中一定没有FeCl2和CuCl2,故A、B正确;锌无剩余时,锌先与氯化铜反应,可能与部分氯化亚铁反应,所以M中一定有Cu,可能有Fe,N中一定有ZnCl2,若锌粉不足量,氯化铜未完全反应,则溶液中有FeCl2、CuCl2和ZnCl2,若氯化铜完全反应,氯化亚铁未完全反应,则溶液中有FeCl2和ZnCl2,若氯化铜完全反应,氯化亚铁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中只有ZnCl2,故C正确,D错误。
9.A
11.B
【解析】 生铁的含C量比钢的高,B不正确。
12.C
【解析】 FeCl3与Cu反应:2FeCl3+Cu===CuCl2+2FeCl2,FeCl3表现了氧化性而不是还原性,C不正确。
13.B
14.A
【解析】Fe(OH)2中的Fe2+具有还原性,可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Fe(OH)3,A项不正确;FeO、Fe2O3均为碱性氧化物,故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都能与盐酸反应,B项正确;Fe(OH)2只能通过复分解反应得到,Fe(OH)3可由Fe(OH)2与O2、H2O发生化合反应得到,C项正确;Fe3O4俗称磁性氧化铁,其组成可表示为FeO·Fe2O3,Fe元素的化合价为+2、+3,D项正确。
15.D
【解析】FeO和Fe3O4均为黑色固体,Fe2O3为红棕色固体,A项错误;Fe3O4是一种纯净物,B项错误;在1 400 ℃以上的温度下加热Fe2O3时,Fe2O3会部分失去氧,生成Fe3O4,说明四氧化三铁稳定,C项错误;FeO、Fe2O3和Fe3O4均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过程中无元素化合价变化,反应类型均为复分解反应,D项正确。
16.C
【解析】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继续进行,故具有抗腐蚀性,铝是活泼金属。
17.(1)2Al+2NaOH+2H2O2NaAlO2+3H2↑ 
(2)80∶27
(3)2∶3
18.(1)∶∶ (2)1∶2∶3
(3)23∶28∶9 (4)6∶3∶2 (5)V1>V2=V3
【解析】(1)由2Na+2HCl===2NaCl+H2↑、Fe+2HCl===FeCl2+H2↑、2Al+6HCl===2AlCl3+3H2↑可知,n(Na)= mol,n(Fe)= mol,n(Al)= mol,则产生的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mol、 mol、 mol,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即体积比为 ∶∶=∶∶。
(2)0.1 mol钠、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分别生成0.05 mol、0.10 mol、0.15 mol H2,故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0.05∶0.10∶0.15=1∶2∶3。
(3)若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设生成氢气1 mol,则需要Na 2 mol,Fe 1 mol,Al mol,故质量比为(2 mol×23 g/mol)∶(1 mol×56 g/mol)∶( mol×27 g/mol=23∶28∶9。
(4)若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的氢气,即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则需要钠、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是6∶3∶2。
(5)10 mL 1 mol/L的盐酸中n(HCl)=0.010 mol,由2Na+2HCl===2NaCl+H2↑、2Na+2H2O===2NaOH+H2↑、Fe+2HCl===FeCl2+H2↑、2Al+6HCl===2AlCl3+3H2↑可知,盐酸不足,生成的氢气的量是由盐酸的量决定的,即盐酸反应生成的n(H2)=0.005 mol;但钠还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最终生成氢气的量:Na>Fe=Al,即V1>V2=V3。
19.(1)验纯 (2)除HCl 浓H2SO4 (3)16 g
(4)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 偏大
【解析】(1)根据实验装置可确定,装置A为制取氢气的装置,装置D为还原装置,加热前需要确定氢气在装置中的纯度,若在爆炸范围内,加热会发生爆炸,在加热前需要收集气体进行验纯操作。(2)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取的气体中会混有HCl气体,装置B的作用为除去HCl气体;由于需要通过测定水的含量来确定氧化铁含量,则装置C需要除去水蒸气,用浓硫酸干燥氢气。(3)U形管的作用为吸收水,增加的质量则为水的质量,7.2 g水为0.4 mol,FeO和Fe2O3物质的量之比1∶1的固体混合物,根据氧原子守恒可知Fe2O3的物质的量为0.1 mol,质量为16 g。(4)由于空气中还含有水蒸气,则干燥管F的作用为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E。若无干燥管F,则导致水的含量偏大,从而导致氧化铁的含量偏大。
20.(1)Na2O2 Fe3O4 Fe(OH)2
(2)2O2+3FeFe3O4
4Fe(OH)2+O2+2H2O===4Fe(OH)3
(3)Fe3O4+8H+===Fe2++2Fe3++4H2O
Fe3++3OH-===Fe(OH)3↓
(4)1.5
【解析】由F在空气中放置生成G,G为红褐色固体,可推知G是Fe(OH)3,则F是Fe(OH)2;而C、D、E、F、G含同一种元素,应联想到是Fe元素,则D含Fe2+,E含Fe3+,由E与H反应生成G[Fe(OH)3]可推知H为强碱;C能转化为Fe2+和Fe3+,则C只能是Fe3O4,则B为O2。而A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能生成O2和强碱,A为Na2O2,H是NaOH。
21.黑色物质是FeO和Fe3O4的混合物
(1)KSCN 变红
(2)2Fe2++Cl2===2Fe3++2Cl- 2.4 g
【解析】Fe的氧化物有FeO、Fe2O3、Fe3O4,其中Fe2O3是红棕色固体,FeO、Fe3O4是黑色固体;黑色物质若为纯净物,可能为FeO,也可能为Fe3O4,若是混合物,则为FeO和Fe3O4的混合物,所以丙组同学推测该黑色物质为FeO和Fe3O4的混合物。(1)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若观察到溶液不变红色,即可判断溶液中无Fe3+,即原固体为FeO。(2)金属氧化物溶于盐酸后,向该溶液中通入Cl2,由于氯气有氧化性,会与溶液中的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2++Cl2===2Fe3++2C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Fe3++3OH-===Fe(OH)3↓,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发生分解反应:2Fe(OH)3Fe2O3+3H2O。若乙组同学猜想正确,则2.32 g黑色物质全为Fe3O4,其物质的量为n(Fe3O4)=2.32 g÷232 g·mol-1=0.01 mol,根据Fe守恒,可得n(Fe2O3)=(0.01 mol×3)÷2=0.015 mol,称得固体质量为m(Fe2O3)=0.015 mol×160 g·mol-1=2.4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