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航海家 时间 资助国 主要航线 取得成果
迪亚士 (葡)
哥伦布 (意)
达 伽马 (葡)
麦哲伦 (葡)
葡萄牙
西欧--大西洋--好望角
发现好望角
西班牙
西欧--大西洋--美洲
到达印度西部
葡萄牙
西欧--大西洋--好望角
--印度洋--印度
发现新大陆(美洲)
西班牙
西欧--大西洋--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西欧
船队完成首次环球航行
温 故 而 知 新
1487年
1492-1502年
1497-1498年
1519-1522年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是资本主义强国对力量弱小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压迫、统治、奴役和剥削的政策。
殖民的主要表现:
殖民主义:
课题释义
向海外移民,海盗式抢劫,奴隶贩卖,资本输出,商品倾销,原料掠夺等。
1、列举荷兰、英国殖民扩张的史实,理解早期殖民扩张的野蛮性、残酷性以及客观进步作用,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绘制简单的“三角贸易”示意图,提高动手能力,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3、通过对殖民主义罪恶的认识和批判,培养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关心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精神。
学习目标
新航路开辟
西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根本原因)
葡萄牙和西班牙
拓展市场
推销产品
寻找原料
早期殖民掠夺
前提
背景
先锋
目的
黄金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
1、殖民掠夺的原因
一.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掠夺
葡萄牙国旗
西班牙国旗
①建立殖民据点与商站;
②控制海上通道(印度洋到太平洋)
③劫掠式的贸易(以殖民据点为基地)
2、葡萄牙的殖民掠夺
葡萄牙人依靠殖民据点与商站控制东半球的航路,保证了葡萄牙商船畅通无阻地往来于欧亚之间。葡萄牙依靠海权的迅速崛起,让整个欧洲妒忌得红了眼。
巴西
印度果阿
马六甲
中国澳门
大三巴牌坊
殖民范围
殖民方式
亚、非、拉丁美洲
④用手工业品交换象牙、珍珠、宝石和香料。
⑤抢劫黄金
在美洲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
殖民范围
3、西班牙的殖民掠夺
无敌舰队共有130艘船,人员总计3万多人,舰队总吨位57868吨。
殖民方式
使用武力强迫印第安人无偿开采金银矿,开发种植园,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劳作。
从1521—160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走的黄金为20万多公斤,白银为1800万公斤。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归西班牙所有。
——李其荣《世界通史》
3、西班牙的殖民掠夺
印第安人在矿山中劳动
在种植园劳动的印第安人的死亡率在30%,而在矿山中印第安人的死亡率高达80%,以至于印第安人一旦应招,亲友往往提前为他举行葬礼。
屠杀印第安人
殖民地内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致使美洲劳动力极度匮乏,为补充劳动力,开始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
殖民结果
殖民国家
殖民范围
殖民方式
葡萄牙
西班牙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以美洲为主(除巴西外)
建立据点(中国澳门)
控制商路
劫掠式贸易
建殖民地
掠夺金银财富
黑奴贸易
何时分离?
何时回归?
2020年回归多少年?
4、小结
商人一旦富有,所渴望的是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借以分享贵族的特权,对投资工业则望而却步。
——《世界近代史编》
西、葡从殖民活动中获得了大量财富,但是未能转化为资本,未能推动国内资本原始积累,而是被挥霍、浪费。这也使得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后期逐渐衰落。
5、影响
①16世纪,英国手工业尤其是毛纺织业迅速发展,促使英国开拓海外市场。
1、背景
在16~17世纪,英国至少有1/5的人口靠毛纺织业过活,毛织品占了英国出口额的 1/3。
二.英国的殖民扩张
② 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罗马哲学家西塞罗
VS
1588年8月8日,“无敌舰队”在格瑞福兰海战中被英国海军重创,西班牙海军从此一蹶不振。
1、背景
①在北美建立大种植园。
生产英国工业所需要的棉花、烟草、蓝靛、糖等原材料。
17世纪,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
原料产地
2、方式
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屠杀、奴役印第安人
人口锐减
美洲种植园劳动力不足
开始买进非洲的黑人,作为奴隶在种植园劳动
罪恶的“三角贸易”
由此开始
新航路开辟之后的约一个世纪多一点,以墨西哥为例,印第安人口就减少了90%。
2、方式
②三角贸易
②三角贸易
为获取更大的利润
目的
在非洲虏获黑奴
美洲的黑奴拍卖市场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政府的默认、
③欧洲殖民者对利润的疯狂追逐、
④非洲愚昧落后的原始社会
时间
16世纪到19世纪
2、方式
形成的原因有:
出
程
黑奴
中程
蔗糖、烟草
归程
欧洲
火器、机械制品、酒
该贸易航线呈三角形,故得名“三角贸易”
三角贸易
非洲
美洲
欧洲殖民者驾驶海盗船,偷袭黑人村庄,杀死老弱病残,将年轻力壮的人掳掠。为了防止他们逃跑,奴隶贩子把黑奴一个个用铁链锁起来,甚至用铁丝从黑奴的肩胛骨处穿起来,然后囚禁于牢笼之中,等待运往美洲 ……
奴隶上船后,戴上脚镣手铐后串上铁丝,就象运送牲畜那样把奴隶塞进拥挤不堪、污浊熏天的船舱之中。对于敢于反抗或不听从他们摆布的奴隶,轻者以皮鞭抽打,重者被砍头、挖心、断其手足、以绳索活活勒死以及扔到一望无际的海水之中......
