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万有引力定律及航天 单元测试(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万有引力定律及航天 单元测试(word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4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14 07:5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四章 万有引力定律及航天 单元测试(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60分)
1.2021年4月29日11时22分,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发射成功,2021年5月30日5时1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号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设建成后的“中国站”和同步卫星均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中国站”轨道半径的倍,则(  )
A.“中国站”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B.“中国站”的周期小于同步卫星的周期
C.“中国站”的线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D.“中国站”的天和号核心舱在地表的发射速度应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2.2021年5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的南部预选区域成功软着陆,着陆后在火星表面以极慢的速度运动。乌托邦平原为火星上最大的平原,其中央位置为(49.7°N,118°E)。已知火星的自转和地球十分相似,自转一周为24小时37分,火星赤道半径为3395km,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3.72m/s2;“祝融号”总质量约240kg。则“祝融号”火星车在随火星自转时所需要的向心力大小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
A.3N B.30N C.890N D.540N
3.如图所示,月球的半径为R,甲、乙两种探测器分别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与椭圆轨道运动,两种轨道相切于椭圆轨道的近月点A,圆轨道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椭圆轨道的远月点B与近月点A之间的距离为6R,若甲的运动周期为T,则乙的运动周期为(  )
A. B.3T C. D.2T
4.如图所示,轨道Ⅰ是近地卫星轨道,轨道Ⅱ是地球同步卫星轨道,设卫星在轨道Ⅰ和轨道Ⅱ上都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的速度大小分别是v1和v2,加速度大小分别是a1和a2则(  )
A.v1>v2 B.v1<v2 C.a1<a2 D.a1=a2
5.卫星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某次测量卫星的轨道半径 rl,后来变为 r2, r1> r2,以Ek1 、E k2 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T1 、T2 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周期则(  )
A.E k2>Ek1 、T2Tl
C.E k2Ek1、T2>Tl
6.“天问一号”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与火星中心的连线转过的圆心为θ(θ<2π)。已知火星的半径为R,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7.2021年5月15日,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组合体成功着陆火星,“祝融号”火星车及组合体着陆前要穿越稀薄的火星大气层。已知“祝融号”的质量为240kg,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火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很接近,火星的公转周期约为地球公转周期的两倍。由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受到的重力约为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的0.8倍
B.火星公转轨道的半长轴约为地球公转轨道的半长轴的倍
C.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3.7km/s
D.“祝融号”火星车着陆过程中引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8.开普勒分析研究前人观测行星运动的数据,总结了太阳系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
B.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
C.任意一个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D.所有行星轨道半长轴跟公转周期的比值都相等
9.卫星的“星下点”是指卫星的瞬时位置和地球中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可用地理经、纬度来表示,对于位于“星下点”处的地面观察者来说,卫星就在天顶,如图所示,将“星下点”的轨迹画在地图上便是星下点轨迹图。已知某颗卫星的星下点轨迹图是一个点。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卫星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则(  )
A.该卫星的角速度ω= B.该卫星的线速度v=
C.该卫星的轨道半径r= D.该卫星可能位于北京的正上方
10.为满足不同领域的需要,我国有许多不同轨道高度的人造卫星。如题图所示,在某一轨道平面上有人造卫星A、B都绕地球做圆周运动,A、B的质量之比为2:3,到地球球心的距离之比为3:5,则它们的(  )
A.周期之比为2:
B.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C.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5:3
D.向心力大小之比为50:27
11.2017年10月16日,全球多国科学家同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并同时“看到”这一壮观宇宙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经观测,双中子星绕二者连线上的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简化如图所示,并且发现双中子星的间距在逐渐变小,不计其它天体对双中子星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中子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始终相等
B.质量小的中子星轨道半径大
C.A、B两中子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始终相等
D.随着A、B两中子星的间距逐渐减小,二者运行的周期逐渐减小
12.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直接将我国首次执行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入地火转移轨道,自此“天问一号”开启了奔向火星的旅程。如图所示为“天问一号”的运动轨迹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射阶段的末速度已经超过了第二宇宙速度
B.探测器沿不同轨道经过图中的A点时的速度都相同
C.探测器沿不同轨道经过图中的A点时的加速度都相同
D.“天问一号”在火星着陆时,发动机要向运动的反方向喷气
二、解答题(共40分)
13.航空航天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反映,我国已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假设航天员登上火星后进行科学探测与实验,航天员在火星表面以速度竖直向上抛一小球,经t时间小球返回抛出点。已知火星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不计阻力。试求:
(1)火星的质量M;
(2)火星第一宇宙速度。
14.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成功实现环绕火星运动,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在“天问一号”环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周期为T,轨道半径为r,已知火星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火星的自转。求
(1)“天问一号”环绕火星运动的线速度的大小v;
(2)火星的质量M。
15.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在应用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能“称量”地球质量,也实现了人类的飞天梦想。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1)求地球的质量M;
(2)地球同步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其运行角速度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ω相同。求该卫星的离地高度h;
(3)第2问中该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16.火箭搭载着探测器从地球表面发射,飞向月球。探测器与火箭箭体分离后,进入月球表面附近的预定轨道,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1)若测得探测器环绕月球运动的周期为T0,求月球的平均密度;(已知万有引力恒量为G,球体体积公式)
(2)火箭内的平台上放有测试仪器,若火箭从地面起飞后,一直以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g0为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某时刻测试仪器对平台的压力是刚起飞时压力的,求此时火箭离地面的高度h。(已知地球半径为R)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由题意可知“中国站”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
A.由公式

