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培养速读短新闻、筛选出有用信息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领土的思想品质,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预习案
知识链接
1.识作者
本文署名为周婷、杨兴,实际上它是由四位新华社记者---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四人的名字各取一部分组成的。这篇新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以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入选《1949-1999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选集·对外新闻选》。
知背景
(1)香港回归录: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它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十九世纪,英国人的到来,使得香港卷入世界性事端。英商来华进行鸦片贸易,赚取大笔财富,换取中国的白银、丝绸、茶叶和香料。清廷担心老百姓受到鸦片烟毒影响,决定禁止鸦片的进口。英商方面,渴望在港口加强地位,不受满清朝廷控制,因此导致鸦片战争(1840~1842年)的爆发。英国船坚炮利,中国战败。1841年英国强占香港岛,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区,以及200多个大小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香港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战败,香港被英国重新管治。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同志与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进行了多次交涉,表明了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维护中国主权与统一的坚定立场。最终在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中达成协议,英国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主权归还中国。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实录性新闻佳作,它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将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2)拓知识:
①邓小平与香港回归
1982年9月,中英关于香港地位的谈判,在邓小平和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之间进行。 邓小平态度坚决地告诉撒切尔夫人:“主权的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本岛、九龙,否则,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邓小平的话,令当时有着“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这位中国的“钢汉子”面前,低下了头。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制度。
②“两秒”谈判十六轮。
在交接仪式的具体安排上,英方设置了众多障碍,与他们的谈判进行得非常艰难。一开始英方只说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中国,并没有规定几分几秒的具体什么时间。而中方则据理力争。后来,英方表示英国的国旗将在零时零分零秒降下,至于中方国旗何时升起,英方不做评论。为此,当时的我国的外交官安文彬又与英方进行了多轮谈判,英方还是只同意在30日11时59分59秒将英国国旗降下。“这样的话,给我们准备升旗的时间也只有一秒钟!国旗升起同国歌奏响应同步,而我军乐团指挥的指挥棒抬起就需要两秒,也就是说英国国旗必须在6月30日11时59分58秒降下,才能保证我国旗在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升起。”2秒钟,对当时的中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香港不能准时回归!升旗晚2秒,英国殖民香港就多2秒。最后一次谈判中,他非常庄严地站了起来,对英方的谈判代表说了一段话:“香港已经被你们占领了150多年!而现在我要的只是2秒钟,你却是这样无理相拒。我认为英方这种态度不仅中国人不能容忍,世人也是不能容忍的。”
经过激烈的谈判,1997年7月1日0时0分0秒,五星红旗在香港准时升起!
明文体
新闻
(1)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事实的及时报道。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准确简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反映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变化新动向的业种实用文体。
(2)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
①标题: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好的标题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导语:引导读者阅读新闻的开头语,是紧接在新闻开头的一句话或一段话。
③主体:用最精练的文字,简明、扼要、生动地写出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
④背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与原因的说明,为烘托新闻的主题服务。
⑤结语:新闻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主要阐明新闻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新闻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预习检测
给加点字注音
港督( ) 凝重( ) 瞩目( ) 紫荆花( )
你觉得还有哪些字词需要注意,请写在下面:
课时案
【导】
观看视频,回顾课文。
【思】
梳理课文脉络,完成表格。
标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 (第 段)
主体 ( - 段) 英国撤离香港的全过程: 16:30→( ), 16:40→( ) 18:15→( ), 19:45→( ) 00:00→( ), 00:40→( )
背景 四个背景资料: ①港督降旗传统的介绍; ② 的介绍; ③ 的介绍; ④英军占领香港的统治时间的介绍。
结语 (第 段)
答案:
1、
标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第1段) 英国撤离香港
主体 (2—10段) 英国撤离香港的全过程: 16:30→( 降旗仪式 ); 16:40→( 乘车离府 ) 18:15→( 告别仪式); 19:45→( 第二次降旗仪式) 00:00→(交接易帜); 00:40→(英人离港)
背景 四个背景资料: ①港督降旗传统的介绍; ② 港督府 的介绍; ③ 英军占领香港历史 的介绍; ④英军占领香港的统治时间的介绍。
结语 (第11段)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2、文章在报道香港回归这样宏大的场景时,从细节入手,在细节中蕴含着深刻的意味,在平淡的笔调中洋溢着浓烈的感情,大家能否从文中找出意味深长的细节之处?
答案:本文的细节之处非常多,课下自己多找些,重点讲解以下三处。
①“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分析:这是对末任港督彭定康面部表情的特写,生动的写出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前黯然神伤的神态。通过这一神态,我们能揣摩出彭定康当时复杂的心情,但是不论他如何“面色凝重”,历史的脚步不会为任何人停止,香港终将回归祖国。
②“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③“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这两处细节描写都与“日落”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分析: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作为香港特区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日不落帝国”的殖民主义太阳在香港永远的落下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还可能有以下回答:
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
明确: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这是作者在继续末任港督离开港督府时,举行降旗仪式之后发表的评论,它既回答了彭定康“面色凝重”的原因,又写出了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无比兴奋。
②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明确:“消失”是“逐渐减少以至没有”的意思,它很形象地描写出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乘坐的“不列颠尼亚”号驶离香港驶入大海的情形,并暗示着这艘船以及船上的人彻底离开香港,永远不能再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再这片土地上。
3、①“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②“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这两处细节描写都与“日落”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答案: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作为香港特区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日不落帝国”的殖民主义太阳在香港永远的落下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我们该如何理解结语中“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答案:
①现实场景。1841年,大英帝国横跨印度洋而来;1997年,“不列颠尼亚”号黯然从海上离去。
②历史轮回。“从海上来”标志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正式开始;“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脱离英统,回归祖国。
作者没有任何修饰性的语言,然而就在这不动声色的描写中,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5、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最大。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你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会作者的苦心?
答案:
如课文中“最后”一次的多次出现,强调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统治终于结束了,中华民族百手来的耻辱被洗雪,中国人民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行使主权,扬眉吐气了。
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日落仪式”的背景一是“泊在港湾中的‘不列颠尼亚’号,一是‘紫荆花图案’作为英国告别仪式的背景,标志着英国对中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
全文最后一句语言庄重而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议】 各小组充分讨论
【展】
【评】
【检】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掩映:
易帜: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1)别了,“不列颠尼亚”。 ( )
(2)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 )
(3)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即将告终。” ( )
3、在文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__________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________。
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_____________。
4、文中第8段中的“子夜”就是“半夜”的意思,作者为什么用“子夜”而不用“半夜”
5、本篇新闻的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它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答案:
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变换旗帜
2.(1)用于特殊含义的词语 (2)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3)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
3.移交;防务;终结
4.“子夜”是干支记时法,“子”为首,“子夜”标志着新一天的开始,也暗含着香港回归的开始,英国统治的结束。
5、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地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实境是永别,虚境是回归和雪耻。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不留痕迹。
(
2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