野蛮
残酷
血腥
暴力
到达美洲以后,黑奴被成串地牵往贩奴市场等待被买卖。买卖双方拍板成交之后,奴隶贩子就用烧红的烙铁在黑奴的臂上和胸前打上带有公司纹章的烙印,关进地牢,等待装船运往目的地……
长达4个世纪
3、评价
对非洲——
对美洲——
对欧洲——
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 ,造成了非洲的贫穷与落后。
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经济的发展
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结果
种植园和黑奴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
一个个黑奴的躯体就是一块块砖,无数黑奴的血肉就是无数的钢筋水泥,极度繁荣的欧美城市伦敦、阿姆斯特丹、马德里、纽约等,都是靠这些砖块一层层垒起来、靠这些钢筋水泥一点点浇灌而成的。
把非洲黑奴贩卖到美洲,可以得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利益。1730年,拿四码白布就可以在非洲换取一个黑奴,把这个黑奴运到牙买加,可以卖60至100英镑。18世纪末,一艘贩奴船往返一趟,运300多名黑奴就可获利一万九千多英镑。
(1)为什么将荷兰称为“海上马车夫”?
荷兰侵占了哪些殖民地?
荷兰,因为荷兰一度控制着波罗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贸易。
殖民地:爪哇岛、马六甲、锡兰、中国台湾、好望角、新尼德兰
波罗的海
1.荷兰的崛起
三.荷、法、英殖民争霸
(1)17世纪下半叶,法国侵占了哪些殖民地?
北美洲、非洲、亚洲
法国
2.法国的崛起
争夺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场
目的
从17世纪下半叶起
时间
西
荷
法
英
打败“无敌舰队”
16世纪末
三次“英荷战争”
“七年战争”
17世纪上
18世纪中
最
大
的
殖
民
国
家
18世纪 中后期)
3.荷法英殖民争霸
英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结果
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入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荼,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3.荷法英殖民争霸
1、积极
①加速了物种、商品交流。
材料一 欧洲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他们还将美洲、非洲和亚洲殖民地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烟草、可可、茶叶等作物运回欧洲;把欧洲的葡萄酒、啤酒、毛纺织品销往殖民地。
材料二 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不断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②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③在此期间,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早期殖民掠夺的影响
2、消极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殖民地国家人民无法诉说的悲哀……
资本输出,商品倾销,原料掠夺,抢劫屠杀,奴隶贩卖
课堂小结
1.早期殖民掠夺中,在亚、非、拉美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与商站,如巴西、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从而控制了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的国家是( )
A.葡萄牙 B.俄国 C.英国 D.法国
2.西班牙殖民者使用武力强迫印第安人无偿开采金银矿,还在当地开发种植园,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作为奴隶在种植园里劳作。这反映了( )
A.新航路的开辟 B.奴隶社会的劳动
C.欧洲的殖民掠夺 D.美洲独立斗争
课堂练习
A
C
3.茫茫的大西洋曾见证了“三角贸易”的罪恶活动。“三角贸易”中最具有悲惨性和血腥性的一段贸易航程是( )
A.欧洲—非洲 B.美洲—非洲 C.美洲—欧洲 D.非洲—美洲
4.欧洲殖民国家掠夺殖民地的财富,同时也把欧洲文化带到殖民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B.坚持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C.殖民国与殖民地相互影响 D.殖民国与殖民地影响对等
5.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15—19世纪,(戈雷岛)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占领……岛上简陋的奴隶居住区和装饰华丽的奴隶贸易场所形成鲜明的对比。”材料揭示了( )
A.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B.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
C.罗马帝国的扩张范围 D.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性
D
D
D
6.漫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以其夸张的手法,简洁的笔锋,丰富的寓意,展现着社会主题,让人们在幽默中深思。如图漫画揭示的主题是( )
A.新航路开辟 B.财富流西葡
C.殖民扩张 D.殖民抗争
7.(内江中考)19世纪,英国成为“日不落帝
国”,是因为( )
A.英国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
B.“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C.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强大工业国
D.英国是最大的黑奴贩子
D
A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美洲劳动力不足,从16世纪到19世纪的300多年时间里奴隶贩子疯狂贩卖黑奴,共有2000多万黑奴被贩卖到美洲,其中大多数是青壮年。如果按照从捕获到运抵美洲的过程中死亡者和幸存者的比例是5∶1计算的话,非洲在奴隶贸易过程中共丧失1亿人口。
非洲奴隶被掷出船外 殖民地劳工将烟草装船
(1)根据上述图文资料,分析今天美洲黑人的祖先来自于哪一大洲?
来源:非洲。
材料二:17世纪到19世纪,美洲大陆黑人奴隶的价格从400美元上涨到2000美元,奴隶贩子从中获得巨额利润;同时,他们又从美洲将大量的黄金、白银以及糖、烟草、棉花源源不断地运回欧洲。这些不义之财成为奴隶贩子创办企业的重要资本来源。
(2)根据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
(3)结合上述图文资料,请你从利弊两方面谈谈对奴隶贸易的看法。
信息:①贩奴时期(16世纪到19世纪的300多年);②贩奴原因(由于美洲劳动力不足);③贸易地点(被贩卖到美洲);④贩奴数量(2000多万);⑤奴隶价格(从400美元上涨到2000美元);⑥贸易影响(非洲在奴隶贸易过程中共丧失近亿人口、这些不义之财成为奴隶贩子创办企业的重要资本来源)等。
看法:利:有助于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弊:使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