可知“中国站”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故A错误;
B.由公式

可知“中国站”的周期小于同步卫星的周期,故B正确;
C.由公式

可知“中国站”的线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线速度,故C错误;
D.第一宇宙速度为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故“中国站”的天和号核心舱在地表的发射速度应大于第一宇宙速度,故D错误。
故选B。
2.A
【详解】
根据向心力公式
可得若“祝融号”火星车在赤道处,则所需向心力
物体在赤道处所需向心力最大,因为“祝融号”火星车所在位置不在赤道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C
【详解】
根据题意可得,甲的公转轨道半径为
乙的椭圆运动的半长轴为
设乙的运动周期为,由开普勒第三定律
综合解得
所以C项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A
【详解】
AB.环绕天体运行问题,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

可知v1>v2;A正确,B错误;
CD.由

可知a1>a2.。CD错误。
故选A。
5.A
【详解】
根据
解得
所以
根据
解得
故选A。
6.C
【详解】
由题意知
则“天问一号”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得到
故选C。
7.C
【详解】
A.物体在星球表面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
火星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可知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受到的重力约为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的,A错误;
B.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

火星的公转周期约为地球公转周期的2倍,可知火星公转轨道的半长轴约为地球公转轨道的半长轴的倍,B错误;
C.在星球表面运行的卫星,由引力作为向心力可得
可得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火星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可得火星第一宇宙速度为地球第一宇宙速度(7.9km/s)的倍,约等于3.7km/s,C正确;
D.“祝融号”火星车着陆过程中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减小,穿越火星大气层过程阻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小,着陆过程速度减小,动能减小,D错误。
故选C。
8.AC
【详解】
AB.由开普勒第一定律可知,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且行星没有在同一椭圆轨道上,B错误,A正确;
C.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任意一个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C正确;
D.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所有行星轨道半长轴的立方跟公转周期平方的比值都相等,D错误。
故选AC。
9.AC
【详解】
D.某颗卫星的星下点轨迹图是一个点,说明该卫星相对地球静止,是地球同步卫星,位于赤道上空,D错误;
AB.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该卫星的角速度为
ω=
该卫星的线速度为
v=
其中h为卫星离地高度,A正确,B错误;
C.由引力作为向心力可得
在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联立解得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
r=
C正确。
故选AC。
10.BD
【详解】
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解得
又因人造卫星A、B到地球球心的距离之比为3:5,故周期之比为,A错误;
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解得
又因人造卫星A、B到地球球心的距离之比为3:5,故线速度大小之比为:,B正确;
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解得
又因人造卫星A、B到地球球心的距离之比为3:5,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5:9,C错误;
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又A、B的质量之比为2:3,到地球球心的距离之比为3:5,向心力大小之比为50:27,D正确。
故选BD。
11.BD
【详解】
A.根据
可知中子星轨道半径与质量成反比,质量小的中子星轨道半径大,故B正确;
B.根据可知,角速度相等,质量大的半径小,质量大的向心加速度小,故A错误;
C.双中子星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质量大的半径小,根据,所以质量大的线速度小,故C错误;
D.由上面计算可得
由于两中子星的间距逐渐减小,则T减小,即双星系统运行周期会随间距减小而减小,故D正确。
故选BD。
12.AC
【详解】
A.要进入火星,需要逃逸出地球的引力,所以发射速度需要大于第二宇宙速度,故A正确;
B.每一次变轨都需要在A点加速使探测器做离心运动,才能到更高的轨道,所以探测器沿不同轨道经过图中的A点时的速度不相同,故B错误;
C.由
可得
可知探测器沿不同轨道经过图中的A点时的加速度都相同,故C正确;
D.“天问一号”在火星着陆时,需要减速使其做近心运动,发动机要向运动的方向喷气,故D错误。
故选AC。
13.(1);(2)
【详解】
(1)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得重力加速度为
由黄金代换公式
解得火星质量
(2)由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可得
又万有引力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
解得
14.(1);(2)
【详解】
(1)由线速度定义可得
(2)设“天问一号”的质量为m,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解得
15.(1) ;(2) ; (3)
【详解】
(1)在地球表面附近,有
解得
(2)对于同步卫星,有
解得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16.(1);(2)2R
【详解】
(1)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飞行,由万有引力作为向心力可得
解得
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联立可解得
(2)设测试仪器的质量为m0,刚起飞时有
在火箭离地面的高度h时,对测试仪器有
有题意可知

联立解得
又满足
解得
h=